[纪念《诗刊》创刊五十周年专号]
关于诗的一封信....................毛泽东
毛泽东《关于诗的一封信》手迹.............毛泽东
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雪》...............毛泽东
铁凝同志的贺信....................铁 凝
《诗刊》社历任主编
《诗刊》社历任副主编、副社长
《诗刊》社编委名单
《诗刊》社在编工作人员名单
《诗刊》照片选登
《诗刊》封面、获奖图片选登
纪念《诗刊》创刊50周年专家座谈会纪要........杨志学
贺词
同贺单位
题词祝贺
《诗刊》纪要
关于诗的一封信
毛泽东
克家同志和各位同志:
惠书早已收到,迟复为歉!遵嘱将记得起来的旧体诗词,连同你们寄来的八首,一共十八首,抄寄如另纸,请加审处。
这些东西,我历来不愿意正式发表,因为是旧体,怕廖种流传,遗误青年;再则诗味不多,没有什么特色。既然你们以为可以刊载,又可为已经传抄的几首改正错字,那么,就照你们的意见办吧。
诗刊出版,很好,祝它成长发展。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这些话仅供你们参考。
同志的敬礼!
毛泽东
一九五七年一月十二日
铁凝同志的贺信
铁 凝
诗刊社:
欣闻《诗刊》创刊50周年庆典在北京举行,我以中国作协和我本人的名义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祝福,向多年来为《诗刊》的发展作出贡献的所有编辑和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问候。并借此机会,向全国广大老中青诗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诗刊》是我国影响最大的文学期刊之一,从1957年创刊至今,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诗刊》发表自己的诗词作品,是《诗刊》的骄傲和荣耀,也是中国当代诗坛的佳话。
50年来,《诗刊》与时代同行,为我国当代诗歌事业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诗刊》本着全面展示中国诗坛成果,团结各种风格流派诗人的办刊宗旨,推出了难以数计的优秀诗歌作品和代表性的诗人。新中国以来各个时期的诗歌作品、诗歌活动、诗歌事件,都在《诗刊》留下了重要的记录和痕迹,见证着当代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诗刊》重视培养和扶持青年诗人的成长,为青年诗人提供一个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新时期以来,通过举办“青春诗会”、“春天送你一首诗”、“华文青年诗人奖”等活动,广泛团结优秀诗人,推出优秀诗歌作品,为推动诗歌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国是一个诗歌大国,诗歌传统源远流长。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到屈原的《离骚》,从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名篇佳句脍炙人口,杰出诗人灿若星河。“诗言志、歌咏声”,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以其语言精练、简洁、丰富,在汉语文学中占有优先地位。诗歌是时代的号角,在反映改革浪潮,反映人们的火热生活中,在表现人类深厚的心灵世界和细腻的感情层面上,诗歌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作协七代会刚刚闭幕,胡锦涛总书记在八次文代会、七次作代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对我国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殷切希望,指出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如何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诗刊》作为诗歌界的重要阵地,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期待《诗刊》继续发挥独特优势,广泛团结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诗人,多出弘扬民族精神,反映时代本质,塑造美好心灵,陶冶道德情操的优秀作品。充分发挥《诗刊》阵地作用,把上下半月刊办成广大诗人和诗歌爱好者的家园。要特别重视培养青年诗人,不断发展壮大诗歌创作队伍,为《诗刊》历史续写新的篇章,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多做贡献。
祝庆典活动圆满成功,祝《诗刊》的明天更美好。
2006年12月
《诗刊》社历任主编
臧克家(1905~2004),笔名何嘉、少全,中国民盟盟员。山东省诸城人。1934年毕业于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192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和论文集多部。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7年1月至1964年12月任《诗刊》社主编。1983年8月至2004年2月任《诗刊》社顾问。
五十年代,我常常接到一些喜欢写诗的青年的信,其中有好几位已崭露头角,成名成家。这使我有了诗的气氛颇浓的感觉。徐迟同志那时在外文出版社工作,有一次,我去看他,在他的宿舍碰到几位青年诗人聚在一起谈诗,我一到大家谈兴更浓了。有同志说,应该办一个诗歌刊物,一唱众和,热烘烘的。我那时在作家协会书记处工作,大家希望我能上达群情。我心想,这是件好事,可是机关刊物已经有了个大型综合性的(《人民文学》,再搞个专门性的诗歌刊物,恐怕很难。“作协”负责同志了解了情况,认为创办个《诗刊》是适时的,需要的。有一天,党组负责人刘白羽老友来到我的住处,谈了《诗刊》的创办,并将主编、副主编以及编委的人选大体确定了下来。我想,党组事先一定讨论过,他才来找我商定的。事情成功之快,手续之简单,出我意外,喜从中来。
李 季(1922—1980),原名李振鹏,中共党员。河南省唐河人。初中肄业,1938年到陕北抗大学习。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和散文集多部。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76年1月至1979年12月任《诗刊》社主编。
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逐渐地多少掌握了若干关于组诗的特点和规律:
第一,组诗应当有一个统一的总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构思,不管你这组诗,包括多少短诗,每一首诗,都必须成为整个组诗有机构成的一部分。就像一个乐队一样,不论有多少种乐器,都必须在乐队统一指挥下,为完成乐章总的主题贡献自己的那一份力量。
第二,每一组诗的短诗数量,可多可少(一般是三至五首,也可更多,如像闻捷同志的《河西走廊行》),但其艺术风格和基调,却必须大体一致,不致于产生思绪内容一致,而格调各异,使人感到别扭。
单从艺术构思上说,组诗必须是经过精心设计,环环紧扣,异中有同,同中有异,进而达到一个统一的综合艺术效果。现在有些同志,仅仅把描述同一题材的几首短诗,合在一起,就称之为组诗,这恐怕是一种误解。
严辰(1914—2003),原名严汉民,笔名厂民,中共党员。江苏省武进人。1933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文学系。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和散文集多部。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7年1月至1957年10月任《诗刊》社副主编,1980年1月至1983年7同任《诗刊》社主编。1983年8月至2003年9月任《诗刊》社顾问。
我觉得大众化和通俗化这两个名词的含义并不是一样的。似乎有些人常常把大众化理解成通俗化,于是硬套一些陈旧死板的旧形式,胡乱搬几句迎合大众胃口(其实也不一定迎合)的“他*的”之类的口语,就以为是大众化了。这错误是由于把大众化看成仅仅是形式的、表面的、迁就的之故。这样的东西不但不能提高大众,教育大众,在艺术上不能有丝毫的价值,反而自己陷到庸俗的泥坑里去了。
邹荻帆(1917—1995),中共党员。湖北省天门人。193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和散文集多部。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78年1月至1983年7月任《诗刊》社副主编,1983年8月至1986年6日任《诗刊》社主编。
“熔裁”这两个字,取自《文心雕龙》,释之谓“裁则芜秽不生,熔则纲领昭畅”。据说有人问罗丹,问他为什么能雕塑得那样杰出,他回答说:我就是用斧凿把一切不必要的都削去。
诗不可不注意这点。现在,有些人总是责备诗越写越长,我不想为此而辩护。有些责备的人,实际上他们根本不读诗,连短诗也不读。但,这并不说明诗不该进行精心熔裁。
张志民(1926—1998),中共党员。北京人。1955年毕业于中央文学讲习所。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和散文集多部。1986年7月至1991年12月任《诗刊》社主编。
中国是个诗国,讲文学的历史,诗歌的资格最老。从《诗经》到“五四”以来的新诗,这条历史的长河,是一直流下来的,谁也没有办法把它拦住,把它截断。
诗歌,不仅资历长,而且是我国文学遗产中,最丰富的一部分。一部《全唐诗》,就有四万八千多首。白居易一个人,就留下几千首诗。这批浩如烟海的财富,对我国的文学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的旧知识分子,有几个不会作诗?新诗的前辈们,开始接受的也是中国的传统诗歌,就我这个晚辈,小时候,受的也是这种教育。
“传统”究竟是什么呢?我觉得,不能狭隘地理解,好像只有古的,才是我们的传统。传统不是绝对的。相对来说,昨天,就是我们今天的传统;今天,又可以是明天的传统。古典诗词是我们的传统,“五四”以来的新诗,也是我们的传统。而且,传统也不是停滞的,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每个时代的诗歌,都有着不断的革新和突破。
杨子敏(1929年生),原名杨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