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还是不生? 作者:李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生,还是不生? 作者:李叙-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孩子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少,取而代之是竞争;老师也不再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她在冷眼旁观家长们之间的角力赛,看如何能从中获益更多。今天的幼儿园少了些许童趣与天真,为了争一朵小红花或者一个所谓“第一名”成就了满园的硝烟弥漫。
  这样来形容幼儿园夸张么?即便幼儿园不至如此,真正的战场也即将来临。小学的起点标志着一个孩子人生的层次,一旦考进重点小学,通往名牌大学的道路似乎就顺理成章了。但所有的父母也都知道经历过“小学预备班”和自己的“早教”后,小学里也就学不到什么新鲜东西了。你的孩子有两条路可以选择:
  1。 继续像普通孩子一样从小学学起;
  2。 向居里夫人学习,自己教授孩子知识;
  这里便有了很多新的问题,比如其一:你愿意成为全职家长么?把自己的后半生紧紧系牢在孩子教育的成败上?
  回到70年代人的生育问题,很难想象他们在经过如此冗长思考之后仍然愿意义无返顾得创造一个小生命。他们自己面对的竞争问题已经足够让他们苦恼,如果下一代仍然要以这样的方式生活,他们于心何忍?与此同时,他们还要面对这样一些现实问题:比如生育的黄金时期恰恰也是他们稍纵即逝的事业上升期,哪怕只分出一年时间去操心生育,回过头时,或许本该属于你的一切都因为这个孩子的诞生而落入了别人囊中。对于女性而言,更大的可能是等你休完产假之后,你原本不可替代的职业角色已经形成虚设,再如何继续自己的事业呢?企业竞争力就是个人竞争力,孩子的竞争力就是父母的竞争力,孩子的这些所谓从出生就开始埋伏的竞争力比拼,正是从父母原本或许就不十分雄厚的竞争力中截流出来的。  

  那么,生孩子是否要面临这样一种竞争力不等式呢?生孩子是否就注定要削弱自己的竞争力,再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为孩子创造理想环境中去呢?用一句更酷的话来说,国家竞争就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孩子们的竞争就是父母文化程度、经济实力、教育投入以及个人牺牲之间的竞争。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孩子

  或许我们太过悲观:孩子带给我们的快乐已远远超过了给我们的烦恼。但这只是站在我们作为家长的立场上享受到的:
  他对着你傻笑,换来你一句宝宝真乖。 

  他说着幼儿园里的事情,让你回到童年。
  他的童言无忌让你感觉有了孩子是件幸福的事。
  他调皮捣蛋你则视为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不断培养其个性发展。
  你会因为他而忘记疲劳,因为他而盼望过上美好生活,因为他你有了责任心……孩子带给你的是快乐!
  让我们再站到孩子的立场,寻找孩子所希望的世界:
  快乐的童年,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每天能玩,父母能满足他们的一切。
  能够寻找到自己的爱好,找到自己的价值,虽然他们小时候说不清价值是什么。
  培养他们的能力,能在其他孩子面前炫耀的资本。
  想吃就吃,不会有任何不愉快的事发生。
  ……
  作为父母的你,不禁要问一句: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孩子?
  孩子不该成为父母间标榜道具,但如果孩子的竞争力就是父母文化程度和教育力量的竞争,那么把孩子当成自己一件伟大的作品进行互相炫耀攀比,似乎也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通常情况下,单位里父母会拿孩子来讨论,言辞之下各自暗暗较量;与周围亲戚闲聊提到孩子,总是扬长避短小心翼翼;在外面拿孩子的成绩替自己吐气扬眉,到了家里或许就会强压紧逼让孩子更上层楼。为了不让自己孩子落后于他人,为了自己脸面增光,为了让孩子能光耀门楣,家长始终替孩子向自己暗下一份许诺:“等你长大了,你就会感激我的!”而张爱玲那句“成名要趁早”的至理名言,更让无数明星宝宝的培养计划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于是婴儿时期的启蒙教育成了商家们的最新卖点,早期教育理论书籍步入热门排行榜,各种兴趣培养班都列入必修课的范围,通过各种竞赛来让孩子练就金刚不坏之身……他们的种种做法,无非是为了怕将来会有后悔的一天,所以提早防患于未然。在进行这一切的同时,父母固然身心俱疲,但孩子也是被折腾得够戗,只不过,他们没有自己选择的权力,甚至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力。他们还太小,还没有正确选择的能力,所以家长们理所当然得帮他们进行选择,只是这些选择,离他们当初想要给予孩子的世界差距是如此之大,他们只是一心希望孩子长大可以如何如何成功,却忽略了要给他们一个完整而美好的童年。
  这是也许最无奈的选择!却也是大部分人难以免俗的。



  推论:我们的孩子将是什么样
  如果未来可以推论,我们不妨从这些已经过去的年代中咂摸滋味,每个年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标志和特征,那么70年代这一过渡时期之后,他们的孩子将是什么样?
  20、30年代人的革命
  革命成为时代主题,孩子被象征为革命。中国的崛起是需要新生代孩子的觉醒,他们将带来新的动力和启迪,造就了新的历史趋势。从长征上红军的艰辛里程,到抗战胜利中国人民自己的当家作主。20、30年代出生的人把自己深深地融入到革命中,为了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活在一个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时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阐述着自己存在的意义。
  40年代人的激情
  新中国在40年代出生人的幼年时已成立,虽抗战已结束,但有了振兴中华的责任。他们相对于50年代人接受了完整的教育,他们经历并见证着新中国诞生、发展至今的全过程。
  他们赶上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建国初期全民族“超英赶美”的激昂斗志记忆犹新,这也为40年代人的理想主义和激情主义做了铺垫。他们也看到了并感受着当时人们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期待着自己能够加入到这个行列当中去,这也培养了他们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主义情结。
  他们虽在新中国成立后成长的,但依旧受着中国封建思想的束缚,在他们中的多数人眼里,孩子依旧被定义为传种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
  50年代人的尴尬
  50年代出生的人可能会把盒饭吃得一粒不剩的,也可能为省一元钱多走几站路的,他们节省有时不是为了节省本身,把节俭当成身心自由的保障。这就是生于50年代的人。
  50年代人的出生意味着建设新中国又多了一份劳动力,“光荣母亲”的口号也在这个年代被提出。50年代人非常尴尬,他们不能像40年代人那样,有机会接受完整的传统教育;也不能像60年代生人那样,在最好的年华赶上改革开放。他们无奈的成长于漩涡的时代,他们就是老天爷未来得及雕塑成型的半成品。 
  没被历史车轮抛下的50年代人有共同的特点:能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出生在城市却有农民的顽强,只要有馒头和凉水就能活人。他们万众一心的凝聚力和无比的激情让中国在世界上站住了脚跟。
  孩子成了50年代出生人的希望,社会的不稳定让他们时刻为自己的晚年担心,除延续传种接代的理念外,生孩子养老是他们最为关心的。他们希望孩子能生活在一个高物质生活的环境里。他们一般不会特别的批评孩子,他们关心孩子甚至超过了关心自己、兄弟姐妹以及父母,因为孩子就是他们的希望!  

  60年代人的遗憾
  生于60年代人的意义或许就是在于50年代光荣母亲主义的延续,如果说历史赋予他们什么意义,或许就是安排他们在文革后为社会做出无私贡献的意义。他们是一批经过了严格修剪的秧苗,在他们的生活里决不允许嬉皮士甚至庸俗人世人的存在,他们走出校园时,每个人是神情庄重,仿佛自己就是为社会火炉准备的最好的木炭。他们非常的自负,他们认为自己的身上肩负着巨大的使命。不管他们是否承认,一部分文革中的理想主义在他们的血液中沸腾着。
  小学毕业时,有的人连分数的加减都不会;成年后又碰上社会转轨,整个社会四五十年积累起来的矛盾问题全堆在这一代人头上。因此他们成了沉默的一代,陈子昂诗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对他们来说恰巧相反:他们是“前可见古人,后可见来者”,可就独独没了自己。
  他们都是理想主义者,同时又有现实主义的特点。他们开始学会用知识的方法教育孩子,他们与孩子交流,虽有代沟,虽然有的时候控制不住孩子想什么,但他们会反思,努力引导孩子走在正确的路上。他们看上去很开明,可是很多时候他们还是放不开,他们给孩子广阔的空间发展自己,却又害怕孩子越来越远离自己,他们将自己放在了一个矛盾的环境里。
  70年代人——过渡的一代
  70年代代表人物之一的许知远评价生于70年代的人为过渡的一代,当然也有评论为断裂的一代,各种说法呼之欲出。那么70年代人的出生其实是实现40、50年代人对于人生的一种期盼,换句话说,是新中国成立后抱着振兴民族大业,具有强烈民族精神一代人的后代,时代弄人,他们只得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
  70年代的人对前几代人所坚持的一些价值观有点不屑,他们不再坚持这些对于前辈而言是毫无疑义的价值取向,价值的传承在70年代人这里断裂了,他们没有一种统一的价值观,他们是一元社会的断裂代。
  70年代人已经逐渐成为中国力量的主体。他们有着和传统体制暧昧的关系。所以他们是承上启下的一代,在少年时代他们经历了理想主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