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焚书-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87…

                             六月访袁中夫摄山 

     怀人千佛岭,避暑碧霞颠。试问山中乐,何如品外泉?阴阴藤挂树,隐 
隐日为年。坐觉凉凤至,披襟共洒然。 

…  88…

                                 望东平有感 

     我来齐境上,吊古问东平。雨细河鱼出,云收山鸟鸣。夭桃夹岸去,弱 
柳送春行。最乐谁堪比?唯君悟此生。 

…  89…

                                   过聊城 

     谁道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渤海新开府,中原尽点兵。倭夷两步卒,廊 
庙几公卿。不见鲁连子,射书救聊城? 

…  90…

                                   过武城 

     弦歌古渡口,经过欲停舟。世变人何往,神伤意不留。文章夸海岱,礼 
乐在《春秋》。堪笑延陵札,同时失子游! 

…  91…

                                    其二 

     先师无戏论,一笑定千秋。白雪难同调,青云谁见收。春风吹细草,明 
月照行舟。鲁国多男子,几人居上头? 

…  92…

                                 七言八句 

                             自武昌渡江宿大别 

     疏钟夜半落云房,今夕何由见武昌?流水有情怜我老,秋风无恙断人肠。 
千年芳草题鹦鹉,万里长江入汉阳。大别原非分别者,登临不用更悲伤。 

…  93…

                                  晚过居庸 

     重门天险设居庸,百二山河势转雄。关吏不闻占紫气,行人或共说非熊。 
湾环出水马蹄涩,回复穿云月露融。燕市即今休感慨,汉家封事已从容。 

…  94…

                             元日极乐寺大雨雪 

     万国衣冠共一新,婆裟独占上方春。谁知向阙山呼日,正是飞花极乐辰? 
寂寂僧归云际寺,溶溶月照陇头人。年来鬓发随刀落,欲脱尘劳却惹尘。 

…  95…

                             读羊叔子劝伐吴表 

     三马同槽买邺都,转身卖与小羌胡。山涛不是私忧者,羊祜宁知非算无? 
天堑长江权入晋,地分左衽终输吴。当时王谢成何事?只好清谈对酒垆。 

…  96…

                            读刘禹锡金陵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怀古独称刘。千寻铁锁沉江底,百万龙骧上石头。 
赋就群公皆阁笔,功成二子莫为仇。钟山王气千年在,不见长江日夜浮! 

…  97…

                            赴京留别云松上人 

     支公遁迹此山居,深院巢云愧不如。自借松风一高枕,始知僧舍是吾庐。 
风吹竹柏袈裟破,月满池塘钟磬虚。独有宿缘酬未毕,临歧策马复踌躇。 

…  98…

                           李氏焚书跋 (黄节) 

     卓吾学术渊源姚江。盖龙溪为姚江高第弟子,龙溪之学一传而为何心隐, 
再传而为卓吾。故卓吾论心隐,尊以为上九之大人;而其叙龙溪文录,则曰 
 “先生此书前无往古,今无将来,后有学者可以无复著书矣。”夫卓吾以孔 
子之是非为不足据,而尊龙溪乃至是。由是言之,亦可以知卓吾学所从来矣。 
卓吾此书外,复著有《藏书》、《续藏书》、《说书》、《卓吾大德》等书。 
 《藏书》述史,始自春秋,讫于宋、元;《续藏书》则述明一代万历以前事。 
去岁邓秋枚购得《藏书》,李晓暾自金陵购得《续藏书》,余皆获读之。此 
书则为锦州张纪庭捐赠国学保存会者,明刊本也。 
     卓吾曰:“名曰《焚书》,言其当焚而弃之。”明季此书两经禁毁:一 
焚于万历之三十年,为给事中张问达所奏请;再焚于天启五年,为御史王雅 
量所奏请。然而此本则刻于既奉禁毁以后,观焦弱侯序可知也。嗟夫!朝廷 
虽禁毁之,而士大夫则相与重锓之。陈明卿云:“卓吾书盛行,咳唾间非卓 
吾不欢,几案间非卓吾不适。”当时风尚如此。夫学术者天下之公器,王者 
徇一己之好恶,乃欲以权力遏之,天下固不怵也。然即怵矣,而易世之后, 
锓卓吾书者如吾今日,则亦非明之列宗所得而如何者。然则当日之禁毁,毋 
亦多事尔。 
     卓吾为人,颇不理于谢在杭、顾亭林、王山史诸贤之论,惟袁中郎著《李 
温陵传》颇称道之。余最录袁传以附于后。嗟夫!嗟夫!卓吾学与时忤,其 
书且毁,记其人者或甚其词,度必有之。亭林、山史因学术之同异,至痛诋 
其人,以为叛圣。若是,夫阳明之不能免于世之诋诃,固宜也。戊申三月, 
顺德黄节跋。 

…  99…

                                  增补一 

                                 答李如真 

     弟学佛人也,异端者流,圣门之所深辟。弟是以于孔氏之徒不敢轻易请 
教者,非一日矣。非恐其辟已也,谓其志不在于性命,恐其术业不同,未必 
能开我之眼,愈我之疾。我年衰老,又未敢泛泛然为无益之请,以虚度此有 
限时光,非敢忘旧日亲故之恩,如兄所云“亲者无失其为亲,故者无失其为 
故”之云也。念弟非薄人也,自己学问未曾明白,虽承朋友接引之恩,切欲 
报之而其道无由,非能报之而不为之报也。 
     承兄远教,感切难言。第弟禅学也,路径不同,可如之何!且如“亲民” 
之旨,“无恶”之旨,种种“不厌”“不倦”之旨,非不亲切可听,的的可 
行。但念弟至今德尚未明,安能作亲民事乎?学尚未知所止,安敢自谓我不 
厌乎?既未能不厌,又安能为不倦事乎?切恐知学则自能不厌,如饥者之食 
必不厌饱,寒者之衣必不厌多。今于生死性命尚未如饥寒之甚,虽欲不厌, 
又可能耶?若不知学,而但取“不厌”者以为题目功夫,则恐学未几而厌自 
随之矣。欲能如颜子之好学,得欤?欲如夫子之忘食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又可得欤?况望其能不倦也乎哉!此盖或侗老足以当之,若弟则不敢以此自 
足而必欲人人同宗此学脉也。 
     何也?未能知学之故也,未能自明已德故也,未能成己、立已、尽己之 
性故也。惟德有未明,故凡能明我者则亲之;其不如己者,不敢亲也;便佞 
者、善柔者皆我之损,不敢亲也。既不敢亲,则恶我者从生焉,我恶之者亦 
从生焉,亦自然之理耳。譬如父之于子然,子之贤不肖虽各不同,然为父者 
未尝不亲之也,未尝有恶之之心也。何也?父既有子,则田宅财帛欲将有托, 
功名事业欲将有寄,种种自大父亲者,今皆于子乎授之,安能不以子为念也? 
今者自身朝餐未知何给,暮宿未知何处,寒衣未审谁授,日夕窃窃焉唯恐失 
所尚,无心于得子,又安知有子而欲付托此等事乎?正弟之谓也。此弟于侗 
老之言不敢遽聆者以此也。弟非薄于故旧之人也,虽欲厚之而其遭固无从也。 
吁!安得大事遂明,轮回永断,从此一听长者之教,一意亲民而宗“不厌” 
 “不倦”学脉乎! 
     且兄祗欲为仁,不务识仁,又似于孔门明德致知之教远矣;今又专向文 
学之场,精研音释等事,似又以为仁为第二义矣。杂学如此,故弟犹不知所 
请教也,非薄之调也,念兄未必能并弟之眼,愈弟之疾也。大抵兄高明过于 
前人,德行欲列于颜、闵,文学欲高于游、夏,政事不数于求、由,此亦惟 
兄之多能能自兼之,弟惟此一事犹惶惶然恐终身不得到手也。人之贤不肖悬 
绝且千万余里,真不可概论有如是哉!弟今惟自愧尔矣。 
                                                      (《李温陵集》卷一) 

… 页面 200…

                                  与焦从吾 

     此间自楚倥去后,寥寥太甚,因思向日亲近善知识时,全不觉知身在何 
方,相看度日,真不知老之将至。盖真切友朋,死生在念,万分精进,亦自 
不知故耳。自今实难度日矣。 
     去年十月曾一到亭州,以无处馆宿,不数日即回。今春三月复至此中, 
拟邀无念、曾承庵泛舟白下,与兄相从。夫兄以盖世聪明,而一生全力尽向 
诗文草圣场中,又不幸而得力,故于死生念头不过一分两分,微而又微也如 
此。且当处穷之日,未必能为地主,是以未敢决来。然念兄实不容不与弟会 
者。兄虽强壮,然亦儿于知命矣。此时不在念,他年功名到手,事势益忙, 
精力渐衰,求文字者造门日益众,恐益不暇为此矣。功名富贵等,平生尽能 
道是身外物,到此反为主而性命反为宾,奈之何?我与兄相处,惟此一事, 
故不觉如此。 
                                                       (《李温陵集》卷二) 

… 页面 201…

                                  复耿中丞 

     四海虽大而朋友实难,豪士无多而好学者益鲜。若夫一往参诣,务于自 
得,直至不见是而无闷,不见知而不悔者,则令弟子庸一人实当之,而今不 
幸死矣!仆尚友四方,愿欲生死于友朋之手而不可得,故一见于庸,遂自谓 
可以死矣,而讵意子庸乃先我以死也耶!兴言及此,我怀何如也!公素笃于 
天伦,五内之割,不言可知。且不待远求而自得同志之朋于家庭之内,祝余 
之叹,岂虚也哉!屡欲附一书奉慰,第神绪忽忽,自心且不能平,而敢遽以 
世俗游词奉劝于公也耶?今已矣!惟念此问学一事,非小小根器者所能造诣 
耳。夫古人明以此学为大学,此人为大人矣。夫大人者,岂寻常人之所能识 
耶?当老子时,识老子者惟孔子一人;当孔子时,识孔子者又止颜子一人。 
盖知已之难如此。使令弟子庸在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