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沃轩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沃轩辕- 第3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明帝国对峙为敌的状况。

在这样的心态驱使下,朱斌首先严厉斥责了郑阮饶过大明帝国,转而与欧洲人勾结的行径。在几次由朱斌主导的,明军主动发起,对台湾等地的战争中,这位大明的武英王,对欧洲人的强硬态度,是所有藩属国都已经知晓的。

因此,郑家的郑奘,和阮家的阮福源都对自己的行径表达出了深深的“悔恨”,并且保证再回到安南之后,立刻割断与西洋人的一切联系,从此后只顺从于大明的领导。

安南人反复无常的本性,没有人比朱斌更加了解了。因此对于他们所谓的“效忠”,朱斌也只是抱以一笑。对于安南人来说,只有利益才是他们最关注的。

他首先着手于解决澜沧国的领土问题。顿萨奥毫无疑问应该是澜沧国的领土,因此实际控制这一区域的阮家政权,必须在此次回国后立刻归还于澜沧国。在顿萨奥实际得不到任何利益的郑家当然乐意看到这样的局面。而阮家虽然并不是非常情愿,但还是同意了这一建议。

奥博罗的情况比较复杂,暹罗和澜沧国对此地的争夺已经有上百年之久,而且,双方都能够拿出大量的“证据”,来证明奥博罗本来就是自己的领土,双方谁也不愿意在此地放弃哪怕一丁点的利益。

调解整整进行了两个时辰,却无法取得任何一点地突破。肩负着臣民殷殷期望的苏里亚旺萨甚至红着脸对景平帝和武英王说道:

“最最受人景仰大明皇帝,最最让人尊敬的王爷,暹罗、东胡对于澜沧国的侵略已经有了许多年的历史,为此澜沧人遭受到了无尽的苦难,并且被他们强行夺取了奥博罗等地。这是澜沧人心中一块永远的伤疤,这是澜沧人最大的耻辱……

现在东胡已经受到了他们应有的惩罚,贸然挑战天朝威严的他们,已经再也无法为所欲为了。可是,大明的皇帝,武英王,澜沧应该怎么办?难道让我们能就这么看着自己的土地,自己的人民在暹罗的统治下呻吟吗?

澜沧为了收复自己的失地,已经动员了十五万的军队,另外还有十万军队随时都可以出发。我希望在天朝的调解下这事能顺利的得到解决。否则,哪怕澜沧战斗到了最后一个士兵,我们也一定会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把暹罗人从我们的土地上全部赶走……”

朱斌皱起了眉头,这位澜沧王也许真的受到了自己国家臣民的爱戴,从而使他的信心空前的膨胀了起来。这里是大明的京师,苏里亚旺萨居然在这里,公然提出了对另外一个大明的藩属国武力上的威胁。

暹罗的巴塞通王是个非常聪明的人,自从明军在暹罗登陆以后,他就开始不断地讨好明军的各级将领,并且细心揣摩明朝皇帝大臣的心思,这时眼见武英王面色微变,心中一片雪亮,当时就清了清嗓子说道:

“陛下,王爷,这就是澜沧人。先把奥博罗究竟属于谁的问题放到一边,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位苏里亚旺萨王的所说的话吧。不管是暹罗也好,还是澜沧也好,都是大明的藩属国,一切的行动都应当要得到天朝的批准才可以执行!

但是苏里亚旺萨王他又做了什么呢?居然当着天朝皇帝的面,要对诚实的暹罗诉诸于武力。这根本不是一个属国君主的话,而是一个极度无耻的威胁行径。我请求天朝皇帝对这种狂妄无知的话予以严惩。”

本来懒得管这些事的景平帝忽然开口说道:

“暹罗王说的在理,这里是大明的朝廷,不是一方用武力来威胁另一方的场所。苏里亚旺萨王,你的行为应该检点点,不要在这里失去了君主的风采。”

苏里亚旺萨王也开始觉得自己的言论有些不妥,此时面对大明皇帝的训斥,急忙向景平帝请了自己的罪:

“陛下,我只是因为心中愤怒而失态,还请陛下恕罪。但是,奥博罗历来就属于澜沧,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朱斌皱了皱眉头,这个苏里亚旺萨王当真有些不知好歹了。属国之间领土的纠纷,现在既然闹到了大明,当然应该由大明来解决。但现在苏里亚旺萨王的态度,明摆着就是想要逼迫大明立刻做出有利于自己一方的表态,难道他当真以为自己会顺从他的心意吗?

朱斌立刻就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奥博罗两国争执不下,究竟这块土地是属于谁的,必须得等大明派出专门的官员,做出相信的调查后,才可以做出最后的论定。

而在此之前对于这块有极大争议的土地,将由暹罗王巴塞通暂时代为管理。并且,为了保持奥博罗的公正,大明将派出军队驻扎于此。无论谁在奥博罗发起战争,即是等同于对大明帝国的宣战,大明将在同一时间反击。

这一裁决明显是对暹罗一方有利。巴塞通王得意洋洋,带着几分挑衅的眼光看了一眼不甘心的苏里亚旺萨王。这就是威胁大明的下场。很明显,只要自己竭力讨好大明王爷,奥博罗,这块土地迟早将永远地属于暹罗。

苏里亚旺萨王却显得恼怒不已,他来大明是为了寻求支持的,而不是接受这样屈辱的结果。他是澜沧的太阳王,回去后告诉自己的子民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将使自己的巨大威望受到严重的挫折。

这时他想起了当初荷兰人曾经派出使者和自己接触过,也许借用西洋人的力量会更好一些。但是,唯一的疑问就是,大明能不能容忍这样的行为发生?

朱斌看了他们一眼,这时候还没有“干涉内政”这一说,恰恰相反,你不干预,它也得套住你,做为宗主国的麻烦,也许,正在于这一点上!

第395章 神圣协约

对于安南的处置,朱斌也采取了大致相同的办法。他命令两个各自的政权,从即日起立即停止彼此间的战争。在大明彻底弄清楚事情的原委之前,两部兵力必须不能有任何挑衅的举动。否则,无论出现什么事故,都将由率先挑衅的一方背负全部责任!

同时,为了确保这一决定能够落实,以及能确保安南人在短时期内不再遭受战争的威胁。朱斌首次提出了“军事缓冲区”这一说法。即在双方对峙的中间,开辟出一条二十里宽,一百里长的区域为双方的缓冲区域。

为了监督双方的停战能否顺利执行,大明将派遣一支由八百人组成的军队,驻扎在军事缓冲区。而这张明军的一切花费,将全部由大明朝廷自行承担,并不需要安南缴纳一两银子。

显然这一点是出乎安南交战两方意料的。这等于是在自己身边安插上了一颗钉子,随时都有把双方刺穿的危险。而且,“军事缓冲区”简直闻所未闻,在自己的土地上,居然有一个无法互相交战,军队甚至无法经过的地方?

但郑奘和阮福源却都是一般的想法,无论谁拒绝这一建议,都将变成大明的敌人。一旦大明和自己翻脸,转而去帮助对方的话,那安南的局势将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况且,八百人也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就算将来有什么变故,也不会对自己构成太大的威胁。

在这样互相打着小算盘的心态驱使下,郑奘和阮福源并没有经过太多的犹豫,很快就答应了大明帝国的要求。并且为了表达自己的忠心,郑奘还建议明军能够再派驻一些官员进入彼此的国家之中,以监督双方面的行动。

这却是朱斌正想说的,不想被郑奘抢先说了出来。这样的人很显然是可以好好利用,并大力加以培养,争取使其成为大明帝国的安南的代言人。在嘉奖了一番之后,朱斌同意了这个建议,并且当场委派了派往安南进行监管的官员。

安南的问题暂时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缓解,其后的就是朱斌这次召开各国君主会议的真正目的了。在会上,朱斌明确提出了以大明为中心,周边国家为辅助的“联合安全防卫同盟”的概念。在这份联合安全防卫同盟中,规定所有参与此次近京觐见的国家为第一批加盟国,大明为各加盟国共同的宗主国。同盟国的人家国家遭到手它国战争的威胁,各加盟国都有权利、有义务出兵援助。任何对联盟以外国家的战争,都将由大明牵头,各国依据实际情况,出人、出力,并且在战胜后,依据各自处理的大小平均分配胜利果实。

而一旦加盟国之间爆发战争,则最终的裁定权将在大明帝国手中。

同时,将以大明帝国模式为样板,在三年之内实现加盟各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一体化。在军事这方面,将由明朝为各国提供军事教官,并以较低的价格,向各国出售新式武器。实在经济困难的国家,可以分几年无息偿付。

但做为对大明慷慨无私的军事援助的报答,一切加盟国,都不得再向除大明之外的任何国家进行军事合作。包括购买火器,聘请西洋人铸造火炮等等。并且,大明将在各国设立军事基地,以维护该国安全,防范一切可能发生的危机。

面对各国君主有些疑惑的表情,朱斌命人拿上了一批火枪,并带着这些君主们来到大殿外面当场发射。大明火器的巨大威力,很快便震撼住了他们。尤其是对于郑奘和阮福源来说,在他们的印象里葡萄牙人的火器威力已经非常强大了,但显然大明的武器远远超过了他们。

尤其是葡萄牙人趁着两方交战的时候,大肆提高价格,让郑奘和阮福源白白花了不少金子。现在大明慷慨的答应以最低的价格向他们出售,一想到自己的军队即将武装起这样火力凶猛的杀人利器,两人的脸上都现出了兴奋的光彩。

君主们大多和他们抱有一样的想法,这是一个自己国家用最小代价,换来最大利益的机会。很快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将在大明帝国的协助下,迅速地被武装起来。

随后暹罗、安南、马六甲等各国纷纷答应了这个建议,并表达出了对大明慷慨无私协助的感谢。唯独只有那个澜沧国的国王,苏里亚旺萨并没有立刻表达自己的意思。看了眼里的朱斌,当时也并没有过多对其说什么。

经济上,大明将派出大批的专家,以帮助所有的加盟国实现经济上的飞跃。大明币将成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