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那些人已经快翻过山了,我们也该回去了。”这时天空又淅淅沥沥的飘起了细雨,李定国指着前方说道:“我们也该回去了,也许陛下很快就会到了。”
郑天瑞伸手接了几滴雨点,叹息了一声说道:“下雨了,这雨来得真及时啊。我们做对了件事,可是却对不起陛下。希望,这雨,能洗刷掉我们的罪恶感吧。走了!”
第454章 武英大帝
当亲征大军出征的时候,几乎整个京师的男女老少都一齐聚居到了街头。少年天子亲征疆场,这可是大明最稀罕的事情。其实想着也是,武英王正在前线浴血奋战,一个接着一个的捷报传到了京师。现在边境不稳,也该陛下做出点样子来了!
今天京城的风有些大,尤其是早晨的那阵风,简直是邪了,一阵接着一阵吹来,卷起的风沙,让人几乎都睁不开眼睛。这京城这么凶猛的风沙,自从国难那天刮了一阵,可两年多没见过这么邪的风了。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免不了在嘴里嘟囔上几句。
浩浩荡荡的队伍从紫禁城里出发,一路走来。小皇帝景平帝今天特意换上了一身漂亮的铠甲,骑着一匹通体雪白的战马,腰间还悬挂着一把宝刀。这样子不用说,摆明了就是在那学他叔父武英王的装扮。可当到达得胜门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却发生了。
那匹战马在一到得胜门前,就驻足不前,不断打着响喷,就是不肯再前行半步,这时风沙忽然又更加大了,一阵狂风吹来,御林军将士们巍然不动,可战马却像是受到了惊吓,忽然咴咴地嘶鸣起来,前蹄高高扬起,险些就把景平帝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好在边上护驾的徐军眼明手快,探手而出,拉住了马缰,这才让战马安定下来,可马背上的小皇帝遭此惊吓,一张小脸惨白,好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那风也当真透露着古怪,只刮了这么一下,便又重新归于平静。送行的史可法赶紧上前说道:
“陛下,今天天气恶劣,于出征不利。臣恳请陛下,择日再行,以免……”
“哪有一阵风来便让朕罢行的道理?”景平帝勉强笑了一下:“前方战事正紧,将士们都在盼着援军,一刻也耽误不得。若是叔父在这里的话,只怕早指着老天骂了。这点小小惊吓不妨什么事的。传令将士们,继续前进!”
这不过是个小小插曲而已,可亲眼看到这一切的大臣百姓们心里便未必会这么想了。
武英王也不止一次带兵从这经过了,可从来也都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偏偏小皇帝第一次御驾亲征,就来了这么一阵古怪的风,难道上天在预示着什么?只怕这次出征大大不吉。
黎风对马登初使了个颜色,马登初急忙低头向前,牵住了马疆,避免再出现这样尴尬的局面,那小皇帝恢复了过来,见到马登初便兴致勃勃地道:
“马公公,劳烦你了。朕可丢脸得紧,偏偏就我遇到这样的事。叔父出征总是自己骑马,可不要别人来服侍着。等朕再大了几岁,想来便能和叔父一样了……”
出了得胜门外,那岳谨元带着留守京师的官员齐声叫道:
“臣等送陛下至此,陛下此番亲征,必能大破敌军,扬我大明国威,显我大明天子不世风采,臣等在京师恭候陛下凯旋,明军凯旋!天佑大明。陛下万岁,大明万岁!”
“我们随陛下亲征之后,京师就拜托给你了。”黎风叫过了留守京师的岳谨元,低声道:“我已密调李睿张杰二人,指挥八百精兵秘密赶赴京师,应对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这八百人都归你亲自指挥。一旦京师发生了动荡,你知道应该怎么处置……”
“京师的事情你不用担心,现在重点在你那。”岳谨元点了点头说道:“陛下身边负责护卫的,大多数都是武英社的军官。唯独那个史可法,只怕会一直陪伴在陛下的身边。你需得设法把他调走。不然只要稍有差错,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黎风笑了一笑,并没有回答。这时皇帝的大队已经去得远了,他向岳谨元抱了抱拳,两人彼此会心一笑。黎风一夹胯下战马,远远地向着大队人马追了上去……
……
得子岭。
在这里,大明的崇祯皇帝长眠于此。得子岭上的山神庙外,似乎还有着一滩暗红的血迹。那是崇祯皇帝留下来的吗?吴三桂不知道。他只知道在这里另一段历史将会重新上演。
对于崇祯皇帝,其实吴三桂还是有感情的。这是位勤奋有加的好皇帝。为了保这大明的江山,几乎做大了废寝忘食,呕心沥血。自己从边关的一个普通少年,逐渐成长到镇关大将,王爷,所有的这一切,都离不开崇祯皇帝的提拔和信任。
可惜崇祯帝还是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大明终究还是险些亡在了他的手里。但崇祯又要为此承担多大的责任?但不管怎样,起码在城破的那一天,崇祯帝表现得像一个真正的勇士。他浴血苦战的英姿,也会一直被历史所传诵下去!
吴三桂摸着一棵大树,在那默默地想着些什么。伤口还在那不断的有鲜血渗出,剧烈的疼痛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有的时候夜间睡到一半,方彪总能够看到吴三桂在因为疼痛被被汗水浸透了整个身子。但他一直在忍耐着,忍耐到这样的折磨终有结束的那一天。
方彪走到了他的面前,将一块金牌交到了他的手里。吴三桂接了过来,看了看。那金牌正面写着“大明军营特许进出金牌”,背面是“大明兵部监制”。吴三桂笑了笑,将它放到怀里:“萨日郎花和乌兰巴日呢,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他们现在正躲在一个非常安全的地方,没有人能找到他们。”方彪面无表情地说道:“他们是我们的替补,如果我们无法完成任务,他们会因此而顶替我们。如果我们能顺利完成任务,他们,他们也不会再在任何人面前出现的……”
吴三桂怔了一下,他隐隐明白了什么。萨日郎花和乌兰巴日跟着自己好几年了,虽然他们姐弟视自己为仇人一般,但几年的相处终究还是有了感情。甚至,吴三桂在心里还非常喜欢那蒙古族的女人。如果在太平时节,也许自己还会把她娶回家门吧。
他自我解嘲地笑了一下,这都什么时候了,自己居然还在想着这问题。如果在太平时节,自己会去做什么?除了当兵打仗,自己又会做什么?也许那个时代天底下没有人会知道还有吴三桂这么一号人的存在。他长长叹了一口气,问道:
“难道你们这些人都不怕死吗?”
方彪微微摇了摇头:“我们不怕死,我们从一开始就随时准备着去死。”
吴三桂又笑了,和方彪真正接触的这些日子里,他发现这个人简直就是个疯子。而且,是不可理喻的那种类型的疯子。吴三桂相信自己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也一样不会害怕,但却绝对不会像这些人一般。他们从活的那天,居然就在随时等候着死亡的到来。
他知道方彪的背后有着一个庞大而神秘的组织,有一大群人像方彪一样随时等待着召唤,然后义无返顾的地献出自己的生命。只是,这个组织为朱斌效忠,但却偏偏和朱斌一点关系也都没有。他们要做的,只是准备为朱斌去死。
他向远处看了看,一点动静也都没有。不知道为什么,在战场上从来没有害怕过的吴三桂,这时居然感觉到了一点紧张。他捂住了伤口,说道:“他们什么时候会到?”
“最晚明日傍晚一定能到,而且一定会在此扎住大营。”看了吴三桂脸上痛楚的表情,方彪犹豫了会,问道:“你的伤要不要紧……”
吴三桂知道这个人担心的并不是自己的伤势,而是自己会不会因为伤势而影响到任务的成功。他拉开了衣服,揭开了伤口处的布条。顿时一股恶臭扑鼻而来。伤口在那继续腐烂恶化,白骨都已清晰可见。吴三桂旁若无人的换上了新药:
“你说呢,这样的伤要不要紧?可是你尽管放心好了。别的人也许会因为这样的伤而坚持不了,但我不会。因为我是吴三桂!”
因为我是吴三桂!
就这么简单的理由,却足以让方彪动容。说实话,他还是非常佩服面前这个人的。如果不是彼此之间的特殊关系,他甚至愿意真的就这么一直当他的侍卫。有朝一提等自己老人,再也拿不动刀来,他可以无比自豪地告诉自己的儿孙,他曾和吴三桂一切并肩作战过!
远处扬起了一阵阵的烟尘,那是皇帝亲征的探路部队来了。一百多匹快马在离得子岭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马上的骑兵在嘈杂声中纷纷下马。他们严格搜查着周围的每一快土地,但当来到得子岭的时候,他们仅仅草率地检查了下。甚至连吴三桂藏身的山神庙都没有进去。
山神庙中的吴三桂透过破败的窗户,冷冷地注视着外面那群人的动作。他忽然为自己感到了一阵悲哀,其实他和很多人一样,不过都是被利用的傀儡。这一切有自己没自己他们也一定能够成功。但是自己扮演的这个角色,却非得他吴三桂出马不可!
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他是吴三桂,因为他是一个大大的汉奸。只有自己做了这一切,才能在最大限度上摆脱武英王的嫌疑。所有即将发生的事情,都是一个大汉奸做出来的。
那些探路的人走了,到了夜间的时候,又有大批人马来到。他们迅速在周围拉起警戒,不断派出士兵巡逻。漆黑的天空在无数火把的照耀下,变得通亮。就连一只飞鸟飞过,也能清晰地辨别出那是一只喜鹊还是乌鸦。
吴三桂摇了摇头,这就是御驾亲征。一个从来没有上过战场,没有见过血腥和死亡的皇帝,贸然地进入战场,不光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究竟能取得什么样的效果,谁也无法保证。因为他们不是那些开国皇帝,更加不是马上皇帝。
他看到得子岭被那些人严格地看护起来,这里已经成了禁地。因为这是崇祯皇帝的殉国之处,是大明最最神圣的地方。吴三桂的心里不断的在笑,当初为什么没有人这么做?为了把这一出戏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