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为我所用么。”董薇薇说,“洋人不算我们的人,虽然没人听他的那一套,但是活动起来比我们方便。让他帮忙搜集村里的情报,搞搞宣传也挺有用。”
杜变虽然觉得不靠谱,但是自从开群众大会失败之后,她对自己的一贯正确产生了某种怀疑。所以也没在坚持。当下叫人把白多禄找来。
白多禄哭丧着脸从后面来了自从到了道禄村,他简直成了陆若华的听差,每天跟看到处传教不说,还要帮忙印刷宣传品:出发前陆若华请他写了几篇宣教品,又出钱让周洞天的印刷所刻了几块雕版,不辞劳苦的背到村里来了。
他被喊到二进院子的时候,满手都是乌黑的墨汁,正拿着纸擦手
他觉得挺痛心的,因为他辛辛苦苦印刷出来的宣传品最近频频出现在村里的各种生活用途点连茅厕里也常常能见到。传教的现状就是一群人围上来抢宣传品其实白多禄很清楚,他们根本不认字,就是为了拿纸而已。听了她们的计哉。沉吟了好一会才说:“这事情不好办,我觉得陆神父这个人一门心思就是要传教,而且他传教很不顺利,怕没心思帮我们的忙。”
“其实要传教还不容易”董薇薇在乡下工作的时候曾经见识过地下教会的能力,“他一天到晚的耶稣啊、救赎啊、原罪什么的,哪个会理他。关键要说:信基督能不生病,还能风调雨顺;包养儿子,”
白多禄吓了一跳:“这是迷信”
“你那玩意不是迷信?”杜变不以为然。
“宗教和迷信是两码事。”白多禄试图解释两者的区别。
“好了,好了”董薇薇说。“你以为靠你们这样象发小广告一样的传教能有什么结果?”
白多禄一想也是,再者眼下要打开局面也只有这套了。
“好吧,我去和陆神父说说。”说完之后他觉愕自己简直就是罪孽深重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去告解悔罪一番。
白多禄回到屋子里,只见陆若数还在很努力的在油灯下用土法制造的鹅毛笔写着什么,大概又在写什么布教词了。
“神父”他打断了这个勤奋的法国人,“关于传教的事情。我有话说
“什么事,我的孩子。”陆若华一脸虚怀若谷的神情。
“我们的传教,嗯,方式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下?”
“哦”陆神父显然就这个问题很有兴趣,“您终于肯就这个问题和我探讨了。”
“是的,神父。”白多禄说,“我有些想法。”
“请说吧,我的孩子。”
“传单之类的东西,我觉得不需要再印再发了,这里的人多数是文盲根本看不懂,印得再多。也不过是给他们当成了生活的用纸”我想这个问题,神父您也看到了。”
“是的。”陆若华点头。
“您知道,您面对的传教对象是中国人。而我,也是个中国人。所以我知道中国人的想法。”白多禄说,“您知道,中国人在本质上是个现实的民族
白多禄开始把董薇薇的讲到的东西开始和他阐述一番一其实这些东西对白多禄来说也不陌生,他虽然不是经常去教堂或者参加教友的聚会,但是也知道很多教友到底是为了什么才受洗的。
他讲了很多,陆若但一直保持着沉默。最后,他开口道:“我的孩子,圣经上说
“神父”白多禄很谦恭的说,“我们争议的不是教义问题,而是如何扩大天主的羊群,难道这不是教会来到这里的目的么?”
陆若华点点头:“我明白你的心意了。我的孩子。”说完他闭起了眼睛,似乎在沉思着什么。白多禄悄悄的溜走了。
正文【分卷阅读】 第一百零六节 教堂的另外一个作用
石二天开始的传教果然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印刷传单心…还是继续在做没有传单就没有听众了。而陆若华在宣讲的时候,把什么原罪、地狱之类的事情都一笔带过,专讲各种“神迹”和“复活”
讲了几天之后。居然就收到了效果。有个老太太来找白多禄,问他们的庙在哪里,陆若华乐坏了,马上把她搀扶到祠堂的第三进对其嘘寒问暖,准备拯救她的灵魂。但是这老太太的更需要拯救她长期身体不好。想求个药:拿把香灰或者符水之类。
陆若华不愧是耶稣会出身,居然没有变色,而是乘机大讲了一番只要坚信天主就能得到拯救的道理,把个老太太说得晕头转向,居然走得时候就拿走了一个木制的小十字架。
过了几天。不知道上帝是真得打算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显灵还是精神疗法的作用。老太太再次来到教堂,这次她毕恭毕敬的要“请”一个。大的“十字”回去。陆若华激动得的泪花之流当年利马窦在中国盘恒好多年都没能让一个人受洗,他居然这么容易就打开了局面,不由得对白多禄另眼相看。于是“讲道理”的内容就愈发“符合中国国情”了。最终他给那晕乎乎的老太太洗了礼。当然,是洗掉“原罪”还是洗掉“病根”就是一件事情各自表述了。
从这天起,陆若华的传教工作打开了局面。白多禄发现,历史证明,中老年妇女身上是有着无穷的活力的,是各种社会活动招募积极分子的金矿。在这位老太太竭力鼓吹和带动下,又来了不少妇女和老人来“听道理”虽蔡暂时还没有人洗礼,但是渐渐的晚上就会在聚集了不少人来听陆神父的传道长夜漫漫,也权作是一种消遣,何况这个。红毛人也算是一道西洋镜。
陆若华到是很会举一反三,除了照例大讲神迹之外,还夹杂着说一些圣经的故事当然。说什么要由白多禄来“建议”免得某些对过人来说过于惊世骇俗的猛料流传出去。
“神父,现在既然有人来听传道了,我看我们可以把礼拜堂的布局稍微更改一下。”一天,白多禄谦恭的说。
“怎么改变呢。”
“我记得在欧州,教堂一直是一个大众聚会交谈,社交的场所
“你说的很对。”陆若华大为兴奋,“法国的乡村教堂里还有做买卖的人。这里也是个乡村,同样没有任何的消遣和娱乐。也没有合适的聚会场所。”
聚会场所原来是有的。村口的大椎树下原本就是天然的聚会场所。但是十多年前党那门和官府在这一带来回拉锯的时候,都把杀人的地方选在那里,迄今青石板的缝隙里还能看到黑色的污清当年的血迹。村民们如今对那地方敬而远之。
在白多禄的提议下。陆若华把原来已经改建为礼拜堂的第三进院落中大厅的摆设又添加了些桌椅,准备了许多火把,从临高买来的大批茶碗茶壶之类,还增加了一个火炉专门烧水。把这里办成了一个晚间聚会的地方。
至于供奉的十字架。在白多禄的建议下,把大家都觉得可怖的受难十字架改成了一般的。教堂里还加上了圣母怀抱圣子的图画这就和汉传佛教里观音为何大受欢迎是一个道理,在欧洲的天主教国家里,圣母信仰也是很有市场的。
在这一番精心的改装之后,教堂就成了本地的社交中心:神父毫不吝惜的每天都点上大量的灯笼一以至于白多禄不得不几次回百仞去买蜡烛。一般农家晚上为了节约灯油,是不肯点灯的,教堂不但点灯而还亮,顿时吸引了许多要在晚上做活的女子和不想只睡的青年。聚拢在一起说说话。听红毛神父说几个西洋的故事,还有些劝善的话渐渐得,大家对他的“讲道理”也有兴趣。保卫总署的邮检部门几乎每三四天就能收到一封陆若华写给澳门的耶稣会会长的信,里言辞充满了激。
白多禄知道在农村传教,入开局面。往往能很快的席卷全村。所以劝陆若华不要着急,把工作重点放在第一个受洗的教徒的家人身上。先攻下一户作为“堡垒户”
陆若华现在简直是倚白多禄为左膀右臂了,对他言听计从,对最早受洗的梅太婆一家关怀备至。
教堂热闹了,把个杜变搞得十分闹心。几次都怪罪董薇薇不该去向白
“这下好了!群众都给洋教争取去了!以后的工作还怎么开展!”
“我们争取不了,就让他们先争取好了,总比不死不活的好董薇薇搞过乡镇工作,知道教会传教成功的地方,社会秩序一般都明显好转。政府工作也好做得多。
“再说了,文总说了:这个教会不是洋教,是有中国特色的教会。”
杜实继续反对:“我是反对这种利用宗教迷惑、欺骗人民的办法的。”
“好啦,别谈这些大道理了。”董薇薇说,“现在把人都给召集来了,每天晚上大家就有事情做了,了解社情就容易多了
有了这样一个村民聚会的地方,讲习所的队员就很容易的混入大众当中去了,“交朋友。”搜集社悄比以前更为容易便捷了。很快的群众工作就有了进展,队员们搜集到了不少基本的资料。
遗憾的是杜变和董薇薇这两个穿越众在这件事情上却插不了手,连女人最合适开展的妇女工作都难以开展。这里不比盐场村,有谭家长辈做介绍,杜变能够轻轻松松的和谭小芹大谈妇女解放问题,她们即不懂针线,又不会坊纱,临高话也说不来,和当地的妇女根本聊不到一块去。去教堂里坐坐和人说话闲聊也不成功一大家都对她们有些畏惧。毕竟人是“女官长。”
董薇薇想了半天,决定还是发挥自己掌握的一点中医药知识来接近群众,她手里有几本中医药的常用诊疗手册,而且她是家传中医,还学过点推拿和针炎方面的东西。现在可以拿出来运用。
杜受想不出什么办法就充当了她的助手一她别得没有,力气还是有的。学学推拿之类无碍。两个女人便在教堂里摆摊行医了。这个举措立玄受到了很大的欢迎:农村地区普遍缺医少药,妇女更是很少有看医生的机会,多少都有病痛。董薇薇发现自己已经成了一个全科大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