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临高启明- 第4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物的废水,光用沼气池是无非处理的,所以搞了个生物处理系统,污水先经过沉淀池沉淀,再放入处理池中,用种植水生植物的方法吸附水中的超量的氮、磷。

    几个池子上面漂浮着密密麻麻的绿萍,劳工们正从池子里捞取绿萍――绿萍是很好的青饲料和堆肥的来源。离这里不远处就是养殖场的贮青池。

    “池子里的绿萍也是饲料的来源。”杨宝贵很严肃的问吴南海:“农委会看样子对养殖业抱着很大的期望。我就想知道饲料的事情你们考虑过吗?要知道没有粮食就没有养殖业。”

    “当然考虑过。”

    吴南海把饲料解决方案说了一下,准备通过三个环节来解决。

    最主要的淀粉质饲料准备用扩大红薯种植的解决。包括红薯本身以及红薯深加工中产生的副产品,如淀粉水、粉渣。

    其次是青饲料类,在现代农业里主要是搞玉米青贮。在中国因为粮食宝贵,推行的是玉米秸秆青贮法。在临高农委会连玉米都没有,是用青贮苜蓿和其他一些豆科饲料作物,还有就是红薯叶。另外,种“十边”等零星土地上的南瓜、西葫芦之类的高产蔬菜也能提供一部分饲料。

    最要紧的蛋白质饲料,一是搞蚯蚓和苍蝇蛆养殖,二是通过回收榨油作业中的副产品,如豆饼、花生饼、椰子油饼。博铺的海产品厂也能提供一部分杂鱼和鱼下脚料制造的鱼粉。

    饲料里的添加剂,钙可以直接回收蛋壳和骨头制造,也可以添加石粉。盐他们本来就不缺少,有必要的话还可以从海带海草里获得一些微量元素的补充。

    稻草、米糠、红薯皮之类的农产品加工的副产品,作为饲料不甚理想,但是可以作为一种补充,特别是进行加工之后,也能为牲畜较好的吸收利用。

    这样算来,饲料的来源还是相当广泛,在目前的养殖规模下还不至于出现饲料匮乏的情况。按照法石禄等人的估计,下半年红薯收获之后饲料供应状况会相当的充裕,也正好赶上当年秋季的家畜产仔高峰。

    “上次法石禄和我说过,要开动脑子,不能总想着玉米红薯。还可以从野外的植物中获得大量的补充――过去农村里小孩子还要去打草喂猪呢。”

    “临高有这样的植物吗?”

    “当然有。都是各地常见的植物。象什么俭草、狗尾草、马蹄子草、碱草、稗草这些禾本科的野草用来打浆、青贮喂猪,效果都不错。豆科的野草就不用说了,大伙都知道。野菜类的灰菜、猪毛菜、刺儿菜、马齿苋、野苋菜、苦苣菜、牛舌菜、拉拉藤,全都可以生喂或者发酵之后用。还有就是青绿树叶类的,杨树叶、柳树叶、榆树叶、桑树叶之类。虽然不能说遍地都是,也不算少见。发动学生和公社里的半劳动力作为副业搞也能弄到很多。”

    “说真得,当时我还挺想带水葫芦来的,这玩意河道里捞起来都是成吨成吨的,夏季爆发的时候能堆积成堤坝。比你搞人海战术搜集饲料有效率多了。”

    “这种入侵物种还是算了,长期看来后患无穷。前人的错误我们就不要再闹一次了。绿萍也够用了。本来还打算带罗非鱼和小龙虾。后来都否决了。”

    这个问题在穿越前的物资准备阶段曾经引起过极大的争议,包括罗非鱼、小龙虾之类纷纷在争论中落马。最后决定这些有争议的品种一律不带,反正它们都存在在地球上,哪天需要的时候就地养殖就是了。

    “小龙虾不错的,太可惜了。大伙都爱吃。

正文【分卷阅读】 第一百七十三节 巡逻船

    “海里的龙虾不吃去吃这玩意?”吴南海表示鄙视“真要喜欢的话,澳大利亚也有淡水小龙虾,以后上澳洲去吃好了。不过我还是要吃海里的真正龙虾。”

    接着谈到了海产养殖业的问题。临高的滩涂很多,特别是在博铺、马袅、红牌三个港湾,都有大片的滩涂地,是现代的临高搞滩涂养殖的主要地区。这三个地区,眼下都在穿越集团的直接或者间接控制下。有开展海产养殖的基础。

    “海产养殖我们都不懂,没人学过,也没人干过。”吴南海说,“恐怕得找了书先自己学习学习。再说了,我觉得就本时空的渔产水平来说,扩大捕捞船队比搞海产养殖要有意义的多。”

    “让渔民来干好了,早期的海产养殖就是渔民自己摸索出来的。养殖牡蛎海带什么的,主要是育苗和人工制造环境,饲料投喂有限的很,产出挺可观的。”

    在海产养殖上没谈出什么具体结果,因为海产养殖也算是渔业的一种,牵涉到海上力量部需要协调。吴南海想了半天还是让海上力量部多收些“捕捞税”的好。如果有可能,组织渔业联社,进行集团化的外海捕捞。

    但是这时候,琼州海峡的局势却变得动荡起来。海上力量人民委员陈海阳正在丰城轮的船长室里盯着桌子上的海图。这艘巨轮停泊在这里已经快一年了。从一开始就成了穿越集团力量的象征。即使在他们龟缩在博铺的土围子里的时候,丰城轮也让周边的所有人感到畏惧。

    大半年来,除了诸彩老和刘香的两次袭击,还没有人敢于对他们在琼州海峡的存在提出挑战。过去在临高附近洋面上活动的不开眼的小股海盗们早就被他们肃清了。

    但是现在,丰城轮上的海军们开始感到了压力。

    琼州海峡里,开始不断的出现小股的海盗,见船就抢,时常还会登陆对村落进行骚扰和抢劫。

    不是说这样的事情原先没有,而是过去从来没有这样的频繁过。如今发展到盐场村每周都有1~2次入侵的警报,每次登陆的人从20~50人不等。以至于整个盐场村时常疲于奔命,盐场村的民兵队不得不全天戒备,严重影响生产。为了保护盐民的生产,陆军已经排出一个排前往盐场村驻守。盐场村往博铺运盐的船只也受到了威胁。海上力量部在六月初丢失了一艘运盐的船,损失海盐几千斤不算,还死伤了五六个人。到六月份,被袭击的次数更加频繁了。海上力量部开始在每艘运盐船只上配备海兵,并且采用护航队体制,马袅-博铺的运输船采用10艘一队的模式运输,每队配备护送的武装帆船。总算把意图抢劫盐船的海盗压制下去了。

    护航战斗虽然并不激烈,很多时候护送兵一开枪对方就逃逸了。但是对方如果船只有四五艘的,就可能会转入坚决的攻击,特别是运输海盐的船队。为了保证安全,护航帆船上的武装升级为火炮,不使用霰弹已经很难击退这些很久没饭吃,红了眼的海盗。

    陈海阳很快发觉海上力量部没有多少力量可以用在维持临高洋面的海上霸权上。海上力量部拥有的舰船从数量上来说已经不少,但是这些船基本上广东洋面上各种船只的大杂烩,总得特点是比较小。排水量从15~100吨之间,船况也各不相同,好坏不一。因为多数船只承担的是运输任务,基本上没有炮装。能被称为军舰的:只有四艘作为海军核心力量的8154渔轮、自己改造的拖风渔船“登瀛洲”、自建的第一艘快速帆船“镇海”,缴获自海盗又改建过的双桅帆船“伏波”。后三者都加装了柴油机。

    陈海阳调集主力发动了几次巡逻清剿,还搞了多次钓鱼执法,击沉和抓捕了二十几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打死俘虏几百人,从审问俘虏中得知:他们大多来自福建洋面的各个海上团伙,因为承受不了官军和郑芝龙的联合清剿,纷纷溃退逃散到广东洋面了。由于珠江口也是明军清剿的重点,葡萄牙人担心航道受阻,也出动了大型舰船在珠江口巡逻。不少小股海盗立足不住,只好继续往压力较小的西部洋面而来了。

    从俘虏口中执委会知道了最新的海上动向:证实郑芝龙就抚之后,许心素和杨六已于1628年年底被杀,至于陈盛宇、周三等等其他各路中小海盗大部分被他消灭或者吞并。李魁奇和郑芝龙的战斗还在进行。穿越集团最关心的诸彩老跑到了福建在蹚浑水,屡次进攻同安,好像准备在福建洋面上的乱局中捞一杯羹,根据海盗们说,诸彩老一路收容各家溃散的人马,声势扩大了不少。在福建洋面上伺机抢劫洋船,很发了一笔。

    陈海阳想这大约也算是一种连锁反应。郑芝龙在福建洋面和各路海上集团大打出手,在逐一消灭和吞并这些团伙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愈来愈多的零星溃散的船只逃到琼州海峡这里。

    这倒是个好机会,可以借机吞并这些人和船。陈海阳这时候已经盘算起来了,船只他倒还看不太上眼,但是这些老练的水手可是极有用处的海军士兵。把从陆地上招募的农民训练成水手总不如这些土生土长的讨海人。

    至于这群海盗们的是不是能够成为合格的海军战士,陈海阳并不担心,这是政治部魏爱文的事情――这个全新的机构是马千瞩提议设立的,属于总参属下,专门负责军队政治工作――魏爱文因为当年在教导营搞政宣工作出色,被提名出任了这个新的职务。他同时还是总参直属新兵训练营的营长。新兵入伍之后,首先在这里接受为期90天的基本训练和政治教育。

    不过要达成这个目标,他还得加强临高洋面上的巡逻力量,镇海和伏波原本承担的是前往昌化和榆林的远程武装运输任务,现在把它们投入到治安巡逻中,短时间内问题不大,时间一久会影响到环岛航线的运输――特别是椰子和木材的供应。

    “现在我们需要的不是舰队,而是足够数量的巡逻船只来维护临高沿岸的海上治安任务。”

    “从手里的杂型船中再选一些状态比较好的船,加上火炮充当巡逻船。”这其实就是现在的武装帆船的形式,“再加装柴油机增加机动性”

    “不行,这些船太小了。装柴油机简直浪费――我连火炮都不舍得呢。”陈海阳迅速的抛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