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达当兵的时候手榴弹投掷得过全连第二,危机关头技能全开,一连串动作干净利落,连围攻的劳工都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炸药就掉到了水里。火光一闪在河面里爆炸了,高高的水柱直冲天空,看热闹的劳工全被冲击波震到在地。
潘达也象一片树叶一样被猛得推倒在地方,只觉胸口发闷,好不容易才爬了起来。他发觉自己的心脏狂跳,腿也在发抖。心想这回是运气好总算捡回条小命,不然就要提前进翠岗了。
“有没有伤亡?有没有伤亡?”他高声喊道。
“我没事。”爆破队长颤巍巍的爬了起来,总体来说爆破队的人表现还不错,炸药一掉下来每个人都卧倒了,而不是冲过去围观。
至于被震倒了一地的劳工,有几个人在被冲击波震倒的时候磕破了皮,也有人觉得胸闷不适,更多的人是被吓坏了――他们从来没见识这样猛烈的爆炸。
“都回去干活吧。”潘达对爆破队长说,“你们休息十五分钟再干。要注意安全。”
那个失手丢下炸药的爆破工被附近警戒的士兵抓了起来,垂头丧气的从山坡上下来了。
潘达制止了要把这倒霉蛋送交指挥部处置的爆破队长:“算了,他是一时失误,不过装炸药的事情就不要让他干了,先干点力气活,晚上开会搞安全教育。”V
正文【分卷阅读】 第八节 疟疾袭来
爆破事故无人死亡是运气好,但是运气不会每天都这样好。在元老们不惜一切开采铁矿石,赶进度的狂热气氛下,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几乎每天都有工伤事故和意外发生。
机械厂突击生产的结果就是让许多土著工人制造的产品直接运到了三亚,再加上突击培训出来,技能即不熟练,安全意识又淡漠的土著操作工,事故率居高不下也就不足为奇了。登陆不到一周就有二台锅炉爆炸,死亡十一人。接着自动制砖机在运转的时候突然零件飞出,砸死一人,砸伤数人。
至于操作机械不慎造成的伤亡,隔三差五就会有一二次,安全生产状况之糟糕,让卓天敏大为吃惊。平均下来这里几乎每天死亡0。778人。这还是在海滩附近,等到了条件更为艰苦的内陆地区岂不是死亡数字还要往上翻?
王洛宾对他提出的“减少工作量,加强安全教育”的提议不感兴趣。
“我们现在要的是铁矿石,更多的铁矿石。”王洛宾说,“死人是多了点,但是你教育了就有用?”
“总比什么都不干好――”
“我们的任务是尽快开采铁矿石,”王洛宾说,“一切都要围绕这个主题。”
“但是伤亡太多了。”卓天敏还要争辩。
“会运来新人的,这些损失临高方面的同志会给我们补充上的。”
卓天敏还在犹疑,王洛宾知道此人大约心比较软,为了避免他产生心理负担,只好再补充了几句:“每天吃饭和睡觉前再加强点教育。再抽些人当施工安全员好了。”
“还有机器的质量,这不是在草菅人命么”卓天敏愤愤不平。临高本地量产的钢铁质量好坏不一,突击扩大产量又留下了很多隐患。特别是锅炉的铆接全是周比利的徒子徒孙造得。活计之粗糙让人看了就不敢靠近。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向制造总监呈送一份报告。”王洛宾不置可否。要是在另一个时空,这样的重大安全事故自然是调查的,有问题的机器必须暂时停用。不过在这里,一旦机器停用就意味着开发进度的延缓。
卓天敏还想追问下去到底采用哪些手段来尽量保证安全生产,这种虚应故事的答复他很难接受。但是再一想就算追问了也没有任何的结果,王洛宾是绝对不会同意采用任何减缓建设速度的手段的――就算是他自己在位也未必有这个勇气。要知道三亚的巨人行动在报纸上被称为“事关国运”的第一号行动。“煤铁复合体”这个概念已经深入每个穿越众的心中,自己要是逆流行事只会撞得头破血流别说当政的诸公道时候看自己不顺眼,就是下面的普通元老也未必待见自己自己且不去说,儿子怎么办?千辛万苦的带着儿子到这个异时空来,不就是为他争取一个前所未有的光辉未来?
想到这里,他的热血冷却了下来。
“那就写一个报告――设备质量事关所有人的安危,还是向上面提一提的。”卓天敏说,“我来写。”
“我们可以联署这份报告,”王洛宾说,“至于士气问题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措施来安抚大家。”
于是第二天何方回就受领了任务:去寻找一处墓地。
“地形要高爽。周围风景要好。”王洛宾指示他,“看看土著里有没有当过风水先生的,一起去看看。”
“用来安葬劳工么?”
“当然,现在死哪埋哪太伤士气。”王洛宾说,“死人其实是无所谓,关键是活人受不了。”
“这我明白。”何方回点点头,“搞个类似翠岗公墓的地方。”
“对,还有就是面积要大一些。要考虑到以后。”
正好胡逊的师爷略通此道,就被找来协助何方回工作。
何方回原本就是在三亚附近的陵水长大的,三亚这一带在旧时空起码来过几十次。很快就找到了一处山脚下的缓坡,这个地点他是煞费苦心才找到的。首先不能离大东海沿岸太远,不然很难利用,其次不能妨碍未来的房地产开发――大东海沿岸将来要做为穿越集团的重要度假地,所以地点要隐蔽,还得能防台风。
墓地采用翠岗一样的模式,不封不丘,只在地面覆盖石碑。地面铺设草坪,四面种植树木鲜花,搞得和公园一样,再配合远处的蓝天白云大海,足以让活人看了觉得满意了。
当然,这只是未来的规划,现阶段是什么也没有的,不过周围环境尚算令人满意。师爷表示这块地虽然不见得能让后代大富大贵,子孙平安,家道兴旺还是没问题的。他大约以为这是澳洲海贼们准备给自个用的吉地,所以特别在子孙平安几个字上做文章,以为能正中下怀。
“他们永远不会有子孙了。”何方回感叹着。其实对劳工的生或死从来不感兴趣。但是此时此刻在为他们选择墓地的时候忽然意识到,这些死掉的土著也是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即没有父母也没有老婆孩子,现在就这样消失了,什么也没了留下。
身后事办得隆重点勉强算是对得起这些穿越大业中的基石了。
何方回调来了几个劳工队,进行了简单的清理和建设工作,清理平整了地面,修砌了护坡和排水沟,修剪了树木,最后修了一个简单的纪念塔。十几天下来倒也有点模样。在榆林堡的劳工大营前举行了一个简短隆重的悼念仪式之后,在陆军士兵的护送下第一批死亡的劳工和水手的骨灰被埋了进去――有些被淹死或者死于爆炸的,只好埋进去几件衣服之类的东西聊作衣冠冢。
然而给予劳工们的死后哀荣并不能遏制施工中愈来愈高发伤亡,尽管卓天敏开始在劳工中使用安全员制度,每天在吃饭和临睡前大力开展安全教育,还加强了对设备的检修维护力度,死亡数字还是在不断的上升。
特别修筑通往田独的铁路,占到了工伤中绝大多数。榆林-田独的路线要通过ya热带的丛林和谷地,地质条件相对复杂,自然环境更是恶劣。施工的是时候坠石、倒木、滑坡造成了许多伤亡。
河谷地区的蚂蝗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麻烦。蚂蝗让劳工流血不止,身体衰弱。成了困扰工程的一大问题。穿越集团缺少必要的药物防治手段,只好尽量采取防护设施,劳工们配发了山袜――这是山民用来防蚂蝗的专用袜子,用多层布制成,蚂蝗很难钻偷。裤腿、袖管、脖颈全部遮蔽。每个人还发一竹筒盐。发现蚂蝗叮咬的时候可以用盐来清除。
单道谦不在乎污染环境,但是他手里没有化学药物可用,只好采用粗暴的物理手段。广泛使用推土机、爆破和火烧手段,以彻底破坏蚂蝗的生存环境。单道谦下令把沿线五十米外的植被全部清理干净,再辅助以地形改造,包括垫高地基和挖沟排水。
排水是单道谦最为关注的事情,排水不仅是为了消灭蚂蝗也有消除蚊子繁殖环境的作用,对小片的低洼地,直接用推土机将废土淹埋,海南的疟疾问题到哪里都有。不能不防。王涛在榆林的时候,驻守部队是按时服用抗疟药进行预防的。现在人来的太多,不可能采用这样的方式预防。
每天劳工们穿得严严实实的来到工地施工,在将近三十度的气温下劳作,不一会就会把厚厚的工作服全部湿透。每干一小时轮班一次休息。穿越集团准备了足够的避暑药,随时配发。沿路到处弥漫着焚烧着青蒿的烟雾,卫生队用这种方法来驱散蚊子,预防叮咬传染。
路基一米一米的延伸着。路基每修筑一米,后面的铁轨就铺设一米。使用煤气机驱动的柴油机牵引车头拖着长长的平板车沿着刚刚铺就的轨道将替换的劳工、食物、药品、干净的饮用水和工具设备材料运到第一线工地。大大节省了搬运物资的劳动力和时间的消耗。
有时候坐着轨道车而来的是临高电信的施工队,带队的是单良――这算是他的本职工作。轨道车上装着从临高运来的经过木焦油防腐的电线杆和成卷的电报线,这种电报线是漆包线,外面再用麻丝缠绕保护再涂上一层生漆,是现阶段穿越集团里最耐腐蚀的电报线了。
临高电信的施工队在单良的指挥下沿线架设电报线,轨道铺到哪里,电报就通到哪里,这是穿越集团在日后扩展中的基本原则。
但是最严峻的考验还在后面,终于在施工队伍中发现了“打摆子”的人。派遣到三亚负责卫生工作的河马到病房里看了一下:收治的六个人有的脸色苍白,浑身发抖,有的面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