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今辽宁东南部),又镇压了辽东一带柳毅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回到邺城的时候,曹操亲自迎接张辽,与其共载,加封张辽为荡寇将军。接着,他又奉曹操之命向荆州的刘表发动进攻,平定了江夏(汉郡名,辖地相当于今湖北汉阳一带)诸县,还屯临颖,被封都亭侯。
建安十二年(207年)秋,曹操为统一北方,开始远征乌桓的作战。曹操挥师北上,亲率轻骑兵,昼夜兼程,疾速行军,并以主力攀崎岖小道,出卢龙寨,跋涉500余里,越白檀、平岗,进抵柳城(今辽宁朝阳西南)以东。八月,辽西单于楼班与袁尚、袁熙及蹋顿单于等,率骑兵数万迎击曹操。曹操登上白狼山(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自治县东境白鹿山),踞高远望,见敌军虽众,但阵容散乱,便欲攻敌。此时,张辽情绪激昂,也劝曹操与其相战,曹操于是不顾后续部队尚未集结,立即令将军张辽为先锋率兵发起突击,并将自己所持麾授于张辽。张辽出击,大破敌军,斩蹋顿单于及名王以下10余人,俘虏20余万人(参见白狼山之战)。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派张辽屯兵长社(今河南长葛县东北)。时荆州尚未平定,临出发时,军中有人谋反,入夜,营中惊乱起火,全军骚动不安。张辽对身边的将领说:“勿动。是不一营尽反,必有造变者,欲以动乱人耳。”于是他向军营中发布命令:“其不反者安坐”(《三国志?魏书?张辽传》)!然后,张辽率亲兵数十人在军阵中央巍然站立。不一会,骚乱自然平息,张辽立即查出并处死了带头谋反的人。
时张辽屯兵长社、于禁屯兵颍阴、乐进屯兵阳翟,但三将性格相异,互不协作。曹操便派司空主簿赵俨并参三军,每事训谕,三将于是和睦。
天柱山
建安十四年(209年),庐江人陈兰、梅成占据氐(今安徽崔山县东北境)、六(今安徽六安县北)反叛,对合肥形成威胁。曹操派于禁、臧霸等人讨伐梅成,命张辽督率张郃、牛盖等人讨伐陈兰。梅成见大军到来,假意投降,于禁因此撤兵。于禁一走,梅成就带着部队投奔陈兰,二人合军,转入氐山。氐山中有座天柱山(今安徽岳西境),山势陡峭,高二十多里,道路险要狭窄,步行仅能勉强通过。张辽欲进攻,诸将说:“兵少道险,难用深入。”张辽却说:“此所谓一与一,勇者得前耳”(《三国志?魏书?张辽传》)。于是,到山下安营,挥军攻敌,斩杀陈兰、梅成,尽俘其众,迅速稳定两地局势。事后,曹操评论众将的功劳,说:“登天山,履峻险,以取兰、成,荡寇功也”(《三国志?魏书?张辽传》)。下令增加张辽的封邑,并授给他可以用来代理自己调动和指挥某一地区军队的符节。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进攻孙权,退兵后,派张辽和乐进、李典等率领七千余人驻守合肥。后来,曹操征讨张鲁,给合肥护军(主管武官选拔、考察的官)薛悌送来一封手札,信封边上写有“贼至乃发”(《三国志?魏书?张辽传》)的字样。
建安十九年(214年),孙权率吕蒙等亲征皖城(今安徽潜山),张辽闻迅,率援军而至,到夹石(今安徽桐城北),闻皖城已失,只得退去。
刘备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攻取益州(州治在今成都,参见益州之战),留关羽守荆州(州治在今湖北江陵)。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在樊城(今湖北襄樊市北)围攻曹仁,时孙权为夺取荆州,向魏称臣。于是,曹操召张辽和诸军都回来救援曹仁。张辽未至,徐晃已经打败关羽,解除了对曹仁的围困。张辽与曹操会师与摩陂(今河南郏县东南),张辽大军赶到时,曹操乘辇车亲自慰劳他们,并命他屯驻陈郡(今河南淮阳一带)。
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孙权率十万大军围攻合肥,辽等将领一起打开手札,上面写着:〃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匆得与战〃(《三国志?魏书?张辽传》)。曹操此信,是根据众将的特点所写。他认为张辽、李典勇锐,便令出战;乐进持重,便令守卫;薛悌是文职官员,所以不令他参与战斗。
威震逍遥津
诸将因为敌我悬殊,犹豫不决,张辽说:“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三国志?魏书?张辽传》)?乐进等人仍不说话。张辽大怒道:“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若疑,辽将独决之”(《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七》)。李典素与张辽不和,张辽怕其不从,李典慨然道:“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三国志?魏书?李典传》)!于是张辽与李典在吴军围城未合之时,连夜招募敢死士兵,得八百人,杀牛设宴,激励士气,准备与敌决战。
第二天拂晓,张辽披甲持戟,率先冲锋陷阵,杀数十人,斩二员大将。大声呼喊自己姓名,猛打猛冲,直冲至孙权麾下。孙权见状大惊,众将不知所措,孙权逃到一个小山上,用长戟自卫。张辽大声喝叱,要孙权走下高丘决
孙权
战,孙权不敢与张辽交锋,动也不敢动。后来,孙权看清张辽人数不多,这才聚兵将张辽所部层层包围。张辽挥军左突右冲,奋力向前迅猛冲杀,终于打开一个缺口,率领几十名部下突围而出。其余尚未冲出包围圈的部众大声呼喊道:“将军弃我乎”(《三国志?魏书?张辽传》)?张辽闻声,再次杀入重围,将被围的士兵救出。张辽所到之处,吴军望风披靡,无人敢当。激战至中午,吴军屡战不胜,锐气大挫,张辽等安然还城。张辽回营后,加修守备工事,自此军心稳定,诸将对张辽也更加佩服。
孙权围合肥十余日而不克,被迫撤军。部队均已上路,孙权和诸将在逍遥津(今安徽合肥东)北,张辽远远望见,乘机率步骑发动袭击。斩吴偏将军陈武,亏得甘宁、吕蒙等奋力抵挡,凌统才将孙权救出。凌统回军再战,左右尽死,凌统也受伤,估计孙权已脱险,方撤兵。孙权逃至逍遥津,时值河桥半拆,丈余无板,孙权急策所骑骏马腾越而过。时将军贺齐率3000人在逍遥津南接应,孙权才侥幸得免。这一仗,杀得江南人人害怕,据说,听到张辽大名,江东小孩都不敢夜间啼哭。
张辽此战备受曹操赞赏,升征东将军。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再征孙权,到合肥,按照当年张辽作战经
曹操
过的路程走了一遍,叹息良久。他给张辽增加了兵力,并多留部队,由张辽总领。三月,曹操回军,留伏波将军夏侯惇统领曹仁、张辽等二十六军屯居巢(今巢湖市境)。
文帝曹丕继位为魏王,曹丕提升张辽为前将军(高级武官),并分封张辽兄张汛和一子为列侯。孙权这时复叛,曹丕派张辽仍回合肥驻军,并进爵都乡侯,给他以极大的恩宠:将自己乘坐的车子送给张辽的母亲,派军队护送张辽的家人送到驻地,并下令张辽的母亲到达时,仪仗队要出来迎接。张辽部下的将士也都在道边下拜,旁观者纷纷称羡。曹丕称皇帝后,封张辽为晋阳侯(今山西太原市。晋阳侯为县侯,是侯爵中最高的一级),增邑千户,前后共二千六百户。
黄初二年(221年),张辽到洛阳朝见文帝曹丕,文帝在建始殿接见了他,亲自问他当年在合肥之役时大破吴军的情形。听完他的述说后,文帝环顾左右,深有感触,说:“此亦古之召虎(周宣王时,淮河流域的淮夷族不服周的统治,召虎带兵攻打他们)也”(《三国志?魏书?张辽传》)。下令为张辽起造宅第,厚加赏赐,还特意为张辽母亲造了宫殿。又把随张辽破吴军招募的敢死之士都升为虎贲(皇帝的卫士)。
不久,刘备因关羽在江陵之战中被俘杀,率军攻吴,孙权与曹魏修盟,再次称藩归附。张辽回军屯驻雍丘(今河南杞县),后来得病。曹丕派侍中刘晔带着太医去给张辽治病,还不断派虎贲郎前去探问病情。曹丕自己也亲自去看望。他拉着张辽的手,赐给了御衣,并下令每天给他送御食。可以说关怀备致、荣庞至极。病稍好了些,张辽即回到驻地。
黄初三年(222年),吴将陆逊在夷陵之战中大败蜀军,曹丕封孙权为吴王,令其子入朝作人质,遭孙权拒绝,激怒了曹丕。九月,曹丕分兵三路首次攻吴,其中一路即由征东大将军曹休和张辽统率。张、曹乘舟到达海陵(今江苏泰州市)。孙权闻张辽又来,非常害怕,对众将说:“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三国志?魏书?张辽传》)!孙权的谋臣、建威将军吕范、统率水军抵御曹休、张辽,结果被曹、张击败,退守江南。
时张辽病情恶化,不久在即江都(今江苏扬州西南)病故,文帝流泪痛悼,赐谥刚侯,其子张虎嗣。
黄初六年(225年),魏文帝追念张辽、李典在合肥的战功,下诏书说:“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其分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三国志?魏书?张辽传》)。
今安徽省合肥市建有逍遥津公园,园中有张辽塑像,以纪念张辽的功绩,
点评:
张辽一生征战,以果敢著称,亦有谋略。其颠沛多方,终得雄主,奋其武勇,威震江南。方其以一遇一,勇者得前,大呼自名,陷阵冲垒之时,不但敌人夺气,而且较其勇悍,亘古无多,在三国时的武将中也是颇为突出的。
贾诩
更新时间2011…5…3 14:22:39 字数:4034
贾诩
贾诩少时并不出名,只有当时名士汉阳阎忠异之,说贾诩“有良(张良)、平(陈平)之奇”(《三国志·魏书·贾诩传》)。贾诩初时察孝廉为郎,因有病辞官,西还至汧,路上遇见氐人,与其同行的数十人皆为氐人所抓。贾诩为脱身,便骗他们说:“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三国志·魏书·贾诩传》)当时太尉段颎,因为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所以贾诩便假称是段颎外甥吓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