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这么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形下,他坚持着向前走,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市场无情,第一次下海,张文贤就被“呛”了水。原来,火锅有两大关键:一,汤美;二、肉鲜。而一开始,张文贤他们都是从当地进的羊肉,很一般,切起来也是厚薄不一。至于口味,也不行。生意自然就很清淡,半年辛苦下来,结果不但没有赢利,反而亏进去3万多块钱。
若是常人,就开始打“退堂鼓”了,可是张文贤毕竟是多年老兵,遇到挑战不但没有向后退,反而更加来了精神。他开始在一个个夜晚仔细地琢磨,要解决羊肉的问题,去哪里找?千里内蒙古大草原啊!
军人的雷厉风行作风,体现了出来。他第二天就出发去了内蒙古,千里大草原,硬是走了一个遍,最后找到一个地方:苏尼特。
原来,这个地方出产的“苏尼特羊”,是草原上最好的肉用绵羊,不但肉多,而且鲜嫩多汁,膻味轻,羊肉中所含的氨基酸,也明显地多过其他羊肉,像北京著名的涮羊肉的饭庄“东来顺”,用的就是这种羊肉。
行了,羊肉的问题解决了。于是,张文贤就在锡林郭勒盟办了一个加工基地,专门为他的火锅店提供肉质鲜美的苏尼特羊肉。
可是仅仅有羊肉显然还不行,怎么样给自己的火锅找到一个核心竞争力呢?张文贤开始一天到晚盯上了那热气腾腾的火锅。毕竟他在部队里,从事多年军医工作,知道保健对人们的重要性。
“为什么不自己研制一种药膳火锅呢?”
他灵机一动,有了主意。从此,白天在店里忙,夜晚就在家里开始研究“秘密配方”。这配方先在亲人、朋友那里尝,然后拿出去给客人,根据客人的反馈,回来再进行改良,反复了无数次。
终于,他成功了,研究出一种“三位一体”的宝塔火锅:第一层是清汤涮肉,第二层是麻辣药膳,第三层是海鲜;在火锅燃料上又选定新技术,用锯末、木屑等废弃物料制成可连续燃烧近三个小时而且无烟、无味、无毒的专用机制木炭。
为什么采用“三”?这个也很有讲究,因为在中国道家文化里,讲的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这个数字,蕴涵了中国文化最深刻的哲理,象征着无穷无尽的生机。
整个火锅的特点,是贯彻了一个“绿色健康”的理念,吃出绿色,吃出健康,非常符合现代人的消费理念。
可以想象,经过精心策划的这种“宝塔火锅”一经推出,生意一下子“火”了起来:从7张桌,扩展到11张,15张,最后三四十张桌,还是天天爆满。如果不提前进行预定,根本没有空位。
生意火了,进军市场的第一仗终于打出了威风,打出了特色,可是张文贤并没有就此止步。他意识到,自己的事业才刚刚开始,必须将自己的理念,用一种有形的东西加以固定下来。也就是说,要从简单的做市场,到做一个“品牌”出来。
这个品牌,他给自己取的名字叫做“老兵尼特”。在这里面,他巧妙地想到了美国的上校老板“肯德基”,同样是上校,同样做餐饮,为什么自己不能和他比一比,与外国成熟连锁企业,叫一下板呢?
在这个品牌里面,如同他的火锅融会贯通一样,他也融合进了几样东西:绿色健康和兵文化。
2000年12月,张文贤果断地在餐饮、食品、肉类等几个门类,以“老兵尼特”的字号注册了十个商标、拥有两项专利,并开始着手打造自己独特的“兵”文化品牌。
说实话,关于什么是“兵”文化,也许很多人可以张口就说一大堆:例如诚信、例如英勇、例如作风顽强、例如铁的意志、例如黄金般的品质……,可是,这些都是在军营中,在战场上适用的,如何将这一切运用在商场上呢?为此张文贤真可以说大大地动了一番脑筋。他的良苦用心很快得到了体现:
兵商似锦 第四部分 兵商似锦 第十五章(3)
——形象展示:不管男女店员,一律穿着迷彩服装,英姿飒爽,见了顾客一律行标准军礼,喊一声:“首长好”!店里的各种摆设,包括桌面和墙角里的卫生,一律按照军营标准,严格要求。如果戴上雪白的手套,在桌子上擦出来一点灰尘,立即会遭到无情的纪律处罚,甚至开除;
——文化传播:步入餐厅,传入耳鼓的是雄壮、刚劲的《老兵尼特之歌》,映入眼帘的是具有军旅特色的包间设计,墙壁悬挂中外军事摄影图片,包间命名以“八一厅”、“遵义厅”、“井冈山厅”、“延安厅”等,似乎时光倒流,将人又带回了那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中去,让前来就餐的顾客能够了解和重温那一段段远去的历史。甚至别出心裁地,“老兵尼特”的酒瓶外形也和部队的军用水壶、手雷一样。
——“兵味”经营:盟友即战友、顾客即首长。这个经营理念,结合军事化、标准化、人性化、科学化相结合的管理方针,打造出了一支雷厉风行、务实高效、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高素质员工队伍。
……
对于将“兵文化”引入到自己的企业经营中,张文贤是这么说的:“‘兵文化’是我们企业特有的一种文化,它体现的是阳刚之气,体现的是奋勇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既然竖起‘老兵’这面旗帜,就要体现老兵的精神、老兵的作风,还有老兵的诚信。把兵文化融入到企业管理之中,我没有经验,在做这个事情当中,我还是挺有压力的。我是如履薄冰,因为要做,就必须把它做好,不能给我们老兵脸上抹黑,更不能辱没了老兵这个名声。”
深蕴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宝塔火锅”打开了市场,而独具特色的“兵文化”,则为“老兵尼特”走向连锁经营,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恰在此时,中央电视台军事栏目《和平年代》,为张文贤专门制作了一期节目《沸腾人生》。
节目一经播出,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慕名而来的很多,电话里咨询的人更多。
——李国锋,下岗以后一直找不到出路。后来偶然来遵化办事,朋友请他吃“老兵尼特”火锅,正在寻找出路的李国锋眼前一亮,这不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好项目吗?2001年5月26日,第一家非正式特许加盟店迁西店开业。六年过去了,迁西店从当初的6张餐桌增加到如今的21张,营业额也从每天500元,提高到年营业收入180万元,利润接近百万元。
——王海荣,当年加盟,8个月就收回了40万元的贷款投资,2006年又在迁安市开起了第二家连锁店。
——孙建军,内蒙古赤峰市一个退伍老兵,在看了《沸腾人生》的第二天,怀揣着仅有的一万元积蓄来到老兵尼特总部要求加盟。张文贤亲自接见了他,在全面分析了他的情况后,安排他免费学习一个多月,破例帮他开起了一个100平方米的火锅店(公司规定加盟店最小面积300平方米)。
……
也许,下面这一组数字,更具有说服力:
2002年,张文贤正式开展特许加盟业务,不仅使众多加盟商实现了致富梦想,安排3000多人就业,还带动上下游产品和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仅羊肉一项,张文贤的总店和连锁店每年就要消耗3000吨,为羊肉加工企业创造产值6600万元,带动180户牧民饲养18万只羊,创收9000万元。年消耗木炭650多万斤,产值710多万元,带动小型木炭加工企业8个。某火锅厂仅为老兵尼特加工专利火锅的销售收入,一年就超过100万元。每年新开的连锁店,在厨具、家具和餐具上的投资就超过230万元。仅仅一个为公司提供服务的个体运输户,每年的运费收入就有20多万元。
张文贤成功了,他辛勤的付出,和火锅一样沸腾的激情,终于化为了一项项的荣誉:
——自2002年张文贤成立老兵尼特饮食有限公司,企业先后被省、市评为“消费者信得过单位”;
——2003年荣获“全国绿色餐饮企业”称号;
——2004年入选“中国著名品牌企业”行列;
——2005年荣获“中国餐饮连锁十大知名品牌”、“中国餐饮连锁行业消费者十大满意品牌”称号和“希望工程特别贡献奖”;
——2007年4月荣获“中国特许经营二十年荣誉品牌”称号。张文贤被评为“中国品牌建设十大企业家”。
兵商似锦 第四部分 兵商似锦 第十五章(4)
……
仅仅八年的时间,取得如此骄人成绩的背后,张文贤的付出可想而知。然而要探寻他创业的激情从哪里来?有一件事情可以得出答案:当2004年他决定做一家“老兵尼特”的旗舰店时候,他没有选择距离并不远的北京,而是固执地选择了家乡遵化。这个曾经出了王国藩和张贵顺两位中国最有名的农民的地方,如今在中国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总店选在遵化家乡这个地方,可以提高我们家乡的知名度,可以带动其它很多相关的产业,可以解决很多乡亲的就业,所以说总店选择在遵化,我认为是很有意义的。”如今,“老兵尼特”旗舰店已经成为了遵化市建设南路上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企业在自身腾飞的同时也实现了与当地经济的和谐发展!
老兵张文贤,和他的“老兵尼特”,会创造出像“肯德基”那样的辉煌吗?也许答案还很遥远,但,值得我们期待!
下篇:访谈
用文化铸造品牌
军人尚武,但军人的勇敢和坚强,却似乎在今天这个和平年代的经济建设大潮中看来是如此的格格不入。很多从部队里走出来的战士和军官,所以不能适应转型时期的社会,就是不能将这种外在的刚强,转变为内在的动力。而张文贤则不同,他从自己长期练习的太极拳中,找到了启迪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