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雄师:一野档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雄师:一野档案-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抓住把柄。于是,他把驻横山的中层军官逐个召到榆林谈话,了解其弟胡景铎最近有些什么动向,但由于事先工作做得周密,胡景通没有抓到其弟的把柄。不过,针对国民党的注意,起义部队根据党的指示,采取了相应措施,做好了应付突然事变的准备。
9月中旬,范明化装成富平县立中学的教员进入波罗堡。他将习仲勋的亲笔信交给了胡景铎,向他传达了共产党对形势的分析和西北局关于组织横山起义的决定。胡听后,完全同意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和西北局的决定,表示自己就是在要党暂时困难的时候参加革命。两人商定了起义的十条计划:
(1)起义日期为1946年10月10日。
(2)起义部队番号称西北民主联军骑兵第六师。
(3)在起义部队中建立党的组织,由胡景锋提出名单报中央批准。
(4)提出了起义后的干部任职名单。
(5)确定了在起义时由我方派出接应部队。
(6)拟定了起义的行动计划。
(7)决定了起义的口号是:打回关中去,驱逐胡宗南。
(8)制定了起义后的三种方案。一是乘势夺取榆林;二是只解放无定河以南地区,使榆林之敌失去屏障,直接暴露在我军威胁之下;三是一旦出现不能控制的情况,胡景锋立即撤出原防,率领骨干进入边区。
(9)起义中的其他问题,如扫除地方反对组织,监视、扣压反动军官等。
(10)联络办法。
第二天,范明返回边区,直接向习仲勋和张德生同志汇报了起义计划,并向毛泽东主席作了汇报。毛主席点头批准了这个计划,并决定乘势夺取榆林。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决定,我西北局与北线总指挥王世泰、政委张仲良等一起研究了配合起义的战役部署,调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新四旅、警备第三旅等部队配合。
10月初,胡景通突然召胡景锋去榆林。但胡景通并没有抓到证据,所以胡景铎在起义前安全返回了。由于我军调动需要时间,加上一些准备工作没有做好,原定计划10月10日起义的计划推迟了。10月11日,共产党通知驻横山境内各点准备起义的部队,起义时间为10月13日。
10月12日晚,驻石湾的部队首先行动。石湾位于横山县东南方向大理河北岸,南与子长县交界,是延安经子长到榆林的咽喉要道,也是伸入我解放区腹部的一个突出部,敌人称其为南线要塞。敌保九团团长张子亚及团部和一个大队在石湾驻防,总兵力600多人。张子亚是总指挥胡景通的亲信,在蒋介石举办的庐山特别训练班受过训,对国民党很忠诚。而保九团少校团副张亚雄和少校军需主任范止英以及机枪中队上尉中队长许秀岐等人,一直对上司不满。起义前,胡景铎曾多次到石湾,向他们了解情况,向他们交底,共同分析研究了要依靠的对象和应提防的顽固分子,对起义的准备工作作了详尽的布置和安排。
为了确保起义成功,张亚雄等人乘团长张子亚丧妻之际,极力促成他娶了一个比他小20岁的女子。张子亚得到一个年轻美貌的妻子,整天与妻子情意绵绵,无心工作,便将军务都交给张亚雄承办。张亚雄对妨碍起义的敌对分子以各种借口能调换的调换,能派差的派走,并将石湾街道上的狗都赶到山上。起义部队在石湾城东门北边,特意挖了一条暗道,供解放军进城用。
10月12日晚,张亚雄出城外和我接应部队的负责人、绥德分区副司令员高朗亭接头。按预定时间,张当晚带两个营的解放军至石湾东门北边的暗道前,范止英、许秀岐已在洞旁等候,互相介绍后,我军即由暗道进城。
当我军成批部队臂缠白毛巾从暗道涌向城内时,被在东门北边的敌一中队一名士兵发现,这位士兵当即返回报告,一中队中队长马上下令部队向我开火。起义部队见事已暴露,一面用火力压住一中队的反抗,一面打开东门。城外的解放军一拥而进,很快控制了制高点,将所有抵抗分子全部缴械,并包围了张子亚的团部。
第二天,范止英到团部规劝张子亚:“团座,解放军已经包围了团部,希望你同我们一道投靠共产党。”张子亚无可奈何,只好听命。
我绥德分区副司令员高朗亭决定留下一个营,协助石湾起义部队做善后工作,亲率一个营开往高镇。高镇是石湾通往波罗堡的必经之道,是西线起义的中间环节,这里易守难攻,保九团中校副团长秦悦文率一个大队在此驻守,并负责吴家园侧面的防务。
起义前,胡景铎曾到该部找秦悦文,秦表示愿一起行动。10月13日下午,胡景铎派人送一封密信给秦悦文:
现在决定起义,具体行动方案高朗亭副司令到高镇后告诉你。
为了使部队得到有效控制,秦悦文把通信员喊来:“立即通知各据点连以上军官晚上7点到大队部开会。”晚上7点,连以上军官都到了大队部,秦悦文派士兵在会场外面站了岗,并告诉警卫人员:没有他的允许,不准放任何人出去。
“今天,把各位找来,是要宣布一项重要的决定。这项决定,将决定我们部队的前途,也决定你们每个人的俞运。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坚持打内战,不得人心,我们不能做历史的罪人。我们决定投奔共产党,今天晚上举行起义。你们当中有没有不愿意的?”秦悦文说完,用目光扫视了一下全场,没有人吭声。
“我赞成起义!”突然,一位连长站起来,坚决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的话音刚落,其他军官陆续站起来,表示拥护起义的决定。
“那好,我们现在就迎接解放军进城!”秦悦文很高兴地说。这样,高镇、吴家园侧的700余国民党官兵全部起义了。
13日晚上,在起义主要领导人胡景铎指挥部所在地波罗堡,胡景铎将事先确定的敌对分子逐个召集到指挥部,下了他们的枪,将他们软禁起来。并派兵抓获了波罗堡的反动地方头子。随后,胡景铎亲自到波罗堡城外,迎范明、师源和解放军入城,并由解放军换防。至此,横山起义宣告成功,胡景铎发表了《反对蒋胡卖国、内战、消灭异己,拥护邓宝珊将军等为和平建国奋斗》的通电,宣布退出内战。
10月14日,党中央、西北局发来贺电,任命胡景铎为西北民主联军骑兵第六师师长,李振华为参谋长,张亚雄为第一团团氏,魏茂臣为第二团团长,杨汉三为第三团团长,姚绍文为副参谋长,范明为政治部主任,师源为副主任。
我配合部队于13日在东线扫清了镇川及武镇外围,14日全部占领以上两镇及鱼河堡,15日攻克万佛洞,完成东线战斗。我包围横山县城的部队13日将驻横山县城的国民党第二十二军王勇清骑兵团包围,14日攻击未克,15日胡景锋派人带信劝降王勇清,16日王勇清到波罗堡,表示愿意起义,横山县城即告解放。
波罗堡部队起义后,胡景铎命其攻占了五龙山,海流兔庙新编十一旅杨汉三将一连人马全部拉到波罗堡。而偷袭响水堡的起义部队,因叛徒告密,未能成功,只将敌人包围。
我北线指挥部连夜召开会议,决定用晋绥联防军新四旅、教导旅打主攻,拿下响水堡。
响水堡守敌被包围后,即向榆林发出求救电报。胡景通接到电报,大吃一惊,他没有想到他弟弟果真率部起义,投靠共产党了,而且这件事来得如此突然。他亲率两个营的兵力增援响水堡守军。
晋绥联防军获悉胡景通亲率军队增援的情报后,根据中央指示,决定先打援,活捉胡景通,对响水堡守敌暂缓攻击。
20日晚,新四旅、教导旅以一部分兵力继续包围响水堡,大部分兵力投入打援,歼灭了胡景通两个营的援兵,但胡景通逃跑了。21日,攻克响水堡。
本来,中央原计划继续夺取榆林,给敌以沉重打击。但考虑到邓宝珊部还有争取的可能,加上榆林守敌已作好了准备,所以中央决定放弃原方案,结束了这次战役。
起义部队按计划,把防区移交给解放军,尔后向武镇集结。10月27日,榆横新区建立民主政权。11月4日在武镇召开了骑六师成立庆祝大会。但是,由于这支起义部队成份较复杂,约5000人的起义部队陆续跑掉一些。党中央为了保存和培养这支部队,于12月初下令南调延安。
12月17日下午2时,起义部队2100多人到了延安,受到延安军民的热烈欢迎。12月22日上午,周恩来副主席、朱德总司令接见了骑六师连以上干部并作了重要讲话。24日下午4时,全师营以上干部在枣园小礼堂受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邓颖超、康克清、习仲勋、王世泰等领导的接见。
24日晚8时,毛泽东主席出席了欢迎骑六师的大会,他在热烈的掌声之后说:“骑六师的起义,给西北的旧军队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美蒋那只船虽然大些,但是一只破船,一遇风浪就会沉没。我们这只革命的船现在还小些,但是崭新的,能够乘风破浪,胜利前进。欢迎你们下大船上小船,克服困难,将革命进行到底。从现在的情况看,我们有三年时间就可以打垮国民党,我们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说完,又是雷鸣般的掌声。
骑六师经过一段时间整训后,加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序列,增强了我军的力量。
1946年11月10日,中央军委决定取消晋绥军区之雁门军区,将所辖第五军分区、第十一军分区划归绥蒙军区建制,所辖第二军分区、第六军分区直属晋绥军区领导。同时还决定,取消晋绥野战军和晋北野战军番号,将两野战军部队统一组成晋绥军区第一纵队、第二纵队、第三纵队。其编制序列是:
第一纵队,张宗逊任司令员,廖汉生任政治委员,下辖独立第一旅(旅长王尚荣,政治委员朱辉照)、第三五八旅(旅长黄新廷,政治委员余秋里)。
第二纵队,王震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下辖第三五九旅(旅长郭鹏,政治委员李铨)、独立第四旅(旅长顿星云,政治委员杨秀山)。
第三纵队,许光达任司令员,孙志远任政治委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