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史 作者:魔鬼门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代战争史 作者:魔鬼门徒- 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次十字军远征(1147—1149年),是在法国国王路易七世和“神圣罗马帝国” 皇帝、德意志国王康拉德三世率领下进行的。塞尔柱突厥人于1144年占领爱德沙,是这 次远征的起因。出动较早的德意志十字军在小亚细亚被土耳其人击溃。法国十字军攻占 大马士革的企图也落了空,故这次远征未达到任何目的。
第三次十字军远征(1189—1192年),是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红胡子腓特烈一 世、法国国王奥古斯都腓力二世和英国国王理查一世率领下进行的。腓特烈率其部队, 沿上次远征的陆路穿越拜占庭。法国人和英国人由海路向巴勒斯坦挺进,途中占领了西 西里岛。由于十字军内部矛盾重重,此次远征也没有达到目的。德意志十字军(最初约 10万人)一路上伤亡惨重,冲过了整个小亚细亚,但红胡子在横渡萨列夫河时溺死,其 军队也就随之瓦解。腓力占领了阿克拉(阿克)港后,于1191年率部分十字军返回法国。
理查在叙利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攻占了塞浦路斯,并建立了塞浦路斯王国,以后,于 1192年与埃及苏丹撒拉丁签订和约。据此和约,从提尔(今苏尔)到雅法的沿海狭长地 带归耶路撒冷王国所有,耶路撒冷仍然留在穆斯林手中。
第四次十字军远征(1202—1204年),是由教皇英诺森三世组织进行的。十字军开 进拜占庭帝国,先后攻陷两座基督教城,并在其领土上建立起了几个国家。
第五次十字军远征(1217—1221年),是奥地利公爵利奥波六世和匈牙利国王安德 烈二世所率十字军联合部队对埃及进行的远征。十字军在埃及登陆后,攻占了杜姆亚特 要塞,但被迫同埃及苏丹订立停战协定并撤离埃及。 第六次十字军远征(1228—1229年),是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率领 下进行的,这次远征使耶路撒冷在1229年暂回到基督教徒手中,但1244年又被穆斯林夺 回。 第七次十字军远征(1248—1254年)和第八次十字军远征(1270年),是法国国王 “圣者”路易九世先后对埃及和突尼斯进行的两次远征,但两次远征均遭失败。
十字军远征总体上说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参加者的社会成分繁杂不一,武器装备 上极不统一。身裹甲胄的骑士装备的是中等长度的剑和用于刺杀的重标枪。一些骑马或 徒步的骑士除剑外,还装备有锤矛或斧子。大部分农民和市民装备的是刀、斧和长矛。
十字军采用的是骑士军战术,战斗由骑士骑兵发起,一接战即单个对单个的决斗,协同 动作有限。 与十字军作战的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的主要兵种是轻骑兵。 交战时,他们先用箭击溃十字军的部队,然后将其包围,实施勇猛果敢的攻击,把 它们分隔成数个孤立的部分加以歼灭。
恩格斯写道:“……在十字军远征期间,当西方的‘重装’骑士将战场移到东方敌 人的国土上时,便开始打败仗,在大多数场合都遭到覆灭。”
十字军远征持续了将近200年,罗马教廷建立世界教会的企图不仅完全落空,而且 由于其侵略暴行和本来的罪恶面目,使教会的威信大为下降,后世史家评论说:“在某 种意义上说,比失败还更坏些。”十字军所谓要夺回的圣地耶路撒冷,遭到空前的血洗。
单在一所寺院里,就有约1万名避难者惨遭屠戮。十字军一个头目写给教皇的信里说, 他骑马走过尸体狼藉的地方,血染马腿到膝。寺院、宫殿和民间的金银财物被抢劫一空, 许许多多的古代艺术珍品被毁。这场屠杀以后,十字军到“圣墓”前去举行宗教仪式, 随后又投入了新的烧杀虏掠。《耶路撒冷史》记载说,十字军占领该城后,对穆斯林不 分男女老幼实行了惨绝人寰的3天大屠杀。“勇士们”为了掠取黄金,剖开死人的肚皮 到肠胃里去找。后来,因死人太多,千脆把死人堆架起来烧成灰烬,再在尸灰里扒寻黄 金。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时,对该城烧杀抢掠一星期,将金银财宝、丝绸衣物和艺术 珍品抢劫一空,使这座繁荣富庶的文明古城变成了尸山火海的废墟。为了分赃方便,就 把金属雕塑熔铸成块件。法国编年史家维拉杜安写道:“自世界创始以来,攻陷城市所 获的战利品从未有如此之多。”十字军这种强盗行径,充分暴露了其宗教的欺骗性和虚 假性。
十字军东侵在客观上打开了东方贸易的大门,使欧洲的商业、银行和货币经济发生 了革命,并促进了城市的发展,造成了有利于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条件。东侵还使东西 方文化与交流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西方的文艺复兴,阿拉伯数字、代数、航海罗 盘、火药和棉纸,都是在十字军东侵时期内传到西欧的。
十字军东侵,促进了西方军事学术和军事技术的发展。如西方人开始学会制造燃烧 剂、火药和火器;懂得使用指南针; 海军也有新的发展,摇桨战船开始为帆船所取代;轻骑兵的地位与作用得到重视等。
外篇 木马计
更新时间:2007…11…13 7:27:17 本章字数:1992
特洛伊城是小亚细亚西北部的一座古城。公元前12世纪末,古希腊人曾经远征到这里,和特洛伊人进行了10年战争。木马计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次战争中。
希腊人以为,世上的一切大事都是神安排的。他们给特洛伊战争也涂上了浓厚的神话色彩,说这场战争是神引起的,而且神也参加进去了。
古希腊佛提亚的国王珀琉斯和海中女神的女儿忒提斯举行婚礼,奥林匹斯山上的许多神仙都应邀而来。宴会十分热闹。忽然,一位女神怒气冲冲地闯进来,把一个金苹果扔在桌子上,上面刻着一行字:“送给最美丽的女神”。
扔苹果的是“争吵女神”。珀琉斯王本来没敢邀请她,可是她还是来了;而且,马上就引起了一场没完没了的争吵。女神个个想争得金苹果,都认为自己是最美丽的。
于是,宙斯命令女神们到特洛伊去,请一个叫帕里斯的牧羊童来评判。为了得到金苹果,每个女神都许给帕里斯最大的好处:天后赫拉答应使他成为一个国王;智慧女神雅典娜保证他变成最聪明的人;爱与美之神阿佛洛狄忒发誓将全希腊最美丽的姑娘给他做妻子。
帕里斯并不是一个普通的牧羊童,而是特洛伊主普里阿摩斯的儿子化装的。他不要智慧,也不愿当国王,只要一个最美丽的姑娘做妻子,因此他把金苹果给了阿佛洛狄忒。
全希腊最美的女人名叫海伦,她是古希腊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的王后。尽管这样,阿佛洛狄忒还是帮助帕里斯拐走了海伦。
斯巴达王大怒,发誓要渡海攻打特洛伊,夺回海伦。他同他的哥哥——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商定,调集10万人马、1000多条战船攻打特洛伊,由阿伽门农担任希腊联军的统帅。但是特洛伊是一座很坚固的城市,希腊人围攻了9年也没有打下来。
第十年,希腊将领奥德修斯想出一条妙计。有一天,希腊联军突然扬帆离开了特洛伊附近的海面,只在海滩上留下一匹巨大的木马。特洛伊人以为希腊人已经无心打仗,撤军回国了,就跑到城外看热闹。他们惊讶地围在大木马周围,搞不清这是干什么用的。有人主张把它当作战利品拉进城去,有人建议把它烧掉或者推到海里。
正在议论纷纷的时候,几个牧人押来一个抓到的希腊人。他对特洛伊人说:“这匹木马是希腊人献给雅典娜女神的。他们故意把它留下来,估计你们会毁掉它。这样一来,就会引起天神的愤怒。可是如果把木马拉进城,特洛伊就将受到神的保护。希腊人为了防备这点,就把马造得非常巨大,使你们无法拉进城去。”
这一番话说动了特洛伊王。他吩咐放了那个俘虏,并且下令把木马弄进城去。
“慢着!你们发疯了吗?你们为什么要相信这个骗子的话?”祭司拉奥孔从山上飞跑下来,边跑边喊,“快去搬干树枝来,把木马烧掉,烧掉!”拉奥孔跑到木马跟前,举起长矛对准木马投了过去,只听见木马里发出可怕的声音。这时候,惊慌的人们忽然看见大海里窜出两条巨蛇,直扑拉奥孔的两个儿子。父亲奔过去援救他们,两条蛇却把父子三人都缠住了。拉奥孔和他的儿子拚命和巨蛇搏斗,但是很快就被缠得窒息死了。巨蛇从容地钻到雅典娜女神雕像脚下,不见了。
众人都离得远远的,吓得魂飞魄散,那个希腊俘虏却在暗自冷笑。原来他是希腊人留下的间谍。这时候,他乘机煽动说:“谁想毁掉献给女神的礼物,谁就将得到应有的惩罚。”有人也附合着说:“可不是,神惩罚了污辱神的拉奥孔。”
于是,人们不再犹豫了,赶紧在木马下面装上轮子,使劲把马往城里拉。木马太大了,城门口进不去,只好推倒一段城墙。特洛伊人恭恭敬敬地把木马安置在雅典娜神庙附近。
特洛伊城解了围,又得到献神的宝物,满城的人以为从此太平无事了。他们欢天喜地,庆祝胜利,唱着跳着,喝光了一桶又一桶的酒,才踉踉跄跄地回家休息,只留下几个人守卫拆毁的那段城墙缺口。
黑夜来临了,茫茫大海的夜雾中闪现着灯光。这是希腊人的战舰。他们匆匆离开,只是迷惑人的诡计,现在又向特洛伊驶回来了。
那个被释放的间谍看到灯光,就偷偷地溜到了木马旁边,在木马身上轻轻敲了三下。这是约好的暗号。躲藏在木马中的全副武装的战士一个接一个地跳了出来。虽然在木马肚子里藏了大半天,但是,成功的喜悦战胜了饥渴。他们悄悄地摸到城门边,消灭了睡梦中的守军,迅速打开城门。从战舰上登陆的希腊人潮水般地冲了进来,10年没有攻下的特洛伊城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占领了。全城被掠夺一空,烧成了一片灰烬。海伦也被她丈夫带回希腊。
后来,一句口头语在一些国家中流行起来;“当心希腊人送的礼物。”这是说,要提高警惕,防止敌人乔装打扮,钻进自己的营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