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史 作者:魔鬼门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代战争史 作者:魔鬼门徒- 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同意。不过他以后却至少克服了这种困难的一部分。
1571年,约翰还只有26岁。说起来也许太巧合,阿贝拉会战时的亚历山大,在西班牙就任总司令的汉尼拔,和在洛迪会战中的拿破仑,也都是26岁。他不仅英勇过人,而且虽然年轻,也是一个具有磁力的领袖。梅里曼说:他似乎使教皇的十字军精神人格化了,他的热忱能感人,使人暂时忘记了一己的私利,而为公共的目标牺牲。他似乎是1095年的化身。
最后在1571年3月7日,当会议已经快到最后决定阶段时,西班牙的首席代表格兰维利大主教(Cardinal Granvelle)又提出了新的难题。这未免使威尼斯政府感到太灰心了,于是它派了一个使臣拉格佐尼(Jacopo Rag…azzoni)到君士坦丁堡,希望能与土耳其人媾和。他于4月26日到达,谒见了大宰相,可是对方却不肯让步,坚决要求无条件投降。他说:“和平对于你们是比战争要好。你们不能与苏丹相对抗,他不仅会占领了塞浦路斯,而且连其它的领土也难保。至于说到你们的基督教同盟,我们完全知道那些基督教君主对于你们是毫无好感的。不要相信他们,假使你们能够附着苏丹的‘骥尾’,则你们在欧洲即可以为所欲为,并享受永久的和平。”听了这一番富有诱惑性的说辞,拉格佐尼就回国去了。但是当他尚未到达意大利之前,神圣同盟却已经宣布成立了。这是5月25日的事情;所以谈判遂中断。
这个著名的条约也是后来许多条约的始祖。其重要的条款如下:这个同盟为永久性的,不仅是为了对付土耳其人,而且也同时以阿尔及尔、突尼斯和提波利为对象。同盟的军力定为桨帆战舰二百艘,其它战舰一百艘,步兵五万人,轻骑兵四千五百人,和大量的火炮。三个月间均应准备就绪,以便开往地中海滨海地区,或作其它的远征。当受到土耳其攻击时,各盟国有协防的义务。战费的一半由西班牙担负,其余一半的三分之二由威尼斯担负,另外三分之一则由教皇担负。在指导战争时,三国的总司令都有其独立的发言权,但对于已经决定的计划,其执行则由统帅负责。皇帝、法国和波兰的国王可以有加盟的权利,但对于英国女王(伊莉莎白)则未提及,因为她不是天主教徒。一切所征服的领土均应照事先约定的方法瓜分,但阿尔及尔、突尼斯和提波利则完全保留给西班牙。同盟国间若发生了争执,由教皇任仲裁人,在未经全体同意之前,任何国家都不得与土耳其缔结休战、和平、和同盟性的条约。
尽管有了这些条款,可是意图还是与决定发生了冲突。威尼斯希望利用同盟来夺回塞浦路斯,并击毁奥斯曼帝国在地中海东部的权力。菲利普二世则希望击毁其在地中海西部的权力,并肃清回教徒的海盗。他们虽然都加入了同盟,但彼此间却仍然是互相猜忌。只有教皇一个人是专心一志,并且充满了热忱。他具有大一统的观点,认为整个基督教世界都遭到了威胁,而不仅是西班牙和威尼斯的私事。这个同盟的成立,以及后来的成功,都应归功于庇护五世一人,因为他是它的心脏和灵魂。
6月6日,约翰从马德里出发,于16日到达巴塞罗纳。他发现安德拉德(Don Gilde Andrade)的舰队已经集中在那里,就命令留在卡塔基纳(Cartagena)的圣克鲁兹侯爵(Marquis of Santa Cruz)去加入在一起。20日由巴塞罗纳出发,26日到了热那亚,在那里又与热那亚海军将领多里亚(Andrea Doria)的舰队会合了。8月2日航到了斯佩齐亚(Spezia)去装载部队,然后于9日投锚在拿波利。在那里,格兰维利大主教把同盟的战旗授给他。早在热那亚,他已经接到教皇的一封信,劝他不顾一切冒险一战。
在拿波利花了十天的时间来讨论计划和搭载部队,于8月20日才启程前往墨西拿,这是指定的集合点。当约翰于23日下午到达该地时,他与教皇的海军将领科伦纳、威尼斯的海军司令,75岁的费尼罗(Sebastian Veniero)会晤了。前者于7月21日,后者于7月23日到达。
此时在君士坦丁堡的塞里姆因为得到了尼科西亚而大喜过望,认为先知者的预言就可以实现了:土耳其人即将统治一切的地中海岛屿,圣彼得大教堂马上就会和圣索菲亚一样了。他以空前的决心来推进对法玛古斯塔的围攻,四月间他命令阿里(Ali Pasha)把舰队集中在尼格罗蓬特(Negropont)以来拦阻企图救援塞浦路斯的同盟舰队,同时也给法玛古斯塔的的陆军以强大的增援。
快到五月底的时候,土军对法玛古斯塔重新展开炮击,并且在护城河边获得了一个入口。同时也尽量使用地雷,利用一种叫“提查”(Tezza)的植物来燃烧,以便发出毒烟把守军熏出来。七月底,守军死了一半,火药已经用完,为了使该城免于遭劫起见,威尼斯主将决定作有条件的投降。穆斯塔法立即允许,于是8月1日该城投降。四天之后,穆斯塔法要求人质,因为这是降约上所未有的,威尼斯人拒绝交出;他就把巴格利昂和其他的高级军官杀死,但布拉加迪诺则保留下来以供施行毒刑。首先割去他的鼻耳,再活剥了他的皮,用稻草塞在皮里游街,以后更把它送去君士坦丁堡,作为奴隶市场中的装饰品。其他的降卒都发配为摇船的奴隶。圣尼古拉大教堂被夷为平地,所有的基督徒坟墓都被掘发;但是在这次围攻中土耳其人却付出了极高的代价,据说损失了五万人。
因为同盟军并未作救援法玛古斯塔的企图,阿里遂从尼格罗蓬特扬帆,蹂躏了在摩里亚的威尼斯领土,和查提(Zante)及凯法洛尼亚(Cephalonia)等岛屿,并在科孚(Corfu)岛登陆,但被击退,于是从那里又航向达尔马提亚海岸,在威尼斯咸水湖的外面出现。没有一艘战舰来抵抗他;不久以后,当他知道联军舰队集中在墨西拿时,就害怕会被封锁在亚德里亚海之中,于是又转回去向科孚岛进发。他感到很满足,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使敌人受到了最大的损害。
当盟军在墨西拿集中之后,约翰发现他一共有三百艘船只,八万名人员——其中三万人为陆军,五万人为海军和摇桨的奴隶。海军舰队的实力如下:西班牙舰队为战舰90艘,爆击舰24艘,小型舰船(Brigantines and Frigates,袭击舰和护卫舰)50艘。威尼斯的舰队为战舰106艘,巡察舰6艘,爆击舰2艘,小型舰船20艘。教皇舰队为战舰12艘,小型舰船6艘。一总说来,一共有208艘桨帆战舰(Galleys),后来又加上了17艘;6艘巡察舰(Galliasses);26艘爆击舰(Galleon)和76艘小型舰船,总数为316艘。当发现威尼斯舰队缺少人员时,约翰就命令把意大利兵2500人和西班牙兵1500人送去补充他们。费尼罗勉强接受了他们,因为这可能引起争吵。
因为常常发生争吵,纷扰无穷,约翰面对着许多的困难,遂采取快刀斩乱麻的手段,以求一劳永逸的解决。他将他的部队作彻底的改组,把各国的人员绞合在一起,这样不仅使各位将领不能单独撤退他们的船只,而且减弱他们的权威,也就无异于提高了他自己的权威。这样就可以不再受到原有的限制了。
除指定克尔格尼亚(Ade le Corgnia)指挥陆上兵力以外,他把各国的海军集中在一起,像陆军一样分为三个战术性区分——中央、右翼和左翼,另加一个前卫和后卫。中央共有64艘战舰 ' 注:扫校者注:插蓝色三角长旗 ' ,在他自己指挥之下,由费尼罗和科伦纳协助之。右翼为54艘战舰 ' 注:扫校者注:插绿旗 ' ,由多里亚指挥,左翼为53艘战舰 ' 注:扫校者注:插黄旗 ' ,由威尼斯的海军将领巴尔巴里哥(Augustino Barbarigo)指挥。前卫一共8艘战舰,由西西里将领卡尔多拉(Don Juan de Cardona)指挥。后卫共30艘战舰,由克鲁兹侯爵指挥。6艘巡察舰以一对为一组分配给三个区分。爆击舰和运输舰另组一个支队,它们完全依赖风帆航行,机动性较差。小型船舰则分别配属各区分,并奉命在后面航行。
9月10日,举行了一次作战会议。科伦纳和费尼罗主张立即进攻,多里亚和克尔格尼亚则主张再延迟。但是约翰早已立下了决心,主张进攻。于是骰子掷下去了——这是一个决死战。所有的反对都结束了,教皇的使者宣布举行誓师典礼,以上帝的名义鼓励大家雪耻奋斗。
9月15日,笨重的爆击舰也从墨西拿航出,桨帆战舰于次日跟上。十天之后到了科孚岛,才知道阿尔及利亚海盗头子乌尔齐·;阿里(Ulchi Ali)所指挥的土耳其舰队曾经攻击该岛,但未能攻占要塞。从俘虏口中,约翰得知乌尔齐已经撤往勒班陀(Lepanto),它的位置在科林斯湾(也称勒班陀湾)中。
因为这是一个重要的情报,所以约翰立即召集了作战会议。经过相当的反对,他决定了立即前进,设法引诱敌人出战。这个决定是够勇敢的,因为不仅苏丹的舰队控制着地中海,而他的陆军也比同盟方面远占优势,所以若是海军战败了,则一定会导致全面的入侵。诚如斯特林·;马克斯维尔(Sir Sterling Maxwell)所说的,很明显地,只要有一个错误的行动,结果即将铸成大祸,而使欧洲陷于亚洲强大征服者的脚下。但是反而言之,若是采取懦弱的政策,以求避免大祸,结果也还是一样的危险。因为同盟即可能瓦解,这些国家单独的海军则更不是苏丹的对手。事实上只有攻势才能使这个同盟不至于瓦解。这就是问题的核心。
9月29日,约翰率领了他的中央兵力,直向阿尔巴尼亚海岸上的哥米尼查(Gomenizza)进发,在那里遇到前卫支队的一艘小船,知道不仅乌尔齐在勒班陀,而且阿里的二百艘战舰也停泊在那里。约翰不等爆击舰赶上,就命令在科孚岛的费尼罗和科伦纳以全速和他汇集在一起 ' 注:扫校者附注:科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