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这下全都齐了,于是独立团的骑兵连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悄悄的成立了,没有鞭炮也没有什么仪式,只不过得到了一个命令。
“两个月之内,骑兵连要形成战斗力!”
※※※※※※※※※※※※※※※※※※※※※※※※※※※
说过了这段小插曲了之后,老潘开始考虑起马上就要发生的那件大事起来,现在已经是十二月底了,马上一九四一年的元月就要来临了,皖南事变马上就要上演“同室操戈”的悲剧,老潘盯着电台室进进出出的参谋看了一遍又一遍,内心斗争十分的激烈!
这个在中国抗战史上最具悲剧性的一段,当年老潘就在历史课上学到这一段的时候唏嘘不已,一遍又一遍的读着周总理那首挽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然后参加工作以后在网上看过当时蒋委员长发给中共中央的“皓电”全文,在“皓电”发出的当日,老潘曾经在电台中命令报务员监听并接收了这份电文……
现在的日军的集结行动,明显的和即将开始的皖南事变有关系,如果老潘没有猜错的话,是那位蒋委员长将自己即将进攻新四军的消息通过秘密的途径拐弯抹角的通知了日本人,希望能够和日本人联手消灭新四军。
而历史上实际的情况是,日本人虽然十分的高兴中国人自相残杀,但是却办点没有给我们的蒋委员长的面子,非但没有和蒋委员长“配合”。反而趁机将疏于戒备的汤恩伯部打得溃不成军。一举将占领区进一步扩大……
到底要不要对历史再度做出改变呢?
已经对冥冥中那支无形的大手颇有些“感冒”的老潘沉吟着。
历史洪流卷 第十二章 艰难的抉择
柬水河,这条流经临猗全境的河流静静的在小村的边上流过。凌晨三点钟,团部刚刚经过了一次转移之后,在一个名为百里营的小村庄驻扎了下来。安定下来的老潘心情十分的焦躁,因为怀表上的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日历已经翻到了1940年12月27日,过了今天,到了28日决定新四军军部命运的新四军军分委会议就要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决定于1941年1月上旬新四军军部才开始北移……
对于项英迟迟不率部北移的原因,史学家分析是项英在统一战线问题上受到王明右倾错误的严重影响,抵制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新四军向敌后发展的战略方针,强调皖南特殊等。但是还有人认为,仅仅作这种分析是不够的,还要“研究历史的、现实(指当时的现实)的、国际的、国内的、个人的种种因素”,要“进入人物的心态”来进行研究。那么,项英当时的心态究竟如何?既未留下片纸只字,也不见有人听到项英的任何流露,尽管我们可以对之进行分析和揣测,但不能作为信史,项英其时最真实的心态恐怕这实在是永远也解不开的千古之谜了。日军现在的行动基本上已经可以肯定,就是得到了消息,准备在这次事件中浑水摸鱼,历史上记载是对集结起来准备对付我军而疏于防范日军的汤恩伯部进行攻击。但是随着自己的到来,历史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凡是自己掺和在里面的的事件,都会不约而同的出现“蝴蝶效应”。所以老潘根本就不敢肯定,在这个时空中的日军是否还是和原来的行动一致……
但是据史实记载,早在一九四○年下半年,主席早就从对国内外局势的分析出发,一再向党内发出警告:要有足够的精神准备,来应付突然发生的事变,应付最危险最黑暗局面的到来。这种危险果然很快就出现了,那就是国民党顽固派在一九四一年一月制造的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同一年前那次反共高潮不同,这时斗争的焦点已从华北转移到华中。
既然主席早就对此事提高了警惕,而且曾经多次就此事和新四军军部项、叶二人就此事多次电文往来,中央也对当前的局势有着清醒的了解,那么老潘认真的研究了军事地图之后,认为虽然不宜直接将“皖南事变”直接向中央汇报,但是将第三战区的异常的兵力调动情况还有日军相应的调动情况进行汇总之后,以情况通报的形势发给晋察冀军区转发中央,并且在情况通报的后面加上自己隐讳的分析,将上级的注意力吸引到正在准备北移的新四军军部身上。这还是有可操作性的。想到这关乎着几千将士的生命之后,老潘顿时顾不得想其他的了,马上自己动手起草电文……
老潘在洋洋洒洒几千字的电文中写到:
……据大量的情报可以证明,国民党第三战区,现在正在进行调动,调动兵力足足有着七个师,调动原因不明,日军两个师团正在进行集结,作战意图不明,鉴于岗村宁次对晋察冀军区发起的百万大战尚未结束,日军集结的目标可能有两个方向,第一是我军,也就是进攻晋察冀军区,但是据军区反扫荡战报显示,我军采用坚壁清野,以及各式各样的游击战,运动战方式,将日军二十余万的主力拖在了太行山区,日军本就为后勤补给以及师老无功而头疼不已,现在再度增加兵力完全没有意义,而其他的方向我军还没有值得两个师团的日军攻击的目标。因此我们可以大胆的判断,日军的目标极有可能是国民党第三战区。第三战区的情报系统比之我方应该毫不逊色,应该能够得到这样大规模的日军集结调动的情报,但是第三战区的兵力部署和调动十分的奇怪,竟然集结大量的兵力前往皖南地区,前沿的兵力部署却十分的放松。士兵几乎有在前沿防御阵地上晒太阳的现象。而且我大胆的推测新四军军部向江北的转移路线应该会经过第三战区集结了大量兵力的地区,这样的话,岂不是整好处在第三战区大量部队的包围之下?如彼等仅仅是正常的兵力集结调动还好,若彼等有恶意的话,我新四军军部九千余将士的安全堪忧……
……至于日军的行动,估计是在察觉了第三战区部队的情况之后,进行浑水摸鱼,并且进行势力制衡的举动……
最后老潘将电文检视一遍之后,在后面加上了一句:以上为情况汇报,虽和晋察冀军区的战局无关,但情况紧急,望军区领导转发中央,提请中央注意事态的发展。防人之心不可无……建议,新四军可以主动抛弃所有的重装备,轻装突围,遇见摩擦的“反共军”应当主动消灭之,这样才能取得战略上的主动……
电文发出之后,老潘再三交待一脸困惑的收发员对于电文内容严格的保密。然后舒一口气:既然自己能作的全都已经做了,事态的发展,就不是自己一个小小的团长能够决定得了的。下面的一切就听天由命吧!
※※※※※※※
————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及所有的党委成员————
“大家来看一看这封电报,这是在临猗地区发展的潘杨刚刚发来的电报!”一脸严肃的司令员扫视着在场的所有的人:“对于电文中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本着自己的党性保证,决不外泻!”因为这封电文中的内容实在是太过耸人听闻,不是那些情报有什么问题,而是在现在全都在将统一战线的当口,有人提出来主动摩擦的事情,绝对是冒天下之大不讳的。
“中央正在对此事进行部署,但是下面对于这件事情应该还没有了解到这样的程度,可是这个潘杨这一封电报好像暗示着什么?”
“暗示?什么叫做暗示?我看这封电报的意思十分的明显,就是对当前他们收集到的日军以及和潘杨所部活动区域相邻的国民党第三战区的情况的一个汇报而已!”
“但是后面那句,防人之心不可无是什么意思?还有建议主动攻击突围的事情,绝对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在摩擦中主动开第一枪,可是中央明令禁止的啊!”
“什么意思?难道这还不明白吗?国民党才在华北和我们的摩擦之中吃了大亏,现在将目标转到江南的新四军的身上,这也十分的正常,中央也早就认识到了这样的危险,正在督促新四军军部北移!可是我听说主持新四军工作的中共中央东南局书记项英对于此事十分的麻痹,认为国民党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讳,对友军进行攻击。至于主动攻击,突出重围,大家不应理解为部队接触之后开第一枪,而是应该为,只要顽固派对我们做出了敌意的行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主动攻击,这并不违反不先开第一枪的原则啊?难道要等到那些顽固派在÷;借着我们不开第一枪的教条,将我们全部包围了起来,顺顺当当的架好机枪,开始屠杀我们的同志的时候才反抗吗?”
“项ying在这件问题上实在是表现得十分的优柔寡断,国民党在第一次反共高潮的时候,杀起我们的人来的时候可是丝毫的没有手软啊!”
“问题是,据潘杨的电报中呈现的情报看来,新四军军部的形势已经岌岌可危,马上就有被包围歼灭的危险,现在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问题是,我们并没有直接和新四军军部联系的电台和密码!还有就是项ying连中央的命令都可以婉言拒绝,也就不会将我们的劝阻太过当一回事,毕竟我们这里还有岗村宁次号称有百万的扫荡部队在这里进行扫荡,更是鞭长莫及,我看就将这份电报直接转发中央,交由中央定夺好了!”
“我同意!”
“我附议!”
“附议!”
“我也附议!”
“那好,这件事情希望同志们不要外传,潘杨同志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政治上的幼稚可以理解,对于他电文中的建议新四军军部轻装突围的内容可以转发,但是建议主动攻击的内容就到此为止好了!”
空中的电波伴随着击键的嘀嘀声在传递着消息,很快通过八路军总部电台的中转,传递到了延安。
这封由八路军总部标明主席及中央军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