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残明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浙残明梦-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恶的监督官会马上给你几下鞭子,喝斥你少废话、多干活。

    治河民夫中,有不少是白莲教徒。白莲教首韩山童趁此之便,与党徒混入民夫中宣传教义,发展教众,并四处散布谣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不久,治河民工果真在黄陵岗河滩上挖到了一个独眼石人,背面还镌刻着“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两行字。消息传开,一时议论纷纷,人心惶惶。韩山童的大徒弟刘福通等人于是到处宣传称韩为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原之主。

    韩山童、刘福通在广平永年县白鹿庄聚众三千,杀白马黑牛宣誓,以红巾裹头,称“红巾军”。不料事情泄露,官府派兵追捕,韩山童遇难。刘福通遁走,拥其子韩林儿为小明王,攻占颖州等地,众达十万。

    至正十六年(1357),刘福通分兵三路北伐:东路军毛贵率部由山东北上,进逼大都;西路军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趋关中,中路军关先生(关铎)、破头潘(潘诚)率部趋晋、冀,克上都,攻入高丽。他自己则亲率主力攻取北宋故都汴梁。两河南北、山东乃至江淮一带,莫不举兵相应,皆称红巾军。

    于是,十数年间,烟尘弥漫:先有韩林儿称帝于亳州,国号大宋,年号龙凤;徐寿辉称帝于蕲水,国号天完,年号始平。继有陈友谅称帝于江州,国号大汉,年号大义;明玉珍称帝于重庆,国号大夏,年号天统。又有郭子兴称滁阳王于滁州,赵均用称永义王、彭早住称鲁淮王于淮濠,田丰称花马王、王士诚称扫地王于齐鲁,张士诚称诚王于高邮,方国珍称宋王于台州,吴成七称吴王于瑞安。又有芝麻李李二起于徐州,布王三王权起于邓州,孟海马起于襄阳,双刀赵赵普胜起于巢湖……等等,可以说是一时只闹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这时,出了个游方和尚出身的朱元璋。且说这个朱元璋,幼名重八,濠州钟离人氏。出生于佃农家庭,幼年出家为僧,后因寺院遣散,遂出四处游方乞食。至正十二年(1352),投入濠州郭子兴的红巾军。因作战勇敢,深受赏识,于是逐路升迁,由亲兵擢到镇抚之职。郭子兴还将养女马氏许配给他为妻,以便于羁笼。郭子兴病死后,其子郭天叙立,朱元璋和大将张天佑一同为他副手。至正十五年(1355)九月,郭天叙、张天佑战死。于是,作为郭子兴“女婿”的朱元璋,便成了这支部队的唯一合法继承人。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率部攻占集庆(今南京)以为根本,改名为应天府。二十年(1360),攻克两浙衢州、处州等地,得谋士刘基,顿时如虎添翅,逐渐扩张势力。直到至正二十四年(1364),羽翼已成,遂称吴王,设置文武百官,派人害死小明王宋帝韩林儿。

    是时,元朝内部正当大乱,哪里顾及这些。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与顺帝争帝位,朝臣也分成两派:一派以御史大夫老的沙为保皇派,以大将孛罗帖木儿为外援;一派以丞相搠思监等为拥太子派,以大将扩廓帖木儿为外援。孛罗帖木儿领兵进驻大都,杀搠思监,自为左丞相。元太子出逃,遣扩廓帖木儿率大军讨伐孛罗。顺帝杀孛罗帖木儿。扩廓帖木儿于是就做了左丞相,封河南王,总制天下兵马,代皇太子出征。而关中四将李思齐、张思道、孔兴、脱列伯不服,推李思齐为首抗命,与扩廓帖木儿激战多年。

    小明王一死,再无可以号召天下之人。朱元璋又乘元朝内乱无暇顾及南方,先后攻灭了张士诚、陈友谅等处豪强。于是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立王妃马氏为皇后,长子朱标为皇太子。以李善长为宣国公,徐达为信国公,常遇春为鄂国公,李文忠为曹国公,邓愈为卫国公,汤和等二十八人为侯爵。布告天下,大封功臣。是为明太祖。

    次年徐达、常遇春率大军北伐分攻大都。七月底,元顺帝见大势已去,只得弃都北遁。八月,徐达攻占大都。朱元璋继续剪灭其他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    

    明太祖在位期间,减免赋税,兴修水利,移民垦荒,着力兴起农业经济。于是不用数十年时间,一个千疮百孔的乱世局面,开始恢复元气,渐呈太平景象。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驾崩,享年七十一岁,在位三十一年。因太子朱标早卒,群臣遂立长孙朱允炆为帝,年号建文,是为明惠帝。

    惠帝因太祖生前曾分封诸子于各地,深恐诸藩势力强大于己不利,听从齐泰、黄子澄的建议,下诏削藩。诸王纷纷反对,其四皇叔燕王朱棣则举兵南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靖难之役。朱允炆战败。在位仅四年,便被攻下南京,夺了帝位。朱棣改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永历十九年(1421),明成祖迁都北京。应天府作为留都仍保留编制,设六部,是为南京,终明一代遂有北南两套班子。明成祖又在北京、南京近畿地区设北直隶与南直隶,再加上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十三个布政使司,计有十五个省、一百五十九个府、二百三十四个州与一千一百多个县。

    明成祖在位,除了上述事及派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命解缙等编《永乐大典》等,便是对诸边少数民族的征伐与收服,包括南征安南、北伐残元、西控西藏、东收女真。

    当时东北女真各部纷起,猛哥帖木儿举部东迁至朝鲜境内,受到朝鲜人的约束和兀狄哈等部族的攻击。明成祖在稳定北方局势后,多次派人与朝鲜李氏王朝交涉,终于使猛哥贴木儿率部内附,授封明朝建州左卫指挥使。

    明成祖的这一举措,却为大明王朝招来了祸患。这个猛哥帖木儿,便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的后裔们不但不感念明成祖接纳了他们,反而频频在东北边境骚扰,直至率兵入关,建立了清王朝,将朱明王朝的后裔们一个个追得东奔西逃,除死方休,这是后话。

    明成祖在位凡二十二年。死后传仁宗、宣宗、英宗、代宗、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九帝。仁、宣二帝尚可,后来数朝,逐渐衰微。

    蒙元北迁,继续保留政权,史称北元,明人称为鞑靼。鞑靼人在明军的连续多年攻击下势衰,这时蒙古另一部瓦剌逐渐强大,统一了北方。

    英宗正统十四年,瓦剌部首领也先率军南下。宦官王振挟英宗御驾亲征,结果大败于土木堡。英宗被掳往北方,差点做了亡国之君。瓦剌军乘机攻入国内,直抵北京。幸赖大臣于谦拥立代宗,力挽狂澜,击破瓦剌,迎回英宗,社稷转危为安。然而几年后,英宗乘代宗病重,为了复辟皇位,却杀害了于谦。

    皇帝不自勤勉,奸佞当道,忠良纵有填海之志,也是回天乏术。

    宪宗时,皇帝疏于政事,宦官汪直擅权不法。时刘吉、万安、刘珝主内阁,尹祎等主六部,无所匡正,被人戏称为“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其中刘吉在内阁十八年,一无所就,以其耐弹无损,人称“刘棉花”。

    武宗朝有太监刘瑾、高凤等八人狼狈为奸,时号“八虎”。刘瑾专擅朝政,人们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

    世宗迷信道教,奸相严嵩以写青词邀宠起家,人称“青词宰相”。正直之士多遭其迫害,人才尽丧……如此等等。历朝君主政治日渐堕落,大明初期的盛世局况一去不复还了!

    隆庆六年(1572),穆宗皇帝驾崩。十岁的太子朱翊钧继位,定次年为万历元年,布告天下,是为明神宗。在位凡四十八年。有一半以上时间深居宫内淫乐,不理政事。“京察”失察,“国本”不立①。还派大批宦官到各地采宝收税,弄得民怨沸腾,盗烽遍地。

    皇帝想为所欲为,但正直的大臣却不允许,他们希望皇上做儒家理想中的尧舜,但尧舜并不是每一位皇帝都想做或能做的。臣子烦,做皇帝的也烦。臣子失望,做皇帝的更失望。于是,臣下与皇上的矛盾便日益尖锐了,忠臣们成了皇帝的眼中之钉。

    朝臣也随之逐渐分裂成了三派:一派主持正道,一派附和皇上,另外一派虚与蛇委其间,属中间派与摇摆不定者。时间一久,这批人阳奉阴违的伎俩便分别被正邪两方人士识穿了,于是只得分别钻入两个不同的阵营。

    两派人逐渐没有了原则,凡是与己方敌对者一概加以反对,凡是与自己同一阵营的一概予以支持。而正派人士在遭最高权力者贬斥驱逐之后,便退而借讲学为名,讥议朝政,在朝的同志也与之遥相呼应。日子一久,忠奸两清,党争遂成。

 

 

 

 

————

    ①京察为明代考核京官的一种方式,与考核地方官的“外察”相对。每六年举行一次,由吏部尚书、都察院都御史、考功司郎中主持,以“四格”、“八法”为升降标准。万历以后,逐渐流为掌权者党同伐异的一种工具,故云“京察失察”。万历十五年(1587)吏部员外郎顾宪成便因在“京察”案中上疏“忤圣意”而遭贬官为桂阳州判。“国本不立”,详见本书后文。
 
 历史时空  
 
 中华人物  
 
 读史心得  
 
 乡土史话  
 
 
 事事关心  
 
 生活万象  
 
 国学研求  
 
 人文发展  
 
 
 传统诗词  
 
 现代诗歌  
 
 散文随笔  
 
 小说剧本  
 
 
 书生之见  
 
 评书论艺  
 
 书人书事  
 
 电子书库  
 
 
 
 
  
| 
 文章中心首页 
 | 
 历史天地 
 | 
 社会纵横 
 | 
 文学殿堂 
 | 
 书虫联盟 
 | 
 南窗论坛 
 | 
 
 
 
 您现在的位置: 玉苍山下 》》 文章中心 》》 文学殿堂 》》 小说剧本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明季春秋(2·《江浙残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