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官场之帝王心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煮官场之帝王心术-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胜有点失望,没好气的问:如果我不称王,就不能号召天下的人!你们说我该怎么办?

张耳、陈余说:将军先派人分头去六国旧地,扶植六国的后人为王!这样可以分散秦朝的兵力,瓦解秦朝的力量!将军先立楚国的后人为王,让他坐镇陈县吸引秦朝的主要兵力!您率大军迅速向西挺进,占领关外的敖仓!秦朝的军粮都储存在敖仓,我们占领那里,就切断了秦军的给养供应,并且使我军有吃不完的粮食!如今秦朝的精兵都集中在荥阳和北部边境,都城咸阳极度空虚,我们占据敖仓之后,便进兵袭取咸阳,灭掉秦朝皇帝!到那时将军就可以号令天下成就帝业了!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0…11…10 16:09:55 
 

陈胜心想:这两个家伙是魏国的贵族,他们劝我立六国的后人为王,分明是想恢复魏国!假设各地都有了王,谁还来追随我!再说,天下只能有一个王,不是胡亥就是我!我不能容忍别人同我争王!

陈胜认为张耳、陈余别有用心,出的是馊主意!流露出了对二人极不信任的表情!

张耳、陈余走后,陈胜又和吴广等亲信秘密商议,最后下决心在陈县称王。

陈胜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我行我素,他认准的事八头牛都拉不回来!这是他成事的因素,也是他最终必败的因素!

张耳、陈余应该是陈胜这个起义团队中最有眼光的人,陈胜不会识人,更不懂怎么用人!他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已经获得的利益上,这阻碍了他对天下形势的洞察!一个人要想成大事,必须善于聚拢各色人才,必须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陈胜做不到这一点!他以为称王是他一个人的事,和别人无关!

在称王这件事上,他肯定做错了!他过早的暴露了自己的私心!

在起义军高层领导的一再拥戴下,陈胜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王位,他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了!他产生了小富即安的思想,这顶王冠开始让他走向腐化,也在迅速消磨他的斗志!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0…11…10 16:36:26 
 
第十二章:人心最难捉摸
领导要成功驾驭下属很难,前提就是把下属的心笼络住!领导的学问就是搞政治的学问,而搞政治搞的就是人心。


陈胜开始效仿皇帝的派头坐镇深宫,把兵权下放给亲信,让他们去四处征伐!陈胜最信任的人莫过于吴广,而吴广比他还要缺谋少智!他给了吴广一个假王(地位略低于陈胜)的称号,命他带领起义军的主力去攻打荥阳,然后直捣咸阳!

显而易见,吴广的任务是去消灭秦王朝的,一个不懂军事的人要去对付秦国的那帮军事精英,其结果可想而知!

陈胜已经被眼前小小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认为灭掉秦王朝也像攻打陈县这样简单!

他忽略了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他开始妄自尊大,认为普天之下他最能行,他不知道自己只是第一个出头的鸟,真正的龙虎还没张嘴吃人。

至少现在他身边就睡着两只虎,一个是张耳,另外一个是陈余。

通过称王事件,张耳、陈余已经看清陈胜是个目光短浅的家伙,这样的人不会走太远!由此他俩洞悉到陈胜必亡的宿命!于是两人开始苦苦寻找脱离灭亡的出路。

见陈胜派手下众将四处抢地盘,二人游说陈胜道:大王派假王(吴广)西征,目的是占领关中捣毁皇帝的老巢!但北方燕赵地区(河北)还没派人去占领,臣等在那里有许多朋友,他们都是那里的豪杰!恳请大王给我们一路兵马,北上去攻取赵地,这样既可以牵制秦军,又能为大王平定赵地!

陈胜对张耳、陈余很不信任,直觉这两个家伙不是安分守己的人!但又不好拒绝两人的请求,于是任命武臣为大将,只给张耳、陈余参谋的虚职,让他俩协助武臣去经营赵地。

张耳、陈余很生气,却又无可奈何!两个人才就这样被陈胜废了!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0…11…10 16:41:40 
 
看不清张耳、陈余有多大的才干,也读不懂两人提出的高智商的建议,是陈胜的第一个局限。

知道张耳、陈余有野心,却捉摸不透两人的野心到底有多大,是陈胜的第二个局限。

把无能的武臣放在能力超长的张耳、陈余头上,让武臣绝对的沦为傀儡,是陈胜第三个局限。

琢磨人心是搞政治的前提,陈胜恰恰在这方面是盲区!他从前领导的只是自己的大脑,现在要领导许多人的大脑,这个工作对陈胜而言绝对吃力。

张耳、陈余是分裂陈胜政权的第一股势力,他们要退出陈胜的圈子。

缺乏鉴赏力和统治力的领导肯定是失败的领导。陈胜就是这样的人!

伴随陈胜称王,他所有的资本都用光了,那就是积蓄了几十年的梦想!

武臣也是穷苦人出身,因为遇到了陈胜,因为同陈胜一起反秦,他的身份地位直线攀升,由戍卒到将军,中间没任何过渡!

如果论种庄稼,武臣绝对是能手;如果论搞政治搞军事,武臣是绝对的新手!他平时没这方面的理论积累,也没这方面的实践经验!所以他成为张耳、陈余的傀儡也是必然的!一旦时机成熟,武臣被张耳、陈余屁掉也是必然的。

陈胜的局限注定了陈胜的悲剧;武臣的无能注定了武臣的悲剧,两个人都不是当一把手的材料。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0…11…11 09:21:18 
 
在张耳、陈余的帮助下,武臣连克赵地(河北)十几座城市,一直打到河北中部的范阳!他在赵地的名声越来越响,军队也扩充至五六万人!范阳的首席行政长官叫徐公,他决心死保范阳城,和武臣顽抗到底!

按照以往的逻辑,双方必有一场生死拼杀!但由于一位职业说客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双方的战局!这位职业说客名叫蒯彻!

蒯彻不但有一张雄辩的嘴,还有极高的政治天赋,他善于观察天下形势,把握时局变化,然后去协调人际关系,摆平英雄豪杰之间的纠纷!最后捞一些封赏全身而退!

一般的情况下,这种人不会轻易效忠某位起义领袖,他们洞察人的能力相当强,除非他们遇到能做上皇帝的开明之君,才会努力去争取封侯封王的富贵!

现在天下刚乱,大大小小的起义队伍如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斗争的形势还不明朗,谁是最后的赢家还未可知!像蒯彻这样的聪明人,首先想到的是避祸,他不想做别人争帝的炮灰!

所以蒯彻在那段历史中一共露过三四次脸,都是以说客身份出现的,而不是哪位军阀手下的幕僚!

蒯彻先去游说范阳守将徐公,他见到徐公后只伸出两个手指在空中晃动,并没说话!徐公见此情景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蒯彻回答:我给您带来了两个字,一个是‘吊’;另一个是‘贺’!

说完蒯彻又沉默了,他在引诱徐公的好奇心!

徐公很上火,骂道:老子正在对付反贼,没时间跟你兜圈子!有屁快放,否则就给我滚!

蒯彻见徐公的情绪上来了,便开始了他滔滔不绝的演讲:您做范阳令已经十年有余,是秦朝严刑酷法的坚定执行者!你砍掉了多少老百姓的脚,在多少老百姓的脸上刺过字,杀了多少孩子的父亲,又抓过多少壮丁,拆散过多少家庭,这些你计算过吗!老百姓对你的仇恨深如大海,从前有秦朝皇帝为你撑腰,老百姓不敢杀你!现在天下大乱,秦朝危在旦夕,老百姓已经拿起了刀枪,他们是要复仇啊!如今武臣的大军已经兵临城下,你就要死在老百姓的乱刀之下了!所以我提前来给你吊丧!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0…11…11 10:37:08 
 
徐公听到这里又怒又怕,他真想一刀砍了眼前这个丧门星!不过仔细想想,他又觉得蒯彻这些损话说得很有道理,简直点中了自己的命门!

蒯彻一边注视着徐公的表情变化,一边接着说:幸亏您今天接见了我,我可以为您献上一计!即能保您不死,又能保您飞黄腾达!所以我又要提前向您贺喜!

徐公尽量使自己不平静的心平静下来,他问蒯彻:你是武臣派来的说客!

蒯彻答:我要为您去游说武臣!

徐公又问:游说他什么!游说他向我投降吗?

蒯彻笑了,说:秦朝就要灭亡,这是天下人的共识!您难道没看出来吗!您应该加入武臣的起义队伍,为反秦事业做些贡献,这样就能成功度过眼前的危机!

大敌当前,成败难料,社会剧烈动荡,徐公内心实在很乱!如果能保住一家老小的命,甚至保住自己的富贵荣华,那是最好不过的事了!

他知道同起义军作对必死无疑,但他没把握投降起义军后会落个什么结果!按武臣以往的做事风格推断,自己应该必死!因为武臣面对秦朝的官吏,不管是抵抗还是投降,最终都会被他杀掉!

蒯彻算得上职场老手,他能钻透眼前这位爷最需要什么!这厮也算是商界高手,他从战争中看到的不是流血死人的恐怖,而是商机!

能从官场中挖掘财富的人,才是最精明的商人。

徐公不再摆县令的臭架子,万般殷勤的对蒯彻说:先生有何妙计能保我不死!事成之后我会重重赏你!

蒯彻说:武臣想要的是范阳这块地盘,不是您的命!之前,武臣大杀秦朝官吏,是因为那些官吏都是苦战之后被迫投降的!如果您能主动投降,并帮助武臣去说服其他县令,您就能牢牢的坐在范阳令这个位子上风雨不倒!

徐公相信蒯彻的口才,也许自己的命真攥在蒯彻的手里!蒯彻这个计策也确实可行,自己归顺武臣之后再现身说法,肯定会有一大片秦朝官吏举手缴械,这对武臣而言应该是天大的好事!不费任何力量就能得到地盘,除非傻子才拒绝呢!

徐公赏给蒯彻许多金银,托付蒯彻去游说武臣。

蒯彻来到武臣的大营,费了半天劲才见到武臣!

武臣身边还坐着两个人,是张耳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