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骊山陵墓(秦始皇的坟墓),动用民工三十多万人。
以上只是庞大的工程项目,动用的民工粗略的加在一起是二百多万人,还有其它的小工程项目,总计动用民工也在百万人左右。如果再加上供应粮食、物资的后勤服务人员,秦始皇在大兴土木上动用的人力可达五六百万!
这些工程都是又苦又累的活,很多人没等工程完工就累死在了工地上,许多家庭也因此支离破碎!最要命的工程就是万里长城的修建,据史料记载,修长城的民工十有八九都不能生还;而修骊山陵墓的民工,据说秦始皇死后,这些人都被活埋在骊山陵墓里,陪秦始皇一起殉葬了!
除了以上这些数不胜数的工程,秦始皇还调动一百多万兵卒北征匈奴,南服百越(现在广东、广西两省),这一百多万兵卒的吃喝拉撒也是由老百姓运输供给的!老百姓为秦始皇的远征军运输军需物资,要自备干粮。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0…10…27 15:16:28
回复
秦始皇在扫灭六国的过程中已经伤害了不少人,而他坐上皇帝后,依然在无情的伤人!当时秦国的总人口也不过三千来万,被他驱使奴役的人估计要占秦国的半数,究竟有多少人因此丧命,根本无法估计!他一个人的私欲,不知让多少女人没了丈夫;不知让多少孩子没了爹娘;不知让多少老人无人赡养!
因为秦始皇的权力太大;因为他手里有重兵;因为地方官吏不得不执行秦朝严酷的刑罚,所以老百姓只能把对秦始皇的恨埋在心里。
秦始皇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太轻视天下的老百姓了,太拿老百姓的生命不当事了!老百姓是谁!老百姓是供养秦国统治者的爹娘!
其实老百姓的要求很低,让他们基本上能解决温饱,然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家人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就足矣了。
秦始皇非但给不了老百姓安稳的日子,还无情的摧毁了一个又一个的家庭。
秦始皇在用个人权威挑战老百姓的力量!一方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另一方是默默忍受的草根,双方的较量,要不了多久就会爆发!虽然在秦始皇之前的所有朝代中,没出现过草根起来造反争王的先例,并且在秦始皇活着的时候也没人敢起来公开反他!
魄力是很可怕的能力,用对了就是魄力;用不对就是破坏力。
李斯的角色转换很成功,由能臣蜕变成了媚臣;秦始皇的角色转换相当失败,从前用暴力,现在是暴君。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0…10…27 15:50:21
回复
谢谢哦!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0…10…27 16:44:08
回复
仁兄说得精辟!做官的第一定律!估计两样都具备最好!一只手干事,另一只手拍人!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0…10…27 17:04:51
回复
第五章:最好管住自己的嘴
在官场里嘴可以要命。说对话可以要别人的命;说错话只能要自己的命
秦始皇被眼前这帮以李斯为首的群臣蒙蔽了眼睛,群臣们唯唯诺诺,他就以为天下人都会服服帖帖!他无法洞穿老百姓这个即庞大又弱势的群体,究竟隐藏着多大的能量!
在他有生之年,唯一洞察到的能量就是儒生的嘴!
儒生的特点是,能管住自己的手,却管不住自己的嘴!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大脑太活跃了,而神经(意志力)又太脆弱!自以为很高明,肚子里存不住话!
秦始皇被儒生甜言蜜语的嘴涮过两次,第一个拿他开涮的人叫徐福,第二个拿他开涮的人叫卢生!这两个人都是落魄的儒生,后来改行做了方士(靠相术、炼仙丹骗钱的人)。
他俩听说秦始皇想长生不老,便先后向秦始皇行骗,吹嘘能为秦始皇找到长生不老仙丹!因此从秦始皇那儿骗走了无数的钱财!后来秦始皇发觉自己上了鬼子的当,命人搜寻徐福和卢生,那两个家伙早逃得不知去向了!
秦始皇很窝火,这种丢人现眼的事又不能张扬,所以只好忍了!但是他从此对花言巧语的儒生产生了反感。
后来在一次宴会上,老儒生淳于越趁着酒劲大放厥词,搬出古书上的道理攻击时政,建议秦始皇分封诸侯,实行仁政!这显而易见是在和秦始皇唱对台戏!秦始皇推行郡县制已经好几年了,效果很好!再有,秦始皇崇尚用法治民,鄙视懦弱的儒家仁政!
秦始皇强忍怒火没有发作,这种场合,因为几句醉话就杀人!这不是秦始皇的作风,他做事必须有理有据,让人心服口服!再说,他还有一杆火力十足的枪,像这样的事,用不着他亲自摆平!
秦始皇的枪就是李斯!
想当年,李斯打倒大儒王绾,自以为儒生这股势力不足忧虑了,现在看来不是这样,淳于越这些醉话,代表了所有儒生的心声。
他们是借分封制在打击我呀!这帮肉烂嘴不烂的儒生必须除掉!李斯想铲除异己势力。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0…10…28 09:14:23
回复
因为顶我,所以继续发!呵呵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0…10…28 09:21:56
回复
他站起来反击淳于越,说:淳于大人用古书教训圣上是何居心!古书上记载西周实行分封制,难道没记载西周是怎么灭亡的吗!就是分封制要了西周的命!而你现在也想要秦国的命!你明着是在为圣上尽忠,暗中是在反秦!
淳于越回击说:李丞相说的有点过了吧!照你的逻辑推断,所有的人都在反秦,也包括你!你建议圣上实行郡县制是在尽忠,我建议圣上实行分封制也是在尽忠!西周实行分封制,一代一代相传了一千多年,如果圣上大封子弟功臣去四方驻守,我大秦也会长治久安!
李斯说:不管西周传了多少代,最终还是亡了国!如果听你的实行分封制,我大秦也躲不过亡国的命运!你不是在反秦,是在干什么!
淳于越笑了,在场的所有儒生都笑了,笑得秦始皇直打寒战!
淳于越问李斯:有不亡的国家吗!任何一个国家最终都会灭亡!
淳于越这句话伤害的不是李斯,而是秦始皇,他在用刀子刮秦始皇的痛处!秦始皇平生最忌讳两个字,死和亡!他怕自己死,也怕秦亡!
淳于越的这句话刺激了秦始皇的兽性,他要杀掉眼前这个腐儒,要杀掉所有自以为是的腐儒!
淳于越还在为自己高妙的见解自鸣得意,他以为保持沉默的人都是傻子,只有他看出了秦国必亡的命运!却不知道他这张臭嘴,为儒生这个群体招来了灭顶之灾!
在领导面前有个规矩,可以撅着屁股干活,但绝对不能昂着头说话。
李斯指着淳于越的鼻子说:你这些话不是说给圣上听的,而是说给天下百姓听的,你在宣传反秦的理由!我大秦永远不会亡!要亡的是你们这些不安分的儒生!有你们在,这个社会就不会安宁!读了几本破书,就开始比手画脚,如果天下百姓都跟你们学,那才是秦国最大的危险呢!
淳于越还想辩解,秦始皇拍案而起,他没说话,在场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一场欢快的宴会开到这里终于变了味!大多数人都在暗骂淳于越,放着快乐不享受,口无遮拦的吹嘘!你以为你是谁!除了眼高手低、志大才疏之外,还有什么优势!装傻不会,装聪明倒会!你要为你的胡说八道付出代价,那是必然的!
嘴这个器官如果用不好,就是惹祸的根。
秦始皇想,有两样东西必须毁灭,一是古书;二是腐儒们的臭嘴!
李斯从秦始皇凝重的表情中洞悉了秦始皇的心思,这就是李斯的聪明之处,自以为是的儒生们只会瞎嚷嚷,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所以他们注定是炮灰的宿命!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0…10…28 14:20:07
回复
谢谢哦!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0…10…28 16:04:05
回复
李斯跪在地上向秦始皇请旨:圣上!据臣调查,以淳于越为首的那帮儒生,曾不止一次诽谤朝廷,他们的言论极富煽动性,如果天下百姓都仿效他们,后果将不堪设想!儒生之罪,甚过叛乱!
秦始皇说:读书人太可怕了!那些古书更可怕!人心都被它毁了!
李斯说:臣建议焚毁天下的反动书籍!
秦始皇说:反动的书籍要焚毁,反动的人也要毁!朕好心好意的养着他们,给他们俸禄,这帮鸟人却反朕,朕很伤心啊!
在场的群臣紧闭着嘴,没人再敢说什么,也没心情再喝酒!
秦始皇要杀人,至少淳于越必死!因为放几个闲屁就招来了杀身之祸,实在不值!
众人暗下决心,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端着秦始皇给的饭碗,说话办事要让主子开心!不能只顾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
李斯领了秦始皇的圣旨,就开始操办焚书、收拾儒生的事!
一场浩劫开始了,秦国的书籍大部分化为了灰烬!接着有四百六十多个儒生被活埋!估计这帮人都属于清谈客,没事爱谈一些治国大道,对李斯为首的当权派说三道四,大有怀才不遇的愤懑!所以被干实事的李斯整死了!嘴这玩意用歪了确实要命。
“焚书坑儒”事件说明秦国的统治者和人民大众的关系在进一步恶化,知识分子一向是老百姓的口舌,老百姓有什么怨恨,知识分子会率先说出来!如果统治者不买账,下一个节目就是人民起义!老百姓不会说,但会做。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0…10…28 16:58:43
回复
第六章:表面对你尽忠的人也许是毁你最深的人
小人的逻辑是:用你时什么都豁得出去,不用你时什么都干得出来。
秦始皇临死前的那些日子,老百姓已经到了难以活命的境地,秦始皇的各项建筑群还在建设,渺小的草根们还在经受各种苦难,他们慨叹自己的命运还不如牲畜!
公元前211年,也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第十个年头,一块大陨石从天而降,有人在陨石上刻了一句话:“始皇帝死而地分!”
这是草根要造反的信号,这是反秦的第一声号角!这是对秦始皇无限的恨,也是对他无限的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