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官场之帝王心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煮官场之帝王心术-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刘邦执政后期,吕雉迎来了致命的政治危机。这场危机源自于刘邦超级宠爱的女人──戚姬。

戚姬年轻漂亮风骚万种,她善于哄刘邦开心,是后宫里红得发紫的女人。吕雉超强的报复心理就是她培养出来的。

戚姬想让儿子赵王如意做太子,因此她必须扳倒吕雉的儿子刘盈。刘邦不喜欢太子刘盈,认为刘盈仁弱。相反,他认为刘如意和自己的性格酷似。再加上宠爱戚姬的缘故,他决定废掉刘盈,让赵王如意做接班人。

如果太子刘盈被废,吕雉也随之被废!

“被废”是皇宫里最要命的词,如果戚姬母子得势,吕雉母子最终的结局就是死。

一场激烈的太子之争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2…13 15:39:45 
 
在刘邦手里吃香是戚姬的优势,其劣势在于,她只是嫔妃,身份地位不合法。按当时的规矩,她儿子赵王如意没资格竞争太子。

吕雉母子在刘邦手里不吃香,但是她们母子的身份地位却是合法的!再加上刘盈厚道,吕雉善于政治权术,这对母子得到了群臣的热捧。

两派经过几次较量,刘邦迫于群臣的压力没能废掉吕雉母子。

戚姬在这场争权大戏中完败,主要原因在于:她只争取到了刘邦的支持,忽略了群臣的力量。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刘邦的身体越来越不行,病倒在床上的他被吕雉窃取了皇权。

刘邦死后,得势的吕雉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铲除后宫里曾经受宠的女人。
以戚姬为首的受宠派被吕雉打入永巷,那里是宫廷罪犯劳动改造的地方!相当于皇家监狱。

吕雉要发泄郁积多年的恨,还有压抑多年的悲伤与苦痛。

戚姬个性张扬,她在永巷依然不老实,用嘴发泄对吕雉的不满。

高层政客们没人站出来为戚姬开脱,也没人愿意为她讲情。

对女人来说,失宠与得宠的结局都令人恐惧。戚姬被吕雉改造成了空前绝后的“人彘”。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漂亮女人被砍掉四肢、挖出眼球、割掉舌头、剜聋双耳;然后扔在猪圈里的恐怖场面。

这印证了吕雉的残忍。

其实宫廷争斗就是这么可怕。

假如戚姬得胜,吕雉的结局也好不到哪儿去。

小皇帝刘盈看见这一幕,受到了强烈刺激,回到住处就病倒了。并派人给老娘传话说:此非人所为!儿为皇帝,终不能治天下。

刘盈极度恐惧老娘的残忍。把皇权拱手让给了她。

吕雉之所以邀请刘盈去观看戚姬的惨状,其目的就是给刘盈上课:搞政治必须残忍!

刘盈缺乏超强的承受力,不是合格的政治家,他以夭折的方式退出了政坛。

刘盈二十几岁就死了,归结其死因,吕雉是间接凶手。

应该说,吕雉的残忍是逼出来的。在宫廷里混必须残忍。不管是张扬的残忍还是隐晦的残忍,这个必须过关。

刘邦共有八个儿子,长子刘肥、次子刘盈、下面还有赵王如意、代王刘恒、梁王刘恢、淮阳王刘友、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

其中只有齐王、淮南王、代王侥幸躲过了吕雉的屠杀。这三位小爷能躲过吕雉的屠刀是有缘由的。

齐王是刘邦的老情人曹氏所生,属于私生子。曹氏很早就被刘邦遗弃,没资格争宠,因此吕雉对齐王没太深的仇恨。

淮南王的母亲早死,这位爷从小依附吕雉,双方混出了情分。

至于代王刘恒能被吕雉放过,主要归功于刘恒的老娘薄姬。

薄姬原是魏王豹的妃子,刘邦灭了魏王豹,把薄姬纳入后宫。

由于薄姬性格内敛,不善于表现,没能博得刘邦的宠幸。

后宫有条不成文的规则,或者得到皇帝的专宠,或者给皇帝生儿子,否则身份永远卑贱,最后只能在寂寞中死去,甚至被人整死。

后宫争斗相当激烈,众女人会结成若干个帮派,帮派之间相互诋毁,相互攻击!

后宫有两位老大,一位是实权派吕雉;另一位是得宠派戚姬。她俩类似于羊群里的狼,想“吃掉”不顺眼的女人很容易,其他女人必须加紧了尾巴。

薄姬天生就是夹着尾巴生活的人,尤其那张谨慎的嘴,从不惹是生非。她在后宫颇具人缘。没有人拿她当靶子来射击。

争宠的劣势成了她保护自己的强势。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2…13 15:43:39 
 

薄姬有两个要好的姐妹,她俩在刘邦手里比较吃香。

有一次,她俩在陪伴刘邦时提起了薄姬。说薄姬如何如何可怜,进宫之后还没和皇帝上过床。

刘邦产生了恻隐之心,于是招来薄姬大大的宠幸了一番。该着薄姬走运,仅有的一次宠幸让她怀上了龙种,后来生下代王刘恒。

从此薄姬沉入水底,再没被刘邦宠幸过。

她只能冷眼静观戚姬和吕雉的争斗。

薄姬内心很悲凉,女人活的意义就在于被男人宠爱,超级郁闷的她只能靠学习“黄老学说”来寻求解脱。

所谓黄老学说,就是黄帝和老子的处世哲学。其核心就是无欲无争。一个在夹缝里活着的人也就这样了。

她和吕雉的境遇基本相似,同属天涯沦落人。只不过吕雉有地位优势,处境却比薄姬危险。两个失意的女人很容易搞好关系,再加上薄姬天性谦恭,所以吕雉对她比较有好感。

一个人致命的劣势往往会成为逃脱危险的优势。

吕雉翻身掌控皇权后,开始对后宫里的女人进行疯狂迫害。因为薄姬的隐忍,吕雉竟然放过了她。

老子有句话叫“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看到昔日受宠女人惨死的下场,薄姬终于深刻理解了老子的至理名言!

为了避祸,薄姬向吕雉请求,希望去代地陪伴儿子刘恒。吕雉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她的请求。

到了代地,薄姬继续玩她的柔术。并把多年历练的处世心得传给了代王刘恒。

做人绝不能张扬,在吕雉的强势统治下更不能张扬,要绝对示弱,不能示强。

在吕雉看来,薄姬母子就是老实巴交的人,对自己构不成威胁!这也是旁观者对薄姬母子的评价。

因此,吕雉对皇族成员进行大清洗时,果断放过了薄姬母子。

看着吕雉屠杀刘邦的子孙,薄姬母子心惊胆战。

所以,当吕雉下命令让刘恒去赵国做王时,刘恒极力谦让,甘愿为吕雉守卫荒凉的边疆。

赵国的地盘比代国大多了,距离北方的匈奴也比较远,是既安全又富庶的地方。刘恒宁可接受匈奴人的挑战,也不接受吕雉的恩赐!可见他对吕雉的恐惧有多深。

之前,吕雉已经在赵国接连杀了刘邦的两个儿子,刘恒不想成为第三个。

第26页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2…15 10:56:01 
 
作者:会飞的蛇2008 回复日期:2011…02…15 10:44:30  



精彩!!!


刘恒是后来当上皇帝了的那位么?

是!汉文帝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2…15 11:11:16 
 
作者:素公 发表日期:2011…2…14 17:45:00
谢谢仁兄赐教!肺腑之言,小弟记下了!
者:沉静淡漠 回复日期:2011…02…13 18:28:13  

呵呵,精彩!吕雉也挺可怜的。
请教楼主一个问题,从刘章打败了吕产,到刘恒当皇帝中间是不是还有一些东西没说出来啊?

下来会说的。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2…15 11:12:37 
 
刘恒的退让,再次赢得了吕雉的信任。一个不想进取的人,还能有什么威胁呢;一块屁大点的地盘还能有什么作为呢;一对懦弱的母子还能有什么野心呢!这是吕雉对薄姬母子最高的评价。

如是过了十几年,吕雉终于死了,她带走了顶级女人的幸福与不幸。在生的时候,她失去了丈夫;逼死了唯一的儿子;杀死了唯一的孙子;迫害死了丈夫的若干子孙。

她赢得了皇权,修炼成了顶级的权谋。

当薄姬母子听说吕雉的死讯之后,两人长长出了口气,他们的天敌终于死了!


二、厚道
厚道带来的收益,往往胜过能力带来的收益。

薄姬能从险恶的后宫逃出来,能在吕雉的屠刀下活下来,绝不是运气。她靠的是修炼,也就是传说中虚无缥缈的“德”。

“德”这东西用在征途上收效太慢,如果急于收获功利,最好别用。现在的行规是:银子加路子。

要说吕雉的儿子刘盈也算是有“德”的人,却惨死在了吕雉的影子下面。刘盈的“德”是善良软弱的“德”;是智商不太高的“德”。

薄姬和刘盈不一样,她善于审时度势,她的“德”更像水,柔中有韧,静中有智。

论胸怀、智商、手段她一点不比吕雉差,她善于把争斗化为无形。

吕雉是胜利者,薄姬也是胜利者,只是两人的表现方式不一样。她俩是后宫里顶尖的能人。

吕雉的死,给薄姬母子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完全摆脱了来自吕雉的欺压。
因为薄姬的不俗,还有天大的好处在向她招手。这个好处也源自于她的艰苦修行。

人生最大的痛苦就在于,你可以是一时的胜利者,却很难做到一生的胜利者。
吕雉死后,汉朝的权力中心也开始了翻天覆地巨变──为争权而火拼。

掌权的一方是吕雉的娘家人,也就是外戚集团;被排挤的一方是以陈平为首的元老派。吕雉活着时拿走了元老派手里的权力,然后给了她的娘家人,现在元老派要夺回权力。

出现这种局面只能怪吕雉干事不彻底,她在提拔自己人的同时,没彻底摆平元老派!

陈平是元老派里的老大,身为宰相的他在吕雉的眼皮底下忍了十多年,始终没被吕雉办掉,足见他是智者。

人升官不容易,要想保住官也不容易。把官做大的同时,也是把危险做大。

陈平和薄姬一样,也信奉黄老哲学,不过他对黄老哲学的理解要比薄姬深。他在官场混迹了几十年,能把所有政治危机化解得风平浪静。

该忍的时候他绝不出手,该出手的时候他绝不忍。


作者: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