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顿杀死老爸后,强势登上了单于的位子。
这是一场完美的宫廷政变,也是一场惨无人道的屠杀。冒顿杀死了老爸的小老婆,还有自己的兄弟姐妹,以及不听话的大臣权贵。
在获得权力之前,必须练就一颗残忍的心。
冒顿杀父自立绝对是野兽的行为,这种行为也绝对会引起公愤。匈奴的邻居东胡开始向冒顿挑衅。
东胡的力量比匈奴强大,东胡王向冒顿挑衅的企图不是为了主持公道,他想趁机灭了匈奴。
东胡王派人来找冒顿,向他讨要头曼骑过的千里马。
冒顿征询群臣的意见,众人答:“这马是匈奴的圣物,不能送人。”
冒顿笑着说:“只要能和邻国搞好关系,一匹牲口算个啥!东胡王喜欢,就给他吧!”
得了千里马的东胡王认为冒顿是个软蛋,他又派使者来找冒顿,向这位爷索要阏氏。
阏氏就是冒顿的老婆。
冒顿再次征询群臣的意见,众人愤怒的说:“东胡王那个鸟人太无礼了,恳请大王出兵去收拾他。”
冒顿一脸平淡的说:“不就是个女人吗!只要东胡王高兴,不妨给他一个。”
得了阏氏的东胡王把尾巴翘上了天,他认定冒顿软弱可欺,于是带领大军向西挺进,占领了东胡和匈奴之间一片千余里的草原。这块地盘既不属于东胡也不属于匈奴,是夹在两国中间的无政府区域。
现在,东胡王占有了这块地盘。
冒顿终于被激怒了,其实他早被激怒了,只是在故意放纵东胡王。冒顿是人中的雄杰,他不可能容忍别人骑在自己头上撒尿,他只能骑在别人头上撒尿。他两次对东胡王的无理要求做出让步,是诱惑东胡王犯更大的错误,也是为了催化自己的下属对东胡王更浓烈的仇恨!
他不是在服软,他是在玩政治韬略,这叫以退为进。容忍退让往往也是一种挑衅,这种方式可以把对手引入决斗圈,最后完成对敌人的一击致命。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3…30 09:29:08
面对东胡王的侵略行为,冒顿第三次征询下属的意见,有些人无所谓的说:“东胡王占领的只是块儿弃地而已,给他算了。”
冒顿发怒说:“土地是国家的根本,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说这些话的人就该死!”
这位爷终于爆发了,他调动全国的兵力杀向东胡。
东胡王毫无准备,他万万没想到心目中的软蛋会突然发飙,而且来势竟是如此的凶猛。这斯为他的骄傲轻敌付出了死的代价。
冒顿用闪电般的速度灭了东胡国,致使东胡人沦为了匈奴人的奴隶。
这是一场争夺土地的兼并战争,冒顿在这场较量中完胜对手。
匈奴人也在这场战争中收获了大量的财务,这使他们悟出了一个道理,原来打仗可以发家致富。
在这一动力的驱使下,冒顿领导他的匪帮先后灭掉了周围大大小小二十六个国家。一个雄踞北方的强大匈奴国就这样诞生了。冒顿也成了这片超级辽阔土地上当之无愧的老大。
冒顿在草原上纵横驰骋的时候,南方的中原地区也在轰轰烈烈的争斗,刘邦和项羽在争那片天空下的老大。
等刘邦扫平各路英雄坐稳皇帝的宝座后,才发现北方有个冒顿在虎视眈眈的看着自己,两位人中龙有必要进行一次华山论剑。
战争是由匈奴单于冒顿挑起的,这位土匪老大没服过任何人,包括汉朝皇帝刘邦。冒顿羡慕中原的富庶,他屡次率领匪帮来汉朝北部边境抢劫。他也在尝试着征服这片富庶的土地。
在此之前,有许多被刘邦斗败的英雄投靠到了冒顿的门下,冒顿有鄙视刘邦的资本。
两位英雄在汉朝北部边境的平成展开较量,结果骄傲自负的刘邦被土匪老大冒顿围困在了白登山上。
刘邦麾下只有十几万兵马,而冒顿却控弦三十万。刘邦被冒顿围困了七天七夜,冒顿有能力灭掉刘邦。只是冒顿认为即便灭了刘邦,也很难征服中原的那群聪明人,所以才给了刘邦一条生路,让刘邦夹着尾巴逃回了老窝。
堂堂的大汉皇帝竟然斗不过土匪头子,这让刘邦很窝火。虽然心里有情绪,但是必须承认这个事实。
为了解除匈奴人对北部边境的骚扰,刘邦必须向冒顿低头。他只得向冒顿交纳保护费,同时还给冒顿送去了品味和地位极高的女人,并取了一个很好听得外交辞令“和亲”。
刘邦死后,吕雉主政。
为了让这位汉朝的女主人服软,冒顿开始向她耍威风。
冒顿派使者给吕雉送来一封情书,大意是:既然你没了丈夫,可以嫁给我冒顿做老婆。
这封求爱信让吕雉极为恼火,她忍受不了这种羞辱,集合文臣武将开会,非要出兵灭了冒顿。
后来有大臣详细介绍了冒顿的能力和实力,吕雉的怒火被冒顿的影响力浇灭了。面对冒顿的挑衅行为,汉家女主人也只得服软。不服不成啊!
吕雉给冒顿回了一封低三下四的信,大意是:我已经老了,丑陋的容颜会使单于大人扫兴。
同时,吕雉“赐给”了冒顿大量的财物,也仿照刘邦给冒顿送去了美女。
很多时候,服软才是大智慧。人不可能总牛,如果一牛到底在高速路上狂奔绝对会撞车。服软就是放弃无谓的争斗,把精力放在壮大自己上;服软就是骄傲对手,张扬对手的罪恶;如果服软能达到目的,那也是胜利。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3…31 09:46:12
作者:flyshe1984 回复日期:2011…03…30 14:38:17
春秋兄,如果各方面条件允许的话,我代表所有粉丝请求你速度稍微加快点,呵呵!
尽量创造条件吧!呵呵
作者:锅巴哥 回复日期:2011…03…30 15:38:57
终于看完了!不的不说LZ很强,我确实从里面学到了一些东西,真的很感谢LZ能写出这样的妙文。不过有一点不得不说,LZ写的应该不能说是历史,这些都是LZ自己的杜撰或者说是小说,历史是一门科学,科学有它的严谨性,而这些历史上的官场内幕已经无从查起,特别是像我们这些手头上的文献很有限的情况下,所以还是请很多朋友搞清楚什么是历史。呵呵!在感谢一下LZ,我看这篇妙文,最大的感受就是在社会上混就是要学会隐藏自己,让别人永远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说的没错吧?
古人说:水至清则无鱼。见渊鱼而不祥。所以修行要深厚一些,做事要简练一些。
…
作者:素公 回复日期:2011…03…30 16:31:26
发帖要验证码了,为什么呢?锁国还是开放?
…
早就风声鹤唳的事啦。老弟这么弱知,给人知道了,不怕影响以后的销量啊。。呵呵
…
做人总有苦衷,天涯有天涯的苦衷,理解万岁吧!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3…31 09:51:31
汉家天子向野蛮的匈奴人服软有内在的原因。大汉王朝初建,经济实力还比较弱,经不起折腾。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打仗打的是银子,汉朝皇帝的口袋里没那么多银子。为了稳定国内,需要用软弱换和平。
强硬的冒顿被汉家女主人的谦卑折服了,他派使者送来一封道歉信:中国真是礼仪之邦啊!
冒顿暂时同吕雉握手言和。
吕雉死后,汉文帝上台。在汉文帝当政前期,汉朝和匈奴的关系基本上还说得过去。虽然匈奴人动不动就骚扰汉朝的北部边境,但是和平还是主旋律。
右贤王入侵事件过去没多长时间,冒顿这位神爷果真病死了。他儿子稽粥继位,号称老上单于。
为了能和匈奴的新主人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汉文帝主动给老上单于送去了女翁主,再次以“和亲”换和平。所谓女翁主,就是王爷的女儿。汉家天子给匈奴王的待遇已经很高了。
汉文帝派一个叫中行说的太监做送亲的领队,护送女翁主出使匈奴。到了匈奴,中行说就投靠了老上单于。
为了能博得老上单于的重用,此人开始蓄意挑拨汉朝和匈奴的关系。
中行说投靠匈奴人有很深的渊源,这说明他在汉文帝手里不吃香,在汉朝宫廷受够了当权太监的排挤。他对内斗激烈的汉朝宫廷充满了仇恨。
他的能量终于在老上单于那里得到了发泄,在他的挑唆下,老上单于撕毁了汉匈和平协议,派他的匪兵大规模入侵汉朝北部边境。
汉文帝很上火,他终于认清了匈奴人反复无常的嘴脸。既然你老上单于想打架,老子就奉陪到底。
汉文帝调兵遣将去抵御匈奴的入侵,并亲自去北方督战。
匈奴人依旧是老套路,没等汉文帝的大军到达前线,这帮爷就撤走了!他们抢的是钱财,不想和汉军打架。
汉文帝也不想和匈奴人过招,历史经验证明,匈奴人很不好对付。他对待匈奴的政策很明确,坚决的防御,坚决的不进攻。你老上单于愿意握手,我就跟你握手;你老上单于愿意动武,我就奉陪!
汉文帝对外人是中性的,对家里人却上升到了强硬的级别。
这位爷的柔主要表现在无关痛痒的事情上,一旦有下属让他痛痒了,他出手绝对狠。
汉文帝的舅舅薄昭一向是汉文帝倚仗的人,汉文帝亲自来北方督战匈奴,命薄昭协助太子守卫都城,这充分说明了汉文帝对薄昭的信任。
但是薄昭的表现却屡屡让汉文帝失望。
汉文帝在北方督战期间,薄昭公报私仇擅自杀害了汉文帝手下的一个特使。这件事触动了汉文帝强硬的神经,薄昭杀个人不是大事,但是他杀人的意义却不能小觑。这说明薄昭开始骄横跋扈了;这也说明薄昭已经不把汉文帝放在眼里了。今天敢杀汉文帝的特使,也许将来就敢谋逆!这种变数不是没有。
汉文帝由薄昭杀人事件想到了吕氏外戚专权的过去,那帮权势熏天的外戚差点篡了刘氏江山。现在薄昭的力量正在一点点的膨胀,万一自己有个好歹,薄昭很有可能凭借外戚的优势控制朝政。这是汉文帝对未来变数的预测。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