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之大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异时空之大中华-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张被押至玉皇阁军政执法处,处长陆建章亲自出见,解缚对语,彼此先还说一两句寒喧语。张很生气,见自己的马车夫亦被缚,乃对陆说:我不知我为何被捕,我的马车夫与我毫无关系,应该先释放。

    陆立即命副官释放。然后张向陆要纸笔。写了一封短柬给前鄂军第四镇统制当时在北京与袁颇接近的邓玉麟。函中略云:弟忽被大总统,之军队所缚,不知是死是活,请兄为我分明。身边未有分文,请兄为我设法。末并请那照顾其随从人员及家属。信写好请陆派人送,陆也立即交人送至十二条胡同邓寓。

    张其后发觉一部分家人也被缚,乃告陆说:我的家人请开释。陆也应允,立将其家人释放。这些被释的人都由车子送到很远的地方才释放。

    这时张振武乃问陆建章说:“我们究竟犯了什么罪?你根据什么法律逮捕我们?。

    陆微笑着把黎元洪的来电给张看,张看了气得脸都红了,大声地说:胡说!胡说!陆又

    把袁世凯的命令给张看,张看了愤慨地说:“死吧!看你们能横行多久。”

    张振武被杀事件,使湖北旅京人士大为激动。张伏刑的当天清早8时。孙武、邓玉麟、刘成离、张伯烈、张大听、哈汉章、时功玖等同赴总统府质问。袁世凯亲自出见,他说:

    这件事我很抱歉,但经过情形诸君当已明了,我是根据黎副总统的来电办理,我明知道

    对不住湖北人,天下人必会骂我,但我无法救他的命。袁的语气把这事完全推到黎身上。

    此事一出。黎元洪在湖北人心尽失,新军几次喧哗请求解散,湖北乡仲联名请黎元洪离鄂,黎元洪无奈,只好孤身进京,等待他的就是袁世凯的牢笼。

第二卷 威震巴蜀卷 第八十一章 宋理事进京

    黎元洪走了,湖北都督的位子就空了出来,湖北可不是一般的省,曾几何时,汉阳兵工厂、汉阳钢铁厂占据了民国产量的三分之二。四川兵工厂宜宾钢铁厂建成之后,汉阳兵工厂的产量还是占据了四成。钢铁厂占五成,得到了湖北省就等于拥有了源源不断的武器供应。这样的省督位子谁不眼热。

    袁世凯提名段棋瑞,孙中山提名蒋叙武,黎元洪提名汤化龙。宋教仁提名孙武,四方斗得不亦乐乎,一时间难分高下,到了最后张斩反倒成了主角,他支持谁谁就能当上湖北都督。这也是张斩不争湖北都督的缘故,要是争得话就跟四人一样,斗得天昏地暗。

    张斩也不着急。派人周旋在四方之间,待价而沽的意思非常明显,袁世凯开了一个长江巡防司令的缺,只是长江现在不是中国人的。大部分都在英国人的掌控之中,甜头不大。黎元洪开了一个湖南都督的职位,孙中山开得更高,直隶总督外加东北总督,价码是最高的,可是这些东西不是孙中山的,而是北洋和张作霜的,张斩还不想提前跟这些牛人对上。宋教仁没开条件,星夜来到四川,跟张斩谈理想来了。

    一听宋教仁要来,张斩脑瓜子都疼,宋教仁字遁初,号汪父,汉族,湖南桃源人。洲3年被暗杀于上海,享年三十二岁。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的缔造者。是中华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换句话说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现在大家都拿民国当个幌子。该干什么干什么,偏生这个老兄热血沸腾,真想用内阁制约袁世凯。

    不过该见还是要见,张斩并不希望中国最后一个理想主义者死掉,历史有很多岔路,张斩很想看到。当宋教仁一直存在的情况下。中国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局面。结果出人意料,张斩支持孙武出任湖北都督。

    其实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张斩绝对不允许北洋的部队踏上长江南岸,所以袁世凯的三只强军只能隔江相望。段棋瑞作为北洋的大将,如果成为湖北的都督,就等于逼迫张斩开战这种局面是双方都不愿意见到的。

    黎元洪张斩也不想支持。这位老好人貌似忠厚,实际上却行为可疑,张振武是他永远擦不掉的污点,张折不想跟这样的人合作。至于国父。张斩自然就更加不敢合作了,跟国父合作的人到最后都成了国父的敌人,张斩自问比不上那些军阀狡诈,不敢跟国父合作。

    宋教仁的提议实际上就是扶植湖北旧人,维持目前现状,孙武其人既是革命派,又是袁世凯幕僚的一份子,又跟宋教仁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同为中部同盟会会员。与张斩又相处甚得。的确是四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但是张斩的并非无条件答应宋教仁,作为交换条件,张斩派出了最精锐的卫队。一百人的快枪队,作为宋教仁的护卫,无论出行还是住宿。都要陪在宋的左右,一直到宋教仁担任总理半年之后为止,半年是张斩给宋教仁最长的期待,民国总理短命做半年的都已经算是长的了,像宋教仁这样直性子的人,恐怕很难待上半年的。

    宋教仁从四川回来,身边就多了一百人的卫队。个个都是身揣盒子炮,腰间插了一只谢菲尔德专用短步枪,打起来子弹就像泼风一般,别说等闲杀不进来,就是一个团恐怕都打不过这只精锐小队。

    张斩的态度很明确,要想杀宋教仁,就要先从我的卫队尸体上踩过去,暗杀如果变成了明杀,张斩就知道到底是谁想要啥宋教仁,对于这个看起来明白的问题,张斩总有很多疑问。因为宋教仁的死,引发了二次革命。打破了南北平衡,原始凯称帝未必是不看到海内已经没有对手,信心过度膨胀造成的。如果民国的历史能避开这一段,权力可以永不流血的方式得到,那么对于中国来说是大幸事,哪怕是付出一百分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张斩的态度让袁世凯有些担心,他不怕张斩,四川是富庶的,也是慵懒的。虽然蔡愕说过张斩的志向,但是袁世凯并不认为这是个好主意,当年诸葛武侯如何,才智十倍于司马懿,可是蜀魏差距也是十倍,最后武侯一死,蜀国并没有撑多久,袁世凯到希望张斩可以贸然出兵,把实力浪费在无休无止的山路之间。

    对于宋教仁,袁世凯也不担心,一个书生而已。在中国这个有着浓厚历史的国度,有很多事情都不是一个法字可以约束的,刑不上大夫正是这种现实的最好写照,情理之所以情在理之前,并不是一个随便摆设的,宋教仁不过一个书呆子而已,等他明白过来,就会知道内阁是多么不切实际的东西。

    但是对于宋教仁加张斩,宋世凯可就紧张多了,一文一武,一南一北,不论那位都有一大批拥戴者“两者的声望加起来,足以跟袁世凯抗衡,甚至还可以占据一些优势,以前的孙黄配袁世凯并不害怕,黄兴不知兵,孙中山不知民,名气都是虚的。但是张斩知兵,宋教仁知民,这两人配合起来就形成绝大的威胁。

    张宋配是一定要打破的,袁世凯找来杨度,让这个智囊帮忙想些主意,杨度轻轻一笑:“大总统何必担忧,张斩与宋教仁绝非一路

    %,一呸万

    “此话怎

    “如果他们一路的话,湖北都督断然不会是孙武,而是张斩手下四大将中的一个”孙武虽然也是国民党一员,但是他骨子里面还是湖北人,当年驱逐张斩的人中,他是最起劲的一个,他当上湖北都督之后,与张斩又旧仇。断不会跟张斩合作愉快的

    袁世凯心里一轻,多日来他担心的就是这件事,被杨度一分解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奥妙。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好一个哲子,当年我看三国的时候。看郭嘉几句话就把迷局点破。我还以为是家言,今天我听了暂子的话,才知道说的不假。只是如哲子这样的人太少,所以才认为没有这样的人

    杨度脸上有些不快,郭嘉虽然才情绝艳。但是死的早,袁世凯这么一说难免让杨度心中有些块垒,不过这些怎好表示出来,这点不快只是在嘴里齿间一闪。便消失的无影无踪,杨度面色如常,没有丝毫傲娇之意:“郭嘉虽好,也只是谋士。做主意得天下的,是杀伐果断的君主,如果让谋士来定江山,恐怕最好也不过武侯一般的成就。”

    袁世凯哈哈大笑:“哲子不必矫情,我不是猜忌之君,你也不必做揣摩之臣,我们就做一对脑骨君臣,全始全终做完这一场,也为民国留一段佳话,好不好。”

    杨度躬身、行礼:“谨遵大总统之名,度愿竭尽全力,助大总统成就一番伟业

    宋教仁回到北京之后。此时坐在总理位置上的人已经是第四任总理赵秉钧了。其他两位代总理身心皆疲,不得不让出这个金光闪闪的牢笼。赵秉钧虽然是袁世凯的老部下,但是北洋政府的矛盾,并不是资格老就能解决的,所以宋教仁到北京的时候,赵秉钧颇有感触,言语间便多了几分萧索。有些奉劝宋教仁不要当总理的意思。

    宋教仁只是微微一笑,把这些话语当做耳边风,开始了他的毁党造党。宋教仁的打算已经非只一日。民国元年的政党林立,早在南北议和的前后,许多同盟会会员,事实上是排满主义者,狭义的民族主义,认为革命的目的已经消失,再加上不喜欢那种会党一般的入会手续,于是便从同盟会中分化出来。另组成了一些为了争取政治地位的政党,它们只是竖起一块招牌,发出一篇宣言,拉出几个名气大的政治要人作为他们的领袖,以便于进行个人的政治投机。

    还有些政党是以地区关系或历史关系结合起来的。所有这类政党都没有旗帜宣明的党纲,没有一定的政治主张,跨党脱党视为家常便饭。其所拥戴的领袖,也可能兼另外一个党的领袖,而被推者等于今天兼任公司行号的董事长一样,是一个挂名差使,对任何一党都不关 。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临时参议院内部相互对立的政党,主要的是同盟会与江淅人士章炳麟、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