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仰慕公子的风范。
魏公子留在赵国十年,不肯回归魏国,秦国听说魏公子在赵国,于是派了大队人马日以继夜攻打魏国,魏安釐王十分害怕,派遣使者通知公子,要他尽快回国。魏公子害怕魏王因为窃符救赵的事情加害他,于是告诫门客,谁要是提起回魏国的事情,马上处死。门客们都束手无策,谁也不能奉劝公子回国。毛公和薛公进见公子说道:“公子始终是魏国人,公子之所以能够名扬四海,功盖寰宇,那是因为公子有魏国作为靠山。如今秦国攻打魏国,公子不回去救援,如果秦军攻占了大梁,毁坏了先祖的宗庙,公子还有何面目站立在世间呢?”话还没说完,公子脸色都变了,火速驾上马车,带领门客们回救魏国。
魏安釐王见到公子,毕竟是兄弟,两人痛哭流涕抱在一起。魏安釐王马上加封公子为上将军,统领魏国兵马,并将上将军印绶亲自授予公子无忌。于是信陵君无忌担任上将军。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子无忌派遣使者通告各国,自己担任上将军,望各国派遣兵马,前来援助魏国,击退秦国。各国听说公子担任上将军,感念公子高义,纷纷派出精锐部队,飞速援助魏国。于是公子率领五国军队,在河外大败秦军,赶走了蒙骜,乘胜把秦军驱逐到了函谷关,逼迫秦军,使秦军不敢再出关。
这个时候,公子的威名震动天下,各国的宾客纷纷把自己的兵法进献给公子,要求获得签名。公子在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当成自己的著作,世上称为《魏公子兵法》。
秦王害怕公子的威武,就派人去魏国,带上一万斤黄金,买通晋鄙的门客,要求他们在魏王面前造谣。这些宾客在魏王面前诽谤公子说道:“公子流亡国外十年了,现在担任魏国上将军,统领五国兵马,各国诸侯臣服,只听说过魏公子,没有听说过魏王的。各国惧怕公子的声威,纷纷请求拥立公子成为新的魏王。”秦国又不止一次地在魏王面前施行反间计,问公子何时称王。次数多了,魏安釐王果然起疑,派人取代了公子的上将军印。公子知道自己因为诽谤而不受重用,于是借口有病不上朝,终日里喝的酩酊大醉,又亲近女色,损害身体。这样荒淫的日子过了四年之久,终于因为酒色过度而死,这一年,魏安釐王也去世了。
秦国听说公子无忌死了,于是派出蒙骜攻打魏国,占领了二十个邑,开始设置东郡。这以后秦国逐渐蚕食魏国,十八年以后灭掉魏国,俘虏魏王,攻占了大梁。
太史公评价魏公子说:“公子礼贤下士,在各国公子中排在首位,这和他的谦恭是分不开的。虽然其他公子也有门客,但是如同魏公子这样,纯粹不以身份为介怀,不以门第高低为屏障的,实在是不多见呀。”
第十一章 战国四公子(四)春申君黄歇
春申君是楚国人,姓黄名歇。他曾经游学各地,以见闻广博,学识渊深而闻名于诸侯。他侍奉过楚顷襄王,楚顷襄王因为春申君能说会道,所以派遣他出使秦国。这时候,恰巧秦昭王派遣白起攻打韩国和魏国,在华阳把他们打败了,并且擒获了魏国将领芒卯,韩国和魏国只能被迫侍奉秦国。
稍后,秦国强迫韩国和魏国攻打楚国,还没有出发,黄歇恰巧来到秦国,听到了秦国的计谋。这个时候,秦国已经派遣白起攻打楚国,并且占领了楚国的巫郡和黔中郡,抢占了鄢邑并且抢占了郢都,向东一直打到竟陵,楚顷襄王没有办法,只好把国都迁往东边的陈县。
黄歇亲眼目睹了楚怀王被秦国诱骗到咸阳,然后被囚禁起来,郁郁而终,所以他害怕楚顷襄王也走了楚怀王的老路子。楚顷襄王是楚怀王的儿子,秦国十分轻视他,黄歇害怕秦国一旦全力以赴地出兵就会灭掉楚国,所以上书给秦昭王道:天下没有比秦、楚两个国家再大的国家了,现在我听说您要发兵攻打楚国,这就如同两只老虎在打架,高兴的只会是狗和劣马这样的动物。狗和劣马会利用两虎相争的弊端,请允许我陈述其中的理由。所谓物极必反,冬夏交替就是这个道理,到达了顶端就会崩塌,堆积的棋子就是这样的例子。秦国是一个大国,土地几乎遍及天下,自从有人类以来,万乘大国从来没有秦国这样广袤的土地和疆域。自从周文王和周武王以及大王这三代以来,从没有忘记国土跟齐国相连接,断绝合纵联盟的中枢地带。大王派遣盛桥辅佐韩国,这样大王可以不动用一兵一卒得到土地,使韩国的百里土地归了大王所有,这可以说明大王是非常能干了。大王又出兵攻打魏国,堵塞了大梁的门户,占领了河内,攻占了燕地,敌国的军队避之如浮云,大王的功劳够多了。大王停息了用兵两年之久,然后突然发兵,贯通了秦、齐之间的要道,截断了楚、赵之间的中枢,天下的诸侯五次联合六国军队,始终不能奈何大王,大王的威势可以说是天下无双了。
大王如果能保持现状,收敛攻占别国的野心,施行仁政,那么五霸之后不愁有第六位,三皇之后必定有第四位,那就是大王您。如果大王依仗秦国人口众多,兵士勇猛,趁着攻占魏国的余威,想用武力降伏诸侯,我恐怕会有后患发生。《诗经》上说:“事情都有好的开头,但是很少有好的结果。”即“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易经》上说:“狐狸一渡水,就会沾湿自己的尾巴。即“狐涉水,濡其尾”这些道理都是说事情有好的开头,但是不一定有好的结尾。现在大王怨恨楚国不毁灭,但是一旦毁灭楚国,那么韩国和魏国就会强大,这是我替大王所担心的。《诗经》上说:“大军不远途征战。”这是有道理的呀。大王相信韩国和魏国,这就好比当年的吴国一样,韩国和魏国假意奉承大王,其实是暗藏祸心,蒙骗大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秦国跟韩国和魏国没有丝毫的恩德,可是却有十年以上的仇怨,这两个国家士兵死在大王手中的可以说是不计其数。所以说韩国和魏国不灭亡就是秦国的大患。大王想通过仇人替您攻打楚国,不也是错得太离谱了吗?
况且大王跟强敌楚国结怨,而使齐国有时间称霸于各路诸侯,我私下为大王感到不值。大王兵力雄厚,土地广袤,不如和楚国结成联盟,共同对付韩国和魏国,那么这连个国家一定束手无策,纷纷倒台投降,成为大王的关内侯。这时候大王的土地从西海到东海连成一片,中分天下,使得其他国家无法联络,大王可以号令天下,不用攻打其他国家,他们自认就臣服了。
大家看到了吧,我们说服别人也是要讲究一点技巧的,不能上来就让人看出你的意图,一定要给别人台阶下。在现实生活中,我就看到无数这样的事情,一个人为了说服对方,竭尽全力地喊着,几乎要把喉咙喊破,可是结果呢?只是换来对方更强烈的喊声,震得屋顶嗡嗡直响,两边的话谁也没听清楚。其实我们不妨学习一下黄歇,先夸奖对方,等对方心平气和,对自己也比较满意的时候,再站在对方的观点去探讨问题,这样的话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果然,秦昭王同意了黄歇的观点,下令白起收回部队,并且喝退了韩国和楚国,派遣使者和楚国结成了同盟。
黄歇接到秦国的意见后,就跑回楚国商量对策,楚国为了讨好秦国,派遣太子完和黄歇到秦国当人质。秦国把他们两人扣留了。若干年后,楚顷襄王病倒了,召唤太子完回国继承君位,可是太子完此时是人质,秦国不肯放走。太子完平时跟秦国的饿宰相应侯交往亲密,这里的应侯指的是秦朝宰相范睢,这哥们也是个名人,以后我们会重点介绍。这里先说黄歇,黄歇就劝说应侯道:“相国真的和太子完交往亲密吗?”应侯说道:“是的。”黄歇对应侯说道:“现在楚国大王一病不起,秦国应该让太子完回国继位,那样的话太子一定不会忘记秦国的好处,也会对相国您感激涕零,可是如果扣押着太子完,那么他不过是咸阳城里的一个普通百姓罢了,楚国会另择国君,那时候新国君定然不会听从秦国的摆布,这是失去盟国,断绝万乘之主的友谊,还请相国三思。”应侯把这些话原原本本地告诉给了秦昭王,秦昭王说道:“太子先留下来,可以派遣太子的师傅回国,看看楚王的病情,回来再做打算。”黄歇得到消息后对太子完说:“秦国扣留太子,必定是想在太子身上得到好处,可是太子现在还未掌权,不能给秦国任何好处,这正是我担忧的。如今大王朝夕丧命,阳文君的两个儿子尚在国内,如果太子不在,那么阳文君的儿子一定会被立为接班人,事情很是紧急,我想请太子火速逃离秦国,有什么祸事由我黄歇来承担。”于是太子完换上了仆人的衣装,和他的师傅一起逃离了秦国。黄歇在太子完的驻地把守,凡是有请求见太子的,他一律挡驾说太子病了。在估计太子已经离开秦国很远了,黄歇才进宫面见秦昭王请罪,要求被处死。秦昭王大怒,打算杀掉黄歇,这时候应侯出来说话,说黄歇是太子的死党,如果杀了并没有什么益处,不如放回黄歇,以此交好楚国。秦昭王便放了黄歇回到楚国。
黄歇回到楚国后三个月,楚顷襄王病故了,太子完顺利继位,这就是楚国的考烈王。楚考烈王封黄歇为宰相,赐号春申君,赠给他淮北地区十二个县。十五年后,黄歇对考烈王说:“淮北地区临近齐国,将县改为郡更为合适。”于是献出了十二个县,要求封在江东,楚考烈王答应了他的要求,于是春申君在原来吴国的都城修建自己郡邑。
这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魏国有信陵君,和黄歇一起并称为战国四公子,一起来争夺天下的人才,把持国家政权,招揽门客。春申君担任楚国宰相第四年,秦国攻破长平,俘虏了四十万赵兵,赵国求救,楚国派遣春申君带领人马救济赵国,当春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