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虎跃凤飞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腾虎跃凤飞舞-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鞑靼骑兵,就在吊桥铁链被解开一条时,已经发起了冲锋,转眼间已经前进近一里左右。
杜松此时已经身在关墙之上,同样注视着关下的鞑靼骑兵,当得知关门处鞑靼最后一名伏兵也已经阵亡时,总算是长出了一口气。因为自己的一时大意,竟差点让这200名鞑靼伏兵在近万名官兵的包围中打开城门、放下吊桥,如果真得让他们成功了,不说当今圣上必然将自己斩首示众,就是自己也是无颜面对关中这近万士卒及辽东的无数百姓。
虽然200名鞑靼伏兵已经尽数被诛,可他们的顽强斗志却是让杜松也敬佩不已,如不是守城门的总旗拼死抵抗,恐怕真的让他们成功了。可即使这样,也给自己部下带来了近500人的伤亡。
眼见关外鞑靼骑兵越来越近,杜松高声下令道:“全体准备,弓弩手准备射击。”
关下的鞑靼骑兵正打马扬鞭,疾速向关城而来。
今晚毛剌关下所发生的一切都是林丹汗手下谋士色本台吉一手所策划。在草原的会议上,色本将他苦思的计谋一一道出。
先派百余名散兵打扮的骑兵去扰关,以期望守城官兵出关讨伐。而只要有追兵追出,这百余散兵就会分散逃走,而不管从关内出来多少骑兵他们都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分兵,直到将那些追兵 彻底分散为止。
随后又命二十个百人队,从后路包抄,想要将这些追兵一一打垮。可没想到出关追击的是千户祖大寿,虽然开始的确是分兵追击,可当鞑靼人再次分兵时,五个百户中只有一个跟着分兵,其他百户却与祖大寿一样谨慎,只是认准一路追了下去。
这样以来色本台吉的第一个计策只算是成功了一半,引出的追兵不多,与大局无关紧要,而且分则歼之的计策也因为祖大寿等人的谨慎而破产,色本不敢冒险派大部队追击,怕惊动了大明守军,而派一个百人队,又是势均力敌,并不占便宜,所以此议只好不了了之。不过唯一的好处是用一个百人队,紧紧的牵制了大明一个千户,使他们不能及时回援。 
随后色本台吉又使出第二计,派出两个千人队 驱赶着他们一路掠夺逼迫来的千余大明普通百姓冲关,又让两个百人队混在其中,而且让他们个个带伤。就算是在明军关前的突袭中,鞑靼的骑兵也没有对其手下留情,反而是故意多射了这些人几箭,只是不会射在要害部位罢了,以达到逼真的效果。
本来关外这两千骑兵只是做做样子,准许备在关下炫耀一圈就撤的,只是色本没想到的是,明军关上竟有巨大的床弩,才让鞑靼骑兵遭到了意外的损失。而这两百混进普通百姓的鞑靼勇士果然不负重望,竟真的溜到城门附近,要不是被发现得太早,加上大明士卒个个用命,没准此时真得让色本的计谋得逞。
鞑靼大军站在距毛剌关三里左右的地方,远远看到城门外吊桥一侧铁链已经被解开,知道混进关内的两个百人队已经按计划行事,只差一条铁链就可以完他们的使命。
时间不等人,此时鞑靼大军距城关还有三里的距离,就是全力冲刺也得半刻钟左右,如果等吊桥放下来再冲锋,怕是明军早采取措施进行防范。所以林丹汗一见吊桥一侧的铁链已经放下,知道是时侯了,马上下令手下最勇猛的桑噶尔台吉率其部下两千骑兵担任前锋,开始冲锋。
桑噶尔坐在马上早就等不及了,虽然距毛剌关还有1500米左右,可关内震天的喊杀声,早已传到了鞑靼骑兵列队的地方,桑噶尔听着族中勇士高声呼喊着,“为了鞑靼,为了大汗,杀啊!”的口号时,恨不能自己此时也在关内,与自己族中的勇士并肩作战。
听天林丹汗的命令后,他马上拔出两柄战斧,高举过头顶,高喊道:“鞑靼的勇士们,你们都是草原的雄鹰,张开你们的翅膀,跟我冲啊!”
喊完,他一带马缰第一个冲出大阵,紧跟在他身后的是其亲兵及掌旗手。其属下骑兵也高喊着口号,随其冲向关城。再后面是色本、巴克、齐赛诺延三名台吉各率部下徐徐前进。
第二十二章 神斧显威(二)
    林丹汗则率其2000部下站在一处高岗上,静观整个战场局势。
就在桑噶尔率众冲向关城仅有800左右距离时,关上严阵以待的杜松高喝一声:“床弩手,准备——,放!”
随着杜松一声令下,城墙上的十支巨大的床弩再次发威,十支长箭带着风声射向疾弛而来的鞑靼骑兵。箭矢所过之处,带起阵阵血雨,其中一箭就射在桑噶尔身边,将他的两名亲兵射杀,鲜血飞溅在桑噶尔的脸上,可这却没有吓倒鞑靼骑兵,更没有吓到桑噶尔。
鲜血反而更激起了桑噶尔的野性,只见桑噶尔用手胡乱一抹,本来只是几滴鲜血,却随着他这一抹涂遍了他的全脸。随着桑噶尔距离关城越来越近,关上的士卒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到一名满脸鲜血,仿佛从地狱中杀出的魔王一般的人物跑在鞑靼骑兵的最前面。
很快鞑靼骑兵已经冲到了离关城一里左右的地方,可惜床弩每次安装太过麻烦,不能达成连续射击的效果,不然这两千骑兵恐怕不会有几个能顺利冲到关前。
杜松见床弩手正在加紧上弦,可恐怕一时还射不出去,只能下令道:“弓箭手准备……”
只见整个关隘上靠近城墙的是两排弩手,后面整齐站立着三排弓箭手,相隔一米左右。弓箭手闻言马上拉弓搭箭,斜指天际,只等一声令下,便是万箭齐发之势。
这一刻并没有等多久,眨眼功夫,鞑靼骑兵已经冲到弓箭手的射程以内,杜松看准时机,马上喝道:“放!”
随着一声令下,三排共计150余名弓箭手马上将手中长箭射出。杜松随即喝道:“弓箭手自由射击,强弩手准备。”
只见150支长箭仿佛一片乌云一般,向鞑靼骑兵头上罩去。鞑靼骑兵因注重攻击,不注重防御,而且在草原上更多的是野战为主,对速度的要求更高,所以并没有带盾牌,看到百余支箭矢向自己射来,顿时人人伏在马背上,以期望缩小被打击范围,并加速前进,想快速冲到关下,冲过大明的弓箭范围。
可关城外的地方有限,鞑靼骑兵是排着比较密集队型开始冲锋,关上杜松的时机掌握得也是洽到好处,箭雨正落在鞑靼骑兵的中央位置,随着箭矢落下,竟有七八十名鞑靼骑兵中箭落马,后面又有骑兵因躲闪不尽,撞在前面摔倒的战马士兵身上,随即发生了一阵混乱,可随后这个小小的意外便不成为阻碍,后面的骑兵操控着战马在这一片小小的区域中左右躲闪,竟再没有人发生碰撞,这也足以证明鞑靼骑兵的骑术精湛。
鞑靼转眼间又冲上近百米,关上的弓箭手速度快的已经射出三五箭,慢的也射出了一两箭,给鞑靼骑兵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可鞑靼骑兵却无心关心这些,他们此时最担心的却是城门前的吊桥为什么还没有落下来,如果等他们冲到关门前,吊桥仍旧不落下来,那自己族中的勇士不是白白牺牲了,到时就算自己想撤回去,恐怕也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此时关上床弩手也已准备就绪,杜松命道:“床弩手自由攻击,强弩手准备。”
床弩手闻言马上开始射击,巨大的箭矢又带走了十几条生命,床弩手射完后立刻开始填装箭矢,以望能缩短两次射击的间隔。很快鞑靼骑兵冲到了强弩手的射程以内,杜松忙下令道:“强弩手射击。”百余支弩箭向关下的鞑靼骑兵射去,刹时间鞑靼骑兵又留下了二十余具尸体。
鞑靼骑兵冲到关城下百米左右的距离时,2000骑兵已经被射杀300余人。而此时终于到了鞑靼骑兵的弓箭可以还击的距离。鞑靼人是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人人精骑射,眼见距离够了,马将手中早已准备好的弓箭向关城上射了过去。
关城之上的大明士卒早已做好了准备,在城墙最前端却换上了一排刀盾手,强弩兵、弓箭兵都躲在城墙后继续射击,再加上有刀盾手在前面保护,鞑靼骑兵的弓箭并没有给大明士卒造成什么伤亡,近千余支箭矢射上城墙和盾牌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却仅十几人被流矢所伤。
杜松身边的亲兵早已举起盾牌,将杜松严密的保护起来。杜松看着关下的鞑靼骑兵发出阵阵冷笑,暗道:你们的伏兵已经尽数被诛,我倒要看看你们如何能飞过这六米宽的护城河来攻我这毛剌关,鞑靼蛮子,等着受死吧。
鞑靼骑兵在桑噶尔的带领下已经冲到了距在明关城不足50米的地方,可城门的吊桥却是纹丝不动,而且已经可以隐约听到城门处已无喊杀声,只有大明士卒的欢呼声,桑噶尔虽然莽撞,可反应并不迟钝,他知道情况不好,看来己方的伏兵已经全军覆没,可是这吊桥却还没有打开,这可如何是好,难道就这样灰溜溜的转身跳跑?
这一路冲击过来,已经死伤了近五百名士卒,难道就让他们的尸体毫无价值的摆放在这大明的关隘之前,以此来证明大明的关隘坚不破?而且就算现在撤退,还不知又有多少士卒会被这可恶的大明官兵从背后射杀,桑噶尔不甘心,他看了看城门前有些摇晃的吊桥,又看了看手中两把溅满了族中勇士鲜血的巨斧,不甘心啊!
此时在后方的林丹汗也看得清楚,眼见桑噶尔已经冲到了城门附近,可却不见吊桥放下,暗道了一声可惜,看来此次又是徒劳无功,反而葬送了许多族中勇士的性命。
第二十三章 神斧显威(三)
    色本等三人率领着六千名鞑靼骑兵也马上要进入到床弩的射程范围,按道理此时应该加速,以缩短被攻击的时间,可眼见吊桥并未放下,就算自己冒死冲到城门前又能如何,也只能是望关兴叹。
就在色本、林丹汗都以为此次攻击已经失败,桑噶尔也只能撤退时,却发现前面的桑噶尔突然暴喝了一声,不但没有减速,率兵撤退,反而双腿一夹跨下战马,加速向前冲去。其他骑兵也被桑噶尔这突如其来的行动搞蒙了,转眼被落下五六米的距离,可见主将勇猛向前,他们也不敢后退,只能是跟着冲了上去。
关上的大明士卒看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