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当上平顶侯了。
洒敦父子一死,人心大快。敲锣打鼓,热烈庆祝。
朱元璋得下燕京,并没耽搁。立即将群臣召至驾前,商议进军之策。
那位说:朱元璋为什么这么着急呢?因为他知道,眼下虽然占领了燕京,但是,元朝的实力并没有垮台。据探马报道,元军还有一百余万,占据着山西、陕西、甘肃等西北的大片领土;长城以内的很多重要关隘,也都在元人手里。因此,仍需乘胜追击。
朱元璋当着文武群臣,述说了自己的想法。众将官闻听,点头称是。于是,当即命元帅徐达率精兵三十万,大将百员,领着胡家父子,从东路追杀元顺帝;命军师刘伯温带大军三十万,大将一百员,带常家父子,从西路追杀元顺帝。
这两路大军,选良辰,择吉日,祭旗出发,且不细表。
单说朱元璋。他与余者众将,便留在燕京。那位说,都有谁呀?有张兴祖、汤合、郭英等人,还有十王李文忠。那位又说,这李文忠是谁呀?前文书中可没有提到过他。李文忠的母亲叫朱玉环,是朱元璋的亲姐姐。当年,朱元璋不慎将姐夫李宾误伤。为补此情,加封朱玉环为正阳皇姑,加封外甥李文忠十王之职。朱元璋与姐姐从小相依为命,感情极深。因此,朱元璋走到哪里,就将姐姐和外甥带到哪里。当然,这阵儿也就在燕京了。如今,李文忠为京营大帅。
再说那两路大军。自进兵以来,捷报频传。军师刘伯温这一路,走马取过正定府,顺利夺下太原,连打了十八个胜仗。为此,军师命常茂、丁世英、于皋、朱沐英四员小将,回京报捷。
这四员小将得令,十分高兴。带着军师的折报,领着家人常忠,急忙离开太原,奔燕京进发。
这一天,常茂等人来到长辛店。他们到大街一看,只见百姓川流不息,秩序井然,完全是一派太平盛世的情景。看到此处,心中好不高兴。
此时,天近午时。他们进了家回回饭馆,要了桌全羊的酒席,一边吃喝,一边高谈阔论。
正在这个时候,忽听楼梯声响。接着,走上一个人来。只见他满头大汗,东张西望。略定心神,走到常茂他们桌前,躬身施礼道:“王爷,各位英雄,我这儿有礼了。”
常茂抬头一看:此人三十多岁,一身王官打扮。略一思索,说道:“哎,你怎么认识我呀?”
“哎哟!鼎鼎大名的无敌将军,谁不认识你呢!”
“有什么事吗?”
“王爷非知。万岁有旨,命我来长辛店,将凯旋而归的各路英雄,接进皇宫。万岁说,要亲自陛见。事有凑巧,没想到与常将军不期而遇。走,快快进宫去吧,万岁还等着哪!”
“哟!”常茂一听,心里说,打了胜仗,皇上高兴啊,因此才一破昔日的陈规,陛见文武功臣。于是,他把堂倌叫来,说道:“我们有公务在身,不能在此用饭。刚才要的那桌全羊酒席,我们不要了。”
“这个……”
“放心,我们照样付钱。”
常茂几个人,付清酒钱,跟随这个王官,赶奔京城而去。
日头偏西的时候,他们进了燕京。几个人正往前走,忽见迎面又来了个王官。
这个王官急匆匆走到他们近前,说道:“常将军辛苦了!万岁有旨,命你们在金亭驿馆候驾。”说罢,领常茂众人直奔金亭驿馆。
这所驿馆不仅富丽堂皇,而且招待得也十分周到。常茂等人梳洗已毕,就静等万岁召见。
等啊,等啊,一直等到掌灯时分,皇上还没有到来。常茂觉得挺别扭,心里说:哎呀,都一天没吃东西了,这能受得了吗?他对朱沐英问道:“小磕巴嘴,你饿不饿啊?”
“我……我呀,早前腔贴……贴后腔了。”
常茂生气地说道:“不吃饭,怎么能行呢!哎,王官,皇上什么时候来呀?”
王官说:“这—;—;我哪里知道啊,万岁只是传下口旨,让在这儿等着。”
常茂一补棱脑袋,说道:“哎呀,真要命。干脆,你先给我们弄点儿吃的,填饱肚子,咱再等着。”
“也好。”王官应声而去。
霎时间,这个王官将酒饭端来。常茂他们急忙围坐桌旁,操起了匙箸。还没等他们吃到嘴边,又走来一位王官,说道:“常将军,万岁有旨,让你们速速进宫。并说,要设御宴,招待各位英雄。”
常茂一听,心里说,既然如此,就不用在这儿用膳了。于是,转脸对家人常忠说道:“你在这儿等着,我们进宫会见皇上。若有人找我们,你就把这事告诉他。”
“是。”
常茂等人也没换衣服,在王官的带领下,起身便走。时间不长,就从后角门进了皇宫。
这小哥儿几个,是头一次来到这里。他们四外一看,只见皇宫内,楼台殿阁,飞檐转角,金碧辉煌,十分雄伟壮观。王官将他们领到一座偏殿跟前,把帘拢一挑,让他们进了屋,说道:“各,位将军,你们少候片刻,容我去启奏圣上。”。
常茂坐稳身形,嘱咐道:“快点儿啊!整整一天了,我们还水米没沾牙呢!”
“是。”王官应声而去。
就这样,小哥儿四个,又坐等在偏殿以内。
简短捷说。他们一直等到半夜,也没见着朱元璋的影子。丁世英的心眼活泛,他把小眼睛眨巴眨巴,对常茂说道:“茂,这里边会不会有事儿呀?”
“什么事儿?”常茂不屑一顾地问。
“你想,我们刚进长辛店,就说皇上要陛见。可是,直到现在,连皇上的影子也没见到。你说,难道这里头没鬼吗?”
“胡说!皇上跟咱们还能搞什么鬼?”
丁世英摇摇头,说道:“茂,多个心眼儿总没有坏处。反正,我觉得这里头有文章。”
常茂说:“不要胡猜乱想。依我看,咱也别在这儿傻等了。干脆,咱们找去吧!”
“对!”
几个人一商量,就走出了偏殿。
这么大的皇宫,该到哪儿去找呢?他们东一头,西一头,有路就走,有门就进。不多时,就走到一个院内。
就在这时,忽听前面有人喊了一声:“站住!”
紧接着,又听“锵啷啷”一棒串锣声响,伏兵四起,把四位英雄围在垓心。
常茂略定心神,定睛一看,但见伏兵四起,手中高挑灯笼,上写着“巡逻”、“御林军”的字样。再一细瞅:台阶上还站着位老将。此人头顶钢盔,身披铜甲,外罩红袍,腰悬宝剑,怀里还抱着一支大令。他长了个奔儿颅头,翘下巴,八字眉,黄眼珠。看年纪,也就在六十左右。只见他满脸杀气,不怒自威。
这时,就听这员老将厉声喝喊道:“唗;!皇宫大内三尺禁地,尔等竟敢任意横行,这还了得?奉万岁旨意,将他们拿下,绑!”
“是!”御林军得令,蜂拥而上,就要动手。
朱沐英当然不服气,说道:“慢!我们犯……犯什么罪了,是皇上叫……叫我们来的。”
于皋见了,也火往上撞,赌气对朱沐英说道:“有理走遍天下。叫他们绑吧,等一会儿见了万岁,咱看他谁能吃罪得起!”
人家可不听他这一套。三下五除二,就把他们绑了个结结实实。
常茂被绳捆索绑之后,立即就后悔了。怎么?他觉得这来头儿不对啊!这些御林军,把三股绳子拧成一股,单三扣,双三扣,哪儿扣不紧用脚踹。啊呀,差点儿把他们的骨头勒折。
常茂眼珠一转,说道:“哎!我说这位老前辈,请你赶紧启奏圣上,就说我们有要事见驾!”
这员老将一听,狂声大笑道:“哈哈哈哈!你还想见皇上呀?哼,不怕风大扇了舌头。实话告诉你吧,我是新任的京营殿帅。这一亩三分地,归我掌管。没有皇上的圣旨,不管任何人,只要闯进宫来,就犯下了不赦之罪。”说到此处,冲御林军高声传令,“将他们就地正法!”
“什么?”常茂一听,顿时五内俱焚。忙冲朱沐英他们使了个眼色,就在原地扑棱起来。
常言说,双拳不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御林军“忽啦啦”拥了上来,将小哥儿四个摁倒在地;紧接着,又把明晃晃的鬼头刀举在空中。
常茂把眼一闭,心说,唉!这些年来,在战场上跌跌撞撞,倒平安无事;没想到回京报捷,倒把脑袋报丢了。若死得明白也行,可死得糊涂啊!真是有冤无处诉,有理讲不清啊!
就在这个时候,忽听有人高声断喝:“刀下留人!”
御林军听罢,不由浑身打了个激灵。“呼啦”一声,闪退在两旁。
常茂等人不解其详。急忙抬起头来,顺声音一瞧:就见前边对对红灯开道,有一列御林军,奔这儿走来。等到近前一瞅,御林军中拥着一人:头戴金盔,身贯金甲,外罩罗袍,身挂宝剑,面似银盆,三绺长髯。此人是谁?正是十王千岁李文忠。
前文书中说过,现在李文忠是京营大帅,执掌着全军的大权。今天晚上,他领着亲兵、卫队巡城。刚走到金亭驿馆门前,正遇见了常忠。
常忠见主人一去不归,心中放心不下,就出门张望。正好,遇见了十王千岁。于是,急忙把他们回京后的详情讲述了一番。
李文忠一听,感觉奇怪。心中想道,我身为京营大帅,此事为何一概不知呢?再说,皇上怎么知道常茂他们回京呢?纵然知道,皇上也不会到金亭驿馆来看他们呀?嗯,其中必有文章。想到此处,便领着亲兵卫队,直奔皇宫,以探究竟。巧了,正好碰见刽子手行凶。于是,才大喝了一声。
书接前文。十五千岁李文忠迈步来到近前,细一观瞧,见受刑之人是常茂、朱沐英、了世英和于皋,不由就是一怔。
这下儿,常茂可不干了。他把脑袋瓜一扑棱,说道:“哎,我说十王千岁,这是怎么回事儿?我们离开燕京还不到几十天的工夫,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你说说,我常茂犯了什么罪?皇上为什么杀我们?”
于皋也暴跳如雷,问道:“那个抱大令的老家伙,他是个什么东西?”
李文忠说道:“此事我也不知道情由。你们暂且委屈一时,容我面见万岁,禀奏详情。”接着,对自己的亲兵传令,“来呀,给他们松绑!”
李文忠是十王千岁,有这个权哪!霎时间,亲兵手持大刀,将绑绳割断。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