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之烽火岁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少年之烽火岁月- 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的战士都是部队的宝贝呀,谁不想要?你说谁不眼红?我也眼红啊,可是没办法,谁叫得实惠的你们独立团,我是没法去了,听说别的家伙到了司令员那里就被司令员一顿臭训都给轰回来了,嘿嘿,我没去也算是对了。”

    在俩人说话间一个加强营足足有五百多人都上了车,所谓的加强营就是赵团长用一个普通的步兵营又把团里的侦察连配属给了他们。

    看到战士们都上了车。老团长告诉何翠花不和他聊了,纵队的工兵营早就出发了,他们已经去给部队在黄河禹门口查看地形了,如果冰层不够厚还要搭浮桥。

    何翠花告别了老团长,带领部队开路前行,二十辆大卡车一溜排开,间隔二十米拉开长长的距离,纵队派过来的向导坐在第一辆车的驾驶室里。

    何翠花把一部步话机放在了最后一辆车上,她自己则坐在第二辆车的驾驶室里,副驾驶和背着步话机的战士都和她一个车,这两个独立团派过来的兵见驾驶室里没地方了,就和老二团的战士们一起坐在后面的车厢里。

    不知道别的部队是不是第一次坐汽车行军,老二团的战士们肯定是第一次,大家惊奇得不得了,等汽车一开动起来就更高兴了,坐车行军的滋味真不是盖的,抱着大枪晃晃悠悠就行,简直是太舒服了,靠铁脚板和敌人打天下的八路军也牛B一回。

    本来是冬天,天气很冷,汽车一开起来就更冷了,按说车上都有防雨的蓬布,把蓬布放下来风就吹不进来了。可是二团的战士们兴奋的不得了,不但不把蓬布放下来,还把蓬布往上转,说是要看看一道上的风景,往常行军的时候就知道闷着头走,现在好了有汽车坐了,咱们也当一回大爷。

    看着老二团战士们兴奋的模样,车上的两个独立团的战士禁不住嘿嘿使劲笑,这一笑坏了,老二团的战士们有点挂不住了,其中有一个就说:“嘿。我说你们俩小子有什么好笑的?”

    独立团的两个兵赶紧说:“我说同志们,咱们是不是把这汽车的蓬布放下来呀?现在三九天还没过完呢,这车一开起来兜风,会越来越冷的。”

    老二团的战士们想想也是,这汽车坐着是挺省劲,但是也他吗的太冷了,小风飕飕地往脖梗子里罐,老二团的人按这两个战士的说法把汽车的蓬布放下来了,放是放下来了,可还是有战士不停的把脑袋探出去张望,头一回,新鲜呗,独立团的两个兵也不好说什么,再说怕他们脸上更挂不住了,只好把眼睛闭上,闭目养神。

    他们俩这一闭眼睛时间不长问题又来了,老二团战士们刚开始时坐车的兴奋劲过去了,现在开始打量起这两个独立团的兵了,这俩小子是一身独立团特有的制式装备,从脑袋到脚底下,从钢盔到皮鞋是一应俱全。

    老二团有的战士就说了:“你看人家这兵当的,这一身装备比国民党的少爷兵都厉害了,小鬼子好象也没这样,打完榆林我还觉得咱们团发了大财了,现在一看简直没法比。

    听了这个战士的话,一个老兵说道:“你小子知道什么,独立团的光荣就是咱们老二团的光荣,这没什么区别。”

    一个战士不服气地说道:“班长,话不能这么说吧,虽然咱们都是解放军,都是八路,但是人家独立团和咱们有什么关系?人家干的好那就是好,咱们也不能抢人家的功劳不是。”

    坐在这车上独立团的两个兵都是起家时的老战士,知道独立团和老二团的关系,背着步话机的战士接过这个二团战士的话说道:“同志,看来你是参军时间不长吧?”

    说话的老二团战士不好意思的回答:“我是打完榆林参的军。”

    独立团的两个战士一听就明白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66章 二团的老班长

    听这个战士是说自己是榆林战役后当的兵。独立团的两个战士一下就明白了了,这个老二团的战士肯定是刚刚被俘虏过来的,为什么这么说?整个二纵队在榆林战役后,从地方上参军的战士都被王司令员给了独立团了,纵队别的部队补充的都是新俘虏过来的战士。

    “这就不奇怪了,同志你参军时间不长,不知道也很正常,咱们这位班长说得对,独立团的光荣就是老二团的光荣,因为独立团是老二团生出来的,老二团如果是老子团,那咱独立团就是儿子团了。”

    话一说完车上就有好多老二团的战士们楞住了,这独立团的人很牛是有名的,不但人多武器还好,战斗力也很厉害,连着打了几个好仗,心气正高,平时走路的时候不论干部和战士,都抬头挺胸透着一股牛皮哄哄的劲头,今天是怎么了?姿态放的这么低?

    看着一些战士们傻呼呼的模样,先前说话的班长忍不住说道:“都别跟孙子一样了。我今天就告诉告诉你们,好让你们也长长见识,这独立团很牛是不假,但那要看跟谁,跟咱们老二团,独立团的人永远是不会牛的。”

    看着周围战士们疑惑不解的目光,这个老班长继续说道:“告诉你们,这独立团跟咱们二团是一家人,他们就是从咱们二团分离出去的,这独立团原先就是咱们团的特务连,后来因为仗打得好,部队发展的快在常高山战斗后被首长调到纵队直属队去了,榆林战役前不久刚刚升格到团一级单位的。”

    这个老战士一解释完,周围的战士们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原来如此!!怪不得独立团的人说自己是儿子团了,还真是这么回事。

    这个老班长继续说道:“独立团里营以上的干部我只有两个人不熟悉,一个就是他们的李团长,再有就是在驾驶室里和司机坐在一起的这个何副营长了,剩下的都是咱们二团的老人。”

    独立团两个战士中的一个插话道:“熟悉咱们团长的人不多,不过这没关系,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咱们团长的,我听我们营长说,连总部的首长现在都知道我们团长。”

    那老班长接着说道:“你们的李团长确实很好,这一段时间仗打的也很漂亮,部队发展的也很快,咱们团在常高山阻击战时要是没有你们,咱二团就够戗了。那仗打的惨啊,全团能拿动枪的只剩下五百多人了,我们连就剩三十多人了,还个个都带着伤,连咱们团长都把步枪拿起来准备拼刺刀了,你们来的恰是时候啊。”

    “那一仗是太惨了,我们营长孙全厚过后都哭了,他有好些老战友就是在常高山战斗中牺牲的。”

    班长:“孙全厚在没到你们团以前就是我们连的炊事班班长,你们特务连刚成立的时候让咱赵团长给调过去的,没想到一年多的工夫现在都是你们营长了,上次我看到他的时候都挂上驳壳枪了,哎,变化太大了,老孙在我们连的时候他是个连枪都没有的炊事兵,这回到了独立团算是抖起来了。”

    这个老战士晃了晃了脑袋继续说道:“独立团里除了你们政委王成德是团里政治部的干事,其余最大的就是王老虎和李江国这俩人了,他们俩在咱们团里的时候都是排级干部,一个是步兵排的排长,一个是团部警卫排的排长,这不吗,一年多的工夫也当营长了。这官当的都跟放炮仗差不多了。”

    看着这个老班长有点郁闷的神情,独立团的两个战士有点好笑地说:“班长,你当初是没过来,你要是过来没准现在也是营长了,起码也是个副营长,我还听我们团长说我们的人还不够,部队还要扩大,要不你也跟首长申请申请,也调过来。”

    听到这里有个战士接话道:“人还不够?那多少才够?你们独立团现在都四千多人了,跟两个团一样多还不够?”

    “多少人能够数就不是我们俩知道的事了,咱也不操这份闲心,反正我们团长说部队还要扩大。”

    班长:“不说那些没用的了,什么营长不营长的,我不是没过去吗,现在看你们日子过的好再去跟首长申请还不够害臊的,人家会说你小子当初干什么去了?咱也没那个当营长的命,不过说实话你们独立团确实够牛的了,翅膀硬了。”

    在战士们的议论声中二十辆汽车离黄河禹门口的渡口越来越近了,二月份的天气,刮着北风,还夹带着一些细小的雪花,夹带着雪粒的北风在北方还有个名字叫白毛风,这白毛风是可以冻死人的。

    黄河已经完全封冻,纵队工兵营的战士们早就到了渡口,正在测量汽车是否能顺利通过,还有一些战士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弄来了一些稻草,正在往封冻的冰面上铺。

    何翠花忙问工兵营的战士们往冰面上铺稻草干什么?一个战士回答说是他们领导让干的,听说有汽车过来,怕汽车轱辘在冰上打滑。

    何翠花找到这个工兵营的营长。让他别往冰上铺稻草了,后面部队还多的是,稻草留着喂牲口多好。只要往冰上扔一些沙子和土就行,效果比稻草还好,现在最要紧的是这冰能不能抗得住汽车压。

    写到这里说点题外话,98年南方下大雪和冻雨,有好多公路上积了一层薄冰,汽车一走一打滑,新闻里看到车堵的成千上万的,实在没有办法了,出动部队的战士们去公路上刨冰,一点一点地啃,可是上千公里的高速路怎么刨?就是刨了效果也好不了,你头天晚上刚刚刨开,第二天白天温度上来化开点,晚上一冻又是一层冰,我不知道当时刨冰的效果如何,但估计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咱们中国地方大,有南方也有北方,北方年年下大雪,年年有冻雨,那么北方的老百姓就不过日子了?公路上就不走汽车了?实际上解决这个问题很容易,把汽车都绑上防滑链。再往公路上扔些土和沙子就可以解决问题,要是赶上有太阳的天就多扔点电厂废料粉煤灰,这煤灰是黑的,太阳一照冰就化了,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