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老总仔细端详了一会,又让几个认识刘勘的俘虏过来辨认,终于证实,这就是国民党整编第二十九军的军长兼兵团司令,中将刘勘。
堂堂的中将兵团司令,死在这几十里都看不到人烟的大山沟里,说起来也是够可怜的,接着战士们又把整编第九十师的中将师长严明的尸体找到了,这哥俩不能同生却同死了,这样也好,也不枉俩人交情了一场。
看到两人的尸体,彭老总很兴奋地对野战军司令部的人说:“抗战初期,我就同这个刘勘和严明打过交道,没想到十年后又在这里见面了,官都当到中将了,也不容易,就让西安的胡宗南给他们开个追悼会吧,不管怎么样,这两人也是打过小鬼子的,刘勘和严明虽然反动,但他们抗日还是有功的,把尸体保管好,不能草率处理。”
部队遵照彭老总的命令,用一丈八尺的家织土白布裹了刘勘和严明这两个国民党中将军长和师长的尸体,又从老乡家里买了两口上好的棺材把尸体装进去。
过去的农村,到了年纪的老人都有给自己打造棺材的习惯,不过这两具板材都在一巴掌厚的上好棺材却便宜刘勘和严明了。
国民党的部队攻进陕甘宁边区以后,因为交通不便,部队补给很困难,每到一处都是大肆抢掠,更有甚者,不但把粮食全抢走,还把老乡家里窑洞的门窗都拆下来当柴烧,猪马牛羊是见什么抢什么。
又因为对陕北的地理情况不熟悉,到处找当地百姓给他们当向导,可是当地的百姓受**的教育多年,早年又跟着刘志丹和谢子长两位将军闹红军,用国民党的话来说,就是从脑袋瓜子到脚底下都让**给赤化透了,没有人愿意帮他们,带路更是别想。
这一下又让国民党的士兵对当地百姓打骂甚至枪杀,这就和以前八路军铁一样的纪律和行为行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当时,**执政的边区政府真是做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程度。
因此当地老百姓对这些国民党的军队恨之入骨,管他们叫白军、白匪、顽固军、遭殃军。
本来按老百姓的意思,这些被解放军打死的国民党军官和士兵的尸体直接扔大沟里就行了,让饿狗饿狼给啃了,省得他们下辈子再出来害人,想要棺材?门都没有。
但当地百姓还是看在八路军首长的面子上卖了两口棺材,装了这两个国民党的将军,不但掩埋成墓,还立上了标牌。
不久,我陕北新华人民广播电台,受野战军前线司令员的委托,广播了刘勘和严明的死亡消息,并通知其家属和亲友:“尸体已由本军掩埋在宜川城西,羊道村,村南三里的山地中,家属及亲友如果来运尸体,解放区军民一定会给予方便和大力协助。”
过了几天,刘勘和严明的家属通过宜川解放区的县政府转来一封信,称人民解放军是仁义之师,文明之师。
这件事让胡宗南很是下不来台,尽管胡宗南非常难堪,可是为了安抚部下和死者家属,还是不得不派人把刘勘和严明的尸体远了回去。
胡宗南派人到宜川接回了刘勘和严明的尸体,由他亲自主持开了个隆重的追悼大会,在追悼大会上胡宗南号召三军将士都要向刘勘和严明学习,向党国的英雄学习,向**的楷模学习,杀身成仁,舍身取义,接着又向南京的蒋委员长呈请为俩人追授陆军上将军衔。
胡宗南打了个大败仗,不但丢了七个师加一个旅八万多人,又丢了战略要地宜川,还痛失了刘勘和严明这两个很能打仗的将军,都是经过抗日战场锻炼过的将军。
从抗战这一角度来说,他们俩也确实是有功的,这一点连**领导下的西北野战军的首长,彭老总和习政委也是承认的,正在胡宗南惊魂未定的时候,一架飞机从南京飞了过来。
西安的机场和周围的公路在飞机到来之前就已经全部戒严,一群群的高级官员和部队军官穿戴整齐,军装齐整,皮鞋乌亮,戴着雪白的手套,坐着汽车到机场迎接。
飞机在机场的上空盘旋了一圈,然后机头一低,缓缓地在机场跑道上降落了,飞机刚一停稳,一群全副武装的卫兵马上把这架飞机围了起来,然后工作人员把一条红地毯铺到了飞机旋梯下面,接着舱门一开,走出了几个穿中山装的人员。
在这几个穿着中山装的人员后面紧跟着走出一个身穿青灰色长袍,拄着一根文明棍,脑袋上亮光光的人来。
谁呀?还能有谁,在当时的中国能让西安的军政长官们搞出这么大动静来的只有一个,国民政府的总统,陆海空三军大元帅,自己号称是中山先生的追随者和接替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战场的统帅,蒋介石蒋老先生。
不过这都是国民党方面的称呼,解放军的官兵还管他叫蒋该死,蒋秃子,蒋光头,蒋顽固,恩,还有一个称呼叫“运输大队长”
战士们经常开玩笑说,你们也别老说蒋介石不好,如果不是他从美国要来这么多的武器弹药,咱们解放军怎么办?你再厉害也不能赤手空拳打天下呀。
蒋介石已经被胡宗南彻底激怒,宜川战役让他以前还很自信的陕北战场彻底陷入了困境,**说解放军向渭北、拢南进军的门户已经洞开,这话一点都不假,得到宜川被解放军占领的消息后蒋介石的整个脸都变型了。
阴沉着脸走下飞机的蒋介石看都没看一眼低着 头站在飞机旋梯旁边的胡宗南,随即拄着手里的文明棍钻进了一辆黑色的小汽车里,这辆小汽车在同样是十几辆的黑色小汽车的簇拥下迅速开走了。
见了面一句话没说,这在胡宗南和他的校长几十年的校长和学生间的感情中还从来没有过。
胡宗南呆楞了一会,马上又象是想起了什么一样快步走了过去,拉住一个和蒋介石一起从飞机下来穿着中山装的人,然后用低低的声音说道:“老弟,校长来之前都说了点什么没有?给老哥哥我透**,日后感激不尽。”
这个穿着中山装的人看了看周围,只见周围的人都很知趣的掉过脑袋,或者紧走几步离开他们俩人一段范围。
正文 第220章 大战过后 二
从飞机上下来的蒋介石看都没看胡宗南一眼,直接钻进汽车里走了,这让胡宗南的心里更是忐忑不安,急忙拦住一个和蒋介石一起从南京飞过来的人员打听消息。
这个人和胡宗南是老熟人了,俩人的关系也一向不错,见周围的人们都很知趣的躲了开来,就悄悄地说道:“还能怎么样,校长很生气,你看看现在全国的战场,到处都打成了一锅粥一样,西北战场**的实力最为薄弱,本来校长还希望你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掉西北的共军主力,然后回师豫西,把你的几十万人马都用上,用猛虎下山的办法再把刘伯成和邓小*平的中原共军消灭,这样一来,全国的战局就活了起来。”
“没想到,你不但没有解决掉西北共军,反而把**的部队搭上了这么多,还死了刘勘和严明,这两人都是陆军中将啊;你说校长能什么样?茶杯都摔了好几个,和夫人(宋美玲)都发了脾气,老弟我言尽于此,你多加小心吧。”
西安,胡宗南长官公署,虽然是诚惶诚恐,蒋介石这个学生还是是尽心尽力地把自己的校长安排在自己的公馆里。
下了飞机的蒋介石顾不上休息,马上召开了高级将领会议,胡宗南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威风,象根木头一样站在那里。
他的校长则是破口大骂:“娘希屁,**老娘(这句不是蒋介石的口气,作者胡添的),你打的什么仗?全部美械的武器装备难道还打不过共军的小米加步枪吗?胡宗南,你给我听着,我现在就宣布,撤你的职,割了你的小**(这句也是作者胡添的)留任查看。”
喘了口气的蒋介石继续说道:“宜川丧师为**剿匪以来之最大挫折,一将无能累死千军,是你胡宗南无能,才使我党国数万忠勇将士为国捐躯,你,是一个千古罪人。”
胡宗南这个学生跟了蒋介石几十年,从北伐到红军时期;再到后来的抗日战场;这还是第一次如此凶狠地责骂他。
数年后,国民党在其所谓的戡乱战史上写道:此战役,自刘勘军失利以后,关中空虚,被迫调晋南、豫西大军进至关中,以此造成晋南开放,临汾被围,洛阳失守,伏牛山区共军强大之局面。
胡宗南痛定思痛,递上自己的辞呈:是宗南无能,误党误国;有负校长的苦心栽培,甘愿撤职查办。
可是蒋介石一见到胡宗南辞职报告又变心了,为什么?因为这胡宗南虽然指挥打仗是不怎么样,也没打过什么象样的大仗和胜仗,更不是彭老总的对手,但他有优点,对自己的校长绝对忠诚,这一点是最让蒋介石放心的。
有能力的人不少;但能象胡宗南这样忠心耿耿的不多;白崇喜有能力吧;号称军中诸葛;但是他野心也大;有事没事还惦记着自己这个总统的位置;这样的人有能力也不能用;反过来胡宗南虽然能力不行;但是该用还是得用。
校长又勉励道:“宗南虽愚,但忠实可靠;还是留在现在的位置上,以观后效吧,让他戴罪立功。”真是可怜的学生,费心的校长。
宜川,这个胡宗南苦苦支撑的关中屏障被彻底摧毁,西北野战军取得了巨大的战略主动权,战略进攻首战告捷,野战军的兵锋直指关中。
进入四月份以来,气温升高,冰雪消融,打完宜川战役的西北野战军已经在一带休整了半个多月了。
在全体指战员的努力下,战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消灭了国民党的重兵集团,一举扭转了西北战局,野战军也由被围剿变成了敌我互相僵持的局面,但战士们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战役发起前,全野战军总兵力超过十万,战后的统计结果是,能有战斗力的人员已经不到八万了,这说明有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