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心里咋想的没人知道,反正表面上还是挺一本正经的,女人心,海底针吗,她咋想的谁能知道?
部队太多,这么小的城市干脆住不下,大部分的部队都在这一带周边的百姓家找房子,但这一带的老百姓也不多,部队还是没地方住,有的部队没办法只好自己动手挖洞。
独立团住的地方也很紧张,好在团里有大量的帐篷,四月份的气温也比以前高多了,晚上还能对付过去。
因为伤亡的原因,部队的人员要重新调动一下,何翠花正式去五营当了代理营长,期限是什么时候王老虎回来她再回辎重营。
五营的战士们都很佩服这个刚刚二十岁的女营长,别看是个姑娘,但打起仗来猛的跟老虎一样,指挥作战也很有一套方法。
这跟她在家里当民兵排长也有关系,没能力怎么指挥一帮老爷们和小鬼子打游击,这跟后世的大学生当村官可不一样,弄不好是要死人掉脑袋的。
一起从血火中滚出来的感情不用放在嘴上,战士们也没人拿何翠花当女人,大家跟哥们在一样没什么两样。
何翠化的性格也决定了她干这工作很上手,很快就和五营战士们混的很熟悉了,由一个女战士来来指挥一个最基层的步兵战斗营,野战军别部队李勇不知道,但二纵队肯定是就此一家,别无分号。
除了人员上的安排和调动以外,还有大量缴获的武器和弹药要分配和整理一下,这次大战役独立团又有不小的收获,孙全厚带着他们营的战士最近一段时间忙的吃饭和睡觉的时候都要想着要干点什么。
普通的枪支弹药和手榴弹之类就太多了,大家也不稀罕,得着最大实惠的还得说是高翔的炮兵营,这次战斗不但是立了大功,炸死了刘勘和严明,好东西也没少划拉,人员伤亡不大不说,大口径的火炮又被他们捞回来十多门,缴获来的炮弹更是把战斗损失都补充的足足的。
小一点的野炮和步兵炮也弄回来一些,把这些步兵炮都算上,火炮总数超过四十门了。
摸着自己营的装备,高翔美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逢,很大方地把迫击炮都还给了各个步兵营,还跟人家说:“你们几个步兵营都把小炮领回去吧,这么些个小不点我们看不上,以后记着有什么困难抓紧喊我们,保证炮火解决,绝对不含糊。”
看着牛B不得了的高翔,大家是说什么的都有,但有一点是都承认的,不管高翔如何猖狂,但也确实是有点猖狂的本钱。
一个团属炮兵营装备了四十多门大口径的火炮在以前真还没听说过,西北野战军里就没有这么厉害的部队,这都快赶上一个炮兵团了,(是当时那个年代的炮兵团)。
高翔的猖狂劲李勇当然也知道,他和高翔想的可不一样,炮兵营的装备越来越厉害了,四十几门火炮已经是一个几百人炮兵营装备的极限了,…本文转自热点书库…http://。hotsk。/shu/26701/4165165。html…加上这次战斗的人员损失,高翔营的人员很紧张,要抓紧补充,负责就会影响战斗力的提升。
但是想补充人员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俘虏到是抓了不少,教育就是个不小的问题了,要想让这些俘虏和解放军一条心还有大量的工作去做。
在教育俘虏上,政委王成德可没少下工夫,他把各个营的教导员和团政治处的人全都都利用起来,还挑了一些老八路出身的战士,把他们分配到俘虏训练大队,任务只有一个,用最快的时间做好这些人的思想工作。
团长李勇主要抓团里的作战训练,但是李勇这家伙给王成德出了个主意,让他带几个人去一纵队的三五八旅去学经验。
三五八旅的政委是余秋里将军,将军做政治工作的本事在整个野战军里得算是第一把了,人民解放军在后来总结出来的好多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都来自这个仅有一条胳膊的将军。
将军打仗智勇双全,是西北野战军里出了名的猛将,做政治工作又是一顶一的厉害,李勇想不通这样的性格怎么能出在一个人的身上。
王成德带着将信将疑的心情去了三五八旅,虽然李勇说话好象没什么根据,但在独立团里,李大团长给出的意见没人敢不重视,有些事你就是想破脑袋也弄不明白他是怎么知道的。大家手里有多余的推荐票票就给点。
正文 第222章 突然到访的刘旅长
宜川战役中独立团抓了大量的俘虏,最后的统计出来的数字是二千五百多人,密密麻麻的一大群,都是特意挑出来的年龄小和身体的好的。
国民党刘勘兵团有七万多人,虽然说伤亡惨重,但死的人终归还是少数,大部分的士兵都被打散了,大沟小壕里跑的到处都是人,独立团的战士们抓啊抓的,到后来都抓怯手了,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抓的太多怕伺候不过来。
你独立团再厉害也只不过是一个团级单位,别看俘虏是好东西,但太多了超过你的承受范围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后来还是挑挑捡俭才剩下这两千多人,余下的都交给上级了,经过纵队王司令员的同意,这部分俘虏都由独立团自己训练。
独立团的伤亡巨大,人员的缺口很多,营里武器有的是,就是人少,本来独立团就不缺武器,这次战斗打完后又没完没了地往回抢,武器就更充足了,这跟部队刚成立时候的状况整个调过来了,现在是武器多而人少。
李勇和王成德都想早一点把这部分人员训练成解放军的战士好补充部队,但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人的思想那有这么好转变的,抓住的俘虏和地方上经过考验的民兵是没法比的。
看着很着急的王成德,李勇给他出了个主意,去三五八旅找余秋里政委取经,看看他们那里有什么宝贵的经验。
在独立团里大家都知道有时候团长李勇说出来的话没什么根据,但却很准确,大家也弄不明白是什么原因,反正你听就是了,基本上没错。
政委王成德也和战士们一样,虽然弄不明白李勇怎么想出来的,但是知道去办就是了,按团长说的办准有意外收获。
好在现阶段部队都住在一起,互相离的不太远,一纵和二纵两个部队相距还不到十公里,加上独立团有的是小吉普车,出门赶路非常方便。
王成德带了几个战士坐了一辆车说去就去了,到了一纵的三五八旅,王成德就被热情的余秋里政委给留下了,足足待了两天。
回来的时候王成德一句话没说,先冲李勇竖起了大拇指:“大勇,还是你厉害,余政委做思想工作真是没的说,那办法是一套接一套,我都听傻了,是真受启发,看看,这笔记都记回来一大堆,我说大勇,你怎么对余政委这么了解?你什么时候认识他的?我怎么就不知道你还认识余政委,再说了,人家余政委也不认识你呀,你赶紧给我说说,这事透着一股怪劲。”
什么时候认识他的?李勇想,那说起来可就话长了,怎么说,说这个一条胳膊的将军以后是新中国的第一任石油部长?说自己是六十年后认识的?
一是不能也不敢说,二是说出来也没人信,大家还会以为团长是在做梦或者是酒喝多了。
王成德接着刚才的话题往下说:“余政委见我去找他也很诧异,他问我怎么知道上他这里来?我跟他说是我们团长推荐的,余政委兴致很高,说有机会要见识见识你这个在全野战军都很有名的团长,看看你这个小团长为什么这么厉害。”
李勇一听王成德说余秋里政委要找机会见识见识他,这脑袋瓜子顿时就觉得一点点见大,也不知道自己让王成德去找余政委取经是好事还是坏事。
余秋里政委是什么人?人尖子中的人尖子,老资格中的老资格,心眼多的都能用筐装,这是部队中的高级首长,可跟普通战士不一样。
战士们不明白也不会来问你,谁没事老怀疑自己的团长脑袋里有什么不对劲不是找挨收拾吗?
偶尔有象李江国这样的调皮蛋问起来自己也能对付过去,上级对付下级还不容易吗,不想说打打官腔就能应付。
可余秋里政委来了怎么办?到时候怎么才能自圆其说?还真是个头疼的问题,不想了,反正也想不明白,到时候再说了,车到山前必有路吗。
这时候的战士们正在分发武器和弹药,大家都觉得要论能往回划拉东西还得说是李江国的一营,整整一个辎重团,一百多辆汽车全给弄回来了,这给消耗巨大的独立团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但一营弄回来的东西都是交共的,不象高翔他们,缴获的大炮就留给自己用,高翔还腆着脸说:“谁让咱们是炮兵营了,弄回来的大炮我们不用还能让你们步兵用?”
大家虽然很想反驳但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再一想,算了,他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去了,你跟他争论还不是得让高翔给气死。
别的营…本文转自热点书库…http://。hotsk。/shu/26701/4167602。html…长和教导员们也猛往自己手里弄装备,这些人都很清楚,平时要多捞多占,关键时候才能起作用,打仗的时候才不犯愁。
但事情也不都是一样的,有的营长和教导员就又一次愁眉苦脸的,谁,机枪营的营长卫刚和他们营的教导员。
这俩人从团里冲锋号响的时候就决心要多抢多捞,抢,一定要多抢,**,这么大的伤亡不多弄点好东西回来可真亏大了。
机枪营一直都在全程使用,全营战士消灭了很多的敌人,是独立团坚守阵地时最重要的力量,但也是国民党进攻部队的重点照顾对象,机枪火炮一个劲往他们头上招呼,因此,这次战斗,机枪营和五营一样,伤亡很大。
卫刚他们营虽然没象五营那样减员一多半,但伤亡也超过三分自一了。
事情和他们俩想的又不一样了,从冲锋开始,俩人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