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西府地区胡宗南的兵力薄弱,只有几个整编旅和青年军203师,便于我军发挥。
第二,裴昌会兵团来不及回援,这个裴昌会是真长了见识了,我们围了二十多天,也没看到这个大兵团的一兵一卒,根据我们的情报显示,这裴昌会根本就没把救援洛川当一回事,部队前进的速度每天只有可怜的几公里,离我们还远的很,看来胡宗南的命令对他的作用也不大吗。
第三,在这一地区,马家军与胡宗南的国民党中央军有矛盾,互相的戒备之心很严重,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矛盾,寻找歼敌良机。
第四,我们要留一部分兵力继续牵制洛川和裴昌会会的敌人,主力则要大踏步西进,建立麟游山,拢山根据地,为将来进军甘肃做准备,同时我们还要相机夺取宝鸡,威胁胡宗南的战略后方,搞他补给基地,只要能调动敌人,我们就可以寻找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机会。”
野战军纵队一级的首长来开会前都在思考下一步怎么行动的问题,有的首长觉得,一个多月的作战说明,再围困洛川已经没有出路,还不如直接攻击延安,这样能更加刺痛国民党的神经。
有的觉得围洛川也没什么不好,裴昌会不是不敢来吗,那咱们就再围他一个月,看他来不来。
有的跟彭老总的意见一样,既然在洛川没有实现战前制定的目标和计划就应该随机应变吗,敌变我也变,出击西府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在彭老总的解释下,来开会的指挥员们觉得出击西府的前景是最诱人的,相机夺取宝鸡,威胁胡宗南的后方基地,把敌人调动起来,这样就可以创造战机,利用我军最擅长的运动野战歼敌。
出击西府还有一个原因,八万人左右的大兵团,每天消耗的粮食是个惊人的数字,这还是因为把伤员和俘虏都送走的缘故,否则粮食更成问题了,就是这样,野战军的粮食也眼看要没了。
怎么办?以前的时候都是靠贺龙贺老总派人从山西运过来,可是那时候野战军只有两万多人,现在再全靠贺老总运粮已经不太现实了,山西的粮食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粮食还要野战军依靠自身来解决。
怎么解决,攻击宝鸡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宝鸡是拢海铁路线上的重要一站,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它还是胡宗南在大西北的后勤仓库,武器弹药和粮食堆积如山,这对物资不足,战士们经常吃不饱饭的西北野战军来说,其中的诱惑简直无法抵挡。
只要一提到宝鸡城内的粮食,不管是干部和战士,就连总部的高级指挥员也和战士们一样是心里直痒痒,没有饭吃什么都解决不了,更别提什么打仗了,千古不变的道理呀,对经常饿肚子的部队来说,有的时候一听说有粮食了,战士们就嗷嗷叫,都要比政工人员做思想工作还来的快。
相比之下,象围攻洛川这样的攻坚战则是自己的短处了,打仗吗,以自己之长击敌之短,这才是上策。
习政委跟这些纵队司令员和政委的解释是:“狗急了跳墙,人急了拼命,洛川的敌人要跟咱们拼命,咱们可不跟他拼,咱们要去宝鸡吃肥肉。
但要注意一点,西府地区是敌战区,部队要向战士们强调纪律,那里的老百姓和老解放区不一样,对我们不了解,所以我们的部队不光是去打仗,群众工作也一样要开展好。
要长途奔袭,要出敌不意,还要作好群众工作,困难很大,各位指挥员回去后要充分调动战士们的积极性,多想办法,多考虑困难,把准备工作做好。”
思想既然统一了,出击西府的建议被通过。
西北野战军以二纵队王震部,四纵队张达志、王世泰部为左路军,以一纵队贺炳炎部为中路,以六纵罗员发部为右路,一共四个纵队,向西府地区攻击前进。
接到命令的部队随即撤出阵地,只留下三纵队许光达部不动,还在这一带牵制敌人。
李勇的独立团这些天来始终是什么任务也没有,王司令员让他们好好休整,目前还用不到他们。
岔口大战,独立团伤亡惨重,司令员嘴里不说但心理难受,本来有心把他们全团都调到榆林去休息一段时间,那里的条件要好一些,可是因为野司的任务一个接一个,这个愿望也没达成。
所兴的是近一段时间二纵队执行的是为裴昌会撑口袋的任务,虽然部队没打上仗,野战军的战役部署没有实现,但却给了独立团一个难得的休整时间,不说独立团了,别的部队一个多月来什么任务和活动也都没有。
在整个二纵队里,独立团被王司令员留做预备队来使用,所以纵队其他三个主力旅每天都要到伏击阵地去设伏,只有独立团留在纵队司令部附近。
因为有了独立团的存在,王司令员的心劲也比别纵队足了一些,别纵队最多也只能用两个旅来进入阵地,剩下的一个旅做预备队,而二纵队不用啊,独立团的人员别看比别的旅一级部队少,但战斗力可不比他们差,这也是王司令员敢一次性把三个旅都用上去的原因。
这期间李勇和独立团的战士们当然也没闲着,大战在即,谁能闲得下来?除了正常的训练以来,李勇又让三牛的修理连鼓捣上了汽车。
上次战役中,独立团缴获了大量的汽车和物资,特别是李江国的一营,光是大卡车就弄回来一百多辆,为了这事李勇没少表扬他,李江国也美的不得了。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咱们团长那是什么人物?轻易是不会表扬人的,但只要是真正表扬了,那就说明这个人是真的立大功了,比方说我们一营,就是这样的。”
独立团的老战士们都说李江国的脸皮比洛川的城墙都厚,子弹、炮弹都干不透。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李江国和他的一营的战士们立功是没错的,这不,李勇也不管战士们怎么说李江国,更不管李江国自己怎么胡说,没有那个时间。
现在的李勇把团里的工作都交给了政委王成德和参谋长方新,自己则一天到晚都扎在三牛的修理连里。
团长李勇和连长三牛带着十几个战士整天也不知道是干什么了,反正是鼓鼓捣捣显得很神秘,有好奇的就问他们在干什么,修理连的战士洋洋得意地说:“军事机密,能什么都往出说吗,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几天的工夫过后还真让他们弄出来一样物件来,听说团长和三牛整出个什么玩意来,干部战士都去看新鲜,不过这物件怎么看着都觉得眼熟,再仔细一看大家都明白了,这不是汽车吗,怎么变成这个妈样了?
( )
正文 第230章 是汽车还是坦克
团长李勇和修理连的连长小成,带着十几个战士,连着鼓捣了好几天,终于把一个物件给弄了出来。(百度搜索 。8dU8。)
等大家仔细一看的时候都明白了,这不是汽车吗,怎么变成这个模样了,团长这是要干什么?
原来被李勇和修理连战士们弄出来的这辆汽车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为什么不一样了?这汽车身上被包了一层薄钢板。
这钢板被切割成了大小和长短都不一样的形状,有焊上去的,也有卯上的,在汽车两侧大箱板的外部,在驾驶员车门的两侧,在发动机的前盖子上都弄上了一层。
也是多亏了**团有了三牛这个修理连,不然还真不知道上什么地方能找到这些杂七杂八的工具来。
至丛当上了连长,三牛的心里就没断过想办法,团长把这一百多人都交给我了,自己一定要想办法争口气,怎么才能完成团长交代下来的各项任务?
三牛的脑袋想的直疼,后来终于想出了个办法,把战士们都集中起来开会,让大家都来出主意,人多主意也多吗,这也是三牛从老战士身上学来的经验,换句话说,也是我们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
三牛手底的人都是特意从团里各个营挑出来的,说白了就是以前在家的时候干过点技术活的手艺人,除了一些专业的汽车修理工以外还弄了这些脑袋比较好用的战士。
会上大家都给连长出主意,修理连吗,主要的还是对团里所能拥有的各种器材进行维修,不能光是修汽车,火炮、枪械都要行,而维修最重要的是要有工具和材料,没有工具和材料再好的手艺也发挥不出来。
所以三牛和他们连的战士每到一处都特别注意对各种修理工具的收集,边干边学,这不,李勇到他们连来鼓捣汽车的时候都派上用处了。
见到修理连的装备李勇也很惊讶,没想到吗,三牛这小子别看年龄不大,但还真挺上心,几个月的光景就弄回来这么…本文转自书书网tml…多的好东西,本来想抱着试试看的李勇心里多少有了点底。
三牛和小成这些后来参军的小战士对团长李勇佩服的简直是五体投地了,他们很朴素地认为凡是团长说的话都对,凡是团长的做的事都很正确(我的天天啊,还整出两个凡是来了)他们可不象李江国还要问为什么。
李勇到了三牛的修理连把事情一交代战士们就全力干起来了,不几天的时间还真出成果了。
大家围着这个不论不类的东西都很奇怪,团长这是要干吗?李江国的大嘴巴又咧开了:“哎呀,我的妈呀,我说团长,你和三牛鼓捣了好几天就弄出了个这么玩意?这有什么用啊?团长,你不会是拿它来当坦克用吧?”
李勇瞪了李江国一眼:“怎么地?当坦克有什么不行?咱们没有真坦克还不行弄个土的出来吗?”
李江国哈哈大笑着说:“团长,知道你要干这事找我呀,我给你参谋参谋不就行了吗,三牛他一个新兵蛋子知道个什么呀。”
三牛已经是**团修理连的连长了,手底下有一百多个人,但是在李江国那些最早起家时的二十几个老战士眼里,却还是个新兵蛋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