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个剔着铮亮大脑袋的俘虏盯着李勇说道:“有种就把我们都放了,咱们把部队摆开了好好干一场,看我用马刀把你们全劈了,让你们都去见你们的马克思。”
说完这家伙还扬着脖子哈哈大笑,李勇勃然大怒,这真是被我军优待俘虏政策给惯的,本来就对西北马家骑兵怀有憎恨心理的李勇冷笑一声:“是吗?看来是不服气啊,还要用马刀把我们都劈了,让我们见马克思,那我们只好这么办了。”
李勇随即掏出宁金山给他的驳壳枪,用大拇指咔吧一下掰开机头,对着那个大笑着的军官脑袋,手指头一抠扳机就是一枪,不到一尺的距离,枪管子都要顶脑袋上了,只见子弹从前脑门上打了进去,把后脑勺子掏个大窟窿钻了出来,脑浆崩的满地都是,死尸扑通一声倒在地上,李勇又对着被揪出来的其余五个军官,每人脑袋都是一枪,地上又倒下了五具尸体。
有句俗话说得好,叫做人别装B,装B挨雷劈,这句话是真有道理,做人吗,该怎么地就怎么地,这几个军官就是例子,都让人家给抓住了还装什么?这不一人脑袋上都多个眼。
历史上我国大西北的国民党骑兵也确实是很难教化的,这些人不是什么正规军,大部分是家族式的土匪出身,势力越来越大以后被国民党给了一些番号招安了,由土匪变成**了。
这些人和西北国民党的正规部队是貌合神离,都想让对方和八路军的部队死拼,而自己则要保存实力。
国民党对地方杂牌部队的一惯做法是你有多大的本钱就当多大的官,有一个团的人马就当团长,有一师的人马就当师长,要是你的人马都打光了就什么也不是了,这就造成每个地方军阀都想保存实力,结果到后来都被解放军消灭,从土地革命时期的红军一直到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军都是如此。
红军长征能一路到达陕北,固然是因为红军战士们的英勇和指挥机关的高明战术,也和地方军阀不卖力气有一定关系,比如红军过大渡河的时候,贵州军阀王家烈就认为如果他把军队都拿出来和红军死磕,到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红军受到损失,而自己的部队也打没了,部队都打没了还拿什么来当贵州省主席?
李勇这几枪别说是俘虏了,连特务连的战士们都被镇住了,连长平时和大家嘻嘻哈哈的,没看出来有这么狠,可真敢下手,不过也真解恨,就应该这么干。
指导员王成德过来说道:“大勇,你怎么真开枪了?我还以为你只是吓唬吓唬他们。”
李勇:“老王,你说这些人留着有什么用?他们和那些士兵不一样,对我们军队的仇恨很深,留着还不是糟蹋粮食,咱们的粮食可不是给他们吃的。”
几个排长都过来了,当着指导员的面谁也不敢说干的好,可都偷偷地和李勇挤眉弄眼的,一排长李江国笑哈哈说道:“报告连长、指导员,全连准备完毕,战利品也清点完毕,是否出发请指示。”
李勇知道这是聪明的李江国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他怕自己和指导员闹僵了,在**的部队里不管什么原因,随便枪毙俘虏都是很犯忌讳的一件事。
李勇回身捅了下王成德:“老王,你要是有意见以后在支部会上再批评我,现在咱们得赶紧出发,部队太疲劳了,得找个不容易被发现的好地方好好休整几天。”
指导员王成德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
部队一路向东北插了下去,仗打完了要尽快脱离战场,是非之地不可久留,特务连已经吃饱了,再遇到情况没准就会把肚皮撑破的。
那些俘虏再没有一个人敢说话,也没有人敢闹什么情绪,每个人都背了几支没有撞针的步枪和特务连所感觉有用的东西,象羊一样跟着部队往前走。
特务连的战士们边走边互相议论:“咱们连长那几枪算是对了,你看他们的熊样子,吓得跟孙子差不多了。”
也有的战士说:“咱们八路军的部队不是有纪律不许打骂俘虏吗?不许搜俘虏腰包吗?怎么连长还敢开枪枪毙俘虏?”
战士们互相解释道:“你知道什么,虽然有纪律不许打骂俘虏但是这纪律也没说不许枪毙俘虏,咱们连长这么办可不算犯纪律。”
可是解释完自己也感到好笑,这么解释也有点太扯了,部队一路向北迅速开进,行军的序列还是按以前的样子,一排、二排、三排,连部,然后是四排、五排。
侦察排的四个班在队伍的前后左右各放一个,离开部队几百米的距离搜索前进,张劲松带前卫班在最前面,副排长带一个班做全连的后卫。
谢谢兄弟姐妹的支持,这些天太忙了,大家过节都放假了,可是我们没放假,忙的四脚朝天的,给大家鞠躬,九十度的,你们一点点的支持都是我的动力。
正文 第三十七章 小山村
因为张劲松会骑马,这家伙带了两个会骑马的战士在最前面探路。
有了战马的感觉就是不一样,张劲松和两个战士不一会就跑没影了,隔了不长的时间又回来,来来回回地向李勇和王成德汇报情况。
李勇看着来回奔波的张劲松也感到战马真是个好东西,机动速度对一支部队来说太重要了。
特务连和辎重排,炊事班的战士们会合后继续向北走,辎重排和炊事班的战士们看到缴获了这么多东西是又高兴又嫉妒,炊事班的战士们还好点,没说什么怪话,也没什么情绪,他们没有战斗任务也没太大的想法,炊事班吗给大家做好饭就可以了,至于打仗除非部队要打光了,要不那能轮得到他们
辎重排的战士意见就大了,我们也是战斗兵啊,可是连着打了几仗我们连枪都没开过,还不如卫生队了,人家胡小莲一个女人都能到战场上了,我们这帮大老爷么怎么就去不了?还不如一个女人有用?
战士们什么怪话都有,排长孙全厚听着战士们的议论脸上也有点挂不住,就悄悄的找到李勇:“连长,下次有任务好歹也让我们辎重排打一仗,不论大小,打一仗就行,要不你说让我这排长还怎么当?”
李勇笑着对孙全厚说道:“回去告诉你们排的战士,仗还有的是,在整个大西北,整个陕甘宁边区,敌人比我们要多的多,想打仗是好事,如果有用得着的时候一定让你们上。”
部队晚上饭也没吃,边走边吃点干粮,这一带是敌人骑兵的天下,要尽量避免和敌人遭遇,没有地理上的优势,在平原地区步兵是很难和骑兵对抗的。
从下午走到天黑,又一直走到第二天早上五点左右,天渐渐亮了,整整走了一夜,李勇估计这一宿怎么也走出了有百十里路。
派出去侦察的张劲松骑马回来向李勇报告:“前面五里左右有一个村庄,这是一个大村子,老早以前能有好几百户人家,自从陇东地区被国民党占了以后,现在跑的跑,逃的逃,死的死,就剩几十户了,老百姓都穷的叮当响,有的人家都要揭不开锅了,空窑洞很多,咱们几百人全住下也没问题。”
李勇说道:“太好了,就是这里了。”李勇的本意就是想战斗结束后把部队拉的离战场尽量远一点,让敌人摸不着头脑,也给自己的连队提供一段休整的时间,这一段时间部队连续作战和行军战士们的体力已经下降了。
到了村口李勇让部队在村子周围放好警戒,村子里的人不论是谁只许进不许出,虽然说有点霸道,但这是非常时期也只好如此了,李勇这么做是有原因的,刚刚干掉一个骑兵团,敌人一定会寻找特务连进行报复,封锁消息是必须的。
特务连给每家老百姓都送个马大腿,指导员王成德让战士们挨家挨户告诉老百姓克服几天,只要是部队有吃的就有他们的,部队进村后不准打扰百姓,以排为单位打扫好窑洞住进去,炊事班马上做饭炖马肉吃,大家都饿坏了。
李玉明挑了个窗户和门比较完整的窑洞给李勇和王成德当连部,小成和三牛把窑洞打扫干净后,李勇从背包里掏出油布褥子铺在炕上就睡着了。
一连几天李勇的压力太大了,这下终于放松下来,困劲就挡不住了,王成德告诉三牛和小成赶紧找点柴禾把炕烧热了,要不睡凉炕会得病的。
在我们国家北方的农村有这么一句话,叫傻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大概的意思就是睡在没烧火的凉炕上很容易得病的。
北方的火炕和南方的床是两回事,床凉一点热一点都可以,但是北方的火炕一定要烧热了才能睡,睡在烧热了的火炕上很解乏,也对身体有好处。
现在的北方只有在农村能看到火炕了,城里早就扒没了,现在的城里人要想体会一下火炕的温暖也只有到农村去了,不过什么事情也不是绝对的,前几天听从韩国回来的朋友们说,这韩国人在城市里也在琢磨弄火炕来睡觉。
有一次去江苏常熟,有一个当地的哥么非得使劲问我这北方的火炕是怎么回事,他怎么也理解不了下面是火,上面可怎么睡人?我是好一通解释他才明白,这里说多了怕朋友们骂我混字数,所以还是别说了。
李勇一觉睡到中午才醒,就觉得自己的肚子里是咕噜直响,这才想起来自己和战士们有好几顿饭都没正经吃了。
看到李勇醒了,三牛端了一大碗炖好的马肉进来:“连长,你尝尝,这马肉可烂糊了。”李勇接过来就觉得一股香味扑鼻,抓起一大块就吃,一口气把这一大碗的马肉全都吃了进去,最后还把剩在碗底的汤水也喝了进去,就在李勇摸摸肚皮满意地说:“三牛啊,太好吃了,我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马肉。”
李勇的话还没等说完,旁边有人扑哧笑了,李勇回身一看,原来是胡小莲也端了一碗马肉说:“要是还能吃下去就再吃一碗,炊事班炖了好多,战士们吃不了,还剩下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