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之烽火岁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少年之烽火岁月-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五营长王老虎扯了一下李江国:“你要是手痒痒就去一边挠挠地,嗓子痒痒了就去抽烟,别给团长添乱。”

    听到李江国和王老虎说话的何翠花悄悄挤到李勇身边,你说一个大姑娘家的使劲往男人身边挤,搁胡小莲是不会这么干的,别看跟李勇好了很多次了,但当着大伙也是抹不开,李佳更是不可能了,何翠花可不管这些,挤到李勇身边歪着脑袋仔细看了一会什么也没说又悄悄爬了回去。

    这何翠花爬到山包后面找到了正在休息的李佳。这李佳以前和国民党的三十六师在一起行军的时候都是坐的吉普车,师司令部的人员们,当然和普通士兵不一样,是有车可坐的,可从来没骑过马这么长距离行军。

    参加解放军以后虽然李勇也给他们通讯排配了一辆吉普车。但象今天这样的隐蔽夜行军是不能开吉普车过来的,李佳也和别的战士一样都是骑着马跑了一宿。

    到了榆林附近以后总算是停了下来,李佳就觉得自己的屁股都要被颠成两半了,呵,本来也是两半的,火烧火燎地很难受,很想用自己的小手好好揉揉,可是周围都是战士们,这还真下不去手。

    看着别的战士都象没事人一样该干什么干什么,这李佳有点奇怪,屁股都是肉长的,难道他们就不怕颠?他们怎么就不难受?就偷偷问何翠花怎么样,难受不。

    何翠花告诉李佳,我们共产党的军队靠的是双脚行军打天下,用双腿与小鬼子和国民党的汽车轮子赛跑,练的就是一双铁脚板,翻山越岭是平常事,象今天这样有马骑已经是享了天大的福了,怎么还能难受?

    李佳想想也是,这共产党的军队跑路的工夫可能是天下第一了吧?还没听说过有哪支部队象解放军这样会跑路,对他们来说能骑着马行军真的是太享受了。看来自己以后还要多锻炼,既然加入了这支部队就要彻底溶入进去。

    实际上这骑马也是有很多学问的,并不是只要坐稳就行了,一个好的骑手要与马互相配合,在马背上不能一味的死坐着,要随着马劲来回上下晃动身体,这样人不会难受,马也省力气,特别是长途行军,更要如此。

    “李佳姐你怎么样?还难受不难受?你可不知道啊,咱们团长真的是太有本事了,不但会打仗还会画画,趴在那里就把榆林城画得向模向样,什么工事啊,碉堡啊,铁丝网啊,护城河啊,都画得可象了。”

    何翠花不停地说了一通。李佳楞了楞,这李佳是读书人出身,在国民党的三十六师干了好几年,可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白丁,她当然知道何翠花说的李勇是在干什么。

    这个年轻的小团长肚子里的东西还真不少,城防工事和火力分布图不是谁都能画的,这要经过专业训练才行,如果有错的和遗漏的地方,部队以后的攻击行动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还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图上作业是一门学问,在国民党的正规军里有这一手的也不多,刚刚二十岁的团长是从什么地方学来的这些东西?哪个学校毕业的?

    放下李佳怎么想不说。李勇仔细观察着榆林的每一处防御设施,榆林已经被国民党的二十二军经营了三十多年,城墙越修越高,也越来越厚,最底下都是成块的大条石,上面全是青转,足足能有十几米高,这样的城墙就是用炸药炸也不容易被炸开。

    我军上次攻击因为炸药量的不足,只是炸掉了一些城墙的外皮,筋骨没伤,现在损坏的地方都已经修好,城墙下面六七百米以内的地方被清理得一干二净,跟大开阔地一样,凡是阻碍射界的一些民房,树木都被扒倒和连根刨掉。

    从远至近依次布置了四道封锁线,最外围的是两道路障,然后是两道铁丝网,铁丝网后面是两道通着高压电的电网,电网的后面则是大小不等的密密麻麻的地堡群,地堡群之间有暗沟相连,可以互相支援并且形成交叉火力,还可以和城墙上面的火力相互配合。

    地堡群后面是一条新修的护城河,河里惯满了水。看到这里李勇惊讶了一下,自己记忆中的榆林城并没有护城河,现在怎么多出了条河?难道是自己的记忆有问题?还是历史因为自己的到来而有了一定的改变?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如果自己还是按照记忆里的东西生搬硬套没准会害死人的,这一条河看着没什么,实际上给我军的攻击行动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西北野战军的劣势还是火力的问题,对城市攻坚最重要的炮兵火力还是不够,步兵发起攻击前如果有足够的炮火就可以把几道封锁线全部炸掉,也可以用炮火把城墙多炸出几个豁口,步兵就可以从豁口冲进去。

    如果直瞄火炮多一些效果就更好了,只要我军攻击的时候发现敌人的火力点就可以直接打掉。

    可是现在不行。虽然消灭三十六师后,缴获了一些大口径火炮,不光是李勇的独立团有缴获,三十六师是一个三旅九团的整编师,富裕的很,但野战军主力也遇到了和独立团一样的问题,那就是炮弹不足。

    等到我军把大炮缴获过来的时候,炮弹已经被国民党的部队打的七七八八了,凭借现存有限的炮弹,对攻击榆林这样的大城市只能解决一小部分问题,主要还是要依靠炸药来爆破。

    不但要用炸药把各条封锁线炸掉,还要用炸药把榆林的城墙炸倒,部队才能冲进去,至于说能不能从敌人的手里想办法抢点炮弹,那怕偷点也行,这些李勇也想过,但是看来都不行。

    榆林守军的武器弹药靠的是几十年积累的库存,并不是临时现远来的,仅有的一点临时补充还是用飞机空投下来的,李勇和他的战友们再有能耐也不能把飞机从半道上给截了吧?

    用炸药炸城墙就涉及到了挖地洞,为了隐蔽接敌,减少损失,我军第一次对榆林攻击时用了两个主力纵队,挖了六条地洞,加上后来增援的总部独立第一旅,一共挖了七条地道,但是都没有爆破成功。

    这次榆林的敌人为了阻止我军挖地洞才新修了护城河,这么一来我军对城墙的爆破确实遇到了大问题,挖的地洞没办法通过护城河,过不去护城河就炸不到城墙,看来老的爆破方法已经不行了。

    李勇足足用了将近两个小时,才把榆林城一面的工事和火力分布图画清楚,等李勇把榆林的四面城防工事全部画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左右了,这其中别的干部战士都吃了点干粮,惟独李勇什么也没吃,一口水也没喝。(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117章 试探

    李勇在观察榆林城防工事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一点吃东西的心情也没有,后来自己分析还是因为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太焦虑了。

    在画敌人的火力分布图时,李勇不停地考虑自己部队所能用的各种攻击方式和方法,脑子里不停地在想如果自己的部队攻城怎么才能用最小的损失来取得最大的战果?

    一起来的老战士们还是第一次见李勇这么紧张焦虑,以往的战斗李勇都是很轻松的,就算是不轻松也不会表露出来,这次在干部和战士们眼里就和诸葛亮一样的李勇都这么犯愁,看来这榆林还是真是个难啃的硬骨头。

    这样的时候战士们谁也不敢打断李勇的思路,连平时爱说爱闹的李江国和张劲松也静静地趴在离李勇不远的地方一句话不说。

    王成德小声地问了句:“怎么样大勇?咱们部队打榆林有几分把握吗?”

    “老王,太难了,这榆林现在和铁桶也没什么两样,如果没有必要我认为还是不要对榆林进行攻击,攻打大城市最重要的就是火力,这一点正是我们野战军的劣势,而且这一情况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缓解。

    敌人是踞城固守,会有力于他们的火力发挥,这也是敌军的长处,我军的优势是运动野战,现阶段攻打这样的大城市我们是用自己的短处来对付敌人的长处,就是能打下来我们也会付出重大损失,要是还和上次一样打不下来。”李勇摇了摇头没有再往下说什么。

    西北野战军二战榆林李勇也只是知道而已,历史会因为他这个小人物的到来而有所改变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但即使败了又能如何,他李勇和自己的团队能躲避得掉吗?

    听李勇这么一说王成德的情绪也低沉下来,王成德的战斗经验比李勇只多不少,李勇只是一些新思路新办法比王成德多,加上谁也弄不明白的对战斗的预测能力很厉害,要论实际的战斗经验反到不如王成德。

    王成德比李勇现在的年龄大五岁,十五岁参军的他已经在战火里拼杀了十年,实打实的老八路出身,别看年龄不大,却是三五九旅的老骨头,战斗经验十分丰富,是我军一名十分出色的基层指挥员。

    当初老二团的赵团长能把特务连交给李勇,其中有很大程度是因为有了王成德这个指导员的缘故,战争年代一个优秀的政工干部他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

    王成德和李勇一样对榆林城足足观察了大半天,知道李勇说得是实话。

    “大勇,咱们尽量多做准备开动脑筋,你把图画的越仔细越好,咱们回去一起研究,我还不信了咱们就核计不出个好办法来,不管榆林城的敌人有多硬,咱们也要把这个硬核桃砸开,你抓紧吃点东西,没准首长会有更好的办法。”

    何翠花见李勇在快一天的时间里什么也没吃心疼得不得了,李勇图刚一画完了赶紧把自己的水壶拿过来让李勇喝了几口水,又把自己的干粮往李勇的嘴里送。

    还不停地叨咕道:“三牛和小成你们两个都是死人啊?没看到团长什么也没吃吗,你说要你们还有什么用?就你们俩这样的还能当排长?我看当战士都不够格,不行回家当老百姓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