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沉浮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京华沉浮录-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房间的尽头还是一扇门,我只好又进了这道门。这是一个走廊,应该是和刚进门的走廊相同,不知为什么堵了起来,却在两个房间里穿堂而过。

    走廊很高,也很长,一侧有5,6个房门。看来这楼应该是50年代的俄式建筑。

    我沿着走廊走到第一个开着的门,终於看到了第一个人,一个清清秀秀的小姑娘,她正坐在一台电脑前,电脑的屏幕上正跳出“天翔”两个大字。看到我,她问我,“你找谁?”声音清脆极了,两只大眼睛水汪汪的。

    我心里话,这天翔也真怪,上门都是客,我在东四的时候就反覆告诫小芬,见到陌生人进来要问对方,师傅,您需要点什么?

    我说,“我是来找刘经理的。”

    小姑娘很热心,马上站起来说,“那我带你去找她!”说着,一窜一跳地就跑在了前面。

    很快就到了一个房门前,她朝里面喊了一声,“刘经理,有人找你!”说完,回头冲我一笑就回去了。

    我进了房间,里面一个人站起身来迎过来,握着我的手,自我介绍是刘诗风,天翔公司经理。

    俄式房子就是高大,除了刘经理外,房间里还有一个女孩,显得空空落落的。

    刘经理50来岁,一付典型的技术官僚模样,只是气色不大好,人很瘦。他说话很和气,有一点派头,不过没有架子,阿唐素来善於和这种类型的人打交道。

    刘首先问了我的情况,特别感兴趣的是我为什么从高校跑出来去经商。我告诉他开始只是想过渡一下,不过时间长了兴趣倒是真的上来了。我从电话里知道天翔是在招销售人员,自然不敢说没兴趣。

    刘又问了一点有关销售方面的问题,我是对答入流,这一年多确实不是白混的,倒把刘经理听傻了。不过,歪的邪的那些个我是纹丝不露。

    刘又问我是如何在学校里入的党,我顺势将过去的辉煌重温一遍。听得刘经理两眼放光,忍不住也扯了一段他年轻时候的大学生活。一时间,房间里一片温馨。

    最后,刘大致介绍了一下公司的情况。天翔是中央某部级公司的下属子公司,是一家集技术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于一身的高技术公司。目前拥有已开发的文字处理软件产品和开发中的激光印刷硬件产品,有固定客户20来家。

    我一边听,一边盘算,嗯,不错,不是一家皮包公司,这年头皮包公司可太多了。

    最后刘经理让我到外面会客室等一下,等一会儿有一个软件部的经理再和我谈一下。

    坐在会客室里大约10分钟,一个瘦瘦的30多岁的人低着头走了出来,自我介绍叫易森。他长得有点儿南方人的特徵,高高的额头,活不多,人显得很平静。

    我们大约谈了10几分钟,易森问得多,谈的少。

    多年后回忆我和易森的谈话,谈不上感觉好还是坏,很平淡,内容想不起来了,只记得他问过我多大年纪,是否结婚?

    之所以记得这个,是因为从没有人问过这个。后来我们成为死党后,我曾经问易森为什么问我是否结婚?他说,结过婚的男人比较可靠,心理成熟一些。

    我认同这一说法,阿唐在婚后确实感到心情平和许多,少了很多为了证明自己的无谓冲动。

    易森后来告诉我,听我说我才25岁时,他当场吓了一跳,他原以为我是30多了。不过,当时我从他的表情里没有看出他的内心活动,他一贯深沉,很难从外表看出他在想什么。

    当时易森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有教养,文弱,说话细声细语,待人礼貌而和气,有一点拘禁,不是那种见面熟的人。当时我是一点也没意识到眼前这个看起来很普通的人所具有的内涵和背景,更没有想到他至少对阿唐的生涯产生了至少长达5年的影响!

    我和易森谈完后,他进去找刘经理去了。几分钟后刘经理出来又把我叫进了他的办公室。

    刘经理显得很兴奋,告诉我,他和易森都觉得我很不错,如果我愿意加盟,将担任公司销售部经理。

    我尽力压制心中的起伏,问了几个我认为关键的问题,销售部目前的人员组成,公司的组织结构,我的人事档案安排及可能的住处及收入水平。我不想重蹈东四的覆辄。

    刘说,销售部目前有三个人,一个和我年龄相仿,两个小年青。公司目前有四个部门,1)软件部,10个人,是最大的部门,也是目前公司的唯一的收入来源;2)硬件部,2个人,正研制激光印刷设备;3)管理部,4个人,包括刘经理,办公室主任兼库管小慧,及会计和出纳;4)销售部。全公司共有人员19人。公司内少部分人的编制在总公司,大部分人的档案在北京市人才交流中心,保留全民身份。至於住处则很难,我要自己考虑租房住。全公司的收入水平在200~400元之间。

    不能不说,人员很是精干。

    最后,我问了一个想不通的问题,相比其它部门,销售部门的力量是否太弱?那时中国的销售部门同时肩负技术支持的责任。

    刘经理咧了一下嘴,笑着说,“没错,这就是为什么请你加盟的原因!”

    我看着刘经理,忽然想起来了一个人,电影“南征北战”里的国军张军长,神态象极了。

    我还是那句话,先考虑考虑,然后拿着刘经理给我的一些资料,坐上地铁回东四。

    路上我研究了资料,虽然资料设计的不是很专业,不过还是可以看出,这个产品的投入相当大,是一个很大的系统。我很纳闷,这不到20个人的公司,如何能做出如此庞大的系统。

    一线地铁在复兴门转环线地铁,坐上北上的地铁后,我接着研究,直到一阵嘈杂声将我惊醒。抬头一看,天哪,北京站!早过了东四十条!忙不迭站起来往外冲,到了对面再上回头车。

    后来,这样的故事一再重演,不是因为看书就是因为睡着了而坐过头,往往是到了北京站才发现,还好从没有发生被拉回到车库中的丑事。

    何去何从?

    是回归全民所有制的中国经营报,还是继续下海前去全民所有制下属的自负盈亏的天翔公司?

    前者是又走回了我毕业时本应走的路,做一个编辑,成日里为他人做嫁衣裳,不同的是出版社换成了报社;后者是在商海里继续下潜,甚至连住处都没有。

    真难哪!上苍为什么要给人以思考能力呢?我开始羡慕起蚂蚁们的幸福了。
第二十二章 君子结党
    第二十二章君子结党

    很快,我做出了抉择,答案其实每个人都知道:继续下海。不然,阿唐的故事就结束了。嘿嘿。

    如此抉择的主因是,阿唐骨子里不安份的个性。

    天翔的产品实在对我太有吸引力了,那年头的公司大都是倒来倒去,很少有自己的产品。如果能销售自己公司的产品,那可是真正的一手货啊,想赚多少就赚多少!(呵呵,开个玩笑,首先得有人买。)

    我的知识结构和个人素质,显然是适合就一个具体的产品,制定相应的销售政策,通过一系列的策划,组织人员具体实施,从而完成整个产品的市场行为。空手道不是我的长项,也不应该是中国的未来市场之路。

    首先我给经营报的贺总打电话说不去了,还是想继续下海。他笑着说,祝我游泳愉快!

    又打了电话给天翔的刘经理,告诉他我愿意前往就职,又问他档案如何转。

    刘很高兴,嘱我下星期一先来上班,档案的事不急,以后慢慢再转。

    我当时差点儿没背过气去。当初我在XX学院为了这劳什子调动,搞得惊天动地,不就是为了一个档案吗?!如果档案调动是不急之事,那时大可逍逍停停走人,你不放我,OK,攥着我的档案吧,三年两年你就得求我快快转走吧,我的爷!

    种种的人事及户口限制都是建立在被施加人身在体制内的前提下,如果跳出五行之外,这些就不管用了。我们需要做的,只不过是要在精神上打碎这一枷锁罢了。

    我没有去找联社的柳书记告知此事,他如果还有良心,就让他先内疚几天,东X电子一条街的昏话让老杨去实现吧。另外,我还想先在这院里多住几天。

    转眼到天翔已经半个月了。

    这天我和易森两个人去XX部机关演示我们最新版的文字处理系统。

    易森和销售部的小牛和阿瞒两个不大对付,一般有事只来找我和馨儿,馨儿就是那天引我去见刘经理的小姑娘。

    这些天来,我拼命地消化资料,熟悉软件系统,忙得昏天黑地。

    阿瞒是个二十不到的小伙子,和馨儿差不多大。他在偶然指导我使用软件时,断断续续地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天翔公司刚刚发生一场严重的内讧,几乎所有的开国元老都和易森闹翻,愤然离开天翔,回总公司去了。其中有销售部经理,硬件部经理兼主设计人,软件部字库生产主负责人等,当时几乎半数以上的人都站到了易森的对立面,包括阿瞒和小牛。

    总公司派刘诗风出任天翔经理,撤了易森的公司经理职,只负责软件部一个部门。造反的人留下的只有无路可走的阿瞒和小牛。一句话,易森胜了,不过是惨胜。

    我听得肚子暗暗发笑,内讧难道是中国人的专利吗,到处都是人斗人!

    XX部机关大楼也是一个俄式建筑,楼下有一个硕大的厅,我和易森就在这里演示。

    这是一个最新版本的软件,全新交互式的文字处理系统,我不熟,易森坐在电脑前操作。我看他只顾操作,偶而说两句,声音又太小,就接过话头做讲解。

    阿唐平时讲话的声音不大,但人一多就来劲,声音宏亮,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而且我有一个特点,书面语和口语差别不大,基本上阿唐现在敲下的文字就是想要说的话,因此,很适合做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