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他老人家跟对方打个招呼。几天后,他又去见岳父,对方说:“我已经跟人事局长去过电话了,这样吧,你今天晚上就到他家去,把自己实际情况向他说说,该怎么办怎么办。”
志坚用征询的眼神看看身旁的岳母,她说:“他家孩子不大,带上二斤好糖块就可以了。”
志坚遵照岳父母的吩咐,晚上到了县人事局长的家中。他把自己要调动的意愿说完后,局长回道:“按说正常调档先要本单位报上来,或者对方人事局先来调档函。不过现在调往市里的人很多,你又情况特殊一些,咱们局里就给你发吧。只是你本局领导问起来,就说市人事局先来的调档函。”志坚遂认真地答应。
到了星期天,志坚去见增福,告诉他自己的档案已发往市里,请他和市人事局、二轻局打打招呼。对方满口答应,又说你尽管放心。其实他认为和二轻局局长已说过,寄给人事局档案呢他自然会收下的,也就没再费口舌。
又隔了一周,志坚实在忍耐不住了,他又去找增福询问情况。对方说,“应该收到了——这样吧,我明天回单位先记着给二轻局打电话,看落实得怎么样了,下周给你回话。”
又到了周日,志坚按约定时间前往。增福道:“二轻局没见到你的档案,到市人事局查也没查到。你再问一问咱县人事局,是不是没发呀。”
志坚一听此话凉了半截,赶紧回了自己家中。第二天他趁工作上能抽出身的机会,前去县人事局办公室询问。工作人员答复他,“你是不是市里那头儿没说好哇,你的档案给退回来了,同时还退回了另外一个人的。”
他一时还没怎么反应过来,像是在回答对方更是在自言自语,“市里两头儿都说好了的,都说好了的。”然后无精打采地返回了单位。
几天后,志坚到岳母家,向老人说明这次调动工作的事给办砸了,他估计关键是市人事局那里没预先通个气。岳母便对他说:“听说这边你姐姐局里局长的弟弟在市人事局是人事科长,何不托托他的关系?”
志坚刚才还很沮丧,一听这话又来了精神,说那敢情好。
过了几天,志坚又去见岳母。对方告诉他;“你姐姐那天来时我告诉了她你想办调动的事,让她先跟她局长说说,你姐回去就找了人家。这人表示给他弟弟写个信让你带着去。”她略作停顿,让志坚抽空去他内姐那儿具体再商量一下。
志坚到内姐家接连去过两次,这第二次对方已把市人事局人事管理科科长的亲兄写的信交到了他的手上,让他拿上二斤糖块去见这位科长就可以,说等事情办成后再买点东西还人情也不晚。并详细地告诉了这人的家住哪里,具体的什么时间找他合适等问题。
志坚假托个其他的事向单位请了假,第二天坐长途车去市里拜访这位人事科长。
第十二章 办调动手法儿缺(下)
这位科长刚调到人事局不久,还是住着原单位的平房,志坚根据内姐给提供的对方的家庭住址和作息时间,中午时分见到了他。志坚恐怕对方短时间内不明白自己的来历,一边作自我介绍一边递上那封信。科长顾不得审视对方和听他介绍,只原地站着先看他兄长的亲笔信。看完后,才客气地给志坚让座,并给倒上茶,接着问他干什么工作。
志坚说,“在部队从事了六、七年文字工作,转业后又当了会计。”
“那你想干什么吧?”
“我搞文字工作时间长,也有点基础,愿意干文字工作。”他恭恭敬敬地回答。
科长略加停顿,又说,“你先回去,等我联系联系再告诉你。”
志坚看对方答复得明确,急忙表示感谢,让他多费心,过一段时间再来麻烦他,科长客气了两句,便把这位不速之客送出了家门。
志坚走在大街上,考虑到这位科长定不住什么时间给联系好,自己又在百里之外,准备来之前请假还得说谎,不过大姐夫妇在就近工作,姐夫他人托人的关系说不定认识这位科长,今天又必须在他那里住下,何不托他过几天来找这位科长呢。
他见到大姐夫后,就把刚才想好的主意讲了出来,对方自然答应。志坚又把科长的姓名、现在及原先的工作单位都告诉了他。听到这人是从他们大单位调来的,姐夫便说我们单位去年一位大队长调到这人的原单位当领导,肯定会认识他,这事好办,你放心吧。
志坚听大姐夫这头儿又有熟人,若能花点钱打点打点更保险,便和对方说用多少钱你先垫上,过后我再还你。然后就撒手不管了。殊不知大姐有病,在家里处于附属的地位,姐夫当着内弟的面说得好,又不实心实意为对方着想,遂得省就省,这件事能成除非太凑巧。
十几天后春节就要到了,大姐夫带着部分年货到志坚这里看望岳母,顺便告诉他已用较高规格的酒宴招待过人事科长,说对方答应安排他到市府办公室经管文件,具体办手续过了春节再说。志坚一听很高兴,又恐怕这次再办砸了,想让姐夫给人事科长送点礼,可是对方说:“年前都忙忙的,再说吧送少了人家看不在眼里,送多了呢咱们手头儿又吃紧,他在酒桌上当着几位老同事的面说得很扎实,我看没问题,办成后你直接去送吧。”志坚独立思考能力欠缺,人云亦云,便任随事态的发展。
过了元宵节还没有动静,志坚只得再向单位请假去找大姐夫。对方见到他时已是晚上,又等到第二天上班时间给人事科长打电话,那边说当时确实是主要领导同意了的,可是后来两位副手又不同意,再说这一岗位重要,关卡就多一些。这边又说上几句客气话,科长便答复另想办法。
志坚来市区一次不容易,看到人事科长没有给办成,也没提上点礼物,中午又到了他家。志坚虽然两手空空而来,可是自我介绍说,当前参加着中文专业的高教自学考试和北京一所函授学院的学习,还差一点在校内刊物上发表短篇小说,能否给联系一下文化口的工作。科长一听,便说:“你等等,我给文化局长打个电话问一问。”他和对方寒暄过后,就说给他推荐个人材,又现买现卖,没什么遗漏,这时站在旁边的志坚也想通过科长与另一方的通话,直接弄清电话那头儿的意思。
科长放下电话,便对志坚说,“下午上了班,你赶到市文化局去找创作室的主任,局长说他下午有个会,让这位主任跟你先谈谈,你的意见呢?”
志坚一看对方办事这么利索,便感激不尽,就准备告辞。科长看了一下表,又告诉去文化局怎么走,还要客套两句。志坚又赶紧离开了对方的家。
因为建市才两年,市委、市府及其下属机关还借住在特大型企业腾出的房屋里面,相对集中,志坚从人事科长家出来后,在街边小店把自己肚子打发饱,直接走街串巷,就到了当时文化局所在的院落。都是平房,门外上方又都钉有标示牌,这时正是刚上班的时间,他找到创作室,上前敲了敲房门,听到里面的应答,便推开门进入室内。
因为局长已给这位主任挂过电话,这时特意等候志坚前来,他进了门说完两句话,这位就完全明白了他的身份和意图。主任让他介绍一下自己的特长和学习情况,志坚向来不自我吹嘘,这次也事实求是地相告。然后主任说道:“你正在参加自学考试,用不了几年就会拿到大专文凭,写作上也是有后劲的,有发展前途,不过我们创作室需要当时就能顶岗的人员,最近从外地调来一位年轻人,已在省级文学刊物上发表了四、五十万字的作品。在咱们这里就要天天写,现在你即使到了这一岗位上恐怕也很吃力,目前局里正缺一位管资料的人,我认为你一边干些日常工作,一边进行学习和创作,等以后再作调整要好一些。不过我只能先向局长汇报。你的意见呢?”
志坚看到对方说得很诚恳也很明确,表示就照他说的办。随后对方又询问了志坚目前在什么单位工作和几个具体问题。到了后来,主任又对他说:“你在这里等一下,我去看看局长在不在,向他汇报一下你的情况,以便尽快帮你解决了,省得你来回跑。”
他回到房间后,客气地说:“局长正忙着,你先回去安心工作,等待通知吧。”志坚遂离开此处,直接去了长途车站坐车返回县城。
第二天正好是星期六,快要下班时,有位在市文化局工作的青年人找到他,较为急促地说:“明天是星期天,我们局长正有空儿,让你下午去他办公室见他,我是回家过星期天的,顺便叫我给你捎个口信。”对方说完后就走了。
来人说这话时,有同事在场,志坚这次向单位请假也只得照实说。因为第二天要去市里,他恐怕二姐要捎东西,回家之前去了二姐家,对她夫妇二人说市文化局长要见他一面。姐夫回道:“是不是给他买上点礼物?钱不够让你姐姐给拿上。”
志坚不假思索地说:“他急着要见我,就是需要我这样的人,再说到他办公室提着东西也不好,我这次不想再破费了。”对方见他说这话,就不再接茬儿说下去。
可是到了星期天下午,志坚辗转来到市文化局所在的大院,又辨认出局长的办公室后,发现人不在,只好再去上次到过的创作室。这位主任竟在室内,双方寒暄过后,他知道局长没走远,就到别的办公室去找。他返回后对志坚说:“我见到局长了,你这就到他办公室门前去,他还有点小事,说马上就过来。”志坚即刻起身离开。
志坚在局长门口站了一、两分钟,一位官员摸样的人就走近前来,准备开门时,他便靠近了对方作自我介绍。来人便中止了行动,回转身面对他说:“你要找的人就是我,不过现在有个新情况,市府刚开了会,专门成立了市编委,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