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那初恋的同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为了那初恋的同桌-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恍然大悟。

    志坚的女儿璐璐已经长成大姑娘了,今年考上了四川美术学院。家中虽然不宽裕,但是人家家长都去送孩子上学,再说璐璐是个女孩儿,没有熟人陪着怎么能行?另外志坚的堂弟一家人近几年把家安在了成都,他去见见面,以便今后让对方照料一下侄女,作父母的会放心一些,所以他这当爸爸的便请了假送女儿去上大学。

    因卧铺票紧张,还是让亲戚到临近城市另托人买的。玉琴也再三叮嘱父女二人,在火车上睡觉时要警觉一点,防止和她那次外出旅游时那样在火车卧铺上休息,差点被对铺的乘客把手机给偷了去。其实这次在到校途中是很顺利的,因为本市到那所学院报到的还有其他同学,上车后,璐璐和别的乘客调了位号,这样就和新同学挨在一起。对方家长因为孩子的关系,感情自然亲近一些。志坚虽然在南方当过兵,不过家乡和部队驻地都属于祖国的东部地区,那时坐火车经过的几座山都没有绵延几十里的情景,可是这次火车进入陕南以后,钻隧洞的时间,有时比在露天跑的时间还长。火车顺着一条大江,或在江边的一面山坡上,或钻到大山的肚腹内,约跑了一个小时。志坚想到了李白的诗“噫嘘唏,威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西天”之所以成为名句,也借助了自然环境的奇绝呀!

    车到成都站,堂弟一家人就早早在那里等候了。志坚从大街上向堂弟所在大院走去时,看到了周围八、九层楼的顶层都遍植花卉,他暗自道:“我国北方有风沙;江南沿海有台风,唯独这天府之国是盆地,才成就了这一独特现象。

    本来提前三天到,志坚想利用两天时间陪女儿去乐山大佛和峨眉山旅游景点去看一看,可对方不乐意,他只好改为第二天在市区的两个景点逛一逛,由于在火车上过了两夜,到了早晨女儿又不起床了。因为堂弟有事,没空作陪,志坚只好一个人先去了武候祠。

    志坚手机是一直开着的,因晚上只顾了和堂弟、弟媳交谈,没注意手机电池的显示信号,上午接了女儿发给他的一条“你什么时候回来呀”的短信后,一看电池不足,以防没了电,造成储存的电话号码都没法儿查,便关了手机。

    璐璐初次离开家这么远,爸爸虽然陪她来了,当时又不在身边,她又替对方担起心来,到了下午她叔叔回到家中,看侄女着急,也放心不下。不过志坚在部队呆了10年,去的大城市也不算少,是有经验的,就是一时迷失了方向,记着关键的站点,也不至于出大的麻烦。他又有着文学爱好,到了武候祠,因亲临现场,对着文物古迹这样一边观赏,一边认真作笔录,待到出此景点,已是中午。他乘车到了另一处名胜——杜甫草堂附近,在小饭馆填饱了肚子,然后进入景点,又一头扎进介绍诗圣杜甫生平事迹的古建筑群落之内。

    等到他回到堂弟家中时,已近下午六点。此时堂弟还到停车点去迎接他了。女儿埋怨他在外呆了一个白天,也不打回个电话,家中几位当时还认为他手机被盗或是遇上了另外的麻烦事。

    晚上璐璐接到同学的电话,说是她准备第二天去学校办入学手续。得到这一消息,志坚他们便定下照此办理。第二天一大早,堂弟、弟媳也陪志坚父女二人前往火车站,因在此处学校设了接待站点,刚到这里的学生及家长接连不断,等到他们从行李房提出拖运的一只旅行箱后,又过了一个多小时,坐上接站的大骄车,时间已接近中午。

    汽车上路不久,一位北方来的家长从座位上站起身前后左右地看,司机喊他坐好。可是这位说,刚想打个电话,一摸手机不在了。校方带队的帮着给找,并几次给火车接站处的人员打电话,均无下落。其实学生及家长上车前,由于接站车根据车站的安排来回变动过几次,以至这些人反复地走动,让小偷钻了空子,趁这人忙着上车,伸出了三只手。

    这天新生就可以报到了,璐璐拿着自己的入学手续坚持自己排队,等到落实了宿舍,志坚陪着她领到被褥和画板等应用之物,然后几个人才或提或抬,向学生宿舍驻地走去。走了不长一段路,又有高年级同学迎接,并帮着搬动沉重的物品。

    由于璐璐本宿舍的同学当天没有留宿的迹象,他们一同又回到了堂弟家中。晚上志坚才有充裕的时间向女儿诉说自己遇小偷的两次经历。

    三年之前的一天上午,他因事准备坐公交车去县城。上车时,在他前面一个小伙子已迈上两个车阶,故意问司机到大桥吧?对方说不去。这时志坚已登上一个车阶,后面有一小伙子紧跟,他猛然感到腰间的手机动了一下,赶紧用手一摸,同时意识到有人偷手机,忙喊道:“还想偷我的手机?”遂即返身下车看后面那人,同时想从对方手中夺回来。不过他手机套盖子是粘贴的那种,可能这小偷是个新手,并没偷到。这时他后面还有一个同伙说:“给他。”这个动手的小偷对志坚说:“你自己先看看再说。”志坚一摸腰间手机还在,原来是虚惊一场,不过还是愤愤不平:“还抢啊。”

    前几个月坐公交车上班,他坐在后门对面靠车窗的位置上,外首坐着一位穿裙子的二十五、六的女士。从车后门靠前站着几位乘客,其中一位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的姑娘,一时发现自己手机没了,回头一看是个二十七、八岁的男子紧靠着她,知道是被这人偷去了。忙去抓他的胳膊,可是小偷动作快,把手机从右手换到左手上,他又处在后门的位置,猛一个大幅度转身,左手来了个反手投蓝(球)动作,把手机扔到了旁边女士的裙子上。这个故作惊慌,一边喊“干什么呀”,一边双手拿报纸遮住了呈水平状的裙服。可是志坚在里首,自从那位姑娘喊了一句,就注意了那个小偷,等到手机扔在临座人的裙子上,虽然一眨眼的功失,不过他看得一清二楚,马上高声说:“手机在这里。”临座女士还装糊涂。他又一次说道:“手机在你裙子上面。”对方不得不挪开遮在上面的报纸,那位高个儿姑娘探身才取回了自己的手机。姑娘可能认为志坚也是他们一伙的,直到过了十几分钟下车,也没向他道声谢。那个小偷行为败露后,到了站点就溜下了车,而那位临座女士后来一直坐在车上,还大谈什么防止被盗之类的事。

    开学的前一天晚上,璐璐住在了学校新安排的宿舍内。由于她刚刚听了爸爸讲的遇小偷的故事,自己来之前又被人偷去过手机,在家她住独立的卧室,自己还很少整理个人的日常用品,这天早上起床洗完脸,一时找不到自己手机了。她晃乎记得自己手机是开着的,就让本寝室的同学要一要她电话号码,显示信号是关着的,就急得满头大汗。正在这时,同车来的那位家长进门看望自己女儿,见到了这一情景,也帮着分析情况。志坚这一夜是住在校外旅馆的,他进入学院大门巧遇那位家长,对方还好心告诫他不要训女儿。上午新生集体活动,父女两人不能相见,他只考虑再给女儿买一部手机吧。

    志坚等候到新生们都回宿舍的时间,才去见女儿。这时璐璐一个人在寝室内,她见到爸爸简单说了一下,志坚又把灯打开,先看了看女儿的下铺,又看她的上铺,发现有一部手机就拿下来让女儿观瞧。璐璐说:“是我的,是我的。”

    原来这一夜上铺的同学没来住宿,早上璐璐整理自己的床铺时把关着的手机扔在了上面,待到整理完自己所带来的应用之物,再去洗漱后,把放手机的事早忘得一干二净了。

    这前后父女二人丢手机的事,都不过是虚惊一场。

    志坚这次为女儿送行的任务还是没完成好。因为他在返回的途中到了郑州车站时,看到紧靠火车的月台上有几个小贩在兜售食品,由于这是大站停留时间较长,下车买东西的乘客很多,他也跟着下了车。发现熟鸡腿比较便宜,就买了一只,可是他身上没有零钱了,只得将百元大票递给了小贩。对方及时把余钱退还给他,其中一张50元新票,看到特别新,就把它扬在眼前对着光亮看了一下暗记。他是按照多年前的老经验,认为暗记不模糊就是真票,可是制售假钞的罪犯手法是不断变化的,暗记仿得很真,他一时找不出要对方另给换一张的理由,时间紧迫又容不得多想,就收下了。他回到火车座位上,回想一下还不放心,总觉得这张票太新,又拿在手中用力甩了甩,旁边一位乘客远远看到,也说是真的,还是把它放回了自己的衣兜。待到了离本市不远的车站换车时,他到售票口把这张50元钱递了进去,售票员刚拿在手里一晃,就抻长胳膊退给了他,并没好气地说:“另换一张。”

    “怎么,这张不行吗?”志坚迷迷糊糊地说。

    “你心里很清楚。”

    “——”志坚只得重递给对方一张百元的。过后才发现,这张假钞纸面过于光滑,颜色也浅,有经验的,一看便知,可他就被人家蒙骗住了。
第三十四章 拾级而上
    志坚在上函授期间,写过一篇小说习作,也得到了校刊编辑热情鼓励的退稿信,后因患大脑疲劳症,就此搁笔。到了他取得汉语言文学专业自学考试的专科毕业证书后,没有了学业上的负担,又时常想起当初为初恋同桌立下的志愿。他觉得当初自学期间那篇投稿的题材已显得过时,那么必须另选新的题材,经过再三考虑,还是选自己能经常接触到的人和事。半年之后写出了一个短篇,寄给某文学刊物的编辑部,只得到了一封有着几句鼓励话的退稿信,再续写加长后又寄出,竟没了音信。他再次搁笔,并抽空多阅读一些文学刊物上新发表的中、短篇小说。

    志坚在参加公司安排的看守扑克牌机时,处境已相当艰难,到了年底他也领不到应有的工资,想离开单位干点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