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评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刘裕评传- 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让我们再回头来看看义熙十二年的情况:刘裕的兵力虽然比杨镐要多一些,但他面对的后秦也比萨尔浒战役前的后金要强大,东晋与后秦双方投入的总兵力应该是差不多的。在此大背景下,刘裕却把他的兵力分得比杨镐还要散,战场铺得比杨镐还要广,难道不是犯了兵家大忌么?

虽然分兵的害处如此显而易见,但只要是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事物,就往往有利有弊,完全错误的东西是不会有生命力的。而且我们很清楚:杨镐是个军事蠢才,而刘裕却是个军事天才,两者用兵布置在表像上的相似,就必然隐含着内在的差别。要弄明白刘裕为什么要分兵七路北伐的原因,我们还应该来看看硬币的另一面:分兵有什么好处?
多快好省 上

一般来说,进攻方主动分兵,主要有战术运用和后勤需要两大原因。

《孙子兵法·势篇》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也就是说,孙武认为:但凡作战,一面平推不是好办法,最好要兵分两路,一路作正面牵制,另一路侧面迂回,而取胜的关健,就在于侧面迂回。我们可以发现,刘裕的计划在战略角度上并没有违背这个原则,他的西边三路是用来正面牵制秦军关中主力的,东边四路打向软弱的关东秦军。但兵分得这样散,显然光靠孙武的理论还是不能解释的。

战术分兵的另一种主要原因,是为了寻找或包抄敌人。如在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数次战争中,除了诱敌深入的马邑之谋外,几乎次次都是兵分数路。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侦察手段比较低下,而匈奴人数不是太多,控制的地域却非常广大,又没有固定的据点,一有警报,逃得比兔子还快。汉军面对这样的敌人,如果不兵分几路搜索,往往连匈奴人的影子都找不到,战争变成浩浩荡荡的武装大游行。不过,这种解释并不适用于刘裕伐秦,因为羌人并不是游牧民族,后秦更不是游牧国家,刘裕要攻击的各个点在地图上都非常明确,秦军也没有太多可供逃跑的地方。

其实,古代造成分兵更常见的原因,是后勤压力。

《孙子兵法·作战篇》中说“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意思是说,聪明的将领一定要设法从敌人的土地上获取补给,因为从战地征集一钟粮食,相当于从后方输送二十钟粮食。

孙武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古代,要从陆路长途运输大宗物资,是一件事倍功半,出力不讨好的事。所谓一比二十,当然是一个很粗略的比例,在实际**作中,路程的远近、路况的好坏、运输工具的优劣等,都会对这个比例产生影响。

对此,北宋学者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有过更详细的论述。据沈括的计算,一支军队的补给假如完全依赖后方陆路运输,那么按三个民伕用人力负粮供给一名士兵的最大限度,军队最远只可前进十六天的路程,并且在整个行军过程中,每一石八斗粮食,民伕要吃掉一石六斗,即只有九分之一的粮食能够供给军队!注意,这还是按民伕随军一同前进计算的,如果军队已在远方,则还达不到九分之一的比例。例如在陈寅恪的《魏晋南北朝史讲演稿》中,就提到过这样两个实例:秦始皇派蒙恬北征匈奴时,每征粮三十石,只有一石能运到前线;隋炀帝一征高句丽时,因为有大运河水运提高了效率,但平均每运到辽东一石粮,仍要在中原征集十几石。

正因如此,在古代仅仅依赖后方运输来实施的远征几乎不存在,多位兵家都强调“因粮于敌”的重要性。实际上,这个“敌”也不一定指敌人,而是说军队最好要实现就地补给,尽量减少后方运输,不管是不是处在敌人的土地上。

多快好省 下

但“因粮于敌”也有一定上限,因为一个地区所能提供的物资总是有限的,军队如果超过了它能承受的数量,就必然要依赖其他地区进行输送。对此问题最简单的解决方法,就是分兵。下面,我们用一个极简化的模型来说明这个道理:

假设有A、B、C、D、E、F这么六个地区,每个地区的剩余物资可供给两万军队,要出动四万军队发动进攻,并有A、B两条道路可供选择,那么就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分兵前进,从A、B两道各出动两万人。因为A、B两地足够供给,不需要从外地运粮,总消耗等于A、B两地物资的和。


二、合兵前进,四万人全从A道走,其中两万人可以就地补给,另两万人需要其他地区输送。假如其他地区运粮到A地的效率为五分之一(看过上面实例,就知道这个比例并不为低),那么就需要B、C、D、E、F五个地区向A地运粮,总消耗等于A、B、C、D、E、F六地物资的和。
很明显,以上两个方案虽然都是出动四万军队,但即使不考虑运粮民伕的人力费用,以及因运输造成的时间损失(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合兵方案的物资消耗也高达分兵方案的三倍。不过,以上理论只适用于古代,越靠近现在,特别是战争进入机械化时代后,军队所需的油料、弹药、武器配件等物资从数量上说已经远远超过了食物,而这些东西都是很难甚至根本不可能就地补给的,同时由于现代化运输工具几百上千倍的提高了运输效率,军队已经可以完全依赖后勤运输进行远程作战,分兵的省钱效果,基本上已经消失了。

一般说来,每一个成功的大型方案,都是多个因素相互协调的产物,并不能仅用一个原因加以解释。以在下推测,刘裕伐秦的计划之所以如此制定,除了满足西面钳制,东面主攻这个战略主基调外,主要原因还是出于对秦晋双方实际情况的准确评估,就是孙子兵法所说的“知己知彼”。也许可以套用“大跃进”的一句口号:“多、快、好、省”,来评价刘裕的伐秦第一阶段方案。

所谓“多”,就是指兵分多路。如此能造成大兵压境的强大声势,以期迅速夺取后秦在关东的地盘,瓦解后秦军的抵抗。

“快”是兵分多路带来的利处,因为军队从数个地点出发,减少了事先集结部队和粮草的准备时间,使得晋军的攻击行动一旦开始,就能迅速展开。同时,也就减小了后秦根据情况变化,调整战略部署,加强关东防御的机会。

“好”的意思,是说晋军面对的敌人好对付,这是刘裕敢于分兵多路的先决条件。通过前文可知,刘裕在开战前的情报工作是非常到位的,连洛阳的关东秦军统帅部里,都塞满了在秦国居高位领高薪的东晋间谍。通过这些人的努力,刘裕应该已经很清楚地了解了对手的虚实:秦军主力已聚集于关中,潼关以东的秦军兵力非常薄弱,而且他们的主帅姚洸又愚蠢无知,论作风是位典型的纨绔子弟,论军事是个标准的无能鼠辈。用多路攻击来吓唬这种战场小白再合适不过了。

实际上,等战争进行到第二阶段,王镇恶、檀道济等进攻关中,打击名将姚绍指挥的秦军主力时,晋军主力便改为集中使用。

“省”当然是指省银子了,这也是分兵带来的好处。从刘裕用武力手段铲除最后一个大异己司马休之到现在,只过去短短的一年时间,而且在之前的几十年,晋朝几乎是在不间断的各种内乱中渡过,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的库府自然大多空空如也,而普通百姓也一直未有休养生息的机会。刘裕出身下层,亲身体验过贫苦大众的艰难生活,所以即使到他后来成为皇帝,也一直注意照顾广大百姓的利益,尽量不让他们负担过重。但羊毛终究必须从羊身上剪,打仗是一件非常花钱的事,如果仗必须要打,那只好在它的进行过程中能省一点儿就省一点了。

势如破竹

 正如刘裕的预料,后秦在关东的防御力量确实很薄弱,晋军东面的几路大军攻入后秦,进展顺利,如入无人之境。

 其中攻势最犀利的,还要算王镇恶、檀道济指挥的颖水、汝水方面军。才刚刚进入秦境,后秦将领王苟生便献出漆丘城(今河南商丘东北),向王镇恶投降。稍后,后秦的徐州刺史姚掌也献出项城(今河南沈丘县一带,也就是黄易小说《边荒传说》中,所谓的“边荒集”所在地。当然了,那是假的)向檀道济投降。有了这两位榜样的示范效应,后秦河南各地的守臣纷纷效仿,晋军兵不血刃,连克多城。之所以会如此容易,自然有秦军兵弱的原因,恐怕也有晋军间谍策反的功效。

 当然,也不是每一个后秦的守将都当了软骨头,新蔡(今河南新蔡)太守董遵便坚守不降,但他的力量毕竟太微弱了,新蔡城很被檀道济攻破,董遵被生擒。这位董太守大概是位学究型的干部,被擒之后大声喝问檀道济:“古代的圣王仗义伐国,都待国士以礼,你们为什么要兴无名之师,待国士以非礼!”檀道济为了杀一儆百,给抵抗者树一个反面典型,也不和他啰嗦古书,立即让手下人大刀一挥,送他去见古代的圣王。随后檀道济乘胜进军,又轻取许昌,俘获了后秦的颍川太守姚垣和大将杨业。

 在王镇恶与檀道济部的北边,沿汴水西进的沈林子、刘遵考部进展也很顺利。入秦境不久,襄邑(今河南睢县,慕容垂败桓温之地)的地方大土豪董神虎聚众一千余人响应晋军,沈林子便以董神虎部为向导,合兵攻克仓垣(今河南开封北),后秦的兖州刺史韦华投降。

 在更北边,王仲德所率的晋军水师从巨野泽进入黄河,然后溯流而上,前方便是黄河边上的著名重镇滑台(今河南滑县,当时地处黄河南岸,因黄河改道,今天这个地方已在黄河之北)。

滑台之争

 滑台曾为翟魏都城,慕容垂灭翟魏时并入后燕,北魏南下攻燕时,滑台部份守将乘主帅慕容德出征之机,叛降北魏,此地便归北魏所有。因为拓跋珪当时无心经营河南,滑台就成为了北魏在黄河以南的唯一据点,而北魏占有滑台,就等于在黄河河道上设置了一道随时可以关闭的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