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充分利用了你的痴情,以临别的误会作为突破口,以临别的你的便条为其理论基础。形成你负义于她的表象,达到了如下几个目的:
1、借机宣泄长期积压在内心对于父兄及后母的强烈不满。
2、断绝父兄后母干涉她自己的婚姻,以事实表明她在婚姻之事上的独立意识。
3、极有说服力的说明了她与孙大讲师暂时感情的和谐性和伸张力。
4、对于她聪明才智的实验取得了决定性成功。
整个事件,是她一副极有戏剧性、艺术性的作品。而你,不但幼稚的钻入了她的圈套,而且天真到相信了她所说的关于她除你之外从未和别人谈过恋爱的神话故事中。
此后,当你在陕北遥远的戈壁井队忍受相思的折磨时,她则与孙大讲师同车欢笑,领阅和沐浴爱情风光。当你在夜班零点抒发你爱的誓言时,她则于孙大讲师一起揉搓代表你一片心迹的书信,嘲笑你的无知与无能。
天地俱失、万物成灰,这到底是男人和女人的斗争?还是爱情与事业的斗争?现在,你走完了原先选择的路,已经接近预期的目标了,才发现自己牺牲全部去争取的,只不过是一片荒芜的废墟。女人摆脱了一切束缚和羁绊,在心灵的废墟上高扬奋进的旗帜,而男人则精疲力竭地颤抖着,被压在粉碎的欲望之下。是的,穿着雨衣的人是不大在乎淋雨的。至此,你的真诚与大度得到了相反的报答。
至于你先后数次,使用不同的邮票。无论是表示爱神丘比特射出爱情之箭,还是表示“我想有个家”,显然,她并没有丝毫在意,你独出心裁的痴情只不过是她茶前饭后的笑料而已。
你目前处境,就如三国时的马超,东不能降曹,西无法合韩,南投张鲁,又受制于张松,外不能破荆州以救刘璋,内无法制张松而见张鲁,四海孤立,一身无主,坐困蜀中,进退两难。其实,圣贤早有定论: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仁尽,然后义止,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斯几无愧?
再翻阅经史,从古到今,男人和女人的战争又是难以想象的残忍,而且烧得都是同一把火,连那芬芳的呼吸、喷泉般的语声、关节的爆响和皮肤的来回摩擦都有令人愉快而不安的感觉,但也正是这种热烈活泼的刺激使得胸怀大志者骤然醒悟。
你对她示爱的思路是环环相扣的三个层面:
A怜悯之情,同情之心;
B交之以经济之助,结之以辅导之恩;
C以真心实意追之,以碧血丹心求之,以坦诚相待处之。
你对她痴情的起因是:
1、你真心喜欢她。
2、你渴望为她及其家庭负担责任。
防备与对策:
应记住她并不爱你,只是利用你达到既定的目的而已。应记住:多情人受累,痴情人吃亏。
其实,人生在世,儿女情恋,十有八、九乃逢场作戏,试问真情有几?自古妇人之性情,无过是一团柳絮,时而随风荡动,时而随雨飘零,此系常情,何须耿耿于怀,自暴自弃。人无斗志,势必沉沦,日无光辉,势必黯然。劝你放海阔天空之量,视万物皆小,视万事皆轻,想我堂堂男儿、烈烈丈夫,拿得起,便放得下,能得之,则能失。肝胆悬腹,似浩月当空,狂飙飓霾,犹五岳难摧,普天之下,路非一条,何须撼为?
故:必须放弃对她所负的感情包袱,重新布防,加强警戒线。不可轻易的放弃和泄露你个人的论点,不要使任何人产生戒备心,更不能允许任何人突破你本身的设防。
意志只有在服从内心深处的欲望并顺着欲念行动,才能最有效地享受生命带来的美妙、快乐和幸福。
随函寄来《八声甘州》次韵奉和一首。
对秋色莫洒伤秋泪,万物任自然,把无端风情,都付春梦,一任隐显,总然杨花扑面,或是柳絮乱,我若五岳青松,便自参天。
忍把当日情缘,看作流水淡,莫须泪眼,莫须柔肠断,任沧桑更迁,好男儿,立马昆仑,扯雕弓,静养手中剑,习胆志,天崩地陷,我自岿然。
望你能和李纹的歌一样,从此“有个好心情”,望你今后的生活、工作能象大宝SOD蜜一样“感觉挺舒服的”。
临毕顺送一联,仅供玩赏:
海誓山盟耍的玩意不该聪明你聪明
冰清玉洁装得真相不该糊涂你糊涂
你正直坦率患难与共的一生好友:
晁任
顿首百拜
年月不举
第五章 围城之内(三)同学之谊
第五章围城之内(三)同学之谊
我的那位已当了钻井队队长的大学好友宋涛,他的分析则更有客观性。
记得他的信是这样写的:
老三:
别来无恙。
下面是我读你九月来信的感想:
首先可以肯定的说:这是一封充满女性智慧的情感理智的杰作。但她在信中所表现的确绝非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那种智慧,通篇在极为冷静的谴词造句中隐含着她的心理矛盾。在此信的开端,她首先聪明的肯定了你的情感,这既说明你在与她的相处中所显示出的男子汉痴情曾多少打动过她。她是在一种儒学文化泛讲“仁爱”的传统下做出这一决定的,但继续往下看,就可明显的觉察到她为此感到义愤与不满,由于这种义愤与不满急剧的扩大而加重了她感情的筹码。所以,她采用讽刺与挖苦的笔调对你进行了无情的超然与一切的嘲弄。几乎所有女性在初恋的突然性面前,表现出所谓的惊悸与无措是正常的,但在你们并非初恋,更不曾有半点突发性能的恋爱开端,表现出这种惊悸和无措则是反常的,违反思维常规的,她之所以以此为借口,是为在下面对你的嘲弄创造条件和埋下伏笔,从而使你顺着她的思维而对这一嘲弄产生错觉,一切诸如憨、狂、不近人意的赤裸裸诅咒就显得顺理成章。无可挑剔,她感觉之一产生的机缘(或基源)在于:
1)、她曾对你产生过爱,但缺乏耕耘的种子。
2)、她误解了你的痴情,认为你在撒谎或玩弄感情角色。
3)、她认为你非常单纯,尚不配备成为丈夫的条件。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第一自然段的末尾,“你的整体印象几乎淡的回忆不起来”此一段话,是她完全在欺骗你,也在无情的欺骗她自己,而事实大概并非如此,没有任何一个在传统文化盛行的偏僻县城的姑娘在拒绝一个对自己充满爱怜和痴情的小伙子时会不加任何考虑,她在应用“多情却被无情恼”这一自古到今的情场名言时,绝非自愿,而是在作才能方面的炫耀,“你不是喜欢唐诗宋词,并以此为荣吗?瞧,我并不比你逊色”,这就是隐含在这一名言后面的潜台词,她故意伸给你一张色艺俱全的妩媚的脸,使你既不能吻她,也不能打她。在爱怜与暴怒中无可奈何的选择她所作出的决定,从而是你在她温和的进攻面前,既丧失了进军的目标,又使防御体系也同时出现了不可弥补的漏洞。
之所以说这封信充满了女性的智慧,源于在第二段中。她在向你劈头盖脸倒了一堆大粪后。迅速作出了以柔克刚、宽心抚慰的反映,从另外一个角度上夸奖你,此一策略从此时起一直贯穿到信的结尾。所以说这封信是采用了“批评—团结—再团结”的政治手腕,从而使你失去了有可能组织精神力量进行反攻的机会,这也便是你至今难以冷静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你对她在信中所表现出来的才风文气,以及你们在相处中她的机颖,聪慧、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和同时与两个男子汉交换感情而未引起丝毫磨擦的作法感到由衷的佩服,并设想如果你们能够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那么,她对于你的事业一定有意想不到的帮助。然而,你必须往脑袋里塞上一点她并不爱你这个残酷的事实。在感受之二中,如果纯粹是对你的夸奖和温柔言词的鼓动的话,你也许还会认真考虑、冷静对待这件反复无常的故事,但遗憾的是她在夸奖你的同时,又不忘找一些与事实不相符合的理由来为她自己辩护,那些诸如兴趣、爱好、欣赏等流行的恋爱外交词汇与事实相距甚远,但从表面的文字上来看,又显的合乎情理,天衣无缝。又同样是一个无可挑剔,而且,她颇有弦外之意的应用了“诗妓”晏珠的一首词:“不若怜取眼前人,免使劳魂兼役梦”并颇为动情的表示要“怜取眼前”进而没有忘记给你一个响亮的耳光,要求你从中悟出一点道理来。殊不知,她看是内行实则外行,“诗妓”的诗当时是代表一位扬州艳妓而作的。这位艳妓在与一位达官贵人的金钱交易中产生了可笑的真情。而又明知无自成可能。在这种心理下为免劳魂之役而重操旧业,怜取眼前。她将自己摆在此一角度上是否有所暗示?在应用这首诗中此一句当然充分体现着她当时的处境,重要的一点是信终归不是文学作品,你要从此中理解她可能不能明言的隐衷。在感受之一中,她以括号的形式重点突出过一句话:“确切地说,是初步涉情吧!”而在感受之二中有“确切地说,我的眼前就有一位眼前人。”这是否说明第三者已捷足先登了呢?因为一个没有足够的恋爱经验的人是没有精力和阅历同时跟两个男人缠绵在一起的,特别是象你这样精明的人,更没有随便任人宰割的理由。
在信的末尾,她对你进行了又理又节又情又意的劝告,并为你未来的妻子画了一幅肖像,指明:“我反复考虑过,我不配作你的伴侣,你未来妻子应该在志趣、爱好、欣赏等方面具有一定较高文化素质。”既然她曾反复考虑过,那又怎么能说“你的整体印象淡的几乎回忆不起来”呢?令人费解的一点是她对曹植文章的运用,从信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性格清高孤傲,孤芳自赏的人。这种人有极强的自尊心,按照一般女性思维的恋爱观,是不会应用“佳人慕高义”这类词的。由此,可假设这是一封与人合作而成的作品。如果假设成立,那么这个人会是谁呢?毫无疑问,这便是她的那位“眼前人”,既然合作之词有如此之多的文字纰漏,那么她们未来的“米面”合作又会怎样?
信的尾段,她强调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