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换成了请太后接着垂帘听政说不去不好听。
“三品以上官员不少吧!养心殿小地方装的下吗!”吴鹏心中腹诽却不敢说出来。
吴鹏与慈禧讲完自己就退了出来,李莲英送吴鹏出来后又回到了慈禧身边。
“小李子,皇帝今天都见了些什么人呀!”慈禧对李莲英问道。
“回老佛爷,也没有其它人,就是翁同龢与孙家鼐。”李莲英道。
“我想也是这样,都说什么了!”慈禧一副了然于胸的表情。
“翁同龢劝皇上不要去盛京,而且还说了几句大逆不到的话,孙家鼐只是会了一会儿,说话声音很小,那些小太监们没有听清。老佛爷,这翁同龢胆子也太大了。。。。”
“算了,他牢骚向句也是人之常情。”慈禧显出少有的大度。
“老佛爷,皇上为什么要去盛京呢!您真的同意。。。。。”李莲英与其它太监大不一样,他在慈禧面前还是敢说话的。
“这应该不是皇帝自己的主意,八成是老七(光绪生父,道光第七子)给他出的主意,老七一生谨慎,他觉得越晚亲政对于他儿子越好,之前就搞了一个‘训政’出来,还不放心,现在竟然让皇帝去盛京。皇帝也是长大了,不想让我这老婆子管了,看来也是铁了心要走,人家要走我为什么还要强留呢!”慈禧一副唉声叹气地语调。
“老佛爷,皇上去盛京,离京城甚远,奴才怕日久。。。”李莲英也算有些见识,皇帝长久在外虽然现在无人无权,但毕竟是皇帝,保不准再回来的时候就有人有权了。
“你能看到这一步也算不错了,不过皇帝我还是了解的,皇帝志大而才疏,优柔寡断,希望他真的能在盛京锻炼出来才好!”慈禧阴沉的脸上几分狞笑。
第二天,养心殿
吴鹏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所有的三品官都来了,屋内不多,但院子里却不少,黑压压的一片。
他坐在龙椅上,背后帘子后面就坐着慈禧,今天是吴鹏再一次请求慈禧垂帘的日子,她怎么可能不来呢!
“想必列位臣工也知道了,朕决定去盛京‘试政’,暂不亲政。。。。。”
吴鹏刚说了两句下面又有人高呼“皇上不可!”
吴鹏抬头一看,说话的还在院子里呢!看来一定不是什么大官,大官都在房间内。
“放肆,朕刚才已经说了,今天不是与众卿家商量的,朕意已诀,盛京试政无需多言”吴鹏喝道。他看的出来,众大臣中还真有不少人反对自己去盛京,特别是院中站着的。一定要绝了他们的念头。
“皇上不要臣说,臣还是要说,历朝历代哪有皇帝执政地方之理,京城乃国之重地,皇帝乃国之重器怎可轻易相离,何况两年!皇上虽未亲政,但毕竟是皇上……”院子外那老头挤到门前,跪下高声说道。
“臣等附议,汪大人所说极是!”又有几人高声喝道,随后也挤了出来跪倒在地,令得吴鹏很是恼怒。
“哼!你们左一个皇上右一个皇上,可曾把朕真的当皇上了,大呼小叫成何体统,来人,把他们给我推出午门,做官怎做的如此不懂规矩!”
几位大臣被侍卫抬出养心殿,吴鹏深吸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随后接着说道。“列位臣工,关于盛京试政,朕不想听到其它的声音”
“朕想了很久,我大清二十多年国力蒸蒸日上引乃太后之功也,所以朕决定请太后继续垂帘听政!”
吴鹏说完众大臣面面相视,很多人来之前已经听到过风声,但都以为其中必有原由,谁也没有想到皇帝竟如此决绝,没有一丝不愿。
“亲政”如此有诱惑力竟然放弃,之前的光绪虽未亲政,但却也不似今天这般好像对权力突然抢劫了兴趣。
“恭请太后垂帘听政!”吴鹏怕等一会儿又有人站出来反对,在众大臣愣神的时候从龙椅上站起身来,来到龙椅一侧,向后跪倒在地高呼道。
“恭请太后垂帘听政!”屋内亲太后的军机大臣一见皇帝跪了下来,自己也跟着跪下高呼。
“恭请太后垂帘听政!”院子的众大臣也跟着跪了下来,即使有人一愿意现在也左右不了大局了。
“你们这是做什么?哀家早就有言:俟皇帝典学有成即刻归政,如今正是时候!”这一次慈禧声音格外洪亮估计是想让外面的人也听到吧!
“太后容禀,儿臣以为典学是否有成须等到盛京归来方可验知,所以这两年请太后继续垂帘听政!此乃儿臣之愿、众位臣工之愿、天下黎民之愿也!”吴鹏说的情真意切。
“皇帝自己躲清静了,把这摊子扔给哀家,嗨!哀家就是劳碌的命呀!”慈禧悠悠叹道。
(新书,放心的看,更新迅速!有票的扔几张,谢谢!)
第四章 北出京城
更新时间2011…11…16 13:57:48 字数:2191
这出双簧演完之后慈禧又单独见了吴鹏,告诉吴鹏过了正月十五再上路吧!吴鹏一听,慈禧这是在逐客呢,今天就已经正月十四了,也就是自己再呆一天而已,不过也正和吴鹏心意,京城他一天也不想呆了。
正月十五上午,吴鹏按照慈禧的吩咐出宫坐车来到醇亲王府,其实若是慈禧不让他来,他也会请旨出来的,醇亲王奕譞是光绪的亲生父亲,吴鹏在这个世界能够相信的人不多,但他认为奕譞是可以相信的,毕竟他是光绪的亲生父亲。
吴鹏的到来醇亲王府早有准备,也料定今天吴鹏会来,明天就要离京了,今天也该回来看看了。吴鹏从车上下来时门前已经跪了一大片了。
吴鹏并不认识奕譞,但最前面的一定是,于是紧走两步来到奕譞面前扶起奕譞,连同旁边的醇亲王福晋。
福晋名为叶赫那拉·婉贞,是慈禧的妹妹,也是光绪的亲生母亲,在吴鹏刚刚穿越那两天来看过吴鹏,不过也只是匆匆两面而已,不过吴鹏却能感觉的到她对于自己的关心。
婉贞生有四子一女,却只有光绪一个儿子活了下来,其它子女都夭折了。光绪是他唯一的寄托了。对于婉贞吴鹏也有一番别样的感情。
“皇上回来太后知道吧!”奕譞不放心地问道。
“太后知道!”吴鹏也多少了解奕譞的小心谨慎。
吴鹏进入王府之后,众下人都散了,吴鹏和奕譞边走边说着,婉贞则一直在后面跟着,眼睛也一直看着吴鹏,这是她的儿子,十六年了,从三岁入宫,之后每年也见不了几面。
“你们都出去吧!”进入王府来到房间里后吴鹏对着那些下人包括跟着自己来的太监道。
“皇上。。。。”奕譞觉得不妥,他认为一切事情都应该让慈禧知道才好,免得生疑。
“无妨!”吴鹏也知道这样不妥,但自己却实有事情不能让这些下人知道,更不能让慈禧知道。
众人都离开后,吴鹏跪倒在地:“儿子给阿玛、额娘请安!”
吴鹏这一跪把夫妇吓一跳,奕譞赶紧把吴鹏拉起来,“皇上,这可使不得,祖宗礼法不可废!”
“阿玛,现在只有我们一家三口,儿子给父母请安是天经地意的!”吴鹏安慰道,旁边的婉贞已经哭了。许久,三人心情才平复下来。
吴鹏坐下后,对婉贞道:“额娘,有吃的没,好久没吃家里的东西了!”
“有。。。有,我马上给你拿去!”婉贞一溜烟似的走了出去,儿子这一次回来变了许多,也许真的长大了。
“阿玛,我想给你要一些人,可靠的,最好是太后也不知道的人。”吴鹏直接说道,他在这里也不能呆的太久了,短时间内要把自己的事儿办完了。
“你要做什么!”奕譞一愣。
“我这一去盛京身边有些信得过的人用起来顺手不是!”吴鹏无所谓地笑笑道。
“皇上,你跟我说实话,去盛京真不是太后逼你去的!”奕譞面色凝重道。
“真不是,是我自己的主意!”吴鹏坦然道。
“你到底怎么想的,是谁给你出的主意!”奕譞还是有些不放心。
“没有别人,是我自己想的!”吴鹏又说道。
“两年之后,即使皇上在盛京政绩卓著,难道太后会真的还政于你!”奕譞又说道,看来这他对于慈禧还是很了解的,知道这个女人是个权力狂。
“太后当然不会这么还政于我,所以我才要离开京城的,在这里终将一事无成!”吴鹏淡淡地说道。
“那你去到盛京打算怎么办,在那里两年,之后就这么回来!”奕譞接着问道。
“这个。。。。。”吴鹏深思片刻,他虽然信任奕譞,但还是有些不放心,若直接告诉他,自己去盛京就是想发展自己的势力,不知道他会作什么反应。
“算了,我只是想确定这是皇上自己的主意就可以了,以后太后问起来我也可以说是我给皇上出的主意,而且皇上自己也一定要这样说!”奕譞见吴鹏不想说于是说道。
“太后会相信吗?”吴鹏问道。
“太后肯定早就认为这个主意是我出的,出发点当然还是谨慎,不仅是太后,恐怕所有人都这么认为,翁同龢还跑来找我理论呢!”奕譞解释道。
“皇上需要多少人?”现在奕譞才说到正题上。
“越多越好,但最重要的是忠诚,绝对的忠诚,我宁可人少也不能滥竽充数!”吴鹏道,这也是他来这里的原因之一,现在自己身边一个可以相信的人也没有。
“我可以给皇上一百二十人,这也是我所能保证的全部人马了!”奕譞沉思片刻道。
“这么多!”一百二十人远远出乎吴鹏预料,他在来之前也估计过,奕譞之管理神机营十多年,刚刚卸任,手里肯定有自己的人,但他没想到如此谨慎的奕譞竟有一百二十人完全忠于他的人。
“皇上把这个拿好!”奕譞说着交给吴鹏半块玉佩,同时又拿出半块来。
“如果有人拿着另这半块玉佩找你,那就是我给你的人!”奕譞又说道。
吴鹏把那半块玉佩收好。正事办完,不多时婉贞着下人端上几大盘菜,看来是想让吴鹏在这里吃饭了,吴鹏也不客气,正好也快中午了,就在奕譞府上吃了顿饭。
饭后在奕譞夫妇不舍中吴鹏离开了醇亲王府。
回到宫中,李莲英正在养心殿等候说慈禧要见他,吴鹏赶紧随着李莲英来见慈禧。
进去的时候发现里面除了慈禧还有一人,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四方脸,身才魁梧,一看就是个当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