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景象不仅仅在张万三的一师阵地前出现,似乎整个阵地都在进行着这么一场收割战,改进型的马克沁终于发挥了它应有的威力,让世界对它的真正认识提前了十几年,战争到了现在已经不再是战争,而是单方面的屠杀。
冲到前方的日军有些欲哭无泪的感觉,从五百米到一百米已经很困难了,但从一百米到五十米几乎变成了不可能,即使趴在地上仍然会被射击,只有躲在尸体下面一途了。
日军又一次在战场上迷茫了,前进就是死,后退也差不多,很多人现在都不想着这些,大多数人头脑一片空白地往前冲。
“大岛君,那是……马克沁!”此时在后方指挥的立见尚文对于马克沁还是认识的,虽然改革区兵工厂已经改进了,但外形基本没变。
“应该是,没想到支那人竟然有这么多马克沁机枪,立见君,我们的战争失败了,我们还是准备撤退吧!支那皇帝准备的太充分了!”此时战场上硝烟弥漫,大岛的指令根本传达不到前方,不过不用传达,日军已经开始第二次溃退了,前方火力猛了,即使不算机枪,改革区新军的连发枪的火力在这个距离上命中率也相当高的,前进必死,后退虽然也有炮火的打击,但却有一条生路。
“大岛君,这一次我们真的败了,你赶快带着司令离开,到了九连城再作抵抗,对方的火炮在追击中发挥不出威力来,我先在这里组织抵抗!”此时两人也明白,这一次清军必不会再放任他们如此离开了,肯定会趁势追杀。
“立见君,兵败如山倒,你如何组织抵抗呀!一起走吧!”大岛义昌劝道。
“大岛君,你走吧!这个建议是我出的,我也没有面目回去见天皇了,就在这里为天皇陛下尽忠吧!”
此时的山县有朋犹如一下子苍老了十几岁,战场的情况他了如指掌,此战日本大败,不仅仅是败了一场战役,而是整个日清战争的战败,第二次冲锋,炮击加上最后机枪的收割,让日军一下子伤亡一万余人,加上第一次冲锋伤亡人数,一天之内就死了近两万人,这是战前无法想像的。之前战争,日本人一共伤亡也不过五千多人,而且大部分是在平壤造成的。
他的“饮马鸭绿江”,他的统军亭赋诗,一切都将成为泡影,而这仅仅是在一天内两次冲锋造成的,事前并没有任何预兆,整个过程发展的太快了,快到他无法接受,似乎认为这一切只不过是一场梦,似乎醒来了,自己大韬略还是能够成功的。
“司令,快走吧!再不走已然来不及了!”大岛义昌闯了进来对着有些痴呆的山县道。
“走,我无颜回去见天皇!”再强硬的人也有脆弱的一面,此时山县更像一个无助的老人,如果仅看这一面,他是值得同情的,但若想到他那野心,以及沾满鲜血的双手,再看到他这个样子,从心底会生出一种快感。
“司令,我们先退到九连城,再组织军队反扑并进而没有机会!”大鸟劝道。
大岛说话的没错,现在还有四万军队呢!组织起来未必没有机会,但前提是清军放任他们从容的离去。不过黄立三是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的。
山县几乎是在士兵们的搀扶下离开的指挥部,
此时黄立三追击的信号早已经的发出,各支部队也同样按照先前的布置,向着败退之敌追去。
此刻已经看直了眼的聂士成与袁世凯也反应了过来,打仗不行,但落井下石的工夫还是有的,报到朝廷也算是一功!
“失算了!”此时指挥部里黄立三一拍桌子道。
“总指挥,怎么了!”此时指挥部里人并不多,都去追敌去了,通信员问道。
“如果预先派一支部队在日军败退了路上埋伏,这一次战果一定不小……”黄立三嘟囔着。
***************************************************
求推荐、收藏!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六十六章 将军心思
更新时间2011…12…6 18:30:46 字数:2919
张家堡战场已经基本结束,剩下的就是抓俘虏以及打扫战场,两万多日军被歼灭,这使得部队的士气一下子高涨不少。战士们纷纷不顾疲劳,继续向着下一个集结地快速地集结着,继续追击着日军。
“好,与我们预料的相差不大,一天之内能够取得这样的战果,全军都应嘉奖!”得到前线胜报,吴鹏心里大好。
“这样快速的歼敌速度与我们新开发的武器还有陛下制定的战术英明是分不开的,第二轮冲锋,只是机枪,就歼灭了日军七千多人”李恩富此时也是心情大好地附和道。
“七千多人已经算是少的了!”吴鹏心里想着,记得后世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索姆河战役,英军的一次冲锋就在德军马克沁的扫射下损失了六万多人。
“皇上,我认为我们下一步的建军方案还是要加强炮兵以及机枪兵的建设,这一次战斗充分表明,皇上提出的火力压制理论是相当英明的!”邹良也在旁边道,此次战争他与高丰都没有去战场,高丰率领着近卫军一直驻守在鞍山,以备不时之需。
“还要建军!”吴鹏苦笑,五万正规军已经不少了,若再建军只能加强民兵建设,正规军这两年不能再增加了。
“建军的事情先不说了,现在部队进展地怎么样?”吴鹏问道。
“一切都按原定计划进行着,立三派第一军正在疾速追击,现在逃窜的日军正在往汤山城方向集结,那里是他们的大本营,不过在知道我军有众多火炮的情况下应该不会坚守此城,最大的可能会留下一部队敢死队堵住我军的追击,然后部队抢渡鸭绿江。”邹良报告道。
“现在日军还剩下多少人!”
“被我军在战场上歼灭两万多人,而且抓了六千多名俘虏,现在逃窜的应该不足三万多人,而且很多建制已被打残,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目前我军的问题是,远距离击敌,自身后勤不足,在凤凰城因为我军准备时间长达两个月,所以后勤并不算问题。若让日军渡过鸭绿江,在缺乏制海权的情况下,部队即使开到朝鲜,也不能过去太多,否则后勤支持不上。”邹良又道。
“最多可以多少部队过江!”吴鹏又问道,取得这个战果不足以在后来的对日谈判中创得先机,日本知道现在的中国没有对日本本土作战能力,谈判起来会有恃无恐,那吴鹏在这场战争中的投入就一点也收不回来了。这不是吴鹏想要的结果。
“一个军!”邹良答道。
“那就需要在鸭绿江西岸尽可能多的消灭日军,减轻渡河之后的压力!”吴鹏思索着道。
“立刻给立三电报,命他全力追剿日军,而且也以我的名义给宋庆一份电报,命他全力配合立三,而且要以我新军为主,记住,这是给他的命令!”
“大奎,我们怎么与大部队分开了,不去汤山城了吗!”此时的吴同抬着机枪边跑边与马奎道,机枪太重要有两个人抬着才行。
“傻了吧!也不看看我们行进的方向,我们应该是在抄鬼子的后路,要不就是继续追击小鬼子,攻击汤山城的任务估计有后面的军队负责!”马奎眉头一扬骄傲地道。
“该换班了,让给我们吧!”此时两名战士跑了过来,就要接下两人手中的机枪。
“不用了,还挻的住,瞧咱这身板再走两里路也不成问题!”马奎开玩笑地道。
“行了,别吹了!看你头上的汗就清楚了,快给我吧!把我的枪给我背好了!”说着把自己的枪交给马奎,自己则在马奎手里接过机枪与另一人一起抬着,由于机枪的重量,一路上不可能由吴同与马奎两个人负责,战士们也都过来帮忙,虽然每个人身上都有负重,但比起机枪来还差一些。
与机枪比起来,迫击炮要好的多,因为拆装都很容易,所以每门迫击炮由五名战士自己就负责了,但相对的,炮弹则重的多,每名战士最少都要背上一颗,如此才能分担。
“快,给我加快速度,我们已经拉在全团的最后了!”排长亲自催促了起来。
正如马奎分析的那样,这支部队早早的就与大部队分开了,而且也并没有去追击日军,只是快速地向着九连城的方向奔来,他们要赶在日军的前面占领九连城。这团的团长正是李忠。
“团长,我们这算不算是抗命呀!毕竟前敌指挥部没有命令我们这样!”李忠身边一营长道。
“没事,我已经和师长打过招呼了,我们师也会很快赶来的,现在我们的任务是要赶在日军前面占领九连城,日本人在九连城驻军不会很多,但储备物资却很丰富,现在日本败军手中武器残缺不全,弹药更是所剩无几,九连城里的这些军用物资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若是让日本败军抢先回到城里,对他们的战力的恢复及为有利,而对我军的战果的扩大甚为不利,而且这里面的物资很多都是我们反攻的基础,不用从鞍山远距离运输了!”李忠解释道。
“那我们的速度还要加快了,从凤凰城到九连城一百多里路,日军又是被我军追赶,速度肯定也慢不了!”营长也感觉出了此次行动的重要性。
“告诉战士们,除了枪弹,其它的一律的扔掉,口粮只带半天即可,全团给我全速前进!”
此时汤山城外围,黄立三与宋庆及袁世凯人正在谈论着。
“老将军,汤山城就交给你了!宋将军也不必急着攻下来,只要保证日本人出不来就可以了!”黄立三对宋庆道。
“黄将军放心吧!包在老夫身上,将军放心地领军前去即可!”宋庆拍着胸脯道,现在汤山城内还有五千多的日军,而宋庆手下却有三万多,六倍的兵力,主算宋庆等人再差,也是能够办的到的。
“宋老将军,我们不去追击败退日军了吗?”聂士成道。
“储位也看到皇上给我们的电报了,让我们配合黄将军,而且现在城内有不少日军,这也是储位立功的一个好机会!”宋庆笑道,“而且你们也看到了,新军的速度比我们快的多,我们只能跟在人家后面既如此,不如安心下来打这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