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越抗美纪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援越抗美纪实-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夜沉沉,雨淋淋,灯闪闪,车隆隆。
      
      长龙般的摩托化部队全速前进,他们在与美帝国主义妄图进攻北方的部队抢时间。
      
      中国援越的先头部队二支队分三路向越南开进。中路从东兴进入越南芒街,汽车、炮车冒雨行驶,向菇苏岛进发。东路从北海港登舰向吉婆岛开进。大量的火炮、工程机械昂首屹立在甲板上。舰艇全副武装,随时准备迎击美国从空中、海上的突然袭击。中国海军的海运登陆艇也像离弦之箭,在茫茫夜色的隐护下,组成战斗序列,向越南北方的锦普、鸿基等港口劈波斩浪,奋勇前进。
      (8)胡志明在长沙打太极拳
      同一时刻,湖南长沙郊外,一座不被人注目的寓所里,灯光明亮,柔和的光线透过淡兰色的窗纱,透过明洁的玻璃,撒在室外草地上。一位老人工在夜风中打太极拳。他衣着宽松,一抬一推,一招一势,缓慢稳健,如行云流水。他前额宽阔,眉字和菩,神情安祥,一缕长须飘在胸前,颇有长者风度。
      
      他是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
      
      胡志明自50年代开始就睡眠不佳,周恩来、贺龙派中国太极高手到河内,给他传授太极拳,从此他坚持锻炼,睡眠好了许多。
      
      可是他政务繁忙,日理万机,操劳国家大事,又常常忘记坚持打太极拳。尤其是美帝国主义在南越扶植傀儡政权的同时,蓄意制造“北部湾”事件,袭击越南沿海港口,轰炸北方和平的城市乡村,屠杀越南人民,令他痛心疾首,更无心于太极拳了。
      
      他这次秘密来华,在长沙会见了毛泽东主席,又在董必武副主席的陪同下,于5月21日上黄山作短期休息疗养,落榻在环境清幽的观瀑楼。
      
      他还是穿着那身米黄色中山装,还是着双“于抗战鞋”,和董必武并肩行走在青山绿水间,他俩一边观赏一边交谈,山风徐徐,有种清新之感,不像刚才上山时车内那么发闷,山外青山天外天,天地这么开阔辽远,景色这么幽静迷人。
      
      他俩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来到瀑布前,飞流直下,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落涧,发出隆隆巨响,腾起滚滚白雾。
      
      胡志明立在瀑布前,两眼凝视,开始他觉得颇为新奇,渐渐地,他耳边好像是另一种声响在回荡,仿佛是美国飞机轰炸越南城镇乡村,硝烟弥漫……
      
      “董老,咱们走吧!”刚停留几分钟,胡志明神情有所焦虑地对董必武说。
      
      回到住所,董必武特意在胡志明的房间里多坐一会,宽慰一番。
      
      住在这幽清之处,胡志明感到寂寞。第二天,他向董必武提出,搬到老百姓中去。于是,就搬到人民群众较多、居住条件较差的温泉宾馆。
      
      在黄山,他走进茶园,与茶农亲切交谈。走访黄山小学,听小朋友唱《越南小英雄》,一起照像留念。散步到温泉小卖部,在门口见到安徽省黄梅剧团的著名演员严凤英等人,他请大家进绿荫茶庄,品茶交谈,同长问短。他想听听严凤英的演唱。严凤英的《天仙配》誉满全国。
      她歌喉甜润,槽感丰富,极富艺术的感染力,当她唱到“夫妻双双把家还”时,胡志明已热泪盈眶。
      
      胡志明与董多武在黄山停留了18天。在这期间,应邀援越的中国部队一、二、三支队,两个高炮师和一个高炮加强团,正向中越边境集结。中共中央军委又作出决定:组建下属四、五、六支队的援越抗美修筑公路指挥部;先遣勘察设计代表团将于6月入越。
      
      在黄山的18天中,胡志明没心思打太极拳。
      
      就在这一天,就在中国援越先头部队浩荡出关的这一天——1965年6月9日,胡志明的太极拳又行云流水般的挥舞起来。
      (9)中国军队黑夜登岛
      天漆黑。
      
      几道闪电像几把锋利的剑从天际斜刺过来,“咔嚓——哗啦啦!”一棵大树被拦腰劈断,一团火球跳跃,突然震天动地的一声爆炸,整棵大树熊熊燃烧,树枝树干劈哩啪啦地在火光中像爆豆花般的脆响。
      
      刹时,火光照得海面泛起红光,照得菇苏岛一片亮堂。
      
      瓢泼大雨从天上浇下来。
      
      中国援越部队二支队在深夜里冒着滂陀大雨向菇苏、杜拉、吉婆等岛屿开进。
      
      大批登陆舰、登陆艇在大海中冒雨颠簸。海域茫茫,方向难辨,有的艇长索性拿着手电趴在艇头上导航。舰艇一会被抛向浪尖,一会又跌入深谷,海水哗哗地扑向甲板,雨水哗哗的飘落而下,浑身湿透,衣服贴在肉上。海水、雨水、汗水灌入嘴中。这没什么,要扒好、要抓住,别摔入大海。
      
      菇苏岛没登陆码头,登陆艇在几十米、几百米外搁浅,有的登陆舰装有数量较多的重型装备,在千米之外就不能前进。
      
      团长刘志高,政委叶丛华急得头上直冒汗。
      
      “老叶,部队下海,装备卸下海,拉!”
      “天亮前必须上岛就位!”
      “发信号!”
      “发信号!”
      顷刻,甲板上的部队下饺子般地跳入齐胸深的波涛中。有的用粗绳系高射炮,有的拴空压机、拌合机,甲板上、海水中的人员相互配合,准备将舰艇上所有的武器装备、工程机械拉上岛。
      
      登岛的主要是工程部队。为了适应援越工作,我工程部队特意实行了一种特殊编制。一个团下属3个工兵营,1个机械营,1个高炮营,还有85加农炮连、82迫击炮连、警通连、运输连、加工修理连,各个营除编有4个连外,还配有高射机枪排、重机枪排、无后座力炮排、通信排。每团4000余人。这样的编制序列在我军历史上从没有过。这一切都是为了适应越南沿海岛屿的作战要求,为了满足越南政府的请求。
      
      部队要一边施工,一边守岛,对空、对海作战。
      
      部队配备的是当时中国军队最新最好的轻武器:手枪、半自动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高、平两用高射机枪,加之几种地炮、高炮。毫不夸张他说,中国军队在越沿海岛屿构成了一个力所能及的立体防御体系。
      
      可眼下装备器材上不了岛,一切等于零。
      
      时间就是生命!
      
      刘志高、叶丛华清楚地记得,这支部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建立的功勋,在朝鲜战场上还与美国鬼子交过手,并在朝鲜西海岸构筑了防御工事。可今天情况非同一般,临行时,济南军区首长就交待:根据越方要求,军委命令你们一方面援助越南尽快构筑沿海岛屿防护工程,一方面守备沿海岛屿,以防美军登陆。守岛是相对不运动不转移的战斗,打起来不可能很快派别的部队直接支援,你们要准备打恶仗。
      
      “妈的,没上岛,就打恶仗!”刘志高团长拎着手电,察看着部队在海水中拉火炮、工程机械。
      
      叶丛华政委像落汤鸡一样。蚕豆大的雨点从服贴的头发上、眼窝上、面颊上像断线的珠子般滚落。他与团长一道看着部队在海水中非常缓慢的推、拉火炮、机械,“老天爷先来了个下马威,”他眨着眼说,“老刘,上不了岛,火炮不就位,天一亮,雨一停,美国飞机就可能临头,美国军舰就可能露面,我们就措手不及啦!”
      形势非常严峻。
      
      刘志高脸绷得紧紧的,浓眉间拧成一团疙瘩。忽然,他一纵身,跳入滚滚的大海中。
      
      刘志高像位冲锋的战士一样。
      
      离岛几十米、几百米的舰艇上的装备,指战员很快卸到海滩上,千米之外舰艇上的重型装备需用吊车吊上小船再拉上海滩。
      
      一个连二百来号人排成四列,成人字型在海水中拖拉着空压机、拌合机、解放牌汽车。高炮分队一个连一趟也只能推拉一门高炮。
      
      许多人脚掌被蚌蛎划出道道血口,在咸水中浸泡,痛得火辣辣的。
      
      这些都顾不上了!
      
      大批装备物资卸上岸,还要连夜疏散。部队又在大雨中转运,岛上没有汽车马路,仍然靠肩扛手推,山头灌木丛生,怪石鳞峋,部队一边清道,一边又是几十人、上百人的将一门门火炮拉上山头就位,又马不停蹄地构筑临时阵地。
      
      大海喧嚣,浪涛翻滚,雷电交加,风雨呼啸。
      
      上百部机械,几百门火炮,几百辆汽车和几十万吨物资靠人力扛、拉、推上岛。
      
      一切在风浪中进行!
      
      一切在雨夜里搏斗!
      
      海岛上灌木茂密,杂草丛生。蚊子、小虫繁多。有种身上长着白斑纹的大黑蚊虫,白天还追着人叮,一咬就是一个大包,战士们称它“B…52重型轰炸机”。岛上蚂蝗也不少。但最多的是毒蛇。地上有金环蛇、银环蛇、眼镜王蛇,树上有响尾蛇、竹叶青、叶上飞。中国军人每人手持一根藤子棍,边走边拨打草丛路面——打草惊蛇。一般的毒蛇闻有响动,飕飕逃窜,可眼镜王蛇不怕,它时常横在路面,高竖上半身,血红的信子从扁扁的嘴中吐出,伸伸缩缩地向你挑战,还呼呼地喷着毒气。它要与行人对峙,你若走近一步,它的下半身就会游动一段,上半身仍保持着挑战攻击的姿态。你只有横起藤子棍奋不顾身的扫荡,它才可能落荒逃跑,或败倒在你的棍尖下。有位当年的军人说,有天晚上,他到部队去送给养,走着走着,突然脚下有什么东西软乎乎的,蹲下身子在朦胧的月光下一看,好家伙!一条两米来长比手杖还粗的金环蛇。他说,真庆幸!金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