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林峰磨着老爹并答应不告诉二妈,或者老爹有事情不在,林峰也帮忙卖一下皮货,买皮货的眼光不如林平,但是卖却高到天上了,总能搭配着卖点别的,比如顾客来拿马鞍总能附带卖个脚蹬,价钱还高,然后用多的钱给姨夫买罂酒,给曾家妹子买个头花之类。
出了县城往东,是林平从未踏足的土地,长到十七岁,县城是林平到过的最远的地方了,想到当兵至少要两年,林平尽管生性随遇而安,此刻也忍不住要多回几次头,在身后留下的层层叠叠的山峦,在初春中全覆盖着蒙蒙胧胧的绿意,那一条蜿蜒的道路尽头,就是家乡,而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美好。
从县城到州府甘叶,每个晚上只能睡后半夜,一路上吃的就是漂了些菜叶的薯粉汤,没有油不说,还没有盐味,老妈偷偷塞给的鸡蛋和馒头都和林甫吃完了,州府也就到了。
这次征兵一次在忠州就征了五千人,等同于忠州常备府军应有的总人数,留了不到一半补足那已兵不满员多年的忠州府军,最近忠州西部的固州有太多不稳定因素,兵部决定要把忠州府常备军给充实起来,尽管旱灾粮食紧张,知州和总兵还是咬牙答应了。
第一章 初到帝都 一中
忠州新征兵的另外多半是要到京畿地区驻防,加入京禁军了。
一次从人口稀少的忠州征调这么多的新兵,一是忠州兵向来以服从号令著称,二是能服从朝廷号令的州已经不多了,除了京畿地区外,只有区区可数的北方和东北几个州了,北方和东北除有防范夷狄的重负,本身也人口不盛。南方,现在正由得几个刺史混战,不听朝廷号令已有多年,经过几次兵灾,人口也下降不少了。
由于征的新兵太多,所以林平丧失了到忠州府城看一看的机会,几千人住在了甘叶东门外的兵营里,不得外出。这个兵营实际上是前朝时的产物,梁帝国是靠政变取得的政权,所以很多东西都保留了前朝的,没有破坏。
忠州有近两百年没有战争了,兵营平时不注意维护,房子摇摇欲坠,有些甚至要拿木头在墙外撑着。练兵场上长满了草,分到京畿地区的士兵就在练兵场上躺了一夜,也和蚊子奋斗了一夜,上半夜是一片巴掌声,不敢骂娘的新兵只好肚子里滴滴咕咕。
这下,林甫可对林平服了气,从那个背箧里掏出来的不只是鸡蛋、馒头,有一种清凉香甜的药膏,涂在暴露的身体上,就不再有蚊虫叮咬,围绕林平的几个新兵都睡了个好觉,天一亮就出发了。
从州府甘叶出发,经过忠州仅有的一块平原,一路顺畅,突然在地平线上出现了一座连绵的高山,杭永仕山脉横亘在了面前,山虽不是特别高,却异常地陡峭巍峨,往往连绵几十里的悬崖,顶部是红红的树叶,千百年来中土诗人墨客,留下了无数咏颂的诗章。
对于军人来说,翻越这样的群山可没有任何浪漫可言,为了解决辎重问题,在山脚下就把翻山所耗的三天的干粮发给了大家,于是每个人负重都增加了不少。实际上比起古时候,现在翻杭永仕山已经轻松了很多了,前朝的周显帝突发奇想,征调了十万农夫,硬是用了七年之功,在崇山峻岭中开辟了一条驰道。
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工程,显帝特立了一块碑,碑身就是就一块山崖开凿出来的,巨大无比,能与之相比的是后人收集了弃于道路两旁没有埋葬的修路民夫的白骨,堆垒在碑的对面,外面用片石覆盖,筑成一个万人冢,故意和碑身等高,以示警戒。
周末梁初的大诗人晁栎过杭永仕,留下了一篇《杭永仕…山行月色》的今文长诗,诗歌以诗人夜间艰难跋涉看到的景色开了头,中间竟然转入了对显帝立碑的嘲讽,这首明显针砭时弊的诗歌,在梁初清明但是控制极严的政治空气中,异常显眼。
周显帝那块碑又将两千多农奴的苦难延长了近两年。对于显帝而言,立这块硕大无比的碑只是帝王生涯的一个败笔,对于那些农奴而言,他们付出的是生命的牺牲,而且毫无意义。
这首诗用白话的今文写就,奔放流畅,节奏充满跳跃性的动感,有些警句后世经常被引用,穿插其中而滞涩,反而琅琅上口。后来,后来政治形势变化之下,朝廷宣布废除了农奴制度。于是世人称杭永仕碑、冢、诗三绝,曾有人提议把晁栎的诗也刻到山崖上,被诗人的后代拒绝了。
林平过三绝碑的时候可没有月亮,进山不久就赶上下雨,而且雨就一直没有停过,穿着湿淋淋的衣服,被寒风一吹,纵是夏天将到也难以忍受,特别是夜里也要赶路,山石湿滑,一不留神,会摔得生疼。
好在这路修得确实不错,还不至于掉到山涧中,武官不敢在骑马了,纷纷下马步行。林平本来身上不会潮湿的,老爹的背囊里备了油布和防水软帽,但是所有去京畿地区的士兵都没有发放武器和装备,林平也不好自己披着油布了,旁边一位千总的白马实在是俊秀,这会儿看着长官不骑了,林平就把油布盖在了马身上。
千总看了林平,笑着问道:“干麽不把油布给人披上。”林平憨憨的一笑:“马比人可怜。”千总一愣,冒出一句:“其实人更可怜。”说完,觉得自己和一个兵娃娃说这些,有些无趣,抬头看了一眼林平,林平的双眼闪烁着明白的笑意,千总问:“读过书?”,林平老实的回答:“还有一年小学堂卒业。”千总点点头说:“以后还要多念书,读书才有出息。”说着,把随身的葫芦递给林平,林平喝了一口,是酒,又递给身后的林甫,林甫吓了一跳,没敢喝,忙塞了塞子,上前还给千总。千总笑了笑,牵着马走到前面了。
晚上休息时,林平不知道从哪里搞到了干柴火,千总又出现了,围坐着的士兵让开了一个位置,千总就挤着和大家一起烤火,林平不时把火堆移到下个位置,把烤干的地面让给大家坐下,后来千总就枕着林平的背囊睡了,林平默默的添着柴,雾气从树林中涌出来,轻轻的悬在空中,纹丝不动,四周一片静谧,天亮了。
沿着山路一直都有小的卫所,有一些堡垒偶尔有的还有不到一什的兵士守卫,穿着脏兮兮的军衣,耷拉着脑袋,就像被这几天的雨打的,恨恨得看着走过的新兵。
卫所绝大多数都废弃了,墙上爬满了青苔,第三天下午,到了一处开阔的河滩地,在紧挨着道路边有一座荒废的兵营,只剩下残垣断壁,屋顶都塌了,一路上和林平并行的千总说:“京畿快到了。”
林平听了他解释,才知道这是出杭永仕山的最后一处关隘,就在不到二十年前,山里还驻扎着一个“卫”的士兵,在帝国的鼎盛时代,只有抬头看着杭永仕高高山崖上悠悠飘过的白云发呆,日复一日,空浪费大好青春。
出了山就是京畿著名的霞溪丘陵地带,从前朝起,历代皇帝在这里修建了大小百余座宫殿,远远掩映在森林和山坳间,无知的新兵见了,一开始还惊呼,“帝都的果农住得这样好!”,为此有的还挨了一鞭子,“丫档,没见过世面,那是皇上的宫殿。”伍长笑骂道。
霞溪的葡萄天下闻名。梁厉宗征服了濮州,就把当地的葡萄引种到了这里,并将俘获的濮人中善酿者安置到了这里,濮人肤白,鼻梁挺直,所以霞溪除了美酒,还出美人。
隆宗的父亲哀宗自幼体弱多病,也是为了躲避宫廷险恶的政治斗争,从少年时就在霞溪疗养,所以霞溪出生的隆宗小时候喝的不是奶,而是葡萄酒,早逝的哀宗实际没有未登上过帝位,使得隆宗十六岁就开始了征战一生的帝王生涯,随身带着的霞溪美酒也洒遍了每一块战靴踏过的土地,并随着帝国版图的扩大,传遍了东陆,自此,从南疆博州的土司竹楼到远州酋长的帐篷,都飘满了葡萄的酒香。
霞溪一路上风光旖丽,初夏的阳光明媚,运酒的车辆络绎不绝赶往帝都,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甜酸味,使得剩下的路途变得非常甜蜜,连随行的老兵都改了性子,很少再驱打新兵了。
霞溪下游汇入玉琛河,地势变得平坦起来,离帝都不到七十里了,这里有的是士族大家的山庄和京官们的别墅,连绵四十余里,日暮时分,景色美不胜收。至于这群一路风尘的新兵,只有远远的望一望的份了,偶尔还要紧急躲避疾驰而过的油璧车,车中传来女子风铃一般清脆的笑声,留给这群忠州农夫们无尽的艳羡。
梁帝国建国一开始就将原来的卫、纪二州撤销,使直辖的京畿之地一直扩到了整个玉琛河平原流域。另外一条从北部封州流过的李厥河和玉琛河构成了京畿平原的水网体系,周朝几代皇帝都有好大喜功的毛病,前一个在两条河之间挖掘了运河,后一个就在运河上修个著名的运河三桥,三桥回望是对帝都八景的最后一景,远行人至此话别,少不了充满对帝都繁华的留恋、不舍。
后来,林平有机会守卫最南的一座南霁桥。南方自古多才子佳人,通向南方诸州的南霁桥留下了比别的桥更多的眼泪诗章,被认为是最浪漫的一座桥,几年后,林平在那里冒着掉头的危险,放走了林峰,事情一波三折,毫无浪漫的感觉。
靠近帝都二十里左右,有一块方圆几十里的台地,高出周围地势十几米,顶部出奇的平坦,但是缺少灌溉水源,保持着恆古以来的原貌而未加开垦,设计和主持修建著名的三桥的那个河渠作监本来想修建一个庞大的引水工程,把它变成良田,结果梁太宗发动了政变,使这个野心勃勃的计划永远停留在了纸上。整个京畿地区是水网密布,不适合养马,于是,靠军人集团武力起家的梁太宗就把这块台地当成了马场,饲养战马和训练马军。
而今,帝国已经摇摇欲坠,军马早已不见了踪影,就只剩下几匹瘦得皮包骨头的在充军马监的门面,但是原来一年一度的盛大的赛马会却更加盛况空前,每年马季,整个马场都是人山人海,包厢里的王公贵族和外地的刺史、总兵在此斗富,个个豪气凌云,一掷小姐而面不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