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三国-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亲白马将军的勇名。”
我道“续儿,你一路行来甚是疲劳,你先下去歇息吧,待叔父选好军士马匹马上就交给你训练。”公孙续行礼退下后,郭嘉道:“主公,如今我军手下有西凉铁骑,飞羽弓骑,还有主公的新式骑兵。何须再建立白马义从?”
我道:“公孙伯珪的白马义从威震塞外草原,鲜卑诸部见之胆寒,我不忍这样一只保国骑兵消失。”
郭嘉道:“嘉明白了,嘉这就去挑选白马,不过两万的白马,不一定能有啊?”
我道:“尽力吧,当初公孙瓒那么多军队也不过五千白马义从,不用太过较真,有多少是多少。”
其后几天,我安排完并州事宜,司马朗任并州刺史,其余董昭,田畴,李孚,公孙续,蒋义渠,都在并州治理地方。徐晃留守壶关,防止袁绍入侵。我遍寻军中白马,才找到不到一万之数,又从洛阳长安等地寻找,才凑够一万,比我跟公孙续说得少了一半,但是他也很高兴,毕竟公孙瓒手下也才五千的白马义从,现在多出一倍,还强求什么?我同时给他安排了一员副将,乃是我在洛阳新招募的几员将领,王忠,演义上也是有名字的将领;任峻,演义上也有名字留在壶关帮徐晃。还有从幽州来的将领,当我看到他的名字都一愣,孙礼,这员将领在三国志十里武力有八十七,比李严,文聘等名将还高,我欣然的把他收在身边。
回到洛阳,没有皇帝还真是不好啊,为什么,没法挟天子以令诸侯。政令只能在我的治下行的通,还有没法给手下封大官。这些都不是好现象,怎么办呢?我不由的苦想后事一些皇朝的做法,忽然,一个念头跳进我的脑中。“上书房”“军机处”清朝这两个机构设置很是合理。我不由得想到效仿这两个办事机构。到洛阳后,我急招群臣和一干老臣前来商议此事。
我说道:“如今我大汉天子驾崩,而其没有子嗣,致使我大汉行政机构紊乱不堪,政令不通,就是我们现在也是有的大臣闲散在家无事可作,而有的人却忙的连饭都没有时间吃,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老臣杨彪道:“吾等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是皇叔手下都是各司其职,吾等老臣不敢妄加插手,天子不在,吾等却是无事可作,皇叔可有什么办法?”
我道:“我想成立两个新得行政机构,当然不是妄加改动祖宗官制。只是把各位官员凑到一起,共同治理天下,就像原来得大将军府那样专门管理天下军事。我意是把军政分家,成立‘上书房’各位老臣和文若一起处理各州上报得政事以及我军治下新发布得政令一类;成立‘军机处’处理各州军事,由奉孝和公达以及各位将军一起处理各地作战或防御事宜。两处各设立两名官员,成为‘上书房行走’‘军机处行走’为各位把命令发送到各州以及把接收到的各州上报事宜整理后交到各位手中。各位以为如何?”
杨彪等道:“皇叔所想意思深远,我等不及。”
我说道:“这两人必须是博闻强记的俊杰,各位可有合适的人选?”
此时杨修道:“皇叔,修有一人想要推荐给皇叔,只是此人行为脾气古怪,怕他言语得罪皇叔及诸位大人。”
我暗想:“不会是祢衡吧?”遂问道:“可是祢衡祢正平?”
杨修道:“正是此人。皇叔如何得知?”
我没法解释,只好敷衍道:“孔融那里。”然后又道:“此人却是博闻强记,学识渊博,可为上书房行走,德祖可为我招来。”杨修称是退下。
“还有一人怎么办?”我又问道。没人回答,“那就先这样,文若奉孝,你们先把这两个机构先建立起来。好了,大家该干嘛干嘛去吧。”
没几日,祢衡到了。我把他招到我的府上。一看,祢衡果然有点丑,不过咱也不能以貌取人啊,命其坐下。我小心问道:“正平,来我这里做个‘行走’,觉得怎么样?”
祢衡看我小心的样子,大笑道:“皇叔,祢衡虽然恃才傲物,但也不是不知礼数之人,皇叔定是听杨德祖说了我的毛病,才如此小心。祢衡不才,却知道您是大汉皇叔,真心的对百姓好。祢衡每次与人争辩都是因为他们都是纸上谈兵之人,从没给百姓办过实事,心中气氛,所以才会张口骂人。”
我笑道:“看来,是备误会正平了。杨修我知道,很有才能,今正平得杨修推荐可见亦是真才实学之人。明天你就去上书房和文若他们一起研究一下如何把上书房办好。另外,我知道正平一手好字,备思得一联,欲借正平之手写出。”
祢衡道:“主公何不自写?”
我道:“备得字只是可堪入目,上书房乃是重地,这联上的字一定要好看。好了正平准备笔墨,我要说了。”待祢衡准备好,不一会儿,一张对联就写好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主公好联,好志向。”祢衡念了出来。
“这不光是我的志向,也是上书房之人都要做到的事。”我说道。“另外,再找人按正平的笔记刻于木板上挂于上书房的房门两侧的立柱上,以警后人不要忘了当初我等创立上书房之人的志向。”祢衡捧联告退。次日此联一出,群臣沸腾,谁不想做个名留清史之人。一时间上书房人人干劲十足。而军机处我没想到什么好对联,只能做了一条挂匾上书一条警语:“兵者,保国安民之利器,出则必伤人,慎之,慎之。”军队打仗,不论敌我双方必然会有死伤,一定要慎用。但是为了不让手下人失去进去之心,我还做了另两条挂匾,“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利剑一出,斩草除根,永绝后患。”以示我对敌人的态度。
第四十六章 又得贤才
    自上书房和军机处成立以后,军政之事已经很少需要我亲自去处理了。各地防御,训练,招募新兵以及屯田,兴修水利,招募流民都井井有条。只是军机处所有的重事都积压在郭嘉,荀攸两人身上,郭嘉身体本来就不太好,华陀说过不能过渡的劳累。看到他们现在这样,我心里着急,但又无法可想,想调回贾诩却又怕长安没了贾诩会让曹操乘虚而入,实在是为难。想先找司马懿来顶一阵子,司马朗告诉我司马懿出去游历去了,一时找不到人。我不禁的想到诸葛亮,他可是这方面的全才,有他在自然是一切迎刃而解,可他已经在襄阳水镜先生那里学习了,前些日子还来信说没有五年他还出不了师,另外还有几个师兄也是大才,他正在帮我联系,我更不能让他回来了。我让郭嘉他们多休息,但是他们总是拿我写的对联来应对,我现在都痛恨我自己,没事出什么风头,写什么对联。没办法,我现在只能和驻守外地的几个谋士倾诉我的痛苦,徐庶和贾诩,鲁肃看到我如此的爱护手下都心里很是感激,但一时也无法可想,说容他们几天,让他们想办法。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我从青州学府里调了一批军学院的毕业生,暂时解决了郭嘉等人过于劳累的问题,但是他们刚毕业,还没有经验,只能处理一些小事,大事还得郭嘉,荀攸来处理。看来这样只是治标不治本,我还是有点烦恼。这天,我正在后院观花以舒解心情,亲兵武护卫统领史阿来报:“主公,刚刚收到豫州鲁肃先生和长安贾诩先生的书信。”
难道他们找到我需要的人了,我激动的道:“快取来我看。”史阿从怀中拿出两封纸卷,我先看的是贾诩的,只见信上写的很是简单“主公,诩于三日前于长安街上见到一名个年轻人,复姓司马名懿字仲达,其人大才,正是主公所需,但是其人正在游历,现在已经不知去向,诩正在极力寻找。”是司马懿,他跑长安去了,算了不去想他,真要找到他我还真拿不准怎么用他。
再看鲁肃的书信“肃于豫州祝主公身体康健,主公所思之事,所需之人,肃查遍豫州淮南诸地都不曾找到,但我军治下没有,不代表别的州里没有,肃闻扬州陆家少家主陆逊年不过二十,却有大才不下于周郎,然孙策在袁术帐下之时曾经攻打过庐江,时庐江太守正是陆康,乃逊之叔祖。孙陆两家有隙,陆家在江东倍受排挤,主公何不把陆家招到中原?此一可解决主公目前问题,二可招到一员不下于江东周郎的智将。”我看过信后大笑:“贾诩和鲁肃都给我推荐了贤良之士啊。”忽然外面下人来报:“老爷,有青州信使到。”“今天怎么了,要不都没办法,要不全来,看看徐庶给我带来什么好消息。”我暗想道。
“让送信之人进来”我对下人道。一会儿,外面进来一个年轻人,也就二十多岁的年纪,身材不是很高,但是面似银盆,鼻自口阔,双目有神。“这是哪家的公子哥?”我心里暗想道。
只见那人走进前来,施礼道:“青州学府学生桓范,拜见皇叔。”
“你叫什么?”我惊讶的道。
“学生名叫桓范”那人又道。
“桓范,好名字。是徐庶派你来的?”我压下了激动的心情。桓范是谁?看过三国的都应该知道,司马懿夺曹爽兵权的时候,曹爽的首席幕僚谋士就叫桓范,当司马懿夺权后因为没有抓到桓范,大声叹道:“智囊走矣。”桓范虽然没在战场上出过名,但是连司马懿都如此的重视于他,可见他才智之高。我接过桓范递过来的徐庶书信,看过后,对桓范道:“元直的眼光从来不会出错,他信上说你有大才,看来你的才能已经得到他的认可。你看看这两封信,有什么看法?”说完,我把贾诩和鲁肃的书信递给桓范。桓范结果信,看过后道:“皇叔,贾诩先生看到的这个人可是河内司马家的二公子?”
我说道:“是,我曾去找过他,但是他不在家。”
桓范道:“此人志向不小啊。”说完看了看我,又道:“此人的兄长在皇叔手下任并州刺史,照常理来说,他投皇叔或他兄长是最好的出路,但是他没有这么做,贾诩先生说他大才,看来他对自己的才能很自信,皇叔手下人才济济,此人若投皇叔,怕显示不出他的才能,不得重用。看来他此次出行,并不是游历,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