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巨大的龙舟,共分三层,最上一层为杨广饮酒作乐观看歌舞之处。中一层为杨广起居之所,下一层为杨广召见文武百官之殿堂。这只龙舟造得雕梁画柱,金碧辉煌。第二艘龙舟由李世民乘坐。第三艘为宇文化及和天宝将军宇文成都乘坐,第四艘乃文武百官乘坐。此外还有保卫皇帝的御林军乘坐的船,供皇帝吃喝穿戴的船,大船小船不下数百只,排在河里足有十余里。此外还有五万人马,沿河两岸随船而行,保护杨广,沿途官府为了供应龙舟的吃喝穿戴,对老百姓敲诈勒索,逼得老百姓倾家荡产,投河觅井,死、走、逃亡。更有甚者,杨广挖空心思,寻欢作乐,他命人从江南征选童男童女,为他的龙舟拉纤还不许这些童男童女穿衣服,让他们赤身露体拉着纤绳在岸上行走,杨广坐在龙舟内观赏取乐。
且说这龙舟行走,非止一日。这一天路过四平山地界,忽听得炮声震天,战鼓如雷,杀声四起,只吓得杨广魂飞魄散,忙令:“停船抛锚!宣保驾将军宇文成都进见!”宇文成都早已命人打探清楚,原来是瓦岗山义军和十七国反王联合来截杀杨广。
原来,瓦岗山打退几次隋军的围剿之后,声威大振,义军迅速发展。程咬金、徐懋功、秦琼等正商议如何向外扩展势力的时候,探事人回报:隋炀帝杨广带着三宫六院和文武百官已前往太原,然后再乘船走水路到扬州去观赏琼花。军师徐懋功和秦琼命人拿地图来观看。徐懋功说:“走水路必然途经四平山,这是个捉拿杨广的好时机,我看由魔王千岁发一道檄文,邀请另外十七国反王和我们会师四平山,结成联盟,齐心协力,截杀杨广,把金镶王玺夺过来,另立天子,你们看如何?”程咬金早就想出山去逛逛,在山里边把他憋坏了,忙说:“好!这个主意好,咱们立刻动身。”徐懋功说:“千岁!不要性急,待我用千岁的名义,拟一道檄文,派人送给十七国王子,约他们四平山聚会。”檄文拟好以后,发往十七国王子。这十六国是:
白玉王高谈圣,宋义王孟海公,沙陀罗王罗铁汉,槐安王铁木平,明州王张德金,宁夏王马德来,南阳王朱灿,荆州王刘大朋,甘肃王谢天豹,英王哈洪太;高丽王李凤,上梁王韩勇,下梁王韩猛,河北风鸣王李子通,北汉王肖铣,济南王唐壁,济宁王王傅。
檄文到后,纷纷响应,俱都即日带兵到四平山会合。
瓦岗山决定由魏征、邱瑞、裴仁基、裴元龙、裴元虎、贾云福、柳时间臣带领义军五万留守瓦岗山寨,傻英雄罗士信也留在山上,以后有用他时再来调派。另由魔王程咬金、元帅秦琼和军师徐懋功率领其余将领兵丁分批进军四平山。十八国反王带领军兵陆续到齐。
这一天,各国反王齐集魔王程咬金军帐之内,共议截杀杨广大事。河北风鸣王李子通说:“我们十八国虽然志同道合,但原来各据一方,各有各的号令,调动不能统一,力量必然分散。依我之见应该结盟,推举一位盟主。大事由盟主会同各国商议,再命一位元帅,各国兵马由元帅调遣,不知各位王兄意下如何?”众人听了,都说有理,一致赞同,并推瓦岗山魔王程咬金为盟主。程咬金一听就乐了:“我说各位王兄!你们别打鸭子上架了,我老程大字不识,让我当盟主,那哪行。要叫我冲锋陷阵,抡大斧子,我还凑合。我看各位王兄还是另选高明吧!”众人都说:“程王兄不必推辞,一定要你当此重任,众王当尽力相助。”程咬金推辞不得,只好应允,随后众王又推秦琼为帅,秦琼推辞再三,而后接受。秦琼说:“众位王爷!行军打仗,这先锋官也是至为紧要的,我提请河北风鸣王爷殿下的南阳侯武云兆伍将军来担当,副先锋也由凤鸣王爷殿下的武天锡、熊阔海二位将军担任。”当时各国王子都表示同意。主要的人选定下来后,当即由秦琼和徐懋功把十八国的兵马将领的多少、强弱了解清楚,又把四平山周围的地形一一查明,然后就把各国的驻扎地点进行了调整,并把所担任的主要责任交待清楚。同时还通知各国各指定一人押运本军粮草,并由瓦岗山的裴元庆任十八国总的督粮官。裴元庆年轻,武艺高强,本来憋着要担当战场上的重任,谁知偏偏让他督粮。他心中虽然不太乐意,但这是瓦岗山秦琼、徐懋功安排的,他也就只好答应下来。
且说杨广所走的水路要经过四平山,运河就在四平山前数里的地方流过。十八国都先锋武云兆和副先锋武天锡、熊阔海领兵三万,驻守在运河东岸,龙舟出现之后,就放信炮,击战鼓。杨广立时吩咐停船抛锚。宇文成都把探得的情况奏明皇上之后,靠山王杨林奏道:“万岁不必惊慌,待老臣前去观看。”“皇叔多加小心!要不行的话,还是原路回去!”“主公放心,待老臣看过之后,再作定夺。”靠山王下船:“来呀!带马抬棒!”杨林上马提棒,带着十二家太保和军兵一万,来到四平山脚下。杨林定睛一瞧,只见四平山上旌旗飘摆,绣带飞扬,十八国的旗号迎风招展,山脚下运河岸上三万人马排好阵势,正中央一杆大纛旗上绣“十八国盟军都先锋武”。旗下马上一员大将,银髯素袍,臼马长枪,五官端正,三十多岁年纪。上首一将,乃紫面大汉,一身短打扮,手提一条大棍。下首一将顶盔贯甲,手里拿着一对短把镏金镋;。杨林觉得眼熟,心想:中间的这个不是南阳关大帅武云兆吗?这时武云兆双脚点镣,马往前提,把素白亮银枪往后一背:“对面来的可是靠山王杨林么?”“正是本王!你可是武云兆?”“不错,王驾千岁!小侄马上不便行礼,我这里打躬了!”武云兆为什么自称小侄呢?原来武云兆的父亲武建章,官拜中正太师,也是隋朝开国老臣,杨林为隋朝打天下的时候,身为大帅,武建章是随军总监军,两个人在南征北战时建立了交情。后来,武建章因为杨广荒淫无道,任用奸佞,曾冒死直谏,被杨广所杀,杨广为了斩草除根,还派兵到南阳攻打武云兆,武云兆被逼不过才投在李子通名下。所以他和杨林见面,自称小侄。杨林想起老友武建章惨死,心里也觉得难受。但现在是敌对双方,只好硬着心肠问:“云兆!你带领兵马,挡住去路,莫非要截杀天子不成?”武云兆说:“老伯父!我是被逼如此。我父惨遭杀害,又要追我全家性命。昏君杨广和我有杀父之仇,毁家之恨。如今我们十八国反王会师四平山,不截杀这个昏君,誓不罢休。老伯父,您年纪已大,人老不以筋骨为能,请退过一旁,让宇文成都出来,我和他大战三百回合。”杨林听说,不住点头:“唉!孩子!我看你还是不要和那些贼寇混在一起,我劝你和我到龙舟之上,由我和皇上言讲,免你一死,保全你全家人的性命,你看如何?”“哈哈哈!老怕父!您这是说笑话了,我岂能再去求杀父的仇人饶命。不要多说了,您把宇文成都叫来吧!”话还未了,熊阔海急了:“武先锋!不要和他废话了,你闪过一旁,待我先把这个老匹夫拿住再说。”说着冲到杨林面前,一个马上、一个步下,斗在一起,要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豆豆书库收集整理
第73回 捉放靠山王秦琼心软 围攻天宝将元庆求战
且说紫面天王熊阔海和杨林交起手来。熊阔海是步下战将,他手持大棍搂头盖顶朝杨林打来。杨林没有把熊阔海看在眼里,他见大棍下来,就用虬龙棒往上一架,这一下差点把杨林的虬龙棒撒了手,心说:这个汉子的力气好大!熊阔海在本书之内是第四条好汉。杨林不光没有他的力气大,武艺也差着一大截。两个人战了几个回合,大太保罗方、二太保薛亮、三太保于明、四太保于坤等四人恐怕杨林有失,齐撤战马,乱抖嚼环,上来就把熊阔海围在核心。熊阔海一看:“叭:好小子打群仗啊!来吧!”他把大棍抡开,上下翻飞,力战五将。杨林等虽是五匹马,五种兵器,仍然不是熊阔海的对手,熊阔海大棍朝罗方顶梁打来,罗方不自量力,竟然用刀杆往上一架,只听“咔嚓”一声,刀杆被砸折,罗方立时脑浆迸裂。熊阔海又把大棍朝后一扫,秋风扫落叶,正打到二太保薛亮后脑勺上。三太保、四太保一看,不由得心惊,这一岔神,熊阔海左右插花两棍,又把两个太保打死了。四位太保转眼之间全都阵亡,杨林在马上心疼坏了:“熊阔海!今日本王和你拼了。”他撒马过来又和熊阔海战在一处,几个照面,熊阔海棍走下路,奔杨林的马腿扫来。杨林提马稍慢一步,大棍正打在马腿上,“咔嚓”一声,打折马腿,杨林从马上栽了下来,虬龙棒扔出老远,熊阔海一个箭步冲上去,一把抓住杨林后背的绊甲丝绦,一脚踩住杨林,几下子就把他绑了起来。然后把杨林往肩头上一扛,单手提着大棍,回归本队。南阳侯武云兆一声令下,“杀!”义军冲向隋军,隋军溃散逃命,武天锡恐怕武云兆在乱军中吃亏,急忙鸣金收兵,义军大胜而归。熊阔海押着杨林,来到魔王程咬金帐内。因为这是头一次和隋军交战,十八国王子齐集这里。熊阔海施礼见过盟主程咬金,把交战得胜俘获杨林情况讲说一遍。程咬金十分高兴:“好!三位先锋有功,记入功劳簿。”众兵将把杨林推了上来。杨林站在帐内往上一看,十八国王子,有很多他都认识,不禁心中暗惭愧,心想:“这些人本来都是朝廷的栋梁。倘若皇上贤明,他们哪能造反?看来自己是活到头了。”于是他一言不发,站在那里闭目等死。程咬金见杨林立而不跪,怒拍桌案,高声说道:“杨林老匹夫!见着本盟主为何不跪?”两旁人齐声喝喊:“跪下!跪下!”有人过来按杨林,杨林就是不跪。程咬金说:“好!你不跪也罢,你呀!就是杨广的一条看家狗。你们老杨家得了天下,不说爱惜老百姓,反倒只求自己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