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莽王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莽王朝-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六)生杀予夺

傅太后发了雌威,朝中谁人不怕?在她的淫威肆虐之下,傅氏、丁氏子弟大行其道,越发纵横不法,骄奢无度。在傅氏子弟之中,惟有大司马傅喜依旧谦恭节俭,深得人望。
建平元年(西元前六年)九月,郎中令泠褒、黄门郎段犹等人提议傅太后当“太皇太后”之时,大司马傅喜和丞相孔光、大司空师丹都持反对意见。由于大司马、丞相、大司空等三公异口同声地集体反对,刘欣就是想办也办不成了。最终,傅太后的希望破灭,到现在也只得到了一个“定陶共皇太后”这样一个不伦不类的尊号。傅喜的行为,令傅太后怒不可遏:古往今来,哪里有这样“胳膊肘子往外拐”的?傅喜这个混账东西,比死对头王政君、王莽等人还可恨、还可耻!她发誓:“一定要除掉这个畜生,老身要清理门户!”
刘欣虽然昏聩徧狭,开始却也是有点上进心,他也有他的难处。在内廷,傅太后一直在频繁地纠缠他,一定要刘欣给她加上“太皇太后”的尊号。为了这事,整日把刘欣搞得是心烦意乱,不得安宁。在外朝,朝廷重臣们大多数都不赞成,坚决反对。刘欣没有办法,犹豫不决,此事拖了足足有一年多,还是没有办成。
建平二年(西元前六年)正月,傅太后在参加元旦朝贺时,得知向太皇太后王政君在大殿接收百官祝福、道贺,心中极为不快。散朝之后,她跑到刘欣宫中,对孙子大发雷霆:“王政君那个老鬼够风光啊!老身受够了!孙子,我今天告诉你,要是你今日不解决尊号问题,老身就死在这里!”刘欣吓得面如土色,只好跪下连声答应:“孙儿这就去想办法!尽快去办!尽快去办!”傅太后怒气冲冲,理也不理,转身拂袖而去。
傅太后走了,轮到刘欣犯愁了。要想实现祖母的愿望,必须得到三公九卿的多数赞同才行。而三公之中,除了大司空朱博还算“听话”外,大司马傅喜、丞相孔光,都与自己不是一心。
刘欣思虑再三,终于想明白了:看来,要想达到目的,必须要把三公全部换成自己的人!其实,早在上一年的九月,刘欣之所以先把大司空师丹免职,换上了听话的朱博,已经开始做出了第一步。刘欣希望通过将师丹免职,来影响、触动傅喜与孔光,警告他们以后不要和自己作对。而傅、孔二人却犹如吃了秤砣,始终不为所动。
刘欣总算看清了:傅喜是铁了心要和自己对着干。他决定换马了:这个大司马,还是让听话的人来干!他的第一步,就是要拿掉舅舅傅喜。
刘欣向朱博暗示,令他私下搜集傅喜的“黑材料”。朱博早就与刘欣的岳父、孔乡侯傅晏一直暗中往来,早就不时地在一起密谋。得到刘欣亲自召见的机会,二人心中大喜。多次在觐见时呈递密封奏书,攻击诽谤傅喜以及孔光。
朝臣中的“墙头草“们看清了形势:噢,皇上这事想拿傅喜祭旗啊!于是,他们纷纷上书附和。真是“积毁销骨、众口铄金”,群议汹涌,傅喜就是想保住位子都难了!
三月中,刘欣下策书免去傅喜的大司马职务,令其以侯爵之身就第。根据朱博的建议,刘欣又于四月二日下诏,撤销大司空一职,改为御史大夫,令朱博担任这一职务。又任命丁太后之兄、阳安侯丁明为大司马、卫将军,有开衙建府、自择属官之权。
傅喜虽然被罢了官,人还留在长安。傅太后还是余恨难消。她不依不饶,希望把傅喜赶的远远的,最好死在路上!为了整死傅喜,傅太后甚至不顾一切,公然撕破了脸皮。她亲自跳出来下诏给丞相孔光、御史大夫朱博:“高武侯傅喜附会臣下、欺骗主上,与前大司空师丹同心背叛,不听教令,损害宗族,应立即遣送回封国!”最终,傅喜被赶出了京师,回到封地养老去了。
此时,在三公之中只剩下了唯一的一个对头——丞相孔光。对于孔光,刘欣怎么能饶了他?几年来,孔光几乎从来没让刘欣顺心过一天,刘欣因此非常讨厌他。傅喜、师丹都倒台了,孔光能支持几天?刘欣马上就要收拾他。在皇帝的暗示之下,傅氏宗族在朝廷任官的子弟,与御史大夫朱博内外勾结,联名上书,共同诋毁孔光。四月十九日,刘欣又下了策书,将孔光贬为平民。
在这一回合中,刘欣与傅太后联手连出重拳,先后击倒了王莽、傅喜、孔光、师丹等朝廷重臣,将权力牢牢掌握在了手中。
建平二年(西元前五年)四月十九日,排斥了异己,扫清了所有对头之后,放下心来的刘欣决定:将御史大夫朱博晋升为丞相,并加封阳乡侯,又任命少府赵玄为御史大夫。
朱博真是个性格坚毅、善于拍马逢迎的奸雄。当上丞相后,他马上向刘欣提出了给傅太后上尊号的建议。刘欣大喜,他立即下诏:“定陶共皇这个称号,很不妥当。从今日起,不应再称‘定陶’二字。从几日起,共皇太后傅氏的称号为‘帝太太后’,称永信宫。尊共皇后为‘帝太后’,称中安宫。为共皇在京师建立寝庙,规格与宣帝之父(刘进)相同。”
至此,傅太后如愿以偿地取得了‘帝太太后’的尊号,她欣喜若狂,不能自胜。多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她觉得现在就是马上死掉也值得了。她变得更加骄横,终于能够与太皇太后平起平坐了!真是人生快事!
为了侮辱太皇太后王政君,进一步打击王家,傅太后不惜亲自对王政君进行当面人身攻击。每次王政君,她故意用粗俗鄙俚之语当面辱骂,甚至当面羞辱王政君:“喂!老太婆!”傅太后的粗言污语很快传出宫外,成为长安市井里巷的谈资。
从此,大汉朝的后宫之中,正式住进了四位有尊号的太后:太皇太后王政君、帝太太后傅氏、帝太后丁氏、皇太后赵飞燕。这四位太后各自设置少府、太仆官职,品秩都为中二千石。真是盛况空前,前所未有!

(七)被贬出京

丞相朱博、御史大夫赵玄的确是两个大奸臣。他们上任之后,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开始迫害忠良、打击异己。
这一天,他们向刘欣上奏:“高昌侯董宏,最先倡议给傅太后上尊号,然而却蒙受冤屈,理应对其平反昭雪,调入朝廷,提拔重用。前大司空师丹故意阻挠,应该革除封爵采邑,贬为平民。”刘欣准奏。朱博、赵玄二人又声称:“新都侯王莽,先前为大司马,不能阐扬尊崇尊号的大义,反压抑贬低尊号,损伤了陛下仁孝之道,其罪当诛!幸蒙赦令得免死罪,但不应再有封爵采邑,恳请陛下下诏,将他贬为平民!”
对于王莽,由于他誉满天下,声望极高,刘欣显得有些为难:“王莽是太皇太后的亲属,不能免去封爵采邑,将他遣送回封国即可。”最终的结果真是凄惨,除了王莽以外,就连他的叔伯兄弟——平阿侯王仁,也被人罗织罪一并遣送回封国,赶出了京师。
作为拥有四十多年悠久历史的老牌外戚家族,王家落到这般田地,多少令人有些同情。对于深孚众望、德行高迈的王莽不幸遭遇,朝野内外,给予了深切的关注。
谏大夫杨宣给皇帝上了密奏,极力为王莽鸣冤,他说:“孝成皇帝为何选择陛下继承帝位,还不是希望陛下代他侍奉太皇太后么?太皇太后早近古稀,数次经历国丧,现在陛下却让让王氏亲属们引退还乡。年迈之人却要忍受骨肉分离之痛,路人听了也会落泪,何况陛下!陛下若是若是望见孝成皇帝之陵,难道不感到惭愧吗!”刘欣览奏,迟迟没有答复。
如果留下王莽,合适吗?刘欣是绝对不会答应的。且不说傅太后容的下与否,刘欣对王莽早就憋足了怨气:“王莽当年大闹后宫,搅散了宴席,岂能轻饶?没宰了他,已经是便宜他了!”
不过,杨宣拿出孝道的大帽子来压他,他也不能不作出一点表示。他斟酌再三,最终下诏,加封成都侯王商的次子王邑为成都侯,让王邑来侍奉年迈的王政君。刘欣很精明:少拿这些糊弄人!朕可以给你们一点补偿。至于王莽这小子,还得给朕卷铺盖走人!
王莽得到这个消息,真是欲哭无泪:唉!走吧。走了好,总比在这被人宰了强。但是,虽然性命保住了,却不知何时才能回京?
建平二年(西元前五年)五月,心境无比惆怅的王莽,带着妻子王氏以及四个孩子,踏上了前往封地——南阳郡新都县的漫漫征程……
 
(八)大开杀戒

驱逐了王莽,刘欣极为开心:“这下王政君老太婆孤掌难鸣,再没有人敢跟朕作对了!”孰料,乐极生悲。一场灾难却降临在刘欣的头上。
建平二年(西元前五年)六月五日,他的生母——帝太后丁氏病死了。丁氏与傅太后一起,早年含辛茹苦把刘欣拉扯长大。刘欣能当上皇帝,全是傅太后的功劳。而他能够长大成人,却多半是丁太后的功劳。可惜她“福薄”,没享几天福就早早咽气了。
刘欣悲痛不已,想到父亲刘康孤身一人埋在定陶。他觉得,还是应让父母合葬。他下诏将丁氏的棺柩运回定陶,埋葬刘康陵之侧。为了完成此项工程,刘欣下诏,征发陈留、济阴以及靠近定陶地区的民夫五万人,挖土填坟,完成了合葬。
或许是对于母亲的死哀伤过度,或许是身体过于劳累,刘欣马上就生了一场大病,长期卧床不起,不能理事。从此,朝廷大权就落入以傅太后为首的傅、丁两家的手中。而躺在病榻上的刘欣,一直在治病。但不知何故,他的病一直无法痊愈。他才二十二岁,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为了治好病,刘欣一直在千方百计地想办法。
很快,就有人提出了建议,应该以改年号、到各地的神祠进行祭祀、甚至改变国家制度的方法来获得上天的庇佑。刘欣真是“急病乱求医”,居然采纳了这个荒唐的建议。
刘欣即位后,司隶校尉解光、骑都尉李寻,向刘欣推荐了夏贺良等人。这些江湖骗子的夸夸其谈,很快迷惑住了刘欣。结果,夏贺良等人都成为待诏,住在宫里,随时准备接收皇帝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