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声称,在攻打巴拿马前,美国就已经试图用外交途径解决巴拿马危机,但这些尝试都被诺列加破坏掉了。在布什的演讲里,诺列加是独裁者、毒品走私分子,罪大恶极。布什提醒人们注意,是诺列加率先宣布巴拿马和美国进入战争状态的,12月15日,诺列加还对在巴拿马的美国人的生命安全进行威胁。布什称诺列加曾纵容手下将领打死一名没有携带任何武器的美国军人,并且对该美国军人的家属进行迫害。
布什认为,诺列加的存在已经对在巴拿马的3万名美国人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作为美国总统,他必须对美国人的安全负责。
只要诺列加一天不被抓到,美国就一天不能放下心来,不管怎样,诺列加也是巴拿马的头号人物,他大有可能在摆脱美国的追捕后,重整旗鼓东山再起。诺列加曾受过美国的情报训练,是一名出色的特工,他知道危急时刻如何躲过追捕。
就在美国人焦头烂额地寻找诺列加的下落时,诺列加用一个私人电台发布了信息,号召巴拿马士兵振作起来,和美国人对抗到底,维护巴拿马的尊严。巴拿马人或许不那么爱戴诺列加,但却知道外敌来袭时应该将枪口对准哪一方。美国是巴拿马的入侵者,诺列加的话一出,立刻有不少巴拿马人予以响应。驻扎在巴拿马的美军成了巴拿马地下狙击手的目标。美国在控制了巴拿马局势后,很快推选出自己的〃代言人〃,为巴拿马找了个新的副总统,但这个副总统刚一上任就遭到攻击,所乘汽车被巴拿马抵抗力量炸毁。美国见此,不得不又派了2000名士兵赶赴巴拿马支援。美国估计,巴拿马的地下狙击手大概在1800人左右。
抓不到诺列加,美国就要陷入十分不利的境地。诺列加不抓到,美国在巴拿马的军事行动就无法结束,对美国人自己也好,其他国家的人也罢,都给不了个交代。〃正义事业行动〃所打的旗号就是〃抓住诺列加〃。
美国政府宣布,愿意对那些向美国提供诺列加线索的人予以高额奖金,奖金最高可达100万美元。巴拿马稍稍平静后,美国大兵就在街头巷尾设置路障,检查过往车辆,甚至连巴拿马外交部长的专车也不放过。美国挨家挨户地搜索着,企图找到诺列加的蛛丝马迹。为诺列加急红了眼的美国人还把尼加拉瓜驻巴拿马大使馆包围起来,准备强行到使馆进行搜查。
美国没有料到,它的这些举措招致了全世界的非议,美国经常把人权挂在嘴边,到别国的领地上耀武扬威,闯入别国居民的住宅进行搜查,甚至包围别国的大使馆……显然是在践踏人权。反美情绪再次抬头,尼加拉瓜人在得知自己的大使馆被美国人包围后,也愤怒地包围了美国驻尼加拉瓜大使馆。
后来美国得到情报,说诺列加躲过了两万多美军的追捕,在12月24日下午逃到了梵蒂冈驻巴拿马大使馆里,并向梵蒂冈方面提出政治避难。罗马教皇的使节赶到巴拿马城,在等待梵蒂冈方面的回音时,罗马天主教会暂时将诺列加保护起来。
12月25日是圣诞节,罗马教皇的使节宣称,诺列加就在梵蒂冈驻巴拿马大使馆中,这名使节还称,他们向诺列加提供了庇护,却还没有接受其政治避难的请求。
白宫闻讯,立即又派士兵将罗马教皇使节的官邸包围起来,美国以为诺列加肯定和罗马教皇使节呆在一起。
也许是被美国的这种无礼举动激怒了,梵蒂冈方面在12月25日发表了声明,拒绝将诺列加交给美国。这份说明如一盆冷水,泼到了白宫头上。布什慌了,梵蒂冈的介入让缉拿诺列加一事变得复杂。
美军和梵蒂冈驻巴拿马使馆僵持起来,美军故意在使馆前大声放诺列加最厌恶的摇滚乐,同时还有500多全副武装的美国士兵和10多辆装甲车时刻盯着大使馆的一举一动。梵蒂冈感受到压力,诺列加也感受到压力。诺列加的政敌们借此机会活跃起来,他们组织了大批人手,挥舞着巴拿马国旗,日夜不停地在大使馆周围抗议示威,喝令诺列加赶快〃滚出使馆〃。
第134节:巴拿马〃暴民的袭击〃与扩张的基地(8)
罗马教皇的使节和美国官员展开了紧张的会谈,诺列加无疑引起了一场外交危机。美国、巴拿马、梵蒂冈聚在一起,讨论解决危机的办法。经过了10天的会谈,梵蒂冈方面终究是承受不住压力,罗马教皇特使开始劝诺列加接受现实。虽然梵蒂冈方面表示,他们不会主动将诺列加交出,但诺列加也知道,自己已经不可能长时间在梵蒂冈大使馆藏身。既然早晚要走出梵蒂冈大使馆的大门,他就面临两个选择,要么乖乖地和美国人走,到美国接受审判,要么被愤怒的巴拿马人带走,死于非命。诺列加在巴拿马做了很多恶事,按照巴拿马的法律,被判处死刑绰绰有余。几番思量后,诺列加还是决定,向美国投降。
诺列加在投降之前,曾向美国提出了几个条件打电话给亲朋好友,得到公正的审判,不会被判处死刑。美国都答应了。
1990年1月3日晚,梵蒂冈大使馆的大门开了,诺列加穿着整齐的军装出现在人们面前,为了他的安全,一名神父陪伴在他身边。守在使馆外的美军一看到诺列加,便立即跑了过去,给他戴上手铐。
诺列加被抓,美国在巴拿马的军事行动终于可以收场了。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作战部主任汤姆·凯利事后向媒体公布了美军和巴军在〃正义事业行动〃中的伤亡人数。按照计划,美军的死亡人数不得超过70人,实际上,在整个〃正义事业行动〃中,美军只有27人丧生。美军出色地完成了作战任务,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至于巴拿马方面,则有314名军人战死,223名平民死亡,受伤者无数。一场战争下来,当时人口只有200多万的巴拿马遭到重创,很多巴拿马人的住房都被美军的飞机炸毁,大批人流落街头,尤其是国防军总部周边地区,其中的4成居民都无家可归。混乱之际,也不乏趁火打劫之人,巴拿马城和科隆80%的商店都遭受了抢劫,20%的商店和企业,因受严重破坏,只得关门停业。战后,尽管巴拿马人和巴拿马政府想尽办法,也只恢复了35%的商业。巴拿马在遭受了美国的入侵后,又遭受了暴民的袭击,那些曾吃过诺列加苦头的人,也趁着天下大乱的工夫,出去寻仇。
就在12月24日,诺列加逃到梵蒂冈大使馆的时候,美国国防部长切尼风尘仆仆地赶到巴拿马,来游说一个叫恩达拉的政客,做巴拿马的新总统。不管诺列加是否俯首就降,他都不可能再成为巴拿马总统。诺列加倒台后,巴拿马势必出现高层权力真空,美国必须赶在抓到诺列加之前,找好自己的利益代言人。
而事实上,美国早就看上恩达拉了。诺列加执政时,恩达拉是诺列加的反对者,诺列加上台前,恩达拉还号召人们用绝食的方法抵制诺列加。恩达拉对美国的态度不错,很得美国喜欢,况且由于长时间反对诺列加,恩达拉在巴拿马的声望也比较高。
恩达拉宣誓就职的那天,荷枪实弹的美国士兵就站在恩达拉身后,这是对恩达拉的保护,更像是对恩达拉的威慑。恩达拉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新的巴拿马政府将是一个致力于复兴巴拿马和平解放事业的政府。美国政府马上对此发表声明,支持以恩达拉为首的新政府。
恩达拉一上任就宣布实行宵禁,可在很长时间里,巴拿马依旧处于动荡之中,恩达拉的官邸也被一伙暴民洗劫了,一个匪徒还扛走了恩达拉的总统椅。
美国的〃正义事业行动〃的影响并不仅局限在小小巴拿马。以扫毒为名,美国在拉美派驻了大量〃缉毒部队〃,以避免交还巴拿马运河权后出现在拉美控制力变弱的状况。而1989年年底,冷战又步入尾声,美国在全世界的强烈反对下入侵巴拿马,无非是在暗示,美国将以更强硬的姿态来维护冷战后的世界秩序。1989年6月,也就是进军巴拿马前半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法律,授权美国军队在海外捉拿贩毒分子、国际恐怖分子和其他逃犯。美国不单可以在〃合法〃的情况下,到巴拿马去捉诺列加,日后可以继续在〃合法〃的情况下,武力干涉其他国家。
美国以打击贩毒为名,将诺列加送上了美国的审判台,并判处了其40年有期徒刑。恩达拉政府在毒品一事上也并非纯净无瑕,对此美国倒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苛责什么。
对诺列加的审判,开创了一个国家审判其他国家领导人的先例,不管诺列加多么罪大恶极,这样的情况都让人感到忧虑。毕竟,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别国的指挥棒挥到自家头上。
1999年12月,在全世界的关注下,美国履行了《新运河条约》,将巴拿马运河的权力交还给巴拿马人。美国无法再通过直接占领巴拿马运河来维持自己在巴拿马海峡的战略优势,但美国的影响力依旧横亘在巴拿马运河上。从2003年开始,美国就联系包括巴拿马在内的一些拉美国家,在巴拿马运河进行联合军事演习。而巴拿马运河上的随便什么消息,都会牵动美国的神经,2005年巴拿马政府打算扩建运河,美国总统布什就马上到巴拿马进行访问。
2007年9月,在美国监狱里表现良好的诺列加获得假释,提前出狱。巴拿马政府强烈要求美国将诺列加引渡到巴拿马,听到这个消息,那在1989年悍然下令对巴拿马动武的老布什坐不住了,担心遭到诺列加的报复。为了运河,美国曾把小小巴拿马当作大敌一通狠打,没想到10多年过去了,诺列加还是老布什的〃噩梦〃。
第135节:索马里心有余而力不足(1)
第十三章 索马里心有余而力不足
1991年对美国来说是春风得意的一年。在这一年年初,海湾战争硝烟散尽,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等政府官员返回科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