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帝李自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顺帝李自成-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都是自三皇起至明朝止,所有历朝帝王尽在这里。”又用手指着西边的一个道:“这就是崇祯帝,你也认识认识。”自成大惊,连忙把身子向后一退。仙官笑道:“既到此地,何必更作此态?汝二人本来无怨无仇,那已往之事全系大数所定,并非人力使然。汝此次回去,不久仍回这里,相处之日正长,岂可将尘世幻梦尚认作真耶?”自成听了,又见那崇祯帝谈笑自若,毫无愁愤之色。   
说时,又转过一层宫室,内中也有百余个帝王,看见自成,一齐上前迎接道:“久违了!何以迟至今日方才回来?”自成大惊,便向仙官问道:“历代帝王都在哪里见过,怎么这里又有许多?”仙官笑道,“你适间所见的那是三代、周、秦、汉、晋、宋、齐、梁、陈、魏、唐、宋、元、明等正统君王,这个地方乃是新莽、吴、魏、五代、后梁、南唐、南汉、北齐、北汉、北周、西夏、隋、辽、金等偏霸过渡之主,两处本不相同,何得一概并论?目下尔来此已经多时,应该及早回去了。那清主福临在尘世上与尔尚有一面之缘,不可误过。”说毕用手一推,自成猛然惊醒,低头一看,自己仍旧坐在蒲团上面。         

第59节:袭王号自成入巴蜀 战成都承畴首立功(11)         
于是慢慢的将刚才梦幻想了一遍,心中倍觉醒悟过来。忽然又想到那福临已于顺治十八年崩逝,如何那仙官又说他在尘世与我尚有一面之缘?就是梦中所见的那些帝王之中,亦不曾看见个满洲打扮的,如此说来,难道那福临之死当真是个假的么?思前想后,甚是不解。   
到了次日早上,忽见那野禅徒弟高立功走进斋来,口称外面方丈室中来了一位客僧,要见师父。自成想了一想,便道:“请他进来罢!”   
说时,只见那僧业已慢慢地走了进来。自成急忙上前迎接,施礼分座毕,请问他的宝刹法号。那僧答称:“名叫和平和尚,是从五台山云游至此的。闻得长老是弈棋国手,因此特来清教。”   
自成道:“雕虫末技,何敢质诸大雅?”一头说着,一头便设局对弈。岂知自成刚才下了十八个子,那僧便把棋枰一推,立起身来笑道:“神龙矫矫,变化莫测。观此一艺,真个是那‘奉天玉和尚’无疑了。”   
自成笑道:“这话怎么说,难道奉天玉和尚还有一个假的不成?”   
那僧一头说话,冷眼中早已看见那壁上的题诗,便用手拍着自成的肩上说道:“不有废也,吾何以兴?如今同是遁世英雄,觌面尚不相识耶?吾自抛家国,遁迹空门后,颇闻阁下未死,曾至九宫山一访,不料吾至而君已先行。今日无意之中在这里相逢,适才对弈,交手已知阁下非等闲之人了。况证以壁上题诗及阁下的法号,尚能隐匿真形耶?”   
自成闻言,心头怦然一动。抬起头来把那僧仔细端量了一番,见他星目河口,气宇十分尊贵。又细玩那“和平”的法号,实隐寓着“顺治”两字。再看他的言语举动,明明是一副满洲骨骼,并非汉人种类。想到这里,不禁恍然大悟,连连点头道:“是了,是了!我功败垂成,举世没有容身之地,故作此出世之想,尔与吾境遇各殊,何以也入了空门?”   
那僧闻言,凄然下泪道:“不肖心事,难为外人道也,不入空门,早作泉下人矣!”   
自成听了,不便再往下问,因留他用过午饭,又把昨夜梦幻中所见的情事详细告诉了他一遍。那僧叹道:“昔三国告终,晋室一统之后,那魏、蜀、吴三个亡国之主一齐聚于洛阳,常常宴会行乐,吾尝谓其见面时,追忆往事,不知作何感想?今吾二人又相见于佛门之内,阁下且神游幻境,见了那亡国的崇祯,造化之弄人,真可谓巧矣。但红尘看破,视天下如敝屣,茫茫浊世,诚不欲再寻烦恼矣!”于是二人谈得十分投契。又说到盛衰兴亡的事,不禁相对叹息,二人连床共话。   
又隔了一宿,那僧方才辞别下山,并订了后会之期,自成把他送到山门外面。正在话别之际,猛然抬起头来,见那山岩削平处影影地现出字迹来,自成与和平二人都停住了足,攀藤视之,乃是石刻的七言诗一首曰:   
放下屠刀证佛因,一枰黑白不关心。   
当年龙虎争雄客,同是今朝说法身。   
二人看罢,反复沉吟了几遍,觉得那诗中的意味,句句都指着他们二人,不禁大为惊异!再看那下款所署,乃是一个“睡”字,更觉不解起来。于是请了寺中的一个老僧出来,询问那诗是谁做的?老僧道:“闻之师祖遗言,此诗本出自仙笔,系明初时候陈抟老祖现身留下的墨迹,后来遂把它刻在这里。从前这个岩前还有个小小亭子,以护风雨,自从亭子废后,风雨浸剥,苔没其半,所以人多不曾在意了。”自成听罢连连摇首,向和平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吾二人在此一会,三百年前早蒙上仙留诗指示了。”和平亦点头叹息,握手拜别而去。   
原来那满清顺治帝福临自从定鼎之后,一切大权皆操于他的叔父睿亲王多尔衮,福临不过是座拥虚名,拱手临朝而已,因其无事可为,遂溺情于声色。时有明朝遗民冒辟疆姬人董小婉者,国色也,顺治二年没入掖廷,福临一见倾倒,遂纳为贵妃,号为董鄂氏,盖不欲使人知其为汉族也。至顺治十七年八月,妃一病不起,福临异常悲悼,自是看破红尘,悄悄地潜身出来,遁入空门去了。清廷却是深讳其事,只说他是在位十八年驾崩,因此世上的人便没有知道这段原因了。闲言少叙。         

第60节:袭王号自成入巴蜀 战成都承畴首立功(12)         
再说那自成自从送别那僧后,便觉得精神恍惚,禅心散乱。想起梦中的景象,自知天禄已尽,不能久于人世,于是把野禅、野拂两个徒弟唤了进来,将梦幻中情形及那僧的来历详详细细告诉了他们一遍,然后说道:“吾纵横天下十五年,遁迹空门又三十六年,行年九十,旦夕即将就木。汝二人不可长此托身世外。吾死之后,可即葬于寺前山侧,不必别树标识,只许立一石碑,将吾之法号泐于其上便了。葬事毕后,可即各自还俗归去。目下承平已久,海波不扬,万民乐业,想必无人再事追究矣。”嘱毕,又唤了寺中一个常常伏侍他的小僧,名唤法英,上前说道:“汝小小年纪,伏侍了吾三年有余,吾心中之事,人不能知者,汝尚能知一二。今日吾将死矣,不可不留个纪念!”说毕,又向箧中取出他的画像一幅,及他常佩的花马剑一柄,交与法英,然后闭户焚香,端坐而逝。   
两个徒弟见他死了,遂谨遵遗命,将他的遗蜕如法安葬毕,又在墓前建起一座巨碑,碑上大书“奉天玉和尚”之墓七个大字。诸事已毕,方才各自恢复本姓,下山还俗去了。后人有诗叹曰:   
漫将成败论英雄,胜负兴亡似转蓬。   
回首中原逐鹿①客,而今事业尽虚空。   
原来这法英和尚年纪虽小,而生性异常聪敏。有一天,自成正在同李迪、高立功二人密谈当年的故事时,不防被他闯了进来,立功大惊,就要将他立刻杀死,好来灭口;自成不许,用手磨着他的头顶说道:“好个孩子,你既然听见了,我就收你做徒弟罢。”于是就把自己的来历大约告诉了他一遍。法英闻言大惊,马上叩头发誓,口称:“师父救命!”从此以后,他便做了自成的弟子。后来自成死后,高、李二人都还了俗,他虽然在夹山寺中出家,但是受过自成的一番指点,他的心里想起自成的一番事业,时常觉得闷闷不乐。到了雍正初年,清廷派平郡王北征时候,那法英适云游相遇,忽然想起满人霸占中华的历史,不禁忿火中烧,便拿了那口宝剑一直闯入军中,来刺平郡王,不防被逻骑将他盘问出来,法英一时急了,诡称他是在土中得了宝剑,前来献与王爷的,平郡王大喜,仔细审视了一遍,方才看出那剑柄上刻着一个闯字。这件事,礼亲王的《哨亭杂录》中亦曾叙及。后来平郡王回到北京,把剑悬于寝室中,有一天晚上,闻得那剑铮铮而鸣,到了明天,早已不翼而飞——想来那口宝剑也是不愿意替异族效力的缘故了。闲言少叙。   
再说李、高二人下山之后,李迪不敢再回米脂,独自潜身向山西落业去了;高立功却一直回了米脂,他所居的村庄名叫做壶芦山,俗称壶芦旦,在米脂城西六十里。当自成起义之初,他因为亲戚关系,同胞弟一功一同随了出去,猿臂善射,勇冠三军,当时所称“独行狼”,便是他的勇号,惟不是史书上所说,被官兵杀死的那个“独行狼”。这个缘故,不知是当时有两个同名的,抑或是当时传闻异词的。总之当那自成及张献忠初起之时,他们手下的将士大半都以绰号行世,一时牛鬼蛇神,重复的也实在不少。就是一个名字,这个书上说他死在这里,那个节上又说他死在那里,比如李过叫做一只虎,书上却不把费宫人刺死的罗虎指明,以致后人便认为一只虎被刺,因此以讹传讹,令人无从稽考。至于那些官兵的捏报邀功,更是捕风捉影,不足讨论了。   
专说这高立功,做了一场开国元勋,后来又失败了,随着自成遁迹空门,今日自成死了,他又还俗归来,沧桑阅遍,年已七十多岁。但是他离家多年,目下儿孙满堂,一时还记认不清。庄家人户,每日起来种瓜摘豆,扰扰攘攘,立功甚不可耐,日日独坐烦恼,不上一年光景,他便双目都失明了,因此越发焦躁起来。他的宅子对面原有一座土山,自从他回家之后,那山上忽然来了一只苍狼,每天夜里朝着他的门口长嗥不已。立功听得不耐烦了,便叫他的儿子拿了弩箭鸟铳去把那狼打死,岂知那些儿孙一连打了几天,总不能打着那狼。立功大怒,便叫家人把他拖到门外山坡前,亲自弯弓搭箭,侧耳静听了一会,顺着它的嗥声一箭射了过去,弓弦响处,狼声顿息。立功弃弓于地,谓家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