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工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林家工坊-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拿来!”李二奎打完铁,出屋伸手把林宪天手中的步枪抄起。掰直枪机后部的保险,拉开枪栓,接着又把枪栓分解,林宪天目不转睛地看完李二奎整个分解过程。
“少的是枪栓里的弹簧吧?”林宪天冒蒙地问道。
“是的,那东西不好做。”李二奎示意林宪天让他把枪装上。
“你这步枪什么时候修好给人家?”林宪天学李二奎的样子一点点摸索装配。
“现在活多,将来几天都没时间修它。”说着李二奎又把步枪拽去,一个零件、一个零件从新装回到步枪中,最后又扔给林宪天,进屋打铁去了。
第二天,林宪天背着帆布包来到李二奎家,林宪天一掀开背包,李二奎就把脑袋探到包里看个究竟。
“真是文化人,连工具都跟我们这些粗人不一样。”说完,李二奎拿起一个小木匣装的卡尺摆弄起来,林宪天看李二奎研究半天,除了来回滑动游标尺,也没得出个所以然来,便拍拍他,示意把卡尺还给林宪天,李二奎憨笑着把卡尺交给林宪天。接下来林宪天把卡尺的用途和功能给李二奎讲述一遍。
“你要把这枪画下来!”李二奎惊讶地看着展开制图纸的林宪天。
“不错,我打算把它画下来。”林宪天一脸自信地回答道。
就在林宪天在为绘制老套筒而奋斗时,林宪天的父母则为建土平炉而忙碌。
“林兄,有什么办法不让别人学会盖着平炉?”于德水火急火燎地找到在现场指挥的施工的林玉山。
“又是黄永胜?”林玉山疑问道。
“不光是他,周围其他炼铁厂也有人注意这里。”于德水一脸焦急。
“那你也不用这么急呀?”林玉山看于德水这种急很不正常。
“嗨!”于德水叹口气,“都是那挨刀杀的黄永胜,不知道他从哪里得到的消息,说我们要建炼钢的平炉,所以不光是炼铁厂,连省府也要派人来。”
林玉山还是听的云山雾罩,不知所然。
于德水看林玉山还是一脸的茫然:“要是上面来人,这平炉十之八九保不住,你要不合股,光是收税,就能收到你败家!”
林玉山意识到,如果真像于德水所说,这情况可就不妙了。
就在林玉山和于德水为如何应对黄永胜和他引来的那帮人时,许红莲和于德水的妻子于王氏一边组织人做饭,一边聊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不过聊了一阵,两人都聊郁闷了,原因很简单,两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差距太大。一个是生在红旗下的新时代女性,另一个是身处封建社会残余还很浓厚的山村,所以两人对待同一问题的看法截然不同。
“嫂子你说,你以前没嫁给林大哥前,是自己挣钱养自己?”于王氏一脸的惊异看着许红莲。
“那有什么,自己不能挣钱,在家里就没有地位。”许红莲一脸想当然。
“难怪,嫂子你的姓都没变。”于王氏低声而笑。
“这男人能养你一时,不可能养你一世,只有经济上独立,才有自己的社会地位。”许红莲严肃地对于王氏说道。
于王氏听许红莲的一番话后,轻叹一口气,端起一层笼屉出了厨房。
两家人都围坐在厅堂里为如何应对省府和同行的“大驾光临”而犯愁。
“平炉停建是肯定不行的。”林玉山一脸严肃地说。
“等那些人来了,这块产业也一定保不住。”于德水一脸愁容。
“如果让那些人看平炉炼不出钢,那些人还会要这平炉吗?”许红莲提了一个建议。
“早想过,不行。这第一炉是废的,把他们糊弄过去了。那日后呢?”林玉山耐心地对许红莲说。
“爸,我有个建议,是我在小说上看到的,或许有借鉴意义。”林宪天说道,众人都把目光集中到林宪天身上:“事件是这样的,小说主人公有一个玻璃制造配方,而他所在的年代,这种配方的是不宣之秘,一旦被发现,不光是官府,只要有点势力的,都想沾边。于是主人公索性把配方公开,但公开是有条件的,没有足够资本的人和势力是不能参与配方的购买活动。他把独有变成众有,即把官府的视线转移到其他商人那里,又回收了资金,同时也把这些商人绑到自己的战车上,日后官府想找麻烦,也要考虑考虑。”
这样一说众人听都明白了,既然保不住,那不如把投资早些回收,这样至少保证不亏本。同时大家都有了技术,省府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到时候想收税也要考虑这些商人的利益。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四集 要有保卫自己的手段
更新时间2010…3…24 12:29:00  字数:3166

 平炉的问题基本解决。逆向绘制老套筒的工作也即将完成。这天老套筒的主人,附近一户乡绅豢养的庄丁来到铁匠铺,看步枪修的怎么样?
林宪天通过李二奎的介绍认识了这位庄丁,最后林宪天向这位庄丁许诺,如果他能把老套筒的原装弹簧带来,林宪天将给他一块大洋作为报酬。那庄丁拍胸脯保证在最近几天把弹簧带来。
省府的官员和一群炼铁厂的老板掌柜们,气势汹汹地来到于记炼铁厂。
“哈哈,看那姓黄的脸变得,真解气!”于德水笑眯眯地喝着茶水,好像这茶水是琼浆玉液一般。
“来了一群饿狼,结果最后成了一场狗咬狗,于老弟你的挑拨效果真的很好。”林玉山边笑边摇头。
“活该,谁让他们惦记我家的产业。”于学志愤愤地说道。
“学志!”于王氏打断了于学志的继续发言。
“于老弟,这回应该赚了不少吧”
“托福!连本带利都回来了,而且还多赚了一些。”于德水拱手向林玉山谢道。
“估计这回那些老板不会再来烦于叔你了。”林宪天说道。
“借侄儿吉言,来往还是要的,不过日后有他们烦的。”于德水坏笑道。
这次利益分配中,获利最大的是省府,不费吹灰之力让晋西北十余家炼铁厂变成炼钢厂,同时也为省府增加了不少财源。
第二获利的是于家,光是买平炉的制造图和相关技术文件,就赚了个盆满钵满,而且还免了一年的税,这是给官员送礼获得的“优惠”。
林宪天绘制的老套筒全套样图完成,后面还需要编制工艺文件等一大堆事,虽然林玉山能帮上忙,但平炉那头实在离不开人。于是林宪天决定暂停老套筒的后续工作,先把家人的安全问题解决掉。也就是把手枪子弹造出来,用手枪来保护家人。
在制备发射药和击发药时,着实让林宪天头疼了很久,原因很简单,林家人没有一个人是化工或者是经常和危险化学品打交道的人。虽然林玉山、许红莲都是化工厂的技术工人,但他们基本不接触危险化学品,而林宪天自己的水平,也只有中学做试验的水准。
最后为了自身生命安全,林宪天决定向主脑请教,看它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主脑的回答林宪天有些意外:“如果是小批量、十吨以下,只要准备足够多的原材料即可。”
于是林宪天把收集到的硝酸、水银、医用脱脂棉等制备原料,都交给主脑处理。
林宪天看着自己制定的工作计划,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底火模具、9mm手枪弹壳模具、弹头模具等一堆模具和工装需要林宪天自己制作,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做完这些工作。
感谢林宪天当初去的那家机械厂,那里加工手段齐全,再加上林宪天干的是设计工作,所以什么都要接触,什么都要懂些,这样两年下来,糊弄老师傅不行,糊弄新手还是可以的。
在林宪天夜以继日的试验下,所有模具都被一一制造出来。不怪批量制造军用子弹要一百多道工序,光是模具就好几套,底火模具还能简单些,两套模具就能对付,弹头和弹壳模具就不是一两套能下来的。
“林宪天,一定要小心!一次少拿点!实在不行再看一遍安全操作手册。”许红莲关切地递给林宪天一本化工安全操作手册。
因为今天是子弹装药的日子,不管是火棉,还是雷汞,都是危险品。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危及生命。
林宪天坐在木质工作台前小心翼翼地把雷汞填到底火铜盂里,涂上虫胶漆。一连十几个下来,林宪天一头大汗,双手也是汗水津津。
一旁监视的许红莲说:“停下来吧,先缓缓再干。”
林宪天一边擦汗一边遗憾地说道:“可惜没有硫化锑,不然击发药就完整了。”
装填完二十个底火后,工作台上的雷汞用完了,下一步测试发火率。
把底火用工装压入弹壳底部,装填少量火棉,再用碎纸塞死。一连二十发空包弹制作完成。
装满子弹的手枪装夹在林玉山制作的一套专用夹具上,林宪天在十米外拉动线绳,使手枪击发。二十发子弹无一瞎火,后来检查发现所有底火均被击针击穿,可见制造底火的铜皮还是太薄,需要改进。
在夏粮收获的季节,林家人每人身上都多了一把左轮手枪,虽然种手枪的枪管只有五十发的寿命,但至少让林家人有了人身保障。
林宪天再给许红莲讲解左轮手枪的日常养护时,遗憾地说道:“可惜没有电阻炉和电镀池,不然这枪……”
于记炼铁厂成了炼钢厂,林家工坊的建设也提到议事日程上。
林家选中的地点是东峪村后的一处山腰空地,那里上山下山只有两条路,一条在后山,另一条穿村而过。而且这个位置居高临下,可以监视整个村庄。
林玉山和罗村长经过一番谈判,又以30块大洋的价格把山腰那块地换下来,而原来的草屋在山腰上的新居建成后,将还给罗村长。
“罗老头,小农意识,一点亏都不肯吃。”回到家的林玉山骂道。
“别骂了,骂也骂不回那30块大洋。”许红莲端着一盆过水面条进来。
“妈(长音),还吃面条啊,换换样吧!”看到又是面条,林宪天哀叫道。
“你就知足吧,外面还有不少人连口黑窝窝都喝不上。”许红莲摆出一副你爱吃不吃的样子。
“别挑了,吃饭。”林玉山一屁股坐在炕上,抄起筷子开始捞面条。
自从和于家合作后,林家算是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