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经理,这是南京的高施忠先生,李文和先生。麻烦你向贵社东家引荐引荐。”一直和刘彭接触的军统人员,直接把特务带到刘彭的面前。
“你不是难为我吗!我们东家最反感干这项工作的人了,你直接派去,不是害我砸饭碗吗!”刘彭为难地说道。
“你怎么这样笨呢,谁叫你把他们的真是身份告诉你东家了,就说是找来的工作人员。”军统人员有些生气地说道。
“兄弟呀!我跟你交个底,东家经常不在家,现在家里小东家主事,但想在小东家身边干活要有真才实学,不知道这两位兄弟会干什么。”说完刘彭看向高施忠和李文和。
“我会算账,开车,伺候人。”高施忠媚笑着说道。
“我会看病,开车,翻译”李文和摆出一副斯文像。
“好,这样我心里就有底了。”刘彭送了一口气。
两天后,两份林宪天签发的聘书由刘彭交到高施忠和李文和,两人一看差点破口大骂,原来按照他俩的计划,以他们的能力应该把他们分到小川村工作。但是这两份聘书根本没有提到进村工作,而是交给刘彭负责。
“刘经理,这是怎么回事?”高施忠狞着嘴问道。
“别提了,小东家听完我说的,十分失望。他说现在他最急需的人,是学农业的,像您两位这样的人,最好是干外勤,为合作社跑跑业务。”刘彭十分尴尬地说道。
李文和拉着正要发火的高施忠,“刘经理,那我俩就跟你讨口饭了。”
“不敢、不敢。”刘彭拱手讨饶道。
就这样军统的特务被暂时挡在了门外。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七十三集 粮砖
更新时间2010…5…29 12:16:35 字数:3022
五月快过去了,林家人难得在一起踏青一天。
回头看看身后坝下点点绿星的水田地,林玉山拍下了这两山夹一谷的美景。江城自有人开荒以来,就有“山间谷仓”的美誉,当地的人们利用山间缓坡种旱地,谷底种水田,使处于丘陵地带的江城,成为一块物饶丰美的地方。
“看来我在雪化时,偷偷地往水库里注水,并没有引起附近农民的注意。”一旁准备渔具的林宪天对林玉山说道。
“那只能说,大家帮你掩盖的好,在水库建成后,吴炳没少组织人往水库里运雪。”林玉山把照相机的镜头瞄向远方修水渠的人们。
“也感谢这年的雪够厚。”放下望远镜的许红莲说道。
当初林宪天担心水库里的水不够灌溉山谷里的水田地,特意用运输艇运送了一船的江水,并在雪融时一点点地注入水库。也正是这次行动,让林家人知道运输艇还有采集原料的功能。
“现在想想,也挺好笑的,吸了一船的水,还附带上来近一吨的鱼。”林宪天想起运输艇里的水快放干后,才发现舱底还有大量活蹦乱跳的成鱼和大小不等的鱼苗。
“小伙子,倒也是黑黑(黑黑,父亲使用的专属词。意思:偷偷摸摸),捞上来的鱼都当福利发了,家里一条都没剩。”林玉山调侃道。
“还不是怕家里做鱼吃。”许红莲揭短道。
林宪天不言语了,拉开架势准备钓鱼。
“李头,你在(情报)站里有没有路子?兄弟我有一批货让你们的人给扣了。”刘彭小心地问道。
“什么货?”李文和懒洋洋地靠在沙发上,看着一脸恭敬的刘彭。
“主要是药品,消炎药为主。”刘彭如实回答。
“这可是上面狠抓的,你还敢犯禁!”李文和眯缝着眼,故意拖着长音说道。
“还不都是黑市闹得,李头估计你不知道现在黑市上的消炎药要多钱。”刘彭痛心疾首地说道。
“哪能不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说吧这次多少?”李文和看着刘彭痛心疾首的样子,心中冷笑,要不是看你贪财,我们也不会搭上你这条线。
“五千粒。”刘彭咬牙说道。
“这么多?”李文和心中暗惊。早在刘彭来之前,李文和已经知道这一情况,沈阳通报说截获违禁药品两千粒,只是没想到后面还有这么大的数量。
“嘘!小声点,这是我借东家进货的机会,夹带的私货,东家现在还不知道。”刘彭紧张地看看隔壁的办公室。
“没看出来,你小子胆子也挺肥呀!说吧事后如何分账?”李文和嗅到这里的商机。
“五五分账”刘彭肉疼地说道。
“不行,三七,你三我七,沈阳那头也要打点。”李文和很随意地说道。
“李头,四六吧,这条线经营下来可不容易。”刘彭暗示以后还有这样的生意做。
“行,四六就四六,不过你小子是捡便宜了,上次那帮(国际)红十字会的傻洋毛子倒腾一批药品过来,一经沈阳(方面)的手,二八都没剩下。”李文和暗示刘彭,你也老实些,有我罩着不用怕。
“那高施忠呢?”刘彭担心地问道。
“他!你不用管。”李文和很轻蔑地回应道。
自从和李文和、高施忠接触后,刘彭发现两人名为上下级,但互相都看不起,至于具体的因由刘彭暂时不知。
“用这批药把他们的目光引开是不是太赔了?”刘彭问于贺平。
“不要紧,等北满的药厂建立起来,这种药我们要多少,就有多少。”于贺平掌握整个新基地的动态,最近林玉山一直在北满帮助建设药厂、兵工厂等根据地必要的基础设施。
刘彭还是忍不住问了一下:“那前线的药品?”
“暂时没事,前段时间,我们在沈阳的同志,从国际红十字会援助的药品中截留了一部分,足够前线使用的。”国际组织援助中国的各种物资,不管是共产党和国民党都下手搞,但是两者在使用上有所不同,共产党主要满足前线需要,而国民党方面则是以倒手赚钱为主。
“红莲,以前我领着一个班组干活也没有这么累。”林玉山直挺挺地躺在床上,让许红莲把按摩器接好。
“我看你干的挺好的。”许红莲把按摩器扔给眼睛都不想抬起的林玉山。
“好什么呀!一问三不知。红莲还是你帮我按按吧。”林玉山嘟囔着。
“好!好!”许红莲看林玉山实在不愿意动弹,就上chuang帮忙。
一会儿功夫,林玉山的酣睡声,就响了起来。
最近林玉山很累,因为支援北满的根据地建设,已经超出了林玉山能力。要知道跨行业支援建设是需要足够广的知识面来支撑。如果有一个智囊团做智力支援,倒也好说,问题是中央这里也找不出多少人可以担任智囊的。
于是新基地中一大群像林玉山这样喜欢较真的人,在为自己的知识面太窄、太浅而痛苦。
随着东北民主联军的主力到达北满,大量留苏干部从苏联返回国内,中央根据形势变化,决定将新基地中的武器试验人员外迁到北满,而新基地只用农业合作社作掩护,不再干任何于武器研制有关的事物。
不过武器试验人员外迁并不影响林宪天那颗不安分的心,借着秋收新粮下来,林宪天又开始琢磨如何制作方便食品了。
“还是新下来的大米香。”林宪天吃着自己焖出来的大米饭说道。
“还是水少,有些硬。”许红莲评价道。
“不会吧,我明明是一个手指节的水。”林宪天争辩道。
许红莲含笑不语。
“对了,妈你知道什么是炒面吗?”林宪天一直好奇什么是志愿军说的炒面,毕竟到林宪天那个年代,炒面这种应急的干粮已经很少见了。
“跟油茶面差不多,吃多了上火。”许红莲想了想说道。
“具体怎么做知道吗?”林宪天又问道。
“那谁知道,要不你发个电报问问你爸。”许红莲建议道。
“我想起来问谁了,等吃完饭我就去发电报。”林宪天突然想起,炒面的做法是从参加过西路军的干部口中得知的,自然找参加过西路军的干部就可以。
要说林宪天有时干正事不行,鼓捣一些旁门左道倒是十分在行,从得知炒面的具体做法到出样品,只用了三个星期的时间。
这天送完一天物资的许红莲回到家中,看到饭桌上放着两块米色砖头。就问林宪天;“宪天,这都要吃饭了,你怎么把砖块都拿上饭桌了?”
“这是我做的压缩干粮,不知道味道怎么样,所以借这个机会吃点。”林宪天拿起两块压缩干粮相互敲了敲,梆梆直响。
许红莲看到压缩干粮的样子真是哭笑不得:“你这压缩干粮硬的像砖块,怎么吃呀!”
“用水煮,我试验过,如果砸碎,煮个十几分钟就可以吃了。”林宪天打开已经煮好的一锅压缩干粮。
许红莲伸头一看就是一锅糊糊粥。
要说林宪天用的压缩干粮煮的糊糊粥,也没什么不好喝的,只是光喝粥根本吃不饱,为此许红莲向林宪天提议除了研究压缩干粮,也要有可以垫肚皮的干粮。对此林宪天虚心接受。
国军撵着东北民主联军,一直跑到松花江边才放弃追击。为什么停止追击,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攻击兵力不足。总体上说是国军追击东北民主联军,但在一些地方东北民主联军集中优势兵力打短仗,进一步消耗国军的兵力,同时国军还要分兵把守城市和进攻盘踞在南满的东北民主联军,一来二去,等杜聿明追到江边,手头就没剩多少部队了。
这样国共双方就开始了隔江对峙,既然国军暂时打不过来,那东北民主联军就开始建设北满根据地,大批部队开始化整为零,对整个北满胡子、绺子、土匪进行清剿,一面清剿,一面收集日本关东军遗留在东北的武器,这一搜集不要紧,着实让东北民主联军大大的惊喜了一回。
“真不能小瞧了这些胡子,估计再过段时间,你朱瑞手下的大炮就该过千了吧。”罗荣桓调侃道。
“这真是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谁能想到在这山岭间藏着500多门各种型号的火炮。”朱瑞也是一脸的感慨。
“中央支援过来的兵工厂建的怎么样了?”林总突然问道。
“预计在明年初,就可以为咱们提供稳定的弹药来源。”罗荣桓回答道。
“那现在我们的库存弹药怎么样?”林总坐在凳子上,眼睛直盯盯地看着地图上的松花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