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工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林家工坊-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防护用品,如防砸鞋,安全帽、手套、安全带等等。如果是坦克乘员,我想坦克帽、坦克服、坦克靴是少不了的。但我在这篇文章中的图片都没看见,不知是没有配发,还因为其他原因。回头再说说不穿鞋进坦克。虽然我没有操作过坦克,但坦克我钻过,那里空间狭小,稍不注意就容易磕碰划伤。这时各种防护用品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最后我建议,如果真的需要干干净净进去,干干净净出来很容易,一双布鞋套就能解决。何必用战士的身体做代价,去换取不应该换取的东西。希望南京军区某装甲团能改变这种做法,以保护我们的战士。

书中2000块大洋的来历
更新时间2010…5…29 14:53:53  字数:633

 话说林家三口被折腾回34年的当天,林家就召开了家庭会议,主要是讨论日后如何在这个年代生活下去。
“怎么办?”在家庭会议上,林宪天和许红莲看着一家之主的林玉山。
“我和儿子先把现在的时间确定下来,对照简明历史书把历史进程搞明白,再看看我们现在哪里。最后红莲你看看我们还有什么吃的,到现在咱们还没吃饭呢。”林玉山一脸轻松地说道。
实际林玉山心里并不像脸上表现的那样轻松,毕竟林家三口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家庭,对于战争年代的了解,只是通过老辈人和各种书籍资料的介绍,这真正参与进去……
就在确认自己所处年代的时候,林宪天突然问道:“爸,如果咱们真的在这个年代生活下去的话,那日常的生活来源如何解决?”
这句话,让本以紧锁眉头的林玉山,更加感到日后的生活问题是更加棘手。
因为林家三口都是大工业体系下的螺丝钉,一不会经商做买卖,二自身的手艺,必须有相关的平台才能展示出来。想在这个环境下,讨口饭吃是很难的。
就在许红莲努力为爷俩筹办晚饭的时候,无意中发现在运输艇里存放有大量的衣物、钱币和证件,通过和主脑的沟通,才得知这些东西都是星系考察船为了掩护在地球上的考察活动,而专门收集的。
饭后,林家开始清点这些东西,除了大量衣物和证件外,各种钱币就装了满满一抽屉,最后挑出能在这个时代使用的银元就有两千块。
随着林家的生活走上正轨,这两千块银元并没有用完。尤其在月球的大修基地兴建完成后,作为制造银元主料——白银,更是变成一种常见的工业原料,于是林玉山又仿制了两千块新银元,放回到运输艇里以备他用。

43式半自动的故事
更新时间2010…6…3 21:32:02  字数:2137

 冷战即将结束的时代。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各国使用的半自动步枪,美国的M1加兰德步枪,德国G43半自动步枪,苏联的SVT-38/40托卡列夫半自动步枪是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半自动步枪”主持人一边介绍着,一边走向堆满武器的舞台。
“乔纳森先生是德州有名的武器收藏家,我们征得他的同意,展示了他收藏的一部分二战时期的步兵武器。”主场人示意镜头对准,坐在桌前的乔纳森先生。
“大家好,我是乔纳森,现在将由我来讲解一下,在二战时期出现的主要半自动步枪。”一身迷彩的乔纳森先生,双手掐腰说道:“首先我要介绍我家的传家宝,一支由我父亲从韩国战场上带回来的中国产43式半自动步枪。”说着乔纳森先生横向端起桌前的一支43式半自动步枪。
“这支枪的大部分附件已经丢失,甚至步枪通条也不是原件,而是我从中古步枪市场买回来配上的。但是你必须承认这支枪的做工和用料还是很好的,从我父亲带回到现在,共发射一万余发子弹,精度仍然没有太大的下降迹象。现在我要讲述这支枪的历史,根据我的考证,这种步枪的前身是苏联SVT-40半自动步枪,因为两种步枪的内部结构极为相似,只是发射弹药不同,和外观有所不同。”作为对比乔纳森先生又端出一支苏联SVT-40半自动步枪。
“从外形上看,43式半自动步枪很像SVT-38/40托卡列夫半自动步枪,根据我找到的资料显示,当时中国在制造这种半自动步枪时,很有可能接受了苏联人的援助,就像中国版的T-34坦克一样。但是根据中国官方公布的资料看,红色中国在当时没有接受到苏联的援助,就向他们不承认中国版的T-34坦克一样。”乔纳森先生侃侃而谈。
“能具体介绍这种步枪和SVT-38/40半自动步枪的区别吗?”主持人问道:
“如果说两者的区别,就是在于他们的外观和使用的子弹不同,SVT-38/40半自动步枪。”乔纳森先生端着一只SVT-40半自动步枪说道:“使用苏制7。62凸缘弹,无小握把,是枪托和握把是一体的,这种形制在二战中的各国步枪中都能看到。而43式半自动使用德制7。92毛瑟弹,用现在的眼光看,这支枪更像是一支突击步枪,前提是士兵能灵活操纵,并换装20发、30发弹夹的步枪”说着乔纳森先生放下SVT-40半自动步枪,拿起一支43式半自动步枪,卸下原有10发弹匣,又拿起事先放在桌子上的30发弯弹匣,上好。
“根据我父亲的描述,当时中国士兵使用的捷克造机枪和这种步枪的弹匣是通用的,也就是说,在战斗期间,两者可以交换弹匣使用。由于二战期间SVT-38/40半自动步枪的产量相对不大,所以我们可以把43式半自动步枪看成是SVT-38/40半自动步枪后续产品。”说完,乔纳森先生把两支步枪拆解后,并排放好,演播厅里的观众很容易看清两种步枪内部构造的相似之处。
“好,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们不光请来武器收藏家,还请到了一位神秘的客人……请台湾的陈先生上台。”在主持人示意下,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矫健地登上舞台。
“请让我向大家介绍一下陈先生,陈先生早年毕业于中国的燕京大学,后来在史迪威将军领导下的中国远征军中供职,后来二战结束后,一直担任政府官员,直到几年前退休,来到美国。现在请陈先生讲解一下这件43式半自动步枪的来历。”主持人简要地介绍了这位陈先生的经历。
“这支43式半自动步枪就像它的名称一样,最初在1943年研制并装备部队,当时只有极少量的中共精锐部队能装备此枪,而这些精锐在多年后,也就是韩战,让我们的盟友吃足苦头。”陈先生对乔纳森先生歉意地笑道:
乔纳森先生也点头表示同意陈先生的说法。
“根据我在军队中的战友讲,这种枪极为娇贵,只要三天不擦油就容易卡壳,当时中共只有班长以上的士兵,才有权利配用这种武器,道理很简单,因为只有班长才知道经常去擦拭武器。”陈先生得意地笑道:
“那为什么到韩国战场遍地都是这种武器?”乔纳森先生有些疑惑地问道:
“那是因为中共把东北占领后,全力生产这种武器,同时苏联人派遣大量的军事教官教授中共士兵使用这种武器,毕竟这种武器跟苏制半自动步枪的结构差不多。不仅如此在其他方面,如中共在韩战中使用的122毫米榴弹炮,大口径迫击炮,高射炮等等,都是苏联人教授他们使用的。”陈先生很坚定地说道:
“我和我的父亲在使用这种步枪时,没有陈先生你说的问题,我们一直使用的很好。”乔纳森先生有些疑惑地说道:
“这就难怪了,像乔纳森先生和尊父亲这样的老兵,是知道武器是士兵的第二生命的。”陈先生很恭维地对乔纳森先生说道:
听到这句话,在台下就坐的老乔纳森先生老脸一红。当初他在韩国战场,由于志愿军追击太猛,老乔纳森先生除了身上的给养外,所有武器弹药、装具都扔了,这才逃出了志愿军的包围圈。而这支步枪是老乔纳森先生参与战略反攻时,在志愿军战士的遗体旁找到的。不过也正如陈先生所说,这支步枪当时真的卡着一发未击发的子弹。
“好,我们下面说的武器是德国的G43半自动步枪……”主持人说道:
网络文化泛滥的时代
搜索词条:43式半自动步枪
获得以下资料。
弹药口径:7。92×57mm;枪口速度:840m/s;自动方式:导气式;整体长度:1226毫米;枪管长度:610毫米;重量:3。85公斤;弹夹容量:10发。
43年由中共柳条沟地下兵工厂,根据苏制SVT-40半自动步枪仿制,仿制人,不详。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比斯登式冲锋枪还要简陋的冲锋枪
更新时间2010…6…3 21:34:39  字数:700

 在我军武器装备史上有过这样一款武器,号称比二战时期英国生产的斯登式冲锋枪还要简陋,这款枪就是43式冲锋枪。
作为一款在抗战年代生产的武器,号称比斯登式冲锋枪还要简陋,一点也不为过。当时的我党地下兵工系统十分不健全,即使是最基本的钢管都不能提供。只有组织土法炼铁、炼钢,最好的钢材基本都来自敌占区和海外。
不过这难不倒我们坚韧的兵工人,他们在借鉴苏联PPSh-41(波波沙)的结构,设计出一款类似苏联PPS-43(波波斯)冲锋枪结构的冲锋枪。
不过由于当时的加工手段十分落后,几乎是纯手工生产,所以质量参差不齐,除了枪管、撞针、弹簧这三种零件能保证质量外,其他零件就只能看产地决定了。
当时最好的冲锋枪是柳条沟地下兵工厂生产的,但由于柳条沟地下兵工厂,主要担负当时我军重武器的生产任务,所以这种冲锋枪生产的很少。
其次是延安柳树店兵工厂和解放战争后期兵工厂生产的冲锋枪。
最糟糕的,也是数量最大的,就是各地流动兵工厂以及制枪贩手中的冲锋枪。
由于生产质量不稳定,43式冲锋枪从批量生产开始,就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弹匣供弹问题,当时43式冲锋枪的弹匣里的弹簧,都是各地兵工厂用土炼高碳钢手工缠制的,但是这些高碳钢的含碳量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