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翼华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羽翼华夏- 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是因为一战击败德国的协约国主力是英法两国甚至俄罗斯也算,而不是1917年才参战的美国人。因此,一直到二战结束战胜德日两个大国的美国才最终被普遍接受为西方国家领导人。
同样,日本也是一个例子,甲午战争的大胜并没有让日本被西方承认为大国,原因就是中国当时不是一个大国,三国退辽大家还记得吧,俄德法就是欺负日本不是一个被西方国家普遍承认的大国才敢于公然以战争来威胁。所以,直到日俄战争结束以后日本才正式地被承认为一个大国,这也从另外一面让日本的野心极度膨胀,当然,这是另话。
就象阿三一样,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区里是没有其他的大国可以让他成为大国,也只有北面的中国。可1962年的一触即溃让阿三多年都不敢再次交手,这也是中国政府1971年一个最后通牒就让阿三停止继续战争的原因。甚至在巴基斯坦被肢解以后,阿三还是没有获得世界的承认只能孤独地回到南亚次大陆上继续做自己的区域霸王。
虽然经济发展上去了,核武器我也有了,但是。。。就是没有被承认为大国,饱受了白眼的历届阿三总理都很郁闷,为什么,为什么?我周边唯一的大国是中国?
==================================
题外话,当今世界,谁被普遍承认为大国?
回复正确的奖励精华一个,偶也只有这个权利~~呵呵,中美俄肯定是,还有谁?
先说好,写越南的,我~~叉出去!那Y的打败法美都是中国出的大力。
59。4后退4
    上期答案:现实中其他可以称呼为大国的只有英国,德法算半个。
军事大国的定义应该是~~在现实世界中具有其他国家不具备的战争能力、而且近期有非常好的战争成绩并获得普遍的承认。
这里所说的大国和政治、经济、疆域、人口等因素无关,核心就是在世界的军事力量方面的发言权问题。
英国算是大半个,虽然二战后一直都依附于美国生存,但约翰牛200多年的运气一直都挺好,战绩也不错,从18世纪至今都还没有在一次战争中失败过,所以这Y在国际市场上还有一定的地位,虽然,声音在不断地减弱。
德国算半个的原因很简单,二战虽然输了,但当时已经独自逼迫法国这个欧洲第一陆军强国投降,又把英国打回本岛,还独立抵抗英美苏三强4年时间,这就已经足够让世人钦佩他的实力。总的来说,德国在二战后多年没有显示出自己大国地位,所以只能算半个。
法国算半个,原因(强调,和经济政治能力无关)是1940年他已经投降了德国,也没有凭借自己的力量解放祖国,最后全靠美国的施舍才成为五大国的,而且二战后的表现实在不佳,被中越赶出了印支半岛。
日本不是。从历史上看,它唯一打败的大国就只有1905年时已经非常没落的沙俄,而且一战没出力,二战输了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关键是,虽然现在的实际军事实力很强,但到目前为止它还没有在四个公认的大国面前独自获胜过。也就是说,独自~~很重要,至少应该是在战争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或者起到关键作用才行,日本行吗?
欧美国家都很现实,如果没有独立战胜大国的经历,就算你再强大,在他们看来也只能是象个土包子的暴发户而已,就象阿三一样。
同样的,大国的身份不是一成不变的,数量也在长期变化中,可能今天你是大国,可能他是个区域性的强国,但是如果区域性强国战胜了大国,那末强国也就转变为大国,而输了战争的大国地位将会下降但短期内还算是大国,就好比1904年的沙俄和日本的关系一样。
正是因为失败于日本在前,一战表现太差于后,沙俄严重丢失了大国的身份才会遭到协约国合力干涉苏联的举动,一直到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苏联才正式被英美承认为大国,获得平等的三大反法西斯国家地位。
从二战后的进程来看,还没有进行过大国或者大国与一般强国间的正式全面战争,所以这就导致目前世界上的大国的数量并不多,这也是德法日不能成为真正大国的原因。
那末,以色列的情况就很好判断了,虽然在中东是第一强国甚至并不逊色于大国的军事能力,但他毕竟是一个区域性的而且在国际社会上也仅仅是依靠美国而生存,所以只能是一个军事力量强大的次等强国。
有些朋友说英国不算,这不对。
作为一个300年没有投降过的老牌强国,现在的英国人同样具备全球进攻能力,在强国二梯队中仅次于法国而位居第二,至少比日本那Y要强啊,说实话,甚至包括德国和中国可以象英国那样在大洋那一边战胜一个中等强国吗?
===============================
刹那间,铺天盖地而来的导弹穿透了微弱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阻挡,部署在前沿阵地的巴军坦克、装甲车辆、防御工事甚至是钢筋水泥的堡垒、还有坚固的民房都被呼啸而来的近程攻击武器所摧毁。
第二层防御圈上负责坚守的军官后来回忆说,“。。。那是一种震撼,突然间,我看见距离我们3公里外的友军阵地上黑烟窜起,火光、爆炸、热浪。。。都交杂在一起,坦克被掀翻掉了炮塔,装甲车被炸成碎片一样的东西,袭击过后,(外曾防御圈)阵地上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部队还可以继续进行抵抗的了。。我们,都没有料到印度人竟然在停战前两天可以发动这么强大的攻势来。。。”
暮然,信号弹从正东面发出,三颗耀眼的红色在市郊外围上空炸响。
轰隆~~的声音传来,印度地面部队中最精锐的装备美制M2I3坦克的第81、82、83三个装甲旅象三把利剑一般对准了巴方防御阵地猛叉过来,夜色下,140毫米坦克炮闪烁着幽白的寒光,在头顶上的AH…98I2武装直升机的伴随下毫无顾忌地开进,开进。。。
阵地上残存下来的士官从土里扒出仅有的几具120毫米炮和并不多的反坦克导弹,无奈地对准了前方。
紧张握着步枪的手已经被汗水湿透,巴国士兵无望地注视着对方,又相互对视着。身后没有坦克了,火炮也基本损失殆尽,而没有了火力支援,正在奔驰过来的坦克就已经代表着死神的来临。
一个少校艰难地从土里面抬起头来,拍拍土看了一眼对面,低声骂了一句从旁边一个士官手里拿过一具反坦克导弹转头对还在自己旁边的十来个士兵大声命令,“都听我的命令,准备好,給我杀啊~~”
高速而来的印度人并没有给他发射的机会,AH…98I2远远地就依靠远红外热成像仪点射过来两枚AG91反装甲导弹,机灵的军官听见黑暗中特有的嘶鸣由远而近,丢掉手上的导弹发生筒,侧翻躲避的时候还没有忘记招呼兄弟们一声危险。
堪堪躲过袭击,震耳欲聋的声音过后埋着头四周瞟了几眼发现刚才还在自己身旁的士兵又倒下了几个,一个倒霉的还把自己的手挂在了小树叉上。
红着眼睛,少校恶狠狠地把头上正在渗透出来的血迹擦了一把,弯下腰瘸着腿扑到旁边把导弹捡拾起来瞄准最前面的阿三坦克发射了出去。
发射以后也不管效果如何艰难地转换个地方,抄起地上的一门反坦克炮却怎么也按不下去,失望地扔到地上,正当他准备再找找的时候,一枚140毫米炮弹从夜空中怪叫着划破黑暗准确地击中了他。。。
顺利突破第一层防御的印度人嚎叫着,还在继续向前推进,天下舍我其谁的气势充分地在巴军面前炫耀着。
蹲在二层防御阵地上的45旅旅长失神地放下望远镜,和自己心目中仅剩的期望相反,夜色中,枪炮声已经渐渐沉寂下来,看来,前面的一线部队都已经~~凶多吉少了。
握紧着拳头,嘴唇被合紧的牙齿咬出了深深的血痕,默默地呼唤着三个爱将,双目赤红的准将心里在滴血,也平生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竟然是这样的无力,3个营可是2200人啊,不过10分钟就全部被。。。
自己整整的一个旅才9个营6700人(作为一个在全世界较大规模军队中仅有的特殊情况,巴基斯坦没有正式的团级编制部队。相应,在军队中,剔除极少数总部特殊人员~~也就是奖励给资深者而本身不具备晋升高级指挥员资格的中校军官外也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上校军衔。因此,中校也就是巴国高级军官的分水岭,一般情况下,一个中校晋升上校10分钟后通常就会继续晋升为准将),一顿轰炸就丢了三分之一,这样下去,这仗还有得打吗?
60。1分红1
    为什么要描述大国的定义呢?很简单,本集要讲。
继续前天的话题。所谓大国,在这里专指军事上可以说得上话的、可以用平等身份和其他大国进行妥协交流的。
最初,建立联合国的时候不就是设想在比较重大的问题上采取“大国一致”的原则吗?君不见,冷战最激烈的时候,美苏都定期进行首脑会议还要开通热线电话?甚至,美国入侵格林纳达和巴拿马都需要事先征求一下死对头(请注意,美国人同样通知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三大国)的意见?
这一切,想一想大国的妥协原则也就见怪不怪。
可惜,苏联的崩溃让这个想法彻底地落空了。
而一旦失去了制约,剩下唯一的超级大国就可以肆意地把联合国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摆设,有用的时候就拿来当工具,没有用甚至遭到反对的时候就一脚踢开,打南斯拉夫、打伊拉克到现在的公然威胁伊朗,哪样不是我行我素、唯我独尊?没有办法,唯一的超级大国嘛,实在是太强大了。
可怜的地球,在失去苏联的同时也就失去了约束。
世界又~~变乱了,变得非常诡异也更加危险了,甚至我可以这样说,现在和19世纪的情况已经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区别了,都是由一个超级霸主占据绝对优势而若干大国和区域强国蠢蠢欲动的时期。
一旦,美国人真正完成了有效的导弹防御体系建设,中国甚至欧洲都将是它需要解决的敌人,难道大家没有见到美国人现在正不断地把核武器小型化和“干净化”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