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东西?”
“东京都临时守备司令的印鉴和全部通讯密码,也就是说,从现在起,我将接管您的指挥权。”
“混账东西,你是什么人,敢接管我的指挥权?有首相和防卫省大臣的命令吗?~~哦,你们是想。。。”,小林的脸色突然变得煞白,想以下克上?“你们!是想。。。兵变!?”
“对了,中将阁下,我们就是想发动兵变!我不和你说多的话了,请立即交出印鉴和全部的通讯密码。”
“你,守备队中佐潜尾是你的同党吧?”
“对,您说得很对!我知道,他被你抓起来了,不过,他马上就会来的。”
一招手,一个年轻军官掏出手枪对准小林的额头,两个尉官从左右两边扑上前来,一个非常利索地就把小林口袋里的手枪缴了过去,另外一个则低下头把暗藏在抽屉和桌子里面的报警器关闭又拽断电线然后才放开他站在一边,随时准备再抓住他。
“我数三下,小林中将,不交出密码你就得死!”
和田俊三轻松地转身扫视整个房间,并不理会已经铁青着脸的小林中将,嘴巴里还在高声冷漠地读出数字,“一”。
小林昂起头,拒绝回答。
走到墙边,摘下放在刀架上的配刀,用手抚摸了一下刀鞘,点点头夸奖了一声,“好刀,好一把天皇御赐的'无雪'刀,真正的绝品。我记得,这是大正天皇时代由当时东京城最好的御铁匠打造了一年才制作出来的,好象是天皇为了表彰关东军少将小林正南旅团长的赫赫战功而御赐的,哦,小林中将,失敬了,这是您的先祖吧?”
“哼~~”
照旧拒绝回答,不过在听到别人赞誉自己祖先的丰功伟绩的时候,心里面还是很受用的。
“二!”
看见对方拒绝说话,和田冷笑着,小林正南,就是你在1919年用这把刀砍死了我的祖先和田太一中佐,还污蔑他是帝国的叛徒,让我们整个家族蒙受了将近30年的耻辱。
小林有点发楞,这个和田俊三大佐的态度转变得也太快了点吧,刚才还在夸赞自己的祖先,这。。。
“说实话,您现在,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
慢慢走到小林中将面前两步地方的和田俊三突然暴喝,“三!”,随即“仓朗~~”一声非常利索地拔出刀,刀刃在灯光下渗出冷得渗人的阵阵寒光,左手扔掉刀鞘,然后合手握住刀向前右方斜跨一步狠狠地劈了下去。
“啊~~”,被暴起的一刀劈在脖子上惨叫了一声,却再也说不出话来了,小林中将的头已经被砍下了大半个无力地搭在肩膀上,他的两个大眼还圆睁着,似乎在向天照大神申诉自己的不解和疑惑。
他不甘心,原本,他就已经在等他们报出三以后就同意对方的要求,自己其实也想做这件事情(兵变),可他不知道的是,即便他交出密码并同意领导兵变,和田俊三于公于私却都不会放过他的。
“和田君,你~~你杀了小林中将?”
刚刚被放出来的潜尾看见倒在血泊中的小林中将和被翻得一塌糊涂的房间,有些吃惊,急忙问对方,“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密码,知道了吗?”和田瞟了一眼对方。
“和田君,这个。。。密码我可以试,最多十分钟就可以了,小林中将的印鉴拿到没有?”
“找到了,就在这里。”
一个正在翻箱倒柜的尉官惊喜地叫了起来,从已经打开的壁厨里面的密码柜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个用红稠包裹好的檀木盒。潜尾马上迎上前去,接过木盒翻了一下又仔细地端详了这几个样式不同的玉印,看了半天却失望地扔在地上,“没有,这些都不是他常用命令下属的。”
“哦?”,和田有点着急却无法表现出来,故作镇静地命令手下道,“你,先去试密码,印鉴再仔细找找,总会在这个屋子里面的。”
“嗨~~”,接受命令的军官们继续在屋子里面翻腾着。
和田自己则在小林中将尸体旁边转着圈,不停地用手摩梭着胡子,苦苦思索着印鉴的去处。
猛然,脑袋中一点灵光闪过,捡起地上的刀用尽全力从小林嘴巴处砍了下去,把对方的头劈成两半然后戴上手套在对方的喉咙里面摸索着。半晌,终于摸到一个方形的硬物出来,手上一用力就把小林的食管给拽了出来,污血猛然就洒满了一地。和田冷笑了两声,“哼,吞下去我也要让你把它给我吐出来”
“潜尾君,这个是吗?”
“是的,是的”,潜尾看了几眼又摩梭了两下,确认是小林中将常用的,才又向和田报告,“三层密码都核对清楚了。”
“好!命令,按照原定计划,马上行动!”
“嗨!”
68。2血洗2
公元2043年2月17日(日历光和11年),星期二。
当地时间14点,经过长期的密谋和策划,以防卫省装甲课课长和田俊三大佐为首的部分少壮派军官集结少数士兵突然袭击了东京都临时守备司令的军营,在内应的帮助下成功地解除了毫无防备的守备队武器,随后和田俊三残杀了司令官小林朴太郎中将并秘密篡夺其指挥权,同时借口开会将其下属5个联队的指挥官全部逮捕。
15点10分,叛乱军人以守备司令名义调动14000多名士兵冲出军营,准备包围国会、总理府及防卫省和诸军兵种司令部,试图发动兵变夺取最高军事指挥权。
叛乱军人还是不敢从皇宫前招摇地经过,按照计划于15点15分将全部三个多联队的兵力分成三路,西路一个半联队5000多人绕过早稻田大学从新大谷街穿过直扑总理府和国会,北路一个半联队6000余人直接杀向位于六义园的防卫省及附近的诸军兵种司令部,东路两个大队约2000人负责切断新干线铁路,占领银座金融区及电视台等机构。
此事,被后世学者称为“旧日本光和11年二一七兵变”。
与日本旧军国主义者100多年前发动的“二二六兵变”的情况有些相同之处,这两次兵变都不是企图夺取国家最高权力的政变,而是部分少壮派军人由于对领导当局的政策出现了严重的不满情绪,积压下来又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和疏导而暴发的,当然,这也是狂热的皇国情绪作祟的产物。
不过,任何兵变都有其内部的深刻政治原因,“二二六兵变”的发生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的日本政府应对不力,无法有效地摆脱1929年那场席卷全球的世界经济危机对日本经济的冲击,国内经济持续动荡和政局严重不稳定才最终酿成和引发的兵变事件。
其实,1936年的“二二六兵变”还有更为深层次上的原因,背景相当复杂,大抵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军队内部斗争相当严重,对于政治的看法也不同,事件发生前夕军队内部主要分为“皇道派”与“统制派”。皇道派认为,天皇已经被“周边的坏人”所包围无法知道民间疾苦,所以必须起来“清君侧”废除内阁,让天皇直接成为类似希特勒这种军事独裁者。二派的政治看法完全不同,目的却都是想要将日本进一步转型为法西斯战争机器国家,这是对“大正民主时代”精神的一种反制。
二派核心的斗争是在宫闱之内进行,受到影响的却是没有实际权力的年轻军官。以安藤辉三大尉为首的年轻军官团结合1,400名军官在2月26日当天凌晨占领包括东京警政署、首相府等重要机关建筑,杀害了包括财政部长、内大臣、侍从长等重要官员希望能够达到“昭和维新”的目的。
而当时的昭和天皇同样对政客们利用大选而把持政权不满,想借机恢复自己在宪法修正案颁布以后被剥夺的部分权力(其实只是极少部分的权力)。同时,这也是以军部为代表的军方势力为了扩张自己的权力而在实际上唆使少壮派并且在发动以后不断在幕后推波助澜引导和诱使兵变军人把矛头指向政府所造成的。所以,在崛取了自己想要得到权力以后,和军部结为实质同盟的天皇为了灭口就严厉镇压了“二二六兵变”,所有的骨干分子未经审判就全部就地枪决。另外一个获利者,军部的权力在事件后也急剧膨胀,在实际上就摆脱了政府的控制而直接听命于天皇。而日本民选政府则是“二二六兵变”最大的输家,不仅首相丢官而且以后的日本政府也都丧失了对军队的有效管制能力,就连军费开支都被剔除在政府预算之外。日本,由此倒退回了天皇和军部共同控制政权的封建主义时代。
现在,同样有点类似于当时的情况,只不过,希望发生兵变的并不是天皇,而是首相。川崎南记事发前就已经获得了东京可能要发生兵变的秘密报告,在与国防大臣武义则商量以后都企图借这个事件来清洗那些在他们眼中属于“日本叛徒”的无耻政客们。
这是一招险棋,风险颇大,但是想要没有任何风险?那就只能回家抱着黄金去当个土财主,就如商家所言,有多大的风险就有多大的利润。
所以,出击包围总理府的叛乱军队自然也就不可能抓到总理大臣,同样,试图包围防卫省和诸军兵种司令部的叛乱军队也只能占领几座空营而没有抓住计划中的军事主官。
已经知道叛军部分计划的总理大臣,在叛乱发生后立即带领防卫大臣等心腹及少数几个高级军官进入了皇宫并上报天皇,只是谁都没有料到,这些少壮派敢残杀小林中将并篡夺指挥权,原本方案中认为他们最多也就只有一两千可以指挥的部队,现在竟有23000名士兵参与叛乱,这是没有预料到的突发性事件,川崎南记已经有点手足无措了。
在总理府扑空的叛乱军队立即转向包围国会,这些个家伙也是这次兵变的重点,所以故意被总理大臣抛弃的正在开例行会议的全部议员中,剔除总理和七八名内阁成员后实际到会的421人无一漏网全被叛乱军人抓获。
东路叛军按照预定计划截断地铁,占领了金融区全部接管所有日籍银行及股票交易所等重点金融机构后开始四处搜寻内阁成员和高级军官,同时北路叛军开始向西试图控制电讯公司及桥梁等要害机构。
此时,川崎南记才真正后悔莫及,为什么自己当时就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