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百年-中国1908-200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云百年-中国1908-2008-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实在不好意思,毕竟写字不能换来饭前,所以这几天忙于工作,来不及更新,今天晚上本想多写些呢,可是却是十分的疲乏,完全不在状态,踌躇了半天,只写了几十个字,主要是想不好下面是把宋氏三姐妹单独成章,还是直接带过,写陈炯明打败桂系,请孙中山南下。
 不过,不管如何下笔,下面我们将讲到一个不为人知的陈炯明,一个被国共两党共同定性为坏蛋的人,同时蒋介石将重新回到我们的视野,同时叶剑英将会出场,成为在本书中第一出场的共和国元帅。
 我争取明天更新,谢谢大家支持


第二十章 
回到上海的孙中山是落寞的,世间一如既往的喧嚣,但与他似乎没了关系,没有人再理睬这个曾经的临时大总统和大元帅,年过半百的他暂时告别了漂泊不定的生活,没有了那么多令他心力交瘁的事,没有那么多令他爱恨交加的人,他终于可以享受一下安宁的、普通人的生活,这期间,陪伴他的只有年轻貌美的妻子宋庆龄。
宋庆龄出生在上海滩一个殷实的家庭,父亲叫宋耀如,这个人从小去了美国,接受了美国的民主和民本思想,回国后一边做着传教工作,一边宣传美国式民主,1894年,在上海,他结识了孙中山,当时二人都是年轻人,海阔天空一番之后,甚是投缘,遂成知己,也就是这一年,孙中山第一次见到了尚在襁褓中的宋庆龄。之后的悠悠岁月中,宋耀如竭尽所能的帮助了孙中山,“武昌起义”后,孙中山回国,宋耀如的长女宋霭龄就做了孙中山的秘书,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去做的他的20万里铁路的梦时,宋耀如也一如既往的跟着他,“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逃亡日本,很多革命党也被迫东渡,宋耀如也携全家来到日本,并继续追随孙中山,这可是二十多年的友谊啊,要说应该牢不可破,可惜二人的友谊并未坚持到底。起因正是这个二女儿庆龄,她从小被送到美国学习,此时正是花样年华时节,已出落的亭亭玉立,温婉大方,她来到了日本与家人相会,见到了传说中的英雄孙中山,并在1914年9月接替姐姐成为了孙中山的英文秘书。


姐姐宋霭龄毕业于美国威斯瑞安女子学院,是家中六兄妹的老大,很有大姐大的做派,为人风风火火,敢作敢为,1906年1月,不到17岁的她就陪同作为清朝外交使节的姨夫温秉忠参加了在白宫举行的宴会,宴会上总统罗斯福看到了这个东方小姑娘,就过来搭讪,这个罗斯福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个二战三巨头之一的弗朗克林。罗斯福,而是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他很亲民的问宋霭龄对美国印象如何,本来就是一句客气话,相当于中国人问你吃了吗?你回答吃了或者没吃都无所谓,因为问话的人本来也没想知道你吃了还是没吃。谁成想这个小女孩儿却非常认真的慷慨激昂的回答总说:美国是个非常美丽的国家,我在这里很快活。但是,这里却不是你们宣称的自由国度。大家一惊,都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个孩子身上,宋霭龄马上言简意赅的将自己刚到美国时的遭遇讲述了一下,原来1904年7月1日,宋霭龄乘坐的高丽号完成了横跨太平洋的旅程,停靠在美国西海岸城市旧金山。可宋霭龄却没有被允许入境,原来是宋霭龄的护照出了问题。美国当时通过的了一个排华法案,该法案专门针对来到美国却无职业的中国劳工,如果发现就遣送回国,和现在驱赶非法移民类似。父亲宋耀如怕女儿受到不公平待遇,就给霭龄买了一个葡萄牙护照,算是公然作假吧,不过那时候作假证的技术显然不过关,移民局官员用肉眼就发现了问题,虽然有一路同行的普惠连牧师尽力说情,没有被立即遣返回中国。但是移民局官员也不让宋霭龄离船上岸,高丽号要再次启程时,移民局又把她转移到码头上另外的轮船上,总之宋霭龄不能登上美国领土。只有15岁的女孩子,第一次离家就来到了大洋彼岸,接着就被软禁起来,不知道现在的独生子女们如果受到这样的磨难心理是否能够承受的住。反正宋霭龄是承受住了的,这个小姑娘确实勇敢坚强,一个人在船上呆了二十多天,直到一位旧金山牧师出面,经过一番周旋,宋霭龄才得以踏上美国国土,看来走后门不是中国专利。今天宋霭龄旧事重提,说:如果说美国真是那么自由的话,为什么要把一个中国姑娘拒之门外呢?我们决不会这样对待到中国去的客人。哈哈,这话其实有些强词夺理,可问题是说话的是个稚气未脱的小姑娘,堂堂总统大人还真就急不得吵不得,只得说了句遗憾就尴尬的转向了下一位客人。宋霭龄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深得孙中山信赖,此时却推荐妹妹接替自己的工作,是因为她要结束恋爱,嫁做人妇了,丈夫叫孔祥熙,山西人,早年就加入了同盟会,是孙中山坚定的支持者。1907年,获得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耶鲁大学的经济学硕士,在百年后的中国依然是职场稀缺资源,何况当年呢。孔祥熙是当时不可多得的具备经济学专业知识的中国人,他经商很有一套,赚钱对于他来说总是轻而易举,可是有钱却买不来健康,他的结发妻子韩玉梅因病不治而撒手西归,一度使孔祥熙意兴阑珊,而此时“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大肆抓捕迫害孙中山的支持者,孔祥熙只得抛家舍业去了日本,在日本,已是一文不名的孔祥熙认识了宋大小姐。
在宋耀如的邀请下,孔祥熙到宋家做客,一口浓重的老陈醋腔,在从小生活在上海和美国的宋大小姐看来未免有些土气,不过此时的孔祥熙已过而立之年,有着这个年龄男人的成熟与稳重,加之渊博的知识和走南闯北积累的生活阅历,使他骨子里很是自信,而成熟与自信是男人俘获少女芳心最重要的武器,宋霭龄年纪虽轻,但少年留学美国,本就十分开放,回国后跟随孙中山左右,经历了太多的大事,见识了太多的大人物,所以也没有少女的羞涩,二人大方的谈天说地、谈古论今,很快坠入情网。从小就很独立霸气的宋大小姐认定,这个长自己9岁的鳏夫可以托付终身,并且相信,这个现在的穷书生日后必成大器。这段婚姻,宋家父母非常的认可,孔祥熙是孔子后人,对传统儒学自然推崇,而又受西方教育多年,是宋家这个现代士绅家庭女婿的最佳人选。孔宋二人的婚礼在日本横滨一个小教堂举行,简朴的甚至有些寒酸,20世纪许许多多大人物的结合都是因陋就简的,只要感情是真的,婚礼有与没有又有什么关系呢?

宋霭龄离开的空缺被二妹宋庆龄填补了,虽然是亲姐妹,性格却全然不同,和张扬泼辣的大姐相比,宋庆龄温婉了许多,她也是小小年纪就被送到了美国,接受了良好的西方教育,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时代,宋庆龄的学识可谓出类拔萃,这二妹面容姣好,清纯如出水芙蓉,此时的正是花季时节,充满了梦想与浪漫情怀,而经历坎坷却斗志犹存的孙中山身上,散发出的成熟男人的儒雅与嚣张,正契合了情窦初开少女的英雄之梦。在二人的工作接触中,相差27岁的两个人竟然相爱了。宋庆龄还有个小她四岁的三妹叫宋美龄,此时正在美国读书,庆龄在写给三妹的信中,提及了自己此时大好的心情。很多年以后,美国记者问埃德加斯诺问宋庆龄是如何爱上孙先生的,宋庆龄回答说:我当时并不是爱上他,而是出于敬仰。我偷跑出去协助他工作,是发自少女浪漫的念头——但这是一个好念头。
当岁月跨入1915年的时候,孙宋的恋情也终于发展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婚姻当然要和父母打个招呼,此时宋耀如夫妇已经回国,于是6月,宋庆龄回到了上海家中,告诉父母,自己要嫁给孙中山,这对于宋耀如,倪桂珍夫妇简直是晴空霹雳。孙中山和宋耀是有二十多年交情的朋友,是宋庆龄的叔伯辈,这当然让宋耀如十分气恼,倪老太太也劝女儿,孙中山早已经有了妻室,人家二人都二十多年的夫妻了,儿子孙科比你都大,你现在嫁过去当妾,算怎么回事啊。可没想到一向听话的二闺女此时却异常的坚定,气的老夫妇二人把她给软禁在家里,不许她回到日本。


与此同时,孙中山那边日子也不好过,和妻子卢慕贞结婚二十余年间,他四处漂泊,今天这起义,明天那造反,今天在这里被通缉,明天在那里被驱逐,居无定所、颠沛流离,二人聚少离多,可人家卢慕贞却没有任何怨言的跟着你,守妇道、敬公婆、抚养子女,做的样样没的挑,可问题是宋庆龄是受西方教育的现代女性,根本不可能接受妾的地位。孙中山在1918年10月17日致康德黎的信里也曾提及此事: 我的前妻不喜欢外出,因而在我流亡的日子里,她从未有在国外陪伴过我。她需要和她的老母亲定居在一起,并老是劝说我按照旧风俗再娶一个妻子。但我所爱的女子是一位现代女性,她不能容忍这样的地位,而我自己又离不开她。这样一来,除了同我的前妻协议离婚之外,再没有别的办法了。 
在宋庆龄回沪禀明父母的时候,孙中山把妻子卢慕贞从澳门接到了东京,办理离婚手续。“辛亥革命”成功,孙中山在南京成为临时大总统后,卢慕贞带着两个女儿从南洋过来和孙中山团聚,但不久卢夫人即把儿女留下,自己回老家去了,她是一个缠足的旧式妇女、传统的贤妻良母,对政治性应酬无能力也无兴趣。在南京面对中外来宾甚多的各种政治场合,对她来说,与其说是一种尊荣,倒不如说是一种精神上的负担,也许从那时起她就已经萌生了知难而退之心,所以对于孙中山离婚的要求,卢夫人平静的答应了,可你卢夫人答应了,同盟会胡汉民那帮老哥们可不干了,孙文你这算什么啊,人家卢慕贞哪里做的不对,你就休了人家啊,革命党人怎么能做出陈世美这样的事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