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百年-中国1908-200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云百年-中国1908-2008-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4。你要认为这两段电文,不能说明红军准备放弃陕北,那我也没办法。但你总不应该认为毛泽东及其领导的党中央那么的弱智,只有3万多兵力,还要分兵去打外围吧。

这个变化来的实在太快,仅仅过了12天,中共收到了张学良的电报:老子把蒋介石给抓起来了。这个消息令人振奋的不敢相信,到底发生了什么?
说来这事也简单,大家围剿红军,你东北军和17路军按兵不动,谁也不是傻子,能看不出来吗?12月4日,蒋介石只带少量随员空降西安,亲自督战。再此之前,张学良已屡次直言犯上,希望国共和解,共赴国难。蒋介石不这么认为,“攘外必先安内”,现在你3万红军被困于荒凉的陕北,我只须再努力一下,就可以彻底剿灭红军,实现国家一统,那时再集中国力与日本抗衡,岂不胜算更大。
12月8日,张学良、杨虎城再次进谏,遭到蒋介石断然拒绝。蒋介石是张学良的结义大哥,此时把大哥架子拉足了,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通张学良,张学良此时才35岁,整天被人“骂不抵抗将军”本就一肚子气,国破家亡,任何一个有血性的军人也不能坐视不理,所以这次和蒋介石就吵吵开了,蒋介石也急了,最后告诉张学良,不要再说了,你今天就是把我毙了,我也不会改变主张。 而对于不太熟悉的杨虎城则委婉的多,告诉他,我们已经东西南三面合围,马鸿逵在北面用骑兵截击,可一举将红军逼到长城以北的荒漠地带,到那时,他们只有瓦解投降,别无他路,放心,这已经不需要多少时间了,彻底剿灭共产党后,我会抗日的。
第二天,是“一二九”学生运动一周年,学生们又上街了,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蒋介石命令张学良,必要时可以开枪。张学良一下就炸了,军人拿枪不去打日本,打什么学生啊。两个人又吵了一架。
12月11日晚,蒋介石晚宴张学良、杨虎城、蒋鼎文、陈诚、朱绍良等,席间宣布蒋鼎文为西北剿匪军前敌总司令,卫立煌为晋陕绥宁四省边区总指挥,西北剿匪总司令是蒋介石,副总司令是张学良,张学良实际就是前敌总指挥,而现在蒋介石实际是宣布换将、换防,让中央军接替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剿共任务。
当晚,张杨二人回去,就召开了军事会议,张学良宣布要兵谏蒋介石,12日凌晨蒋介石被抓了起来。
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著名的事件——西安事变,这是一个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事,事后的资料表明,这个大事是没有经过缜密计划的,至少在12月9日之前,张学良都没有考虑过要兵谏,结果游行学生和蒋介石两下一激,张学良大怒,然后蒋介石再用中央军来接管自己防区,明显是不信任自己了,年轻气盛的张学良一时冲动,竟然为风起云涌的近代百年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把蒋介石抓住后,张学良再次苦劝他停止剿共,蒋介石拒绝搭理张学良。说也是,蒋介石何许人也,你刀架脖子来劝我,我怎么可能答应你。与此同时,国际、国内舆论,几乎是一边倒的反对张、杨。
原来,自从北伐胜利后,特别是东北易帜后,近10年的时间,虽然爆发过如中原大战这样的内斗,但时间很短,波及面不大。国共之间的战争也打了10年,但属于偏远地区的局部战争,自红军开始长征后,更是哪荒凉哪人少往哪跑,因此,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大部分人民还是享受到了难得的和平与统一。中华民国在内忧外患中艰难起步,政治、经济、基建、文化、教育、社会政策、边疆民族政策、外交、军事等施政各方面皆取得了一定成就,整体环境为1840年以来中国最高水平,史称“黄金十年”,蒋介石在这十年间的执政表现得到了普遍认可,各路军阀归附中央政府的一个前提,也是蒋介石在位,如果没有强势的蒋介石,狗咬狗、鸡追鸭的事不知道还要发生多少,就说领导中国人民起来抗击日本侵略者,大部分人还是把希望寄托在蒋委员长身上的,因为不论是李宗仁、张学良、冯玉祥、阎锡山还是毛泽东,都没有蒋介石的威望,都不足以令各实力派听候调遣。当然,就在蒋介石的威望蒸蒸日上之时,国民党所宣称的民主建国思想,似乎越来越少被人提及,蒋介石越是被人尊敬,其在独裁的路上就走的越远。
捉蒋之前,张学良恐怕只想着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也许根本什么也没想,此时,西安这边蒋介石死硬,南京那边何应钦要发兵攻打叛军,全国各地实力派要么声讨,要么不说话,反正没人支持你。蒋介石在自己手里成了烫手山芋,杀又不敢杀,放又放不得,这让张、杨十分尴尬。
中共确定蒋介石被抓后,可把大家高兴坏了,多数人主张公审这老小子,然后杀之而后快,就连一向老成持重的朱老总,都建议杀了蒋介石。毛泽东认为,西安事变是一次正义的行动,我们红军理应明确支持。此时有两个人非常冷静,他们是张闻天和周恩来,他们认为,此时情况不明,我们还是不要先表态为妙,静观其变。


这张学良一直和中共保持着接触,可抓蒋介石这么大的事,却没有事先和中共通气,因为本来就是他仓促间决定,以至于中共刚得到这个消息时,都不敢相信。西安事变暴发后,情势发展超出了张学良的预料,只两天时间,潼关即告失守,关中已无险可据,中央军长驱直入,不日即可兵临西安城下,可此时,地方军阀没人愿意冒天下之大不违,给予他这个叛军以实质性的支持,无奈之下的张学良只有寄希望于红军和苏联。14日,张学良一方面请红军派兵接管延安、甘泉防务,共同对付中央军,另一方面请周恩来速到延安,然后转飞机到西安。可同日,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真理报》发表了《中国事变》的社论,指责张学良“以抗日运动从事投机,实际上则助日本使中国分裂,使中国更加骚乱,成为外国侵略之牺牲品”。16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致电其驻南京的代表斯皮尔瓦涅克,要他向南京政府说明:苏联与西安事变没有任何关系,苏联政府不能对中国红军的行动负任何责任。 
由于地处陕北,信息闭塞,苏联关于此事的反应,中共并未及时得到,而共产国际给中共发来的电报,还由于密码错误没译出来,在此期间,毛泽东已经以中共中央和红军的名义要求南京政府接受张、杨主张,停止内战,罢免蒋介石,交付国人审判。17日,周恩来辗转到达西安后,才知道了《真理报》的内容,急忙向毛泽东汇报,并说:南京方面宋子文、宋美龄、孔祥熙等主和。“蒋态度开始表示强硬,现亦转取调和,企图求得恢复自由。” 
由于地处陕北,信息闭塞,苏联关于此事的反应,中共并未及时得到,而共产国际给中共发来的电报,还由于密码错误没译出来,在此期间,毛泽东已经以中共中央和红军的名义要求南京政府接受张、杨主张,停止内战,罢免蒋介石,交付国人审判。17日,周恩来辗转到达西安后,才知道了《真理报》的内容,急忙向毛泽东汇报,并说:南京方面宋子文、宋美龄、孔祥熙等主和。“蒋态度开始表示强硬,现亦转取调和,企图求得恢复自由。” 
周恩来此次西安之行带去了黄埔军校的老同事叶剑英,两个人都是蒋介石的老部下,又殊死斗争了10年时光,此次西安的久别重逢恐怕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负责接洽共产党要员的是张学良的副官,一个很是英姿飒爽青年军官,叫吕正操,他是张学良担任校长的东北讲武堂的毕业生,深得张学良信赖。别看他现在还不显山漏水,但不久之后,他的大名就将威震华北,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共抗日事迹“地雷战”、“地道战”、“雁翎队”、“破袭战”、“平原游击队”、“敌后武工队”等,皆出自此人之手,并率部参加了中共抗战史上最值得书写的“百团大战”。吕正操高寿,在2009年以104岁高龄安然辞世,中共两届的政治局常委悉数到场为其送行,其哀荣一时无出其右。
中共中央在得到周恩来急报后,马上开会思谋对策,他们不清楚苏联为什么如此表态,但非常清楚的一点,失去苏联的帮助,恐怕要有大麻烦。于是毛泽东提出,现在外界诋毁西安事变,主要是因为把注意的重点集中在了他们兵变抓捕领袖上,而忽略了他们抗日救国的目的,这样在政治上就非常不利,下面就两条路,要不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要不打内战,我们当然要选择和平解决了,张闻天表示同意毛泽东的看法,并提出咱们下面就是要重点宣传抗日,把蒋介石公审这样的口号咱也不提了。到20日,共产国际的电报才姗姗来迟,电报中共产国际认为,不管张学良动机如何,此次行动都有损中国抗战大局,不过事已至此,要求中共要尽力促成此事和平解决,并借此使红军脱困。直到12月,中共才从来到陕北的王明口中知道了苏联如此表态的原因,原来斯大林认为张学良根本没资格做抗战领袖,中共也不行,蒋介石虽然可恨,但要做中国的抗日统帅,还是非蒋介石莫属。俄国人是领教过日本人的厉害的,一个强有力的、能够有效抵御日本侵略的中国政府,对苏联的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不过和平解决说说容易,怎么解决呢?不论是张、扬还是蒋介石,都需要下台阶,行动各方都需要有所保障,谁来代表国民党方面进行谈判呢?大家认为最为合适的人选是宋子文,从私人关系上他是蒋介石的大舅哥,又和张学良交好,从政治地位来说,他曾经一度代理行政院长,分量足够,而此时却没有政府职务,只是中国银行行长,谈判时容易留有余地。大家猜想的不错,宋子文来了,负责中间搭桥的是英籍澳大利亚人端纳,他是张学良和蒋介石共同的朋友。20日到西安后,宋先会见了张学良,张说蒋介石已于17日接受了四项条件,即一、改组政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